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女孩的九型人格
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过:“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这才是儿童教育的首要目的。”
美国的亚历山大?汤马斯博士和史黛拉?翟斯博士在《气质和发展》一书中提到,在刚出生第二到第三个月的婴儿身上有九种不同的气质。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丹尼尔斯经过研究发现,婴儿的这九种不同气质刚好与九型人格相配,因此创立了九型人格理论。
人的人格形成于儿童期,如果要找寻一个人人格问题的症结,应该从他的童年入手。父母只有对人格方面的知识有大致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教育女孩。以下是对九型人格的简要阐述及给父母的忠告。
一、完美型人格
具备完美型人格的女孩特别注重细节,事事追求完美,自我要求很高,对别人的要求也高。
培养建议:这类女孩过于注重规矩和规则,做事太用力,不善于变通。父母应该鼓励她放松下来,对自己、对他人都不要过于苛求,而是要尝试着去理解他人、包容他人。
二、助人型人格
具备助人型人格的女孩通过帮助别人来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一旦发现别人不需要她的帮助,就会感到失落。
培养建议:这类女孩太具有奉献精神,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父母应该教导她设定助人的底线,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应该学会爱自己,对于不合理的要求要学会拒绝。
三、成就型人格
具备成就型人格的女孩好胜心特别强,总是野心勃勃地渴望胜利,希望成为万人瞩目的焦点。
培养建议:这类女孩喜欢被关注、喜欢出风头,父母应该教导她正确地看待成功,不要被虚荣冲昏头脑,不要被庸俗的成功学所裹挟而迷失自己。父母应该让她明白:宁静淡泊,从容自若,也不失为一种生活方式。
四、浪漫型人格
具备浪漫型人格的女孩追求个性、追求自我、追求独特,但也多愁善感,林黛玉就属于这种人格。
培养建议:这类女孩感情细腻、丰富,与众不同,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父母应该多关心她的内心世界,让她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不至于陷入孤独的泥沼。
五、思考型人格
具备思考型人格的女孩喜欢探索未知的事物,求知欲强,喜欢琢磨、分析,遇到事情总喜欢说出个一二三来。
培养建议:这类女孩善于动脑筋,喜欢找答案,父母要注重女孩行动力的培养,鼓励她在思考之后要付诸行动。另外要鼓励她多与人交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与人交往能够帮助女孩打开思路,学到知识。
六、怀疑型人格
具备怀疑型人格的女孩为人谨慎,对什么都持怀疑的态度,即使是坐电梯也担心电梯会掉下去。
培养建议:具有怀疑型人格的女孩责任感强,但缺乏安全感,容易焦虑,做事之前忐忑不安,常常往坏的方面想,甚至会做最坏的打算。父母应该多带她体验成功的感觉,让成就感驱散笼罩在她心头的疑云。
七、享乐型人格
具备享乐型人格的女孩乐观、活跃、喜欢新鲜的事物、贪图享受,什么都懂得一些,但又都不精通,被称为“百科全书失落的一角”。
培养建议:这类女孩活泼开朗,做事喜欢凭一时之兴趣,缺乏毅力和耐心。父母应该帮助她找到真正喜欢做的事,引导她学会深入地探究问题、钻研问题,而不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八、领袖型人格
具备领袖型人格的女孩喜欢追逐权力,有攻击性,正义感强,喜欢控制别人,不喜欢被人控制。
培养建议:这类女孩脾气急躁,独断专行,父母在教育这类女孩的时候要注意以柔克刚,不要硬碰硬。父母应教会她尊重别人,提高情商。
九、和平型人格
具备和平型人格的女孩温婉平和,害怕与人起冲突,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被称为“老好人”。
培养建议:这类女孩与世无争,喜欢安逸,面对矛盾冲突总是选择逃避。父母要教导她张扬自己的个性,要有主见、有担当,不要因为害怕冲突而委曲求全,软弱地选择顺从、依附他人。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人格理论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人格无好坏之分。九种人格当中,每种人格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每种人格都出过卓有成就的杰出人物。父母不要把九型人格当成枷锁,指责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好。
