闺人晓起坐窗纱,听得街头唤卖花。
婢媪买来皆称意,夜来香插鬓边斜。
――成都竹枝词
2013年9月25日一早,我照例进入工作程序。打开电脑,很惊异地发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九套)一位素昧平生的导演,给我就同一事重复留言两条,可见心情之急切。留言谓,他看到我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陆续推出的系列小说《成都巷战》《争霸四川》《川军出峡》等书;特别是《川军出峡》。对书中作了精彩描绘、却至今埋没的抗战英雄,身上带有传奇色彩李绍琨感念在心,心向往之,迫切希望我帮他们找到李绍坤。如果这个人不在了,也望能找到我文中提及到的李绍坤的儿子李名扬。
我们赓即作了深入交谈。原来,央视九套决定给抗战中的川军做个六集系列片,至于何时入川、到成都未定,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我书中写到的李绍坤至为重要……
在若干历史大事、大战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到这些大事、大战的成功与否。殊不知,这些大事、大战的成败,往往是由若干细小的过程、细节决定的。比如,在1815年6月18日那场历史上著名的滑铁卢大战中,法国皇帝,曾经百战百胜,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拿破仑,在同英普联军决战中,之所以惨败,就在于他一系列细节的失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刚愎自用的他,恰恰在战争进行到最关键、最决定生死的关键时刻,用错了人。他让一个庸才,而又偏偏同样刚愎自用的将领将增援部队带错了地方,这就注定了拿破仑走向灭亡。
情同此理。1938年中国抗战正面战场上,那场著名的台儿庄大战、大捷,人们也大都只关注到了台儿庄大战、大捷本身,殊不知之前为期三天的滕县保卫战之惨烈、胜利之重要。是滕县保卫战的胜利,奠定了决定了台儿庄大战大捷。
滕县保卫战,全部由川军组成的第二十二集团军下属第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率不足四千将士,面对人数上占优,武器装备更是高过己方万倍的日军精锐部队,以血肉之躯,取得的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壮举。是役所部四千将士,从上至下几近全部壮烈牺牲。
李绍坤是王铭章将军的副官。侥幸逃生的李绍坤,在退一步生,进一步死的情况下,为了不让将军遗体落入敌手,在艰险万端状况下,个子瘦小的李副官,将又高又大的主官遗体背在背上,趁夜奇迹般连过百里,冲破日寇重重封锁,将将军遗体安全送回第二十二集团军所在地临城,亲自交到二十二集团军司令长官孙震将军手上……
这是何等的的英勇悲壮、侠肝义胆、忠勇担当!李绍坤这个人物相当程度上表现了、传达出川军的精魂军魂。显然,央视看重这个人,要找这个人,显示了他们过人的眼力。
这一天终于来了!
期盼、释然。顿时,一股强烈的情感浪头打进我的心间。
之前,我在文中写到的李绍琨,林林总总,还仅仅是这个人物的皮毛、外围。现在,换个场合,将他放到聚光灯下――放到那场至关重要的滕县保卫战中,再让我们好好看看他、审视他吧!
1938年3月14日拂晓姗姗来迟,这天注定是惨烈的一天。
旷野上,在寒风中抖索的小草似乎也感受到了浓厚的肃杀之气。在第一线黎明的曙光中,它们将软软的身子尽可能伏在地上。往日,天上成群的飞鸟,这天也都不知躲到哪里去了。滕县和周围一线五十里的范围内,所有的河流山冈旷野,全都凝神屏息地谛听着,揪心地等待着什么。
攻打滕县的龟尾寿三旅团,是日军矶谷师团的前锋,也是刀刃。军情如火,时间紧急,旅团长龟尾寿三少将毕其功于一役,集中了三十多架飞机,二十多辆坦克,配以上百门大口径的榴弹炮、山炮;另有步兵、骑兵万余,对滕县打立体绞杀战,企望将滕县一口吞了。滕县之战至关重要。最重要最要命的是时间。如果坚守滕县的川军王铭章部坚守三天,形势对日军不利;否则日军就能顺风顺水,早期到达台儿庄,达到预定战略目标。
日前,在徐州,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和代表国防部的“小诸葛”白崇禧将坚守滕县的任务交给第二十二集团军司令孙震将军时,孙震曾提出疑问,在国军抗战序列中,中央军装备最好。除了重武器逊于日军,中央军是美式或德式装备,在常规武器和训练、战术素养方面中央军都不弱于日军。蒋委员长心中等而下之的杂牌军中,川军装备最差,被一些人讥为“草鞋兵”。在如此事关生死的决战中,怎么会把这样的重任交给我们川军?
李、白也不多说,只是笑道,念顺口溜似地说,“别看川军个子小,装备也不好,可打起仗来不得了……”他们说,这段顺口溜被蒋委员长带到最高军事会议上,夸你们川军打得,这是众所周知的。你想,这样以决生死的任务不交给你们川军交给谁?而且,蒋委员长将这个艰巨任务指定交给你们川军悍将王铭章。就这样,刚由晋北前线抽调到激战正酣的鲁南前线的王铭章接受了任务。王铭章将军毅然决然接过任务,没有一点犹豫。
天刚亮明,三十多架日军飞机开始轰炸。在天崩地裂,冲天而起的浓烟烈火中,裹着被炸死炸伤的川军的残肢断臂。但是,这些贴着地皮飞来,不断投弹扫射,连他们身上穿的橘红色皮卡克飞行服,横肉块块饱绽的脸上带着的狞笑都看得清的日军飞行员,很快惊讶发现,根本没有任何对空武器还击的川军竟然不惊不诧;除了在阵地上利用地形地物,巧妙地腾挪跳跃,尽可能地躲避空中扫射、轰炸的同时,将寥寥无几的机重机枪,还有手中的步枪集中起来对空射击,织成了道道不可小视的火力网,带着浓重的死亡阴影和气息,向空中逼来。
一架超低空飞行投弹的日机被击中了要害,发出一声哀鸣,拖着一股长长的黑烟,流星似地一掠而去,在远方一头栽倒在地上猛烈爆炸开来,发出一阵地动山摇的巨响。受到惊吓的日军飞行员,不得不赶快将飞得太低的飞机拉起来。而拉起来,又降低了轰炸、扫射的准确性,只得又一头栽下去,而栽下去,又有被击落击伤的可能……双方较着劲,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川军死伤惨重,却毫不畏惧,不屈不挠,视死如归,一点不乱,与空中抗衡,非常强劲。
猛烈的空中轰炸之后,日军开始炮击。多门大炮阵阵齐射。炮弹在空中划过,带着可怕的啸声,暴风骤雨般咚咚地砸去,将川军设置在战壕前的鹿砦等障碍物,纷纷摧毁或打得支离破碎。然而,川军沉着应战,进退有序,不惊不诧,沉着应战,战术素养很高。
旅团长龟尾寿三少将身经百战,从来瞧不起中国军队。开战以来,未遇真正对手。连国民党的中央军都不在话下,何况川军这支“草鞋兵”!他万万没有想到,初次交手的川军竟如此棘手!
