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女孩懂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伊索寓言》里有一则故事,讲的是:冬天的时候,一只蝉快要饿死了,向蚂蚁讨要食物。蚂蚁问:“夏天你在忙什么?为什么不存储些过冬的粮食?”蝉说:“夏天我正忙着唱歌呢。”蚂蚁笑着答道:“如果一整个夏季你都在忙着唱歌,那么冬季就去跳舞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父母要告诉女孩,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有计划有准备,否则很容易失败。在儿童时期,女孩因为年纪小,缺乏自控能力,所以做事经常没计划、没条理,容易陷入混乱。父母应该引导女孩学会制订周密的计划。凡事有所准备,应对起来就不会手忙脚乱、错漏百出。父母如果能够帮助女孩养成做事有计划的习惯,对女孩的一生都很有裨益。

父母可以引导女孩学会整理自己的房间,衣服放在什么位置、书籍放在什么位置、玩具放在什么位置,要做到心中有数,尽量把房间打扫得干净整洁,把一切摆放得井井有条、易于找到;父母可以引导女孩对一天的时间进行规划,比如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睡觉,要有规律,对于学习时间、玩耍时间、运动时间等要合理分配,女孩有了时间观念,才能懂得珍惜时间;父母可以引导女孩做财务计划,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零用钱,合理安排支出;父母可以引导女孩学会列各种清单,比如家居日用品清单、购物清单、参加重要考试要携带的物品清单等;父母还可以引导女孩制订旅游计划、学习计划、运动计划等。

小米读小学二年级,每天放学回家,她总是把书包直接往**一扔,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父母不提醒,她就不去做作业。等她看完电视、吃完饭、再玩儿一会儿,往往都到晚上9点了。这时小米才打开课本开始做作业,等她做完作业怎么也到深夜了。日复一日,小米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还出现了因睡眠不足引起的记忆力衰退、注意力分散等问题。小米的父母不止一次地批评过她,却没有任何效果。

后来妈妈想了一个办法,规定小米晚上10点之前必须上床睡觉,让小米自己规划好时间。小米经过认真思考,预测自己每天需要两个小时来写作业。她知道如果自己看电视的时间太长的话,要么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要么不能按时上床睡觉。因此小米主动提出将写作业的时间提前,每天先做完作业再看电视。

小米的父母通过引导小米合理地规划时间,让小米学会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按照“重要且紧急、重要而不紧急、紧急而不重要、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顺序,来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情。如果小米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遇到类似的问题,想必也会知道如何去解决。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父母,可以引导并帮助女孩做计划,但绝对不可以代替她做计划。父母有时候心疼孩子,对于女孩,尤其娇惯,往往大包大揽,替女孩制订好所有的计划,让她照着去做。这样做的结果是,由于女孩没有直接参与计划的制订,所以她对这些计划的兴致并不高,缺乏执行计划的积极性;二是父母制订的计划并不一定是女孩想要的,也不一定适合她,女孩机械地执行这些计划,很容易半途而废。因此,即使女孩在初学的时候计划制订得不是太好,父母也要给女孩一些时间去学习、锻炼和成长,允许女孩犯错误。

父母引导和帮助女孩制订各种计划,应该定期检查和复盘,好的方面继续发扬,失败的教训认真总结,一步一步地升级计划,鼓励女孩做到更好。

引导女孩不做“三分钟热度”女孩

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人挖水井。当他挖到一定深度仍一无所获时,就失去了耐心,于是换了一个地方去挖。后来他又换了很多地方,虽然挖了很多口井,但是都没有挖出水来。

其实有好几次,这个挖井人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只要他再坚持一会儿,再耐心一点儿,很快就会挖出水来,可他偏偏没有耐心,结果功亏一篑,白白地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生活中,不管是挖井还是做其他事情,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如果没有耐心,只有“三分钟热度”,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半途而废、一事无成。

耐心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是意志力强大的表现。一个女孩做事是否有板有眼、有始有终,决定了其长大后是平庸还是卓越。因此,父母在女孩小的时候就应该注重培养她的耐心。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女孩的耐心呢?