父母了解九型人格旨在明白人与人是不同的,孩子跟孩子也是不同的。由于人格类型不同,父母应该针对不同人格的女孩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教出优秀的孩子。
抓住性格成型的源头,捕捉女孩成长的敏感期
性格决定命运,女孩的性格会影响她的一生。许多专家研究表明,性格的养成,跟一个人的童年有很大关系。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曾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提到,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每顺利地度过一个敏感期,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会上升一个层次。遗憾的是,许多父母不知道儿童成长的敏感期,错失了许多帮助女孩成长的机会,以至于当他们明白过来时,往往后悔莫及。
一、0~2岁的女孩
0~2岁的女孩往往有以下表现:喜欢用手抓东西、喜欢探索空间、对小巧精致的东西感兴趣、急切地需要保护一个精确而有序的环境、喜欢模仿、喜欢玩水玩沙子、要求实物和用具必须完整等。
许多父母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你将缺了一小块的饼干给女孩时,不管你如何解释“这是最后一块了,饼干还是饼干,只是不小心磕掉了一块”,女孩仍然又哭又闹,非要一块完整的。许多父母觉得女孩太不懂事了,却不知道女孩正处于建立审美规则的敏感期。
二、2岁半~3岁的女孩
这一阶段的女孩能够将自己的认知感觉和语言联系起来,有了秩序感,有了自我意识,经常会说:“这是我的。”
琪琪是个3岁的小女孩,每次爸爸妈妈带她出去玩儿,回家的时候,都是妈妈领着她,爸爸开门。有一次爸爸忘了带钥匙,所以妈妈把门打开了,结果琪琪又哭又闹,站在门口就是不进去:“要爸爸开门,不要妈妈开门。”哭声把邻居都惊动了,弄得爸爸妈妈非常不好意思,把琪琪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其实并不是琪琪故意闹腾,而是因为她正处于建立秩序的敏感期,所以才会有这种在大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举动。
三、3岁~4岁的女孩
这一时期的女孩往往会有以下表现:开始说句子、爱诅咒、不断地问为什么等。在父母眼中,每个女孩都是天使,可是如果从天使的嘴巴里突然说出“打死你”“你去死吧”之类的话,父母往往会大惊失色。其实在这个阶段,女孩会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女孩说诅咒的话,父母反应越强烈,女孩就越喜欢说,所以面对这种情况,父母一定要保持镇静,心平气和地加以引导。
四、4岁~5岁的女孩
这一时期的女孩对音乐、绘画、认字、破坏行为、人际关系、婚姻、专注力、压力和动力等比较敏感。最初的时候,女孩都想和自己的爸爸妈妈结婚;随着与外界的接触,可能会喜欢老师、叔叔或阿姨;到5岁左右才会喜欢同龄的异性小伙伴。在这个过程中,女孩能够体会到喜欢一个人的感觉,或许也会体会到自己喜欢的小伙伴不喜欢自己的感觉。女孩只有顺利地度过这段时光,才能为长大后进入美满的婚恋关系做好铺垫。
五、5岁~6岁的女孩
这一阶段的女孩对书写、数字、逻辑、规则、延续交往等比较敏感。当她对数字、数量有一定的理解后,开始对数字的排列、相互之间的关系产生兴趣。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利用一些教具,有意识地引导女孩学习加减乘除的运算,但千万不要让她死记硬背。
在养育女孩的过程中,父母往往会觉得她的一些行为简直无法理解,比如突然情绪爆发、突然号啕大哭,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会发现,其实这些行为都是女孩情感、意志的投射。父母要敏锐地捕捉女孩正处于哪个敏感期,积极采取相应的管教措施。最重要的是,为她提供更有爱、更自由的空间,让女孩身心健康地成长。
温柔不等于软弱
我经常听到家长们在聊天的时候说:“女孩听话懂事,比男孩好养多了。”的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女孩比男孩更乖巧懂事、更善解人意、更听从父母的管教。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相比于男孩的大大咧咧、满不在乎,女孩更加敏感和脆弱,更加依赖父母,很可能因为一件小事、一句话就伤心地掉眼泪。