骑在一匹漆黑如炭东洋大马上的龟尾寿三旅团长,躲在足够安全的距离外,端起手中的高倍望远镜望出去,细细观察对手。在战术上,他并不轻视任何对手。炮击已经停止。个子瘦瘦,干瘪长条脸上戴一副眼镜的龟尾寿三旅团长,脸上肌肉不住地搐动,暴露出他内心情绪的波动、惊讶还有焦躁。
准备进攻的大部队日军在一辆辆坦克后面集结,等待冲锋命令。
镜头中,川军的阵地上一片沉寂,这很不寻常。拿破仑说得好:“大炮是战争之神!”何况,他在大炮之外又加上了飞机狂轰滥炸。战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打的钢铁。
奇怪了!川军被炸得稀烂的三道战壕,尤其是第一道战壕内,确实是一片狼藉,死尸横陈、伤员满地。可是,川军并不惊慌失措,在四通八达的战壕里,先前不知躲到哪里去了的川军官兵,这时猫着腰,提着枪纷纷进入阵地,做好战斗准备。川军们的身边放着一堆堆揭开了盖子的木柄手榴弹,表现得相当沉着自信。
日军旅团长仍然坚信,他的部队是百战百胜之师,没有打不败的敌人,没有攻不破的阵地!
龟尾寿三那张寡骨脸上僵硬的肌肉扯了扯。他把战刀从长长刀鞘中唰地一抽,向空中一举,下达了冲锋命令。一辆辆坦克作前导,成群结队的日军跟在坦克后面,轧轧轧,铺天盖地向前冲去。战壕里,川军开枪阻击……而就在这个当儿,日军背后出现了一阵可怕的**,正在冲锋的日军官兵,大都惊愕地回过头看去。
日军身后,大量川军从后方不知什么地方钻了出来,杀了上来。川军手中端着上了雪亮刺刀的步枪,更多的干脆挥着大刀,以狂飚突进之势,勇不可当地杀了上来,与后面日军混搅在了一起。呼啸声声,刀光剑影间,日军吃了大亏,人头纷纷落地。
“川耗子”!?日军旅团长思想上倏忽间闪过这个带有相当贬意的比喻。他这才想到,川军会打洞,是从他们背后打洞过来的。清醒过来的龟尾寿三将战刀一举,命令后队改作前队,反杀过去。得了便宜的川军像大海退潮似的,转眼间不见了踪影。停止进攻的日军细细搜寻过去,这才发现,在他们身后,在一些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有多个地道!龟尾寿三怒不可遏,命令部队将川军的多条通道完全破坏,捣毁。进攻藤县的第一天,就在这样的极度的混乱、沮丧中过去了。偷鸡不成蚀把米。
夜来了,日军变成了瞎子聋子。而中国军队可以得到老百姓多方面支援,爱夜间出击,特别是川军最爱在晚上,摸日军的“夜螺蛳”。日军旅团长龟尾寿三不敢掉以轻心,下达了一系列防守命令。
一颗颗白惨惨的照明弹相继升起,挂在漆黑的夜空中,照在日军的阵地上,彻夜不熄。然而,尽管如此,这个夜晚,在日军背后,仍然不时有川军出现偷袭、放冷枪。日军想报复,却又找不到打击目标,就像狗咬兔子,兔子没有咬到,咬了一嘴毛。龟尾寿三旅团被川军骚扰了一夜,严重地影响了部队第二天的战斗力。
1938年3月15日这天。一早,一轮昏沉沉的太阳按时升起,贴在乱云飞渡的天幕上,血红血红,一动不动,像是日本军人挂在刺刀上的那面红膏药似的太阳旗。
一缕血红的阳光,在乱云飞渡的天幕上破隙而出,端端洒在龟尾寿三身上。时届中年的龟尾寿三旅团长个子矮小,而他坐下那片黑炭似的东洋大马又特别高大。他的两条腿短,而两只手却很长。恍然一看,就像是一只老青猴骑在一匹大马上,在耍猴戏似的。日本军人大多长得粗壮,而龟尾寿三却很瘦,瘦的日本军官大都诡诈且有学问。骑在东洋大马上的旅团长龟尾寿三,始终保持着挺拔的身肢。这是一个凶残有心计,不好对付的家伙!
龟尾寿三旅团长这天显得相当谨小慎微。对中国的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悉心研究过的他,猛然想起,川军可是蜀相诸葛亮经营多年的巴蜀走出来的。诸葛亮神机妙算,什么空城计、草船借箭、八阵图,运用得机诈百出,近乎于妖。川人川军都是诸葛亮**出来的,这样的军队能不狡猾吗,能是好对付的吗!
从望远镜中望出去,不远处的川军三道战壕已经被打得千疮百孔,不堪一击;还有那在战壕之后,春气氤氲中,隐隐可见的迄立在旷野上的那座城池坚固的滕县。昨天战事不顺,师团长矶谷专门打电话来问询龟尾寿三,他详细地向甚为震怒的师团长解释了战事不顺的原因。川军如何如何狡猾,不按章法行事打仗云云。师团长没有耐心听完他的解释,声色俱厉地命令他,务必在今天,最迟明天拿下滕县,否则,军法从事!从师团长暴跳如雷的吼声中,龟尾寿三明显感到,部队整体进展不顺,形势很紧,甚至可以说是危急……
龟尾寿三旅团长唰地一声抽出雪亮的战刀,对着初升的太阳,下达了冲锋令,他脸上的肌肉神经质地**了一下。大量日军跟在大批坦克后面发起冲锋。身穿粗黄呢军服,手上端着三八大盖枪,枪上上有雪亮的刺刀,有的刺刀上还挑着红膏药似的太阳旗的日本军队,像陡然飞起的一片片蝗虫,跟在多辆坦克后,铺天盖地冲上去。
龟尾寿三从手中的望远镜看出去。
他这才真正领教了什么是川军,领教了川军的厉害!横亘在前方,原先清风雅静,已是残破不堪的战壕里,川军纷纷现身阻击。川军火力弱,没有重武器进行阻击,一般的子弹打在坦克车上根本无用。一丝冷笑刚刚挂在龟尾寿三旅团长脸上,可是,马上就为惊讶所代替。
不少脚穿草鞋的川军,从战壕里跳出来。他们身上缠满炸药或手榴弹,瞪着血红的眼睛,呐喊着,朝这些肚子里吐火的钢铁庞然大物不管不顾地冲上去。冲上去的川军,被打死的也就打死了,没有打死的,往坦克肚子底下一钻。只听轰轰巨响过后,坦克车被炸得不能动了,钻进去的川军也与坦克同归于尽。与此同时,趁着没有了坦克掩护,军号声声中,川军一跃而起,成群结队呼啸杀上来,与失去了坦克掩护的日军搅杀在了一起。
糟糕!龟尾寿三暗叫一声,心往下沉。但是,两军已经粘在一起,已经没有办法,他只能从望远镜中注视着这场他不愿看到的肉搏战。
川军最擅长使刀。大刀闪闪间,日军的头颅一颗颗被砍下,犹如滚瓜切菜……近战肉搏,日军根本不是川军的对手,哪怕他这支精锐部队,皇军之花。气急败坏的龟尾寿三立即下令收兵,让飞机、大炮重新上阵。日军用飞机大炮坦克朝前方耕地似地一寸一寸地推、挪!终于在天黑之前扫清了滕县外围,兵临滕县城下。第二天,又这样过去了。
天黑了。原滕县电灯厂,现在被王铭章将军权宜作为战时司令部的一间地下室里,电话响了,响得很急。
“师长!”副官李绍坤拿起电话,调过头来看着王铭章。叫师长,他觉得这样亲切,容易唤起对过去战斗生活的回忆,王铭章现在是四十一军代军长。
王铭章接过电话,还未通话,一下就感受到了一二七师师部所在地龙山的紧张气息:紧急的呼叫,咚咚的跑步声,还有隐隐的大炮声,从电话那端隐隐传来。
“代军长!”电话中响起陈离疲惫嘶哑的声音。
“不要叫我代军长。”王铭章立即纠正:“你还是叫我之钟(王铭章的号)。”
“之钟!我向你报告:我们已经圆满完成你下达的阻击日寇任务,现请示下一步作战任务。”
“你现在手下还有多少官兵?”