一、父母应该为女孩树立榜样

父母如果遇事急躁,做事虎头蛇尾,女孩就会有样学样,做事很难有耐心。

比如,妈妈陪女孩一同剪纸,女孩一开始可能坐不住,剪着剪着就跑去干别的事情了。这时候妈妈应该给女孩做个表率,耐心地完成剪纸作品。再比如,父母带女孩购物时遇到需要排长队的情况,或者在路上遇到堵车的情况,不要喋喋不休地抱怨甚至发怒。因为这样做会给女孩造成不好的影响,女孩在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也会没有耐心、乱发脾气。父母给女孩做出好的榜样,女孩就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而不是动不动就抱怨、发脾气、没耐心、虎头蛇尾。

二、父母要注意观察,了解女孩的兴趣爱好

女孩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往往容易沉浸其中,这有利于培养女孩的耐心。比如女孩喜欢画画,当她专心致志地画画的时候,父母尽量不要去打扰她,而是要给女孩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她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耐心、专注地做事的习惯。父母也可以引导女孩做一些有助于训练耐心的活动,比如做手工、写毛笔字,或者玩拼图、下棋等游戏。

三、父母可以延迟满足女孩的需求

有些父母非常重视女孩的需求,不管自己正在做什么,只要女孩一开口,立马放下手头所有的事情来满足她的需求。这种做法不但会让女孩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也不利于培养女孩的耐性。日后如果父母不能及时满足女孩的需求,她就会以大哭大叫、大吵大闹的方式来要挟父母。

关于延迟满足女孩的需求,这里分享一个身体接触的技巧。比如女孩来找父母,有时是想跟父母说说话,有时是请求父母帮忙,有时是想获得关注。如果父母正在跟人谈话或者忙别的事情,可以握住女孩的手,以此来告诉她:我知道你需要帮助,等我忙完手头的事情,我会尽量帮助你。

这样做既可以让女孩学会耐心等待,又不会让她有被忽视的感觉。父母在忙完手头的事情之后,再问女孩有什么需求。通过这样的互动,让女孩相信:耐心等待之后,她的正当需求会得到满足。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父母帮女孩从小打好这个基础,女孩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才能走得稳健、顺畅。

引导女孩学会“断舍离”

我们常说,女孩只有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生活和成长,才会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家的意义,远不止于栖息之地,而且是心灵的港湾。所以,父母有义务为女孩营造一个整洁干净、充满爱意的家。女孩在这样的环境里才会感到舒适、温暖、有安全感。同时,父母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女孩从小养成整理收纳的好习惯。

这里的整理收纳,不单单是指把物品收拾整齐,更是要让女孩学会如何与“身外之物”相处。表面上看,父母在教女孩如何整理物品,实际上却在向她传递一种生活态度。

亲子整理中,最大的烦恼就是孩子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而玩具整理中,有一个“设定界限”的做法值得与父母们分享。具体来说,就是父母给女孩一个小托盘或者在家里用围栏围出一小块地方,在托盘或围栏里,女孩怎么折腾都可以,可是一旦出了这个界限,就一定要收拾得干干净净。这样女孩既可以在混乱中探究未知的事物,又能明白自由是有边界的。

对于年幼的女孩,父母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先试着给她一个抽屉或者一个角落,让她自己收纳、整理,然后再让她学着整理自己的房间。

豆豆5岁的时候,妈妈给了她一个抽屉,专门用来收纳豆豆的小物品。豆豆很喜欢自己的小抽屉,没事就摆弄摆弄。刚开始的时候,豆豆什么都往里面放:外出旅游时从海边带回来的小石头、路上捡的叶子、最爱吃的棒棒糖、幼儿园发的橡皮……到了夏天,由于天气炎热,棒棒糖融化了,抽屉里到处都是融化的糖浆,豆豆从抽屉里拿东西,总是把手弄得脏兮兮的。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妈妈端来一盆清水,和豆豆一起把抽屉好好地清洗了一遍。干枯的叶子全都碎了,索性扔掉;棒棒糖之类的零食用一个小铁盒子装起来;铅笔、橡皮归类后,放到文具盒里面;整理贴画时,妈妈和豆豆发现,竟然已经积攒了二十多张,所以娘儿俩一致决定,暂时不再买贴画……在整理的过程中,豆豆学会了以下几点:一、没用的东西及时丢弃;二、足够多的东西避免重复购买;三、将杂乱、零碎的东西分门别类地收拾好。就这样,在妈妈的引导下,几个月后,豆豆已经能将自己的抽屉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了。

以上故事中的这位妈妈通过和女儿一起动手整理抽屉,让女儿明白了:第一,良好的环境离不开辛勤的劳动,只有经常收拾、整理,才会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家;第二,对杂乱的物品进行分类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大脑中混乱的思维进行梳理的过程;第三,学会“断舍离”,人生更轻盈。物是为人服务的,人跟物的关系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主体,而不是人为物所役、人为物所累。