专家经过研究发现,女孩很小的时候就懂得用“关系”来衡量世界,知道如何在与父母的关系、与老师的关系、与小伙伴的关系中确定自己的位置。与男孩相比,她们更在意与他人的关系,更在意他人的看法和想法。因此,大部分女孩比男孩更温柔,更招人喜欢,因为她们待人体贴、宽容,说话不疾不徐,办事不慌不忙,让跟她们接触的人感到非常舒服。
温柔没有错,女孩应该温柔,但是一定要明白,温柔不等于软弱。
有的女孩过于胆小、懦弱,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不敢提出来,只会屈服、顺从;即使被人欺负了,也不敢反抗,受了委屈就只会哭。可以说,性格软弱的女孩就像一只温顺的羔羊,处境非常危险。
一般来说,过于强势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女孩多半比较软弱。因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有强势的父母来发号施令,女孩在家里没有发言权,她的意见不被尊重,一旦反驳、反抗,迎接她的将是暴风骤雨般的责骂和打击。
还有一些父母会用道德和情感来绑架女孩,逼迫女孩就范。好像女孩不听父母的话,就是不孝顺;好像女孩坚持自己的想法,就伤了父母的心……女孩在这种家庭中长大,就会有一种恐惧感。因为她一旦不按父母的意志行事,就会招来父母的唠叨、指责、冷落。她害怕失去父母的欢心,所以不敢特立独行。
惜惜小的时候,有一次没有完成妈妈布置的家庭作业就跟小伙伴玩耍去了,等她回来后,发现作业本被撕得粉碎,满地都是碎纸,妈妈正气呼呼地坐在沙发上,看都不看她一眼,也不跟她说话,一直坐了好几个小时。晚饭也没有做。
从那以后,惜惜再也不敢不听妈妈的话了。在她心里悄悄埋下了一颗恐惧的种子,别人对她提要求,她从不敢拒绝,因为她见过妈妈生气的样子,那种情景非常恐怖,每每想起,她都觉得不寒而栗。
父母过于宠爱、娇惯女孩,也会养育出软弱无能的女孩。有些父母把女孩当成温室里的花朵,不让她经受一点风吹雨打,所有的事情都任劳任怨地替她完成,无形中剥夺了女孩锻炼、成长的机会。久而久之,女孩就丧失了独立生存的能力。当女孩需要自己去外面的世界闯**时,就会战战兢兢,前怕狼后怕虎,怕黑、怕虫子、怕陌生人、怕面对新环境等等。
在女孩小的时候,有的父母为了让女孩听话,会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吓唬她。比如会说“再哭,就把你扔掉”“再哭,老虎就来把你叼走”“再哭,爸爸妈妈就丢下你不管了”……女孩被吓过之后,会在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变得胆小、怯懦。这些父母从没想过会有这样的后果。他们只是为了止住女孩的哭闹,只是图一时之方便,或者只是随口说说,却对女孩的心灵造成重大伤害。这个代价太大了,大家应该引以为戒。
为了养育出一个有思想、有主见、有个性、不怯懦的女孩,父母应该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女孩获得安全感、认同感、幸福感。不要动不动就训斥女孩、恐吓女孩、打击女孩。女孩只有获得充足的安全感、认同感、幸福感,才能活得舒展、自信,不畏惧,不软弱。除此之外,父母还应该鼓励女孩接受一些难度较大的挑战,在战胜自我中获得自信。对了,别忘记告诉女孩,当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时,要坚决地说“不”。
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磨炼,女孩定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帮助女孩克服虚荣心
即使是刚上幼儿园的小女孩,有时候也会吹嘘、攀比。一个说:“我有100个洋娃娃。”另一个毫不示弱地说:“我有200个洋娃娃。”到了小学、中学,攀比现象就更严重了,谁的裙子漂亮,谁的压岁钱多,甚至谁家的房子大,都可以作为炫耀的资本。在儿童心理学家看来,女孩有虚荣心,说明她的自我意识、自尊心得到了发展,总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但是如果自尊心扭曲,明明能力或者条件达不到,却靠不断地编织谎言来维护可怜的虚荣心,往往就会走上堕落之路。
没错,爱慕虚荣是自尊心扭曲的一种表现,是人们为了获得某个荣誉或引起普遍的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和心理状态。女孩在幼儿时期,心理发展不成熟,分辨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产生虚荣心理。
过年的时候,月月得到了两千块钱的压岁钱,她非常开心。可是开学后第一天从学校回来,月月就哭了。父母耐心地询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月月说:“然然的压岁钱比我多,为什么我只有两千块?”