“加上受轻伤的,最多还有两三百号人……”
“怎么,你也受伤了吗?”王铭章一惊。从电话中,他感受出陈离受了伤。而且,陈离手上原先远远不足两个师的官兵,八千多人,现在只剩两三百人了,其中还有不少受伤的,可以想见两天来外围战之惨烈。
“轻伤。”陈师长轻描淡写地说,“不过右腿负了点伤而已!”
王铭章略为沉吟:“趁夜,你把剩下的兄弟们都带出去。”想想,补充一句:“你更要注意你自己。”
“一个萝卜一个坑。龟尾寿三明天一定要同你拼命,我还是把弟兄们带进城来守城吧?你身边也就是四千来号人,人数上比日军少,火力上更是完全不能相比。”
“算了!”王铭章斩钉截铁地说:“你负责把弟兄们带出去!所剩的兄弟,都是身经百战的精兵,你一定要保护好这些川军的种子!”
陈离显出担心:“之钟!我这边一撤,明天,敌人就一点顾忌都没有了,攻击重心就全部压到你身上了,行吗?”
“放心,滕县再坚守一天决无问题。”电话中,王铭章甚至显得有些兴奋,“刚才接孙(震)总司令从临城打来的电话,说委员长来电赞扬我们二十二集团军整体打得好,尤其是我们滕县……总司令同时转达了委员长要我们务必守滕县三天最好是三天以上的命令。你们的外围战打得不错!从坚守任务看,只有明天一天了。总司令说,委座已经命令汤恩伯军团前来支援滕县,汤部王仲廉军,明天一早就可以赶到滕县。如果这样,我在滕县就可以同汤部王仲廉打日军一个两面夹击,中心开花!”
“那些中央军都靠得住吗?!”陈离再次提醒,显出担心。
“靠不靠得住,都没有关系!”王铭章略为沉吟,“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如果实在不行,我全军上下与城共存亡就是了。总之,我们保证完成任务,不辱使命,不辱我川军声誉!”
因为王铭章的坚持,电话中,陈离说:“那好吧,我遵命。之钟兄,请你们保重!”说完,挂了电话。
深夜时分,虽然作好了明天战斗布置,王铭章仍然不放心,骑上他的雪里红战马,带着李绍坤巡视四门。两匹马前后相跟。漆黑的夜,伸手不见五指。城外,日军不断升起来的一颗颗照明弹,挂在漆黑的夜空中,像是骷髅的一双双眼睛,竭力向城里窥视。一路而去,城内一派肃静,老百姓大都撤离了,人去房空。高而厚实,在夜幕中呈环形辐射而去的城墙上,处处都是一派紧张备战的气氛。锯齿形的城堞间,晃动着守城部队紧急调动的身影……
最让王铭章感动的是,好些坚持不撤,留下来与川军共同战斗的居民,这时正在给忙碌备战的部队送去吃的、喝的……竭尽所能的帮助、慰劳部队,到处热气腾腾。游动的火把散发出来的晕黄的光,把夜色也烧薄了。
滕县县长周以然恍然就在眼前:一个三十来岁的知识分子,模样精干,身材适中,眼睛很亮,穿一身麻灰色中山服,像个大学生。周县长毕业于金陵大学。上任以来,他的政绩,他的清廉,他的爱国,不仅在滕县,就是在整个临城地区都是有口皆碑。
滕县即将关闭之前,王铭章与周县长有过一段这样的对话,很是感人。
“周县长!”王铭章说:“你的任务完成了,完成得很好,你该走了!”
“不,我是一县之长,守土有责,我要与你们川军,与滕县共存亡。”周县长说。
“守城是我们军人的事,不是你县长的事。”
“是你们军人的事,也是我这个滕县县长的事。自七七事变以来,只有战死的将军,还没有战死的县长,请以我始!”……
不知不觉来在东门。火把游动的夜色中,周县长带着一帮人,在那道厚厚的木门后垒着什么东西,他们把一个个沉甸甸的麻袋堆到两扇厚厚的木门后,垒上去,垒成一座小山、垒到顶。周县长心细,他怕明天日军用大炮轰开两扇木门,再用坦克撞开,因此带着人趁夜加固。
“周县长!”王铭章翻身下马,走上前去,游动的火把中,周县长掉过头来。
“周县长,这些垒在门后的麻袋,装的是什么,是沙石吗?”
“有的是沙石,有的是盐。”周县长说,他们将城中所库存的两千多麻袋盐全用上了。
王铭章心中一热。盐,在当时,是一种极宝贵的物资,尤其是战时。平常日子,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商人往往用一小砣盐就可以换回一张很珍贵的兽皮。有的穷人家,每顿吃饭,舍不得放盐,将一砣盐巴用细绳拴着,放到锅里去跑一下而已。有些奸商就是做盐生意发了大财的。
“周县长,你们不要这样!”王铭章心中一梗。
“非常时期,我们没有什么舍不得的!”周县长用手指着稀薄的光照中,城墙上那些川军刷上去的“生在四川,战在山东,死在滕县!”等大标语说:“抗战军兴,你们川军各部纷纷请缨出川抗日,迄今死了多少官兵!今天,你们为我们守藤县,可以战死在这里,我们作为滕县人,岂能连几包盐都舍不得的。我们也可以和你们一起牺牲!”周县长一双眼睛亮闪闪的。看东门的两扇木门已经垒好,夯实,周县长同王铭章将军告别,带着人,拉着沉重的板车,往别的城门加固去了。
看着周县长等人远去的身影,王铭章将军那双虎虎有神的眼睛有些湿润。有这样好的县长,这样好的百姓,何愁打不败日本人,何愁守不住滕县!为了这样的人民,我王铭章九死而不悔!