需要注意的是,女孩的想法往往跟大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尽管大人提倡“断舍离”的生活态度,但在整理收纳时,一定要尊重女孩的意见。比如在大人眼中平淡无奇的小石头、坏了一条腿的布娃娃,却可能是让女孩爱不释手的宝贝,因为它们给女孩带来了快乐,跟女孩建立了紧密的情感联系,所以父母千万不要粗暴地扔掉女孩的这些“宝贝”。父母可以预先跟女孩沟通好,比如问她:“这些东西可以扔掉吗?你要不要跟你的宝贝合个影留作纪念?”经过女孩同意后,父母才能扔掉这些物品。

在女孩刚开始学习整理、收纳物品时,父母可以给女孩提供一些帮助,比如与女孩一起整理、收纳,慢慢地就可以试着放手,让女孩独自去整理、收纳了。

通过整理、收纳杂乱的物品,女孩的规划能力、决断能力会逐渐得到提升,大脑会变得更灵活,思维更有条理性。同时,如果女孩能从整理物品中学会管理人生,那么她的未来必定值得期待。

引导女孩做事有计划、有条理

许多父母对女孩做事没有条理性感到非常头疼。比如做作业时,想起语文老师的话,翻开语文作业本写两个字;想起数学老师的话,又翻开数学作业本做一道题。

做事缺乏条理性的女孩,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经常是东一锤子西一榔头,抓不住重点,效率自然大打折扣,搞得一片混乱,吃尽苦头。

如果只做一件事情还好,同一时间内做很多事情,女孩的大脑往往就会“死机”。针对这种情况,父母应该给予有效的引导。首先要让女孩根据事情的重要程度一件一件来做,不要像狗熊掰玉米一样,掰一个扔一个;也不要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其次,要让女孩分析清楚事情的紧急程度,紧急的事情安排在前面做;不太紧急的事情放在后面做;有些事情可以穿插在中间做。第三,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帮助女孩理清思路,比如计划表和思维导图;我们都知道,人的思维是发散性的、网状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女孩把放射性思考具体化,有助于培养女孩做事的条理性。

点点上小学三年级,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要么找不到袜子,要么找不到衣服;吃完早饭出了门,十次有九次会跑回来取红领巾或文具;放学回家,一会儿做作业,一会儿看电视,磨蹭到很晚也不能完成作业。

针对这种情况,父母特意在点点的床边放了一把小椅子,专门用来放她第二天要穿的衣服。这样每天早上点点一伸手就能够拿到自己的衣服。同时,父母还帮点点画了一张思维导图,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每天上学应该带的物品、每天放学后写作业的时间以及什么时候可以玩游戏等。同时,还特意注明做作业排在玩游戏的前面,在玩游戏之前必须先把作业写完。父母要求点点每天上学之前都要根据思维导图,仔细检查需要携带的物品;放学后再根据思维导图上标注的时间规划,先认真地完成作业,再自由活动,比如看电视、玩游戏等。过了一段时间,点点做事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变得越来越有条理了。

先计划后行动,做事有条不紊,才能高效地把事情做好。相反,做事随心所欲,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到最后往往会让自己手忙脚乱,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培养女孩做事的计划性、条理性,引导女孩养成有条不紊的习惯,事实上可以让女孩的思维变得更加清晰、更为严密。它不仅是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也是一个训练思维的过程。另外,说话做事有板有眼的女孩,会让人觉得踏实、可靠,更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引导女孩克服拖延症

早上赖在被窝里,不到最后一秒绝不起床;寒暑假作业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做;答应做到的事情,父母三番五次催促,女孩却磨磨蹭蹭,几个星期过去了,还是没有一点进展;事情开始的时候胸有成竹,然后做着做着却打起了退堂鼓……你的孩子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上表现,说明他是个拖延症患者。

画家达?芬奇是个重度拖延症患者,《最后的晚餐》前前后后画了三年,《蒙娜丽莎》画了四年,他答应罗马教堂修道士的画像,花了二十五年才完成……为此,达?芬奇本人也苦恼不已。在《拖延心理学》一书中,作者提到,拖延既不是恶习,也不是品行问题,而是由恐惧引起的一种心理综合征。

女孩之所以会有拖延症,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心理方面的,比如恐惧、厌恶、逃避等。针对这种情况,父母需要从自身找一找原因,在教育女孩的过程中是不是过于急躁?是否对女孩期望过高、控制欲太强?如果女孩长期被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会产生抗拒心理,既不愿意面对,也不愿意去做。同时,父母还要审视一下,是不是目前给孩子定的目标太高、难度太大?如果让一个3岁的女孩去挑100斤的东西,目标像座大山,女孩的能力又不够,就会给她造成很大的压力,甚至把她压垮。人在面对压力时最本能的反应就是逃避,压力越大就越不想做,结果造成拖延。