父母听了,耐心地给月月解释:“然然的压岁钱多,是因为她家的亲戚大部分都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你呢,只有爷爷奶奶给的压岁钱。”
父母给月月讲清楚为什么她的压岁钱不如同学多之后,又对她说,压岁钱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本意是祝福晚辈健康成长,无论金额多少,心意都是一样的;而且压岁钱并不是孩子自己的劳动所得,不能拿出来攀比和炫耀,让她正确地看待压岁钱。
法国著名哲学家柏格森说:“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着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可见,虚荣心的危害很大。为了不使女孩误入歧途,父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父母首先要做到不慕虚荣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女孩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讲究吃穿,衣服、鞋子只穿名牌,处处喜欢炫耀,经常在朋友圈晒车子、房子、人脉什么的,女孩就会有样学样,吃的穿的要好的,玩的用的要贵的,变成一个喜欢攀比、爱慕虚荣的人。
二、父母不能无条件地满足女孩的要求
父母可以满足女孩的合理要求,比如给她买喜欢的玩具、图书,生日的时候,送给她一条漂亮的花裙子,这些都无可厚非。女孩需要被关心、被爱护。女孩的合理要求能够得到满足,她才没有匮乏感。但是,父母不能无条件地满足女孩的要求。即使条件允许,也应有所限制。如果无论女孩提什么要求,父母都答应,就会放纵女孩贪图享乐的欲望,助长女孩的攀比之心。
三、父母要引导女孩学会承担来自外部的压力
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家境比较富裕,有的家境比较贫寒。如果女孩家境一般,面对家庭条件优越的同伴时,父母要教导她学会坦然面对。
暑假期间,小苏班里家境富裕的孩子,有的跟着父母去东南亚旅游了,有的去欧美旅游了,当别人问到小苏时,她坦然地回答:“我爸带我骑着自行车到周边玩儿了一趟。”
有句话说得好,不是每个孩子都有伞,没有伞的孩子要在雨中拼命奔跑。虽然小苏的父母没有条件带着她去国外旅游,但是他们给予了她足够多的陪伴和关爱,传递给她自信的勇气和乐观的精神,让她能够坦然地直面同学之间的差距,并且下决心要靠自己的努力,过上体面的生活。
对于家境优渥的女孩,父母要教导她沉稳、内敛、不炫耀,引导她做有内涵、有修养的女孩,不做肤浅、虚荣的女孩。当父母发现女孩出现爱慕虚荣的苗头时,不要慌乱、暴怒,要从提高女孩的认知水平入手,当她能够把自我评价提高到他人的评价之上时,她就会明白,生活是自己的,不是为了表演给谁看。她会觉得,爱慕虚荣是非常幼稚的。
正确地对女孩进行挫折教育
某著名节目主持人每次谈及父亲,都会流下复杂的眼泪。父亲对她实施的就是所谓的“挫折教育”:要求她从小主动承担家务,每天要跑10000米;15岁去宾馆打工,负责打扫、整理10个房间,总共有20张床,床垫沉重,她一个人根本搬不动,中午大家都去吃饭了,只有她还在流着泪干活儿。她痛苦得甚至一度怀疑自己不是父亲亲生的。不堪回首的童年给这个主持人留下了很深的伤害,以至于成年之后仍不能释怀。
在生活中,有些女孩的父母会振振有词地说:“我就是不顺着孩子、不惯着孩子。我现在顺着她、惯着她,将来到了社会上,谁顺着她、惯着她?所以从小就得让她知道,没有谁会无条件地惯着她。”这些父母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不要娇惯女孩。为了培养女孩坚强的性格,所以要人为地给她制造一些困难。
这是真正的挫折教育吗?不是。挫折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其内在的潜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增强抗挫折能力。女孩的成长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比如穿衣服时怎么也系不上扣子、考试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关系要好的小朋友突然对她不理不睬,等等。这些对女孩来说都是挫折。
父母要对女孩进行挫折教育,并不是说要人为地去制造挫折,而是在女孩遇到挫折时,父母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父母要让女孩明白:挫折并不可怕,要学会直面挫折,要敢于迎接挑战,要相信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也就是说,父母要做的是让女孩在挫折中成长,而不是人为地制造挫折。挫折未必能使女孩成长,苦难也未必能使女孩成长,使女孩成长的是在挫折和苦难中的自我觉醒和绝地反击。如果是消极、麻木地面对挫折,不仅不会有什么成长,反而可能一蹶不振。