“师长,你是怎么了?”随侍在侧的副官李绍琨问,他发现将军眼角上挂着泪。
“哎,一颗渣滓掉到我眼中去了。”王铭章掩饰着,用手揩了泪。他们一路细细巡视而去。巡视的结果让王铭章感到满意。滕县虽说没有台儿庄大,城里也没有那样多可以用作依托作战的坚房石垒,但是从防守的角度看,滕县还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要塞。环绕四周的城墙,一律高大结实,基脚足有五六尺厚;一个个棱堡,大都是用大石块建造的,坚固得炮弹打上去,也会像核桃一样弹回去。随他守城的官兵虽说只有四千来人,但相当精锐,大都是百战精兵,官兵士气空前高涨,弹药也够。
更让他放心的是,时到如今,他的部队,在武器装备方面已有相当提升。特别是,川军善用一种木柄手榴弹。这种手榴弹,在性能上比日军使用的手榴弹优良。手榴弹管够。这种手榴弹,被大都个子小、臂力大的川军运用发挥到极致,让日军闻风丧胆。淞沪大战中,杨森的部队与日军在行巷战时,一个叫李志忠的士兵,用十四颗手榴弹炸死日军七十多人。战斗中,川军官兵爱将手榴弹装在布袋里或吊挂在胸前;可以将这种手榴弹玩出许多花样:单独投掷、结束使用……厉害非常。
如果汤恩伯王仲廉军明天一早果能赶到,不仅坚守一天两天没有问题,而且完全可能打龟尾寿三部队两面夹击!
王铭章这样一想,越发充满信心。
3月16日天刚亮,龟尾寿三指挥部队猛烈攻城。这天,急火攻心的龟尾寿三改变战术,将往日的三板斧改为一板斧:在飞机炸、大炮轰的同时,大批躲在坦克后的步兵实行集团冲锋,可是效果还是不大。龟尾寿三惊讶地发现,滕县守军的火力,比起打外围阻击战的川军,又要强出许多,而且,无论是单兵作战还是整体协防的战术素养,守城部队都相当高。
滕县城墙高厚,守军火力很猛。日军一排排炮弹落到坚固的城堡上,犹如一颗颗通红的果子,被挡住撞得稀烂。坦克冲不进去,躲在坦克后面的日军,成了守城川军的活靶子,日军死伤惨重。
“王铭章,厉害厉害的,撕拉撕拉的!”骑在东洋大马上,带着一群官佐,躲在足够安全的距离外的龟尾寿三,着实领教了川军厉害。
中午时分,龟尾寿三下令停止进攻。
城外,出现了可怕的沉默。
这就引起王铭章的警觉,他要爬上电灯厂内那根城内最高的烟囱上去观察敌情。这根鹤立鸡群的高烟囱,龟尾寿三不知是疏忽了,还是没有意识到这根高烟囱的军事作用,没有打掉。
李副官急忙劝阻。可是,王将军已抓着嵌在烟囱后的铁梯扶手,噌噌噌噌地爬了上去,身手非常敏捷。李绍坤赶紧跟了上去。烟囱顶上确实是个最好的观察哨。圆圆的烟囱四周,每一边正好可以并排躺下两个人,可是,如果稍不注意,掉进烟囱就会没命。
王铭章端起手中的望远镜朝下望去。视力很好的李绍坤凭眼睛就看清了,在空中直线距离不到三千米处的城下安全地方,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龟尾寿三,瘦脸上挂着一丝得意的狞笑,对簇拥在他身边,骑在马上的官佐们,得意地说着什么,布置着什么,东比西划,让有的日军军官仰头枭笑。
日军正在重新集结。
“咦!”李绍坤指着骑在马上的龟尾寿三说:“这龟儿子东西肯定是打了啥子毒条(四川话,毒计)!”
王铭章不屑地一笑,“你看,这龟尾寿三像不像我给你讲过的‘狼与狈’故事中的狈?”
王铭章是个博学的将军,也很风趣,闲时爱给下属讲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黄昏,一个打了柴的樵夫从山上回家,在旷野中被一群狼围住了。樵夫急中生智,将他打的柴,从两个大箩筐里尽皆抖出,堆成一座高高的柴山。他爬到柴山上,手拿扁担,让围着他转的狼们无可奈何。狼上来一只,他打一只……僵持了一会,狼们开了一个会,一头狼去驮来一只四不像的东西,奇丑无比,不能走路,这是“狈”,是狼们的狗头军师。“狈”对围在它身边的群狼们鬼鬼祟祟交待一阵。狼们这就小跑着,有组织上去,将樵夫所站的柴山下的柴,一根根衔去,很快让柴山摇摇欲坠……幸亏有人及时赶来,赶跑了群狼,捉住了狈,化险为夷。
李绍坤说:“这个龟儿子东西就是‘狈’!蛇无头不行,鸟无翼不飞。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我来将这头‘狈’敲了!”
“那不行!”王铭章制止,“这么远的距离,未必你一枪杀得了这头‘狈’?再有,你一枪打出去,日本人一炮还回来,我们不也就完了?”