产生拖延症的另一个原因是行为原因。这一点女孩和成人不一样,女孩还在成长阶段,没有什么时间观念,所以做事往往没有计划,随心所欲。比如一到寒暑假,女孩把书包一扔就开心地玩儿去了,每当她想起假期作业,总觉得还有大把的时间,过几天再做也不迟;真正到了假期的最后几天,她才发现时间不够了,于是慌慌张张地开始通宵达旦地赶作业。

拖延如果是心理方面的原因,父母就要想办法消除女孩的负面情绪。“爱孩子,就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愿”。女孩是自己命运的主人,父母要学会放手,给女孩自己做决定、自己选择的机会,一味地高压只会让女孩用拖延的方式与父母对抗。拖延如果是行为方面的问题,那么父母需要解决的就是女孩的效率问题,让女孩意识到拖延的危害并积极加以改正。

那么,面对女孩的拖延行为,父母应该采取哪些应对策略呢?

一、父母应该帮助女孩学会时间管理

四象限法则是时间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法则,即把事情分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四个象限。父母可以让女孩对此有一个初步的概念,知道什么事情应该先做,什么事情可以后做。

二、父母可以帮助女孩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

目标如果过大,就会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女孩身上,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甚至产生恐惧、逃避的心理。父母可以引导女孩将大目标分解为小任务,比如将暑假作业分解成30个小任务,每天只需花60分钟完成一个小任务即可。这样将目标分解后就不会有压力了,女孩执行起来也会轻松自如,不用拖到最后几天才疯狂地赶作业。

三、当女孩完成任务后,父母别忘了对女孩进行有效的激励

父母对女孩进行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为的是肯定女孩所付出的努力,让女孩明白:她配得上自己的努力,她有享受胜利成果的权利。同时,女孩也会认识到:只要自己早一点完成任务,就可以早一点享受成果。这样的话,女孩就会对任务产生兴趣,其积极性、自觉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从而更愿意按时或提前完成任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中国有句老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说,与其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另一种解释是,与其给人提供物质上的帮助,不如给人提供某种方法或信念。不管怎么理解,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父母在养育女孩的过程中,由于过分宠爱,恨不得事事都替她代办。即便女孩已经到了上学的年纪,父母还是不放心。有的父母帮女孩穿衣服、穿鞋子、整理书包,甚至到学校帮女孩打扫卫生……事实上,并不是女孩做不到、做不好,而是父母担心她做不到、做不好。这样的宠爱对女孩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影响女孩的成长。父母应该学会适时地放手,把爱的方式,从“授之以鱼”变成“授之以渔”。

一、父母应该培养女孩的生活自理能力

女孩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时间长了就会产生懒惰心理,连穿衣吃饭都不愿意自己做,更别提扫地、擦桌子、擦地板这样的家务事了。其实,做家务的过程也是培养女孩责任心的过程,父母一定要引导女孩树立生活自理的观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一味地去依靠别人。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即使是父母,也会老去,也会离开,不可能永远陪伴在女孩身边。

二、父母应该引导女孩学会自主学习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女孩,正好好地做着作业,却突然大喊起来“爸爸,这道题我不会解”“妈妈,这个字我不认识”?其实她只要认真地温习温习当天学过的知识,深入地思考一下,大部分题目都能够自己解答。然而由于女孩习惯于依赖父母,觉得只要自己大喊几声,父母就能帮助她解决问题。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可以教女孩学习运用工具书,比如学会查字典,并明确地告诉她,下次再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去查字典;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目,要认真地把课本看一遍,进行一番独立的思考,实在不会做才可以找父母帮忙。每个生命个体只有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父母应该帮助女孩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父母与其给女孩零花钱或者给她买各种物品,不如教女孩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父母要告诉女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父母要教导女孩用正当的方式去赚钱,靠自己的双手去获得财富;要量入为出,合理地规划每一笔钱……父母只有帮助女孩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她才会懂得如何赚钱、如何花钱,才会合理地支配金钱,过上富足、幸福的生活。

四、父母应该教导女孩自主地解决问题

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每个人只有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父母终将老去,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应尽早地培养女孩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美和丽丽在同一所幼儿园上学,每当美美遇到问题时,美美的父母都会出面帮她解决,比如美美不肯好好吃饭,妈妈就会亲自喂她;美美手工做不好,妈妈就会帮她做;美美跟别的小朋友发生了冲突,爸爸就会跟对方的家长理论。

