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过,性格内向的人往往喜欢独处,这未必是由于对外部人际关系的压力,只是他们单纯的不愿意。

内向的人学习和工作都依赖于个人努力,在生活中,往往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能真正投入到自我提升的训练中。他们排斥群体、团队的交流方式,而集体的其他成员,也往往会认为这种内向的人缺乏适应环境的能力。有许多性格内向的人,都或多或少为这种误解苦恼过。

(一)拒绝融入他们是脾气古怪还是没有找到自我?

内向的人有时候显得脾气古怪,之所以不愿意参加集体交流,是因为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因为说错话而得罪人。同时他们的防卫心很强,害怕别人伤害自己、拒绝自己,所以,宁愿一个人显得特立独行,也不愿意为了别人的态度而故作潇洒大方。

平时不爱与人多接触,不论何时何地都喜欢独处的内向者,往往会被看作社交恐惧症。突破社交恐惧症,需要以自己为镜子。有一个关于猫的寓言故事,很形象地说明了独处和与旁人交流的关系。

有两只猫原本一起在屋顶上玩耍,玩着玩着一不小心,一只猫抱着另一只猫掉到了烟囱里。两只猫一起往上爬,从烟囱里爬出来时,一只猫的脸上沾满了烟灰,而另一只猫的脸上却干干净净。干净的猫看见满脸黑灰的猫很脏很丑,以为自己的脸也是一样,便快步跑到小河边洗了脸。而那只黑脸猫看见干净的猫,也以为自己的脸也像对方一样是干干净净的,然后它就毫不知情地回到了家里。家里的猫见了它还以为是陌生猫闯了进来,便一起将黑脸猫赶了出去。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别人固然可以作为我们审视自身的镜子,能够帮助我们改善不足,更好地适应社会,取得更高的成就;但很多时候,我们最应该观照的人恰恰是我们自己。拿别人做自己的镜子,很容易迷失自我,就像寓言中的猫一样闹出笑话。

巴纳姆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他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会被人认为能够反映自己的人格面貌。内向者常常陷入“巴纳姆效应”,他们因为别人的评价丧失自己的判断,只认识到融入集体的好处,而忽视了属于个性的保持。一旦接受别人的观点,认为自己的确充满诸多缺点,诸如敏感多疑、意志消沉、沉默无趣、不善言辞等,就只能被这些负面标签压得动弹不得。极端的情况下,他们在生活中基本不认同自己,只相信必须通过改变性格、提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才能重新投入社会,进而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事实上这又陷入了“钟摆定律”,不过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但不能如愿以偿,反而会让自己手足无措、丢失自我,最终产生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

市面上的成功学、人际交往学书籍大行其道,真正内向的人不论看过多少理论书籍,学了多少交往技巧,都只会发现这些理论“知易行难”,效果并不明显。因为,这种寄希望于完全改变自我性格的做法,从出发点就是错误的,要性格内向的人完全融入集体生活甚至变得外向,虽然初衷是美好的,但结局必然是很难堪的。因为性格并没有优劣之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内向者,过于敏感焦虑不利于学习或工作,需要正面地面对一些问题,但无须完全自己的改变性格来变得外向。

(二)认清自我,重归初心

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从事的外交事务看似非常需要外向的性格,但从性格而言,他并不是那种多么外向的人,然而谁也不会怀疑他的综合**际能力,可见,性格因素并没有妨碍他成为杰出的公众人物,而且,他深沉的气度、高雅的谈吐、敏锐的思想、一针见血的精辟论断,都给他增添了无与伦比的魅力。

如果你总是希望旁若无人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不和外界发生交流,每天沉浸在网络世界,社交领域只局限于虚拟时空,就会渐渐失去前进的力量,对现实生活越加缺乏信心。逃避与集体的接触,也不愿意和别人争长较短,就算是买东西,都尽可能地去网购。这样彼此孤立的生活状态,是现代社会中很多人的困局。

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在身处集体之中时,遇到任何困境和委屈,宁愿挨着忍着都不愿意和别人主动沟通。内向者会把自己的事务会尽力做好,但对于集体事务,却诚惶诚恐、害怕承担。因为在他看来,与其忍受别人的眼色,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还不如躲在“一人世界”里更安全些。

如果这类内向的人去参加聚会或者公开活动,会害怕自己成为中心,或者众人关注的焦点。他们会回避觥筹交错的热闹场面,因为和陌生人的礼节性寒暄会让他们感到很不适应,浑身不自在。

内向的人对集体活动的认知,与大多数人对他们的期待相反,虽然内向的人不如外向的人喜好交际或善于大团队合作,但性格内向并不一定就是孤僻的、不会合作的。其实可以从几个方面注意尝试调整,融入一些集体活动。

1.尝试小范围合作。集体范围有大有小,内向的人主要是对人多比较抗拒,但不一定完全不能同人合作,所以,工作上可以先从小范围合作开始,也是一个团队,同三五个人建立交流合作,一样可以发挥所长,增强与集体沟通交流的能力。

2.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适当主动。交流合作需要互动,尤其是工作,如果自己需要别人的帮助和配合,就把自己的意愿清晰地表达出来,相信很容易能找到和你志同道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