“那师长,请下吧,我有办法。”李绍坤信心满满。
王铭章信任地看着李绍坤,“听你的。我今天就要看你李绍坤有好深的板眼(名堂)!”就在李绍坤保护着王铭章下来之时,看王师长已经下地,“兄弟,把你手中这枝三八大盖枪借我用一下。”李绍坤离地还有两步,他伸手从迎上前来的弁兵手中提过三八式步枪,右手执枪,左手扶着梯,噌、噌、噌,动作轻快往上而去。提在他手中的三八大盖枪,是从日本人手里缴获的,这种枪,有效射程达四千余米,射击精确度很高。
王铭章不无担心地举起望远镜望上去。李绍坤站在了铁梯最后一格,来个金鸡独立。他右脚在铁梯的最后一格站定,左腿从铁梯的另一边挽过去,用左、右两只腿固定住身体,身体略微后仰,就像在演高空杂技。然后出枪、瞄准、觑起眼睛,三点一线。右手食指轻轻勾住了扳机。只听“咔――嘣!”,清脆的二声,前抑后扬。开了枪的李绍坤还注意观察了一下,这才返身快速跑下来。动作之快,像道闪电。
“师长,快离开!”就在李绍坤下地大声呼喊,弁兵扑上来,用身体掩护着站在离烟囱有相当距离的王铭章时,咚、咚两声,日本人两炮打来,将高高的烟囱打得四分五裂。粉尘、砖块迸裂四溅,幸好没有造成任何损失。
“师长,龟儿子尾龟尾寿三这个‘狈’被我解决了!”李绍坤见师长毫发未损,很高兴。
“绍坤,你硬是得行!”王铭章迎上前去,伸出双手,紧紧抱着副官李绍坤。
李绍坤击毙了旅团长龟尾寿三,引起攻城日军的一阵混乱,争取了时间,延迟了日军对滕县的进攻。日军虽然临阵折主将,但毕竟是支相当精锐的部队,很快又开始进攻。
日军一改遍地开花为重点攻击,让川军猝然间防不胜防。在这样的反复的攻防争夺中,夜又来了。
这天,日军急了,不管不顾攻城。
东关缺口处,硝烟弥漫中,日军五六十人,持枪猫腰,趁着夜幕,鬼魂般摸了进来。守军营长严得平身边只剩下四五十个兄弟,而且大都负伤。严得平让弟兄们将手榴弹揭开盖子,拉上弦,准备决一死战。当日军进到眼前时,严营长一声喊,率先将手榴弹扔出去。顷刻间,多枚手榴弹带着森然的死气,在敌人群里爆炸开来,威力无比,让摸进来日军遗尸累累后,抱头鼠窜。
日军想方设法让守城川军顾此失彼。滕县几乎所有的城墙,都被日军的炮火打得壑壑牙牙,残缺不全,险象环生。日军的炮火打得天翻地覆,夜以继日。夜半时分,四城守军急需支援,王铭章手中只有他的警卫连是机动部队,王铭章亲率警卫连,哪里危急增援哪里,这就极大地激舞了士气。周县长带着自愿留城的老百姓,在枪林弹雨中运伤员、堵缺口,为守军运弹药,送去水和干粮,穿梭往来。
夜半之后,城墙北端被日军重炮轰开一个大缺口,闻讯赶来的周县长带着一群百姓抱着盐袋冲上去堵缺口。日军的机枪子弹,像张牙舞爪的毒蛇扁圆形口中吐出的火焰似的信子,将周县长浑身上下舔个遍。周县长倏然一闪,倒在地上牺牲了。他带在身边,抱着盐袋冲上去堵缺口的二三十人,也悉数倒在血泊中,全都牺牲。
“狗日的日本鬼子,拼了!”吴营长红了眼睛,大声喊,“兄弟们,扔手榴弹……”
轰轰轰!在日军的鬼哭狼嚎中,吴营长挺着刺刀,带着全营残存的四五个十个兄弟,冲上去,消灭了突进之敌……
日军的进攻暂时被打退了。富有战争经验的王铭章将军清点守军,四千余人折损大半。他心中清楚,千疮百孔的滕县,如再无支援,明天滕县陷落是早晚的事。
深夜时分,孤灯一盏如豆。王铭章在他权且作为指挥部的地下室里,要收发报员向在临城总司令孙震发报,表达他不惜牺牲,率余部坚守孤城,与城共殉的决心。同时询问战区情况,询问前来增援的汤恩伯军团王仲廉军,明日是否能赶到滕县云云。
晕黄的灯光下,李绍坤发现,素来讲究军容严整的将军,军衣上裹满硝烟,多处弹痕累累。触目惊心的是,一颗敌人的子弹擦着将军的腰部打过去,子弹斜斜地在军服后背上拉出一个大大的口子,如果偏两公分,子弹就直直打进师长的胸膛。将军别在腰上的手枪套打开了,露出那只铐漆锃亮,小巧玲珑,却杀伤力巨大的可尔提手枪,手枪已经上膛。将军有一种视死如归的表情。将军高大,冷静如山,只有一副大刀眉不住地抖动,暴露了将军内心的不平静。
孙震将军的回电到了,谓,二十二集团军所属部队,正在沿临城一线浴血奋战,尽可能打击、迟滞日军矶谷师团对台儿庄进攻步伐。孙震同意王将军继续率部坚守滕县,尽可能延迟日军进入滕县时间。汤恩伯军团王仲廉军已到临城,现在他正通过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督促王仲廉,在天明以前火速赶到滕县!看得出,对这支装备精良的中央军,纵然作为集团军总司的孙震也无可奈何,只能求助李宗仁,而即使如第五战区最高长官的李宗仁,能否对这支骄兵悍将的中央军指挥得动,也大成问题!王铭章对这支中央军不报希望,决心率部以死殉国,尽量延缓滕县陷落时间。
新的一天又来到了。
十七日黎明时分六时许,进攻滕县的日军孤注一掷,六十余门大口径的榴弹炮、山炮、平射炮集中轰击,二十多架日机临空反复投弹、扫射。县城里,除北关一座孤零零的美国教堂,日本人怕引起外交纠纷放过,全城笼罩在一片火海中。烟雾弥漫,墙倒房塌,爆炸之声不绝于耳。两个多小时后,日军倾巢出动,在坦克掩护下,向几处轰开了缺口的地方进行冲击。
战至黄昏,滕县陷落。日军一部百余人以八辆坦克作前导,最先突进东门。率部在该段阻敌的营长王承裕,手下弟兄只有十四人,坚不后退,战至午后三时许,全部为国捐躯……
日军从多处缺口进城,所剩不多的川军,与日军展开了逐街逐巷逐屋的争夺战。到处是枪声炮声和川军泣血的咒骂,呐喊。。
自知已到最后关头,王铭章在西关一株燃烧的柳树下,向临城总司令部孙震将军发电“……职忆委座成仁之训,及开封面谕嘉慰之词,决心死拼,以报国家,以报知遇,职王铭章叩铣。”
坚守四天的滕县全线失守。在升腾的狼烟中,零零落落的川军官兵在残垣断壁间向日军射击,逐街逐巷逐屋同进城的日军战斗,拼命。这里、那里不时传出骤然响起的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和川军官兵同鬼子同归于尽时,乡音浓郁的喝骂声:“龟儿子日本鬼子,老子就是变成鬼,也要来找你们这些龟孙子拼命……”
王铭章将军携师参谋长赵渭滨、副官长罗辛甲、贴身少校副官李绍坤及一班卫士,被敌人压到东关城楼下。在多名日军军官簇拥中站出来的敌酋,相貌与龟尾迥然有异。敌酋长相粗鲁,用戴着雪白手套的双手,扶着指挥刀,通过身边的翻译,要王铭章投降!