丽丽的父母却恰恰相反。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开始培养她自主生活的能力。丽丽不仅能够自己吃饭、穿衣,甚至还会帮父母做家务;丽丽与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后,妈妈的第一反应就是教她如何跟小朋友沟通,如何跟老师沟通。

由于父母的养育方式不同,两个同龄女孩在成长中的表现也截然不同。小学的时候,两个女孩同时参加了某个夏令营。美美手忙脚乱,跟不上大家的节奏,动不动就跟同学发生矛盾,急得哇哇大哭;丽丽不但能够照顾好自己,能够与其他同学融洽地相处,而且还能主动帮助美美。看到两个女孩之间巨大的差距,美美的父母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悔不已。

“父母之爱子女,必为之计深远”。女孩要成长、成熟,就必须在生活中多实践、多磨炼。父母应该有大格局,将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努力教给女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女孩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只停留在帮助女孩解决眼前的问题上面。问题是解决不完的,只有让女孩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让她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为女孩提供自由成长的空间

在一个大公司的门口摆放着一口漂亮的鱼缸,鱼缸里养了十几条热带杂交鱼。有一天,董事长的孩子来找爸爸,当他驻足观鱼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鱼缸给打碎了。人们四处张望,想找一个地方放置热带鱼。突然看到院子中间的喷泉池,就把鱼放了进去。两个月后,新的鱼缸被抬了回来,当人们从喷泉池中捞起那些漂亮的热带鱼时,惊喜地发现它们已经由三寸来长疯长到了一尺长。喷泉池比鱼缸大得多,所以鱼长大了。

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的,孩子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人们把这种由于给予孩子更大的空间而给孩子带来更快发展的现象称为“鱼缸法则”。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一个宽松、开放、积极的环境,父母需要在热切的期望和等待中迎接孩子的成长。

相比于男性而言,“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所以父母更应该尽量为女孩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一、自由的空间对女孩的成长、发育非常关键

父母可以在家中分隔出一小块地方,让女孩自由活动,不一定非得是一个房间,只要女孩觉得安全舒适,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行。比如有的女孩很喜欢帐篷,有的则喜欢把自己藏在纸箱子里面,虽然大人觉得那样很憋屈,可是女孩待在里边却非常开心。既然这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那就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女孩尽情地享受属于她的空间好了。

二、在精神上给予女孩自由的空间

所谓的自由空间,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更多的是指精神上的。父母不要总想掌控女孩,更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女孩。即使是管教,也要进行正面的管教,而不是强制性的约束。父母要尊重和信任女孩,大胆放手,给予她更多的探索世界、独立成长的机会。

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导致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于是出现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奇特现象。对于女孩,尤其娇惯。当女孩想自己动手削个苹果时,刚拿起小刀,大人马上就会干涉:“快放下快放下,不要伤到你的手,我来给你削。”女孩想出去参加捡垃圾的公益活动,大人会心疼地阻止:“天气这么热,出去捡垃圾太辛苦了,万一中暑了怎么办?还是在家吹空调吧。”女孩喜欢跳舞,家长说,跳舞会损伤关节,还是去学绘画吧。家长总想把女孩保护得很好,让她在自己的羽翼下生活。却没想过,总有一天,女孩会长大,不得不独自面对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危险和压力。有些女孩就是因为不知道危险的存在而轻信于人,导致可怕的后果。所以父母应该让女孩从小就知道世界不是一个温柔地等待她成熟的果园,更不是一个童话世界。父母应尽可能地让女孩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增长见识,丰富阅历,提高辨别能力和应变能力。女孩接触的世界越广阔,眼界就越开阔,各方面的能力就会越出色。

三、给女孩自由成长的空间,并不是说对女孩放任不管

父母应该设定好原则和底线,在大方向、大目标上进行把控。有一个比喻特别形象,说父母平时要像高空巡航机,为女孩提供足够自由的空间,只要保证女孩在大方向上不出差错就行,而一旦发现女孩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父母就要降落下来变成排雷器,帮助女孩解决问题。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恰恰相反,许多父母恨不得24小时守护在女孩身边,不管大事小事,全都一手包办,女孩根本没有独立成长的空间。

父母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不管自己多么成功,多么强大,相对于整个世界来说,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鱼缸。父母能够给予女孩最好的爱,就是放手,让她去更广阔的世界遨游,学会独立地面对问题,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成长为一条更大的“鱼”。鲲鹏展翅,扶摇万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