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出国留学后,长年的他乡生活教会了我两件事:

学会寻求他人的帮助

学会不去寻求他人的帮助

这看似矛盾的两件事,但从现实角度来看并不矛盾。在达成我们目标的道路上,我们既要学会如何“寻求帮助”,即最大限度地利用身边的资源,掌握更多的信息、方法,也要找到自我分析的方法和路径,懂得做自己的“指路人”。

比如,我在申请牛津奖学金的过程中,就有过这样“过度依赖他人”的经历。

牛津大学的奖学金其实更多的是一个噱头,因为它给予的帮助并不多。它的分类很有趣,由于都来自校友捐赠,所以会有指定的学科或国籍限制。作为中国国籍,我申请的西蒙·李俊奖学金(Simon and June Li Undergraduate Scholarship)对很多中东和亚洲国家的学生开放。除了家庭收入,奖学金的筛选标准取决于成绩单、文书和推荐信。

对于我来说,前两项指标都符合的情况下,只要文书和推荐信合格,奖学金基本就十拿九稳了。

文书方面,我在一次家庭聚会中遇到了一位专业帮助博士生申请赞助的导师。在她的帮助下,我修改了8轮文书,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认可后,这一关过了。

万事俱备,只差推荐信,我找到了高中部主任。她所写的大学推荐信让我成功进入牛津,所以这关更不需要我的担心了。申请结束期在2月末,最终的通知会在4月公布。一切准备就绪,只需等待好消息就行了。

但意外的是,我一直没有收到相关的通知,直到5月时去咨询了相关负责人才得知,我的申请并没有完成。我的第一反应是,系统是不是出现了问题?答案却是我的推荐信没有按时上交,所以没办法完成奖学金的申请流程。这个消息让我大吃一惊,因为年级主任当时很愉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思来想去,只能是因为事情堆积如山,她忘记了这件事。

这件事让我又一次警醒:任何时候都要给人生留出余量,很多我们以为已经笃定的事情,我们以为已经有确切结果的事情,都有可能会出现意外。不要过分地依赖他人,尤其是不在本职工作内的要求。如果意外发生,更要放平心态。

要学会把握求助的“尺度”,是我在这件事上学到的一大课。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还是要学会如何向他人求助,毕竟这个世上的很多事不是靠我们自己就能完成的。

[img alt="" src="../Images/Figure-0088-0001.jpg" width="95%" /]

这里我想分享的,是自己选择学院的经历。

传统是一把双刃剑,它意味着沉淀,也意味着难以改变。因此,它既需要被尊重,也需要被推翻。牛津、剑桥这种百年的学府传递着让人向往的传统与独特的文化。比如,每晚35元人民币的学院晚宴,学生们可穿着正装在学府上享受米其林大厨提供的美食。可同时,又有很多传统跟不上现代社会中更公平的发展。这类的不公平,往往体现在申请期、小课堂与毕业考试中。

在认知到申请学院的重要性时,我还在读高一,距离申请期还有半年的时间。

[img alt="" src="../Images/Figure-0089-0001.jpg" width="95%" /]

牛津、剑桥的授课制度是大课加小课,小课由导师单独“1v2”进行授课。所以小课的导师会慎重地挑选自己的学生,在入学申请时就进行面试。一个系里的学生是由不同学院的导师决定并拼凑在一起的。无论多么标准化的流程,不同学院的文化和历史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每一个申请者。

牛津面试靠运气,但运气往往青睐的是做好充分准备的人。比如,我对申请可能出现的“差异化变量”(可能产生不公平的部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我得出的结论是,这种“不公”主要体现在两大维度:

·导师

·导师的科研方向会决定面试话题

·导师是否觉得你是可塑之才,毕竟每周都要单独上课

·申请者

·不同学院可录取的名额

·你与该学院其他申请者的不同或与其他被录取者的匹配度

·公立或私立学校背景

·身份背景

[img alt="" src="../Images/Figure-0091-0001.jpg" width="95%" /]

要解决这些差异带来的“不公”,我不仅需要靠自己的努力,也需要靠别人的帮助。

一方面,我在网络上检索了牛津地理系申请数据及每个系录取人数和招生特点,并对其进行了整理分析。

另一方面,我要非常感谢我的朋友Vicky,她是我的同学,也是我在异国求学路上并肩作战的战友。我们两个每天早上七点半一起吃早饭,长达七年。我们会在每天的早餐时间,聊自我进步的计划,也会分享一些生活里的趣事。

Vicky申请的是政治学、哲学与经济学,我们会一起分析牛津不同学院的文化和申请人的特征。我陪她选中了伍斯特学院,她陪我了解圣凯瑟琳学院。

Vicky给我提供过帮我做决定的两条重要信息。第一条就是学生自己制作的宣传资料(alternative prospectus),第二条就是英国政府的官方信息网站(freedom of information)。

官网的介绍单会公布各科专业名单,有助于分析学院优势。但是宣传资料是学生自己分享的,目的就是让申请者体会到学院的文化和生活环境。圣埃德蒙学院是有名的运动学院,大学校队的学生多数来自此学院。

通过对信息的搜索和分析后,我把14所收地理生的学院减少到5所。

首先,这5所学院都有5个以上的地理专业招生名额。

其次,我选择了大学三年都提供宿舍的学院。毕竟害怕骑单车的我,还是想留在可步行的市中心。

学院官网的信息有助于对录取名额、学院文化进行分析。牛津地理系平均每1~2年才会有一个中国人被录取,因此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需要在这5所学院里,选择一个比较多元化的适合外国人的学院。

在Vicky提到过的英国政府的官方信息网站上,我找到了牛津大学地理系的入学学员背景分析,发现圣凯瑟琳学院对外国人的接纳性很高,地理系也是一个偏国际化的专业。

反复筛选后,我选择了圣凯瑟琳学院。作为一个专门为公立学校的学生成立的学院,他们更喜欢把机会留给非精英家庭的学生。同样,作为一个大学院,图书馆够大,运动组织够强,可交的朋友够多。

此外,还有一层缘分。牛津每年的公开日,都会邀请同学们参观专业部门,我曾经有幸参观过Catz,并深深地被Catz院长的智慧与幽默折服。能够成为这里的一名学生,我万分荣幸,也万分激动。

这一路上,我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但我深深地知道,不论获得别人多少帮助,最重要的是一直做自己的指路人。

[img alt="" src="../Images/Figure-0093-0001.jpg" width="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