敌酋怒不可遏,嗖地一声抽出寒光闪闪的战刀一挥。顿时,枪弹如雨泼洒而来。王铭章和簇拥在他周围的师参谋长赶渭滨、副官长罗辛甲等人一个个中弹,慢慢倒下。王铭章用一只大手扪着从胸口涌出的血花,倒地之时,诙谐地说,“老子坐桶子了!”表现出他的视死如归。他用另一只手将护卫在侧,跟了他多年的副官李绍坤巧妙地往后一擀,身子往后一倒,这就将个子瘦小的李绍坤压在身下。夜幕匆匆裹紧了滕县,这个晚上滕县的夜特别黑、特别悲惨。
滕县一片尸山血海。被王铭章、赵渭滨、罗辛甲及一班卫士尸体掩隐着的李绍坤注意到,上半夜,日军对城中拉网似地进行逐处搜索,凡是发现还有一口气的伤员,无论军民,都补上一刀杀死,毫无人性。到了下半夜,这是人的生理极限期。这时,日军以为整个县城里的生灵都已被他们斩尽杀绝,放了心。天快亮时,日军挂在天幕上的照明弹一颗接一颗地熄灭了,整个滕县都在尸山血海中沉睡。这时,李绍坤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四处看看,凭他的机智,要逃出去没有问题,但他要将王铭章将军的遗体也背出去,他不能让将军的遗体落到敌人手里。别看李绍坤个子瘦小,他出生于劳动人民家庭,从小劳动,身体素来结实,又练过功,很有力气。他将块头很大的王铭章将军的尸体背在背上,弯着腰,在死人堆里小心翼翼地迂回前进。
他奇迹般地背着王铭章将军的遗体脱险,来到了城外。夜色仍然幽深,旷野上不时传来零星的枪炮声。行约五里,李绍坤背着王铭章的遗体,隐进旁进一个小小的榆树林。从这里到临城,足有上百里地,方向不明,路途不辩,天又快亮了。我死不足惜,可无论如何不能让一代抗日名将王铭章将军的遗体落入日寇手里呀,该怎么办呢!正在着急时,奇迹出现了。漆黑的夜幕中流动着一匹奔马优美的剪影,它朝这个方向寻来,走着左左右右探寻、叩问的步伐,一路嗅着、寻找着。它高昂着头,那分决绝的姿态,像一个决心赴死的勇士。啊,这不是师长的战马――雪里红吗?李绍坤喜不自禁。“雪里红”!他轻声呼唤:“师长在这里。”一路寻来的雪里红,很有灵性,听到李绍坤的声音,小跑而来。
“雪里红,我们不能让师长的遗体被敌人玷污,我们现在就得将师长的遗体抢运出去!”战马会意地趴下身来。李绍坤将王铭章的遗体放在它的背上,示意它离去。可是,雪里红站了起来,却不肯离去,弯过颈子用头拱他,示意他骑上去。
李绍坤知道,师长生前万分钟爱的这匹雪里红,不是一匹普通的马,这就翻身骑了上去,抱紧横在马上的师长的遗体。雪里红扬起四蹄,朝临城方向疾驰而去,却又几乎完全听不到蹄声。旷野上,所过之处,到处都是累累弹坑,尸横遍野,还有鬼子毁弃的大炮、坦克、卡车、武器弹药,散乱地丢弃在阵地上。硝烟还没有散尽,这里那里还有燃烧的树木。随时都可能遇上日军派出的打扫战场的小分队。有几次,李绍坤看情况危急,怕战马驮两个人跑不出去,几次想下来,都被战马制止:它执拗地弯过颈子,碰碰他的腿,示意他安静,听它的!
在黎明前的最后一抹黑暗中,雪里红在穿过最后一片鬼子阵地时,被发现了,尽管它修长的四条腿游动得无声无息,时而迂回,时而闪身,有时甚至是匍匐前进。但是,日本人多颗照明弹挂在旷野上,亮得如同白昼,日军游动的哨兵终于发现了它。就在那个日本游动哨兵发出一声惊悚的喊叫时,一束雪亮的灯光循声扫了过来。雪亮的光柱套住了雪里红,立刻,枪声大作。
就在日军的子弹暴风雨般刮来时,负重的雪里红表现出惊人的敏捷。它突地向前猛突几步,又忽地停下,以它特有的、捉摸不定的步伐,跳探戈似地跑跑停停,停停跑跑,时而大跑,时而小跑,时而不跑,不断变幻着姿势,像一个神奇的飞翔的精灵。尽管敌人的子弹噗噗地打在它前后左右,把泥土打起一排排沙尘;尽管探照灯紧追不舍,可就是打不着它。在亮如白昼的灯光映照下,它显出千姿百态,神奇魔幻得难以想象。这会儿,李绍坤在心里说:“雪里红呀雪里红,师长能不能回去,就全看你的了!”他心情紧张激动,而又无可奈何地注视着雪里红与死神的的较量。这会儿,抱着将军遗体,骑在雪里红身上的李绍坤,一点也不觉得怕,反倒觉得,他是在欣赏一幅生命与死神较量的,人世间最昂扬、最激动人心、最优美的风景。
雪里红这匹神奇得难以想象的骏马,以它变幻莫测的奔驰,以它难以想象的出色战术动作,披着最后一线夜幕,最终逃离了敌人的阵地,逃离了敌人的射程,跑向临城。守城的川军将士们,在黎明时分,惊讶地发现了这一幕时,立刻开枪开炮向日军还击,掩护着这匹向临城奔来的骏马。
“那不是王师长的坐骑雪里红吗?”有人指着正由远而近飞来的神骏说。
“是,那骑在马上,大声喊话的不是王师长的贴身副官李绍坤吗!”……
这时,雪里红已经飞驰到城下,以一个漂亮的战术动作,猛地收着四蹄,昂起头来,对着长天大地发出一声映山映水的、悲壮的长长的嘶鸣。
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孙震将军闻讯深为震惊,接见了这匹神骏。见到总司令,雪里红上前两步,前腿屈膝跪倒,在孙震将军面前,将头深深地埋下去,似乎师长之死是它没有保护好似的。这个动作让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国民政府陆军上将孙震大为感动,情不能抑,他上前一把抱着雪里红的头,抚摸着它长长的颈子,安慰道:“雪里红、你的任务完成得很好。你的师长和所部官兵的任务也完成得很好。他们用他们的牺牲,再次打出了我们川军的威风,打出了我们川军的精神气质,打击了日军精锐的凶焰,打得凶残的敌人丧魂落魄。师长和全体官兵用他们的牺牲,为我们争取了时间,争取了胜利!”孙震对着簇拥在身边,感动不已的部属们忘情地说:“你们看看,连我们一匹战马都能这样舍生忘死,忠勇为主救主,不屈不挠,日本人想灭亡我们中国,办得到吗?”
“办不到!”
簇拥在总司令身边的部属们,不禁群情振奋,振臂高呼:
“打倒小日本!”
“徐州会战必胜!”
“台儿庄大战必胜!”:
“不打倒小日本决不回川!”……
一时,雄壮激昂的口号声,声震屋瓦。孙震吩咐他的弁兵将这匹神骏送进马厩,好好休息,用精饲料精心喂养。以后,这匹神骏成了孙震将军的坐骑,在抗战中屡立战功。孙震对李绍坤大加赞赏,慰藉,留在身边作副官,官升一级。
这天中午时分,隆隆的炮声从台儿庄方向传来。因为在滕县耽误了时间,一头撞进去的日军精锐部队矶谷师团的末日到了。
台儿庄大捷是中国军队继平型关大捷之后的又一重大胜利。这场以台儿庄为重心的,在广大鲁南地区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惨烈之战,历经月余,总共歼敌三万余人,创八年抗战之伟绩,扬中华民族之雄威。对此,毛泽东、周恩来都作过高度评价。毛泽东说:“每个月打一个较大的胜仗,如像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周恩来说:“这次战役,虽然在一个地方,但它的意义却在影响战斗全局、影响全国、影响敌人、影响世界!”
“十五、十六两日,我坚守濮阳山、龙山、北沙河大小坞阵地,在敌步炮空不断轰炸下作殊死战斗,前赴后继,牺牲惨烈。”
李宗仁将军在报告中,特别提到滕县之战。
“滕县守御,苦战撑拒。迄17日下午5时半城垣俱遭摧毁后,被敌突入。巷战结果,我官兵均洒尽最后一滴血以殉城。查该军以劣势之装备与兵力,与绝对优势之顽敌独能奋勇抗战,官兵浴血苦斗三日半以上,挫敌锐进。阵亡师长王铭章、参谋长赵渭滨、邹亲陶,团长王麟;负伤师长陈离,旅长吕康、王志远等……使我援军得以适时赶到,战役中心之徐州得以转危为安。此种为国牺牲之精神,实不可泯灭。”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致电孙震,对此战给予高度评价并亲切慰问:“贵部捍卫鲁南,浴血奋斗,殊堪嘉尚,仍希转饬所部努力歼敌为盼。”
国民政府对阵亡的王铭章将军给予特别褒恤:
1、追认为陆军上将。
2、明令褒扬,举行国葬,拨专款一万二千元治丧。
3、将平生事迹宣付国史馆。
4、所有阵亡将士从优议恤(少将参谋长赵渭滨八千元,上校参谋长邹慕陶、团长王麟各五千元,以次均从优议恤)。
1938年8月27日,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孙震亲自扶灵回川致祭安葬王铭章。王师长忠骸经武汉、重庆辗转回归故里时,沿途受到隆重的祭礼,人们洒泪如雨,盛况空前,规格很高,所过之处,无不夹道迎棂,炮声震天,悲壮热烈,人们纷纷脱帽向回归故里的英灵致敬。
王铭章的灵柩运回到成都时,省垣各界赴东大路首站牛市口恭迎者达十余万人,而当时整个成都才不过四五十万人,迎榇行列长达十余里。铭旗前异,马队、战利品、仪仗队及参加各界人士,悉依事前规定秩序行列。由川康绥靖公署主任邓锡侯领导执绋人员及王铭章家属护灵随行。自牛市口出发,经春熙路、祠堂街等成都最繁华的街市,至国民党四川省党部止。沿途沿街比户的人们高呼抗战口号,声震瓦屋,慷慨激昂。商家住户,争相路祭,鞭炮之声,震耳欲聋,万人空巷,盛况空前。全市下半旗志哀。前导行列中,高车上举有一领王铭章血衣,随后是王铭章的灵柩,灵柩上覆盖着国旗,由五匹马拉着行进,缟车素马,备极悲壮。
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的题词是:“民族光荣。”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来的挽联是:“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
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军政部部长兼总参谋长何应钦的挽联是:“木挺夜樱城,罴威当道。铁枪今殉国,豹无留皮。”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挽词是:“拼一军全部的血肉,作整个战局的支撑,壮矣哉成仁,伟矣哉成功,书之史乘,光照天下后世而永见其熊罴。”
王铭章的顶头上司,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孙震的挽联是:
“徐淮劳捍卫,扼险绝援,成君之勇,见危授命,成君之仁,忠骸为垒血为壕,奇节已昭堪不朽。
风雨促悲怀,歼仇报国,与我同心,明耻教军,与我同志,英气在天魂在阵,故人相助必如生。”
会上,邓锡侯宣读了蒋介石祭文:
“维中华中民国二十七年五月八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遣代表吴恩豫,谨以香花茗果之仪,致祭于王铭章师长之灵曰:国运屯蹇,倭夷跳梁,既躏北陆,复肆东杭。粤维王君,实奋鹰扬,杀敌致果,气贯星芒。守峄守滕,坚扬金汤,胡天下昂,竟丧元良。舍生取义,积懋旌常,马革归来,哀骈一方。眷怀壮烈,奠致椒浆,悠悠遐风,千载弥光。”
然后,专门扶灵从前线归来的孙震率41军副军长董长安(董宋珩)、师长曾南夫、参谋长袁云风等一干与王铭章生前的同事战友,共约百人,前往成都东城根街王宅致祭,行礼如仪后,在致为哀痛的氛围中,孙震宣读了祭文:
“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八月二十七日,孙震恭率全国官兵,谨以洁牲旨醴,不腆之仪,致祭于追赠陆军上将第122师师长王之钟兄之灵而告曰:呜呼!邦国殄瘁,人之云亡,抚棺伤痛,此别悲凉。祭君之魂,哀君之逝,思君荩篝,劳君辅济。寇氛未扫,遽折忠贞,战云未息,遽陨干城。君我同心,兵戎克整,壮业待成,不见君影。君我同心,踊跃偕行,大功待竟,不见君影。晋东鲁南,赖君坚苦,扬我军威,卫兹国土,登陴督阵,耻后争前,全军决死,君卒身先。谓天无知,言何所依,遗骸得归,宁非天助。谓天有觉,源何所根,催夺良将,酷似天昏。埋骨丘墟,名垂简牒,歌泣交饮,光辉重叠。神游宇宙,墓近乡关,英风浩气,遐尔追攀。羽飞频繁,为君小住,执绋送灵,将还远戍。君归窀穸,我赴疆场,桔满荆岳,天各一方。君显忠灵,我怀节烈,集众歼仇,焚巢扫穴。维期努力,共挽沉沦,最后胜利,以慰故人。”
闻鼓鼙而思将帅,国殇同哭,忍标遗像肃清高。”
李宗仁的挽联:“碧血洒滕城,壮志难酬,只惜英才多死职。
玄棺归蜀道,英魂不返,当为厉鬼助平倭。”
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孔祥熙的挽联:“将军一去,大树飘零,痛鹤泪华亭,歌唱大风思猛士。
浩气长存,山河呜咽,听猿啼巫峡,更传刁斗惜干城。”
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仁的挽联:“身死泰山重,魂归蜀道难。”川康绥靖公署主任邓锡侯的挽联:“与孤城共存亡,视死如归,裹革尚留残齿在。
与天下倡忠义,闻风兴起,请缨纷系虏头来。”
此外,还有郭沫若、邵力子,鹿钟麟、邓汉祥等全国各地军政要员,法国外交部驻川办事处发来的挽联、悼词,数不胜数。哀乐阵阵,白絮飘飘,前来王铭章将军的的遣像灵柩前哀悼的人群络绎不绝。成都《新新新闻报》以一副挽联对此作了形象的总结概括:
“浴血守滕城,直到弹尽矢穷,临危抽光弼靴刀,南鲁军民齐痛哭。
孤忠酬马革,管他狼豕仔突,拼死保中华领土,西蜀父老望旌旗。”
是日,王铭章灵柩被运回新都原籍落葬,由孙震主持典礼,新都各界公祭,送殡人员及民众达10余万人,由新都县县长陈开泗主持公祭后,故上将王铭章的忠骸终于落地,安厝于家乡饮马河附近的新茔。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王铭章的陵墓同刘湘的陵墓一样难逃厄运,被挖地三尺。党的三中全会后,王铭章被追认为烈士,他的茔墓不仅得到恢复,人民政府还给他塑了一尊像。身穿黄呢军服的王铭章,腰挎战刀,英姿勃勃地骑在他那匹最心爱的宝马雪里红上,手拿望远镜,指挥着千军万马,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勇前进。让人们在这尊塑像前,不禁想起那段过去的峥嵘岁月,肃然起敬。
八年抗战,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帝国主义战争的完全胜利。八年抗战,中国人民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据不完全统计,八年抗战中,中国伤亡平民1800余万,军队伤亡380余万,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1000多亿美元。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军民歼灭日军133万余人(不包括在东北地区前6年伤亡数和在滇缅作战中,被中国军队毙亡毙伤数),128万日军向中国投降。
何应钦在《八年抗日之经过》回忆录中如此说:“抗战全面爆发后,川军七个集团军,另有一军一师一旅共40余万人,先后开赴抗战前线浴血奋战,人数居全国之冠。此后8年中,四川省在抗战中征集壮丁达300万人以上,这个数目加上出川抗战的川军,总计约350万人。也就是说,每十五、六个四川人中就有一人上前线;全国抗日军人中,每五、六个人中就有一个四川壮丁,占全国同期实征壮丁1405万余人的五分之—还强。据资料统计,抗战8年,川军牺牲巨大,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的五分之一,即阵亡26万多人、负伤35万余人、失踪2万多人,总计64万余人,又居全国之冠。八年抗战总计,国家支出14640亿元(法币),四川就负担了约4400亿元。四川出粮也最多,仅1941年至1945年,四川共征收稻谷8228.6万市石,占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5%、稻麦总量的31.63%。抗战最困难时期,估计四川负担了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0%以上,这些,也是全国之冠。”抗战期间,何应钦一直担任军政部部长兼总参谋长,此数字,当是准确的,也有权威性。
名记者范长江在一篇战地通讯中谓:“昔诸葛亮六出祁山所到不过渭水,姜维九伐中原,始终未出陇南一隅之地,今川军竟横贯几千里外,勒马泰山边,西望巴蜀,东指扶桑三岛,四川军人之光荣,实亘古以来所未有。故上至将校,下至士兵,皆表现为一致愉快之心情。”
如前所述,这样一场伟大战争中,立了大功的抗战英雄李绍坤,在那样一个特殊年代,却只能去拉等同于劳改的架架车。他的“旧军人”身份,竟致影响到子女前程。他的大儿子,本来读书成绩很好的李名扬,高中毕业不能读大学,只能很委屈地去成都锁厂当工人。
受央视委托,我开始全身心寻找李绍坤李名扬父子。
寻找首先从我父亲开始。父亲今年99岁,耳朵完全听不见,好在思维还算清晰。他告诉我,你李伯伯比我大四岁,很可能不在了。他说,他最后一次见到李伯伯,大概是八十年代末期成都武侯祠办灯会期间。火树银花中,我出门,恰好遇到你李伯伯进去看灯会。他家离武侯祠很近。在那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是简短地交谈了几句。
成都话很幽默。有一句:老(乌)鸦笑猪黑――自己不觉得。父亲说,当时,我自己不知道自己老成了什么样子,只是觉得你李伯伯完全老了,头发全白,身体有些佝,不过精神还好。
父亲说,我特别问他政策落实没有?他说,没有!不过他笑笑,也无所谓了。能像现在这样,衣食无忧,人民安居乐业,不再搞什么阶级斗争;动辄给人扣帽子,把人弄上去斗争,弄得人心惶惶;人人都有条生路,生活能有奔头,他就很满足了。你李伯伯就这样想得开。他还说,当初他很小,吃粮当兵时,这样好的生活,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武侯祠门口人来人往,我们就那样简短交谈几句,彼此祝福多多保重,请来耍,就分别了。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不意这一分别,又是几十年。
唏嘘不已的父亲看出我的失望,想了想说,据我所知,你李伯伯他们家住的那一带,虽然平房折除盖起了楼群,但那一带的人好像都是就地安置。那一带属于汪家拐辖区,你不妨去问问,找一找。
父亲此说提醒了我。
我把电话打到汪家拐办事处,说明来意,对方信任我也理解我,不过,他们要我去找汪家拐派出所,因为,我要的信息,只有派出所才有。我把电话打到汪家拐派出所,说明来意。值班察官回应:他们一般不会对外告之辖区居民个人这些情况;这是个人隐私,他们不能透露。不过,察官说,鉴于我的情况特殊,也并非不可考虑。他建议我第二天亲自去派出所说明情况、要求;他同时把我的情况、要求向领导汇报请示。我当即接受了察官建议。
他们答应为我查找李名扬。值班女察官小范,在电脑上输进李名扬这个名字,开始查找。结果,全成都市叫李名扬的人有四个。一个是1918年生,另三个都是1955年以后生人,显然不对。所长和小范反复问我,启发我,我要查的人:“李名扬”这个人名字对不对?
我反复搜索我的记忆。我确信没有记错!当时,我之所以对“李名扬”记忆很深,就像刀劈斧砍留在记忆里,就是我一听到这名字,就确信,李伯伯是把他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名扬”!另外一个记忆深刻的是“成都锁厂”,李名扬工作地。
我对小范警官说,这个名字肯定没有错。如果我万一记错,他不叫“李名扬就是李扬名!”可是,电脑上搜出来的人始终对不上号。
这里,我是百密一疏。我忘了在那阶级斗争的弦越绷越紧的年代,动辄批判名利思想,李名扬完全可能会将他那个“名”改了。后来证明果然是,他将他那个“名”改成了日月明的“明”。
通过公安部门查找李名扬劳而无功,失败了。“李绍坤”这个人当然也更是查不到。所长告诉我,如果我要查找的人,确实是实有其人却在电脑上查不到,那就有两个可能:一是人已经去世不在了;二是人离开成都,不在大成都的范畴内。
他们又问我,会不会因为时间久远,我的记忆发生了混乱,把要查的人的名字记错了记糊了?!
在我看来,李伯伯肯定已经去世。至于“李名扬”我深信没有记错,那他到哪里去了呢?去世了?不对,他才多大年岁,于今也不过七十岁上下而己;要么,他已经离开了成都?
警官们看我一筹莫展的样子,建议我去成都锁厂找找!啊,不对!他们刚刚提出这个建议,又立刻否定。因为成都锁厂早就没有了,无从查起。又有人建议,要我到今非昔比的横小南街那片住宅区找找,或许可以碰巧问到。最后,他们让留下电话号码,说是他们会继续帮我留意寻找,一旦有了消息告诉我。我去了那片今非昔比的横小南街住宅区寻找,到处问,没有查到;没有任何一点消息。
年关将至。成都文化中心每周有个定期的“成都故事”讲坐,我应邀去讲过两次。听众大都是熟悉成都掌故历史,对这方面有兴趣的中老年人。我每次去,发现足可容纳200余人的讲堂里座无虚席。成都文化中心希望我在10月5号那期去讲讲,因为他们在日前的《成都日报》上看到一则消息:我出了本新书《雾锁峨眉,蒋介石谋川纪实》应该是有讲的。他们说,我每次去讲,反响都相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