在《养育的选择》一书中,陈忻博士提到,挫折教育不是给孩子故意制造障碍,不是在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不管不顾,不是用“你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言语进行所谓的激励,而是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他们全方位(包括情感、认知、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支持,不让孩子独自去打无准备之仗。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发生什么,父母永远是孩子坚强的后盾,这才是挫折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当女孩遇到挫折时,父母要在情感上给予接纳和支持
在本文开篇所讲的故事中,父亲让女孩承担家务、风雨无阻地坚持长跑、去宾馆实习等,本意是好的。父亲希望女孩能够从小得到锻炼,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养成自律的习惯,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父亲能加强与女孩的沟通,让女孩理解、认可这件事情,女孩的心中就不会留下那么深的伤痕。如果女孩能够体会到父亲的一片苦心,那么她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可能就不会满腹怨气了。当然,让一个15岁的女孩去宾馆打工,这件事情确实值得商榷。且不说女孩能否搬得动厚厚的床垫,单就安全性来说,也是难以保证的。当女孩无法胜任这项工作时,父亲应该及时喊停。毕竟,挫折教育不是折磨教育。挫折教育的本质是教育,不是挫折。
二、当女孩遇到挫折时,父母要引导她找到失败的原因
女孩考试没有考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父母在对成绩不太理想的女孩给予理解、接纳之后,还要引导女孩理性地分析没考好的原因。父母要让女孩明白,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找到问题所在,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坚决贯彻执行。
三、当女孩遇到挫折时,父母要帮助女孩将整个事情梳理一遍
遇到挫折时会有沮丧的心情,解决问题后会有欢乐的感受,这些体验会让女孩构建起一种积极的思维模式—遇到问题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沉浸在沮丧和自我攻击的情绪当中。因为她清楚地知道,沉浸在负面情绪中于事无补。
所有的教育都是爱的教育,只有让爱像空气一样流动起来,积极的能量才能传递到女孩身上。父母要想塑造女孩坚强的性格,就要明白挫折教育的真正含义,它是在女孩遭遇挫折时给予她全方位的支持,而不是人为地制造困难,给女孩造成噩梦般的挫折体验。
自立教育,培养有主见的女孩
一些发达国家比较注重孩子的自立能力,比如美国一些州立中学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才允许毕业。原联邦德国的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了6~18岁的孩子应该干哪些家务活儿,如果孩子不愿意做家务,父母有权利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的手段督促孩子履行义务。
自立指的是自我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靠别人,自己完成一件事等;也指有自己的主见、主意,不需依赖他人。自立教育也就是让孩子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让孩子做自己该做、能做的事。
对女孩进行自立教育绝不是对女孩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而是父母先加以辨析、引导,然后再让女孩自己进行判断、决策,最后陪伴女孩完成。父母会隐身,但是不会缺席。
我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妈妈辛辛苦苦地把女儿养大,孩子大学毕业后很快就参加了工作。可是,她每次干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辞职,总是抱怨工作任务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太累,受不了。
最后这个女孩索性什么也不干,心安理得地待在家里啃老,要么打打游戏,要么用妈妈不多的工资在网上购物。对于家人的指责,她振振有词:“如果你们不能养活我一辈子,为什么从小对我那么娇惯?”节目播出后,很多家长陷入了沉思之中,自己有没有可能把孩子养成一个废物?
俗话说:“小亏不吃吃大亏,小苦不吃吃大苦。”女孩在小时候吃一点苦、遭遇一些困难,是好事。如果父母心疼孩子,因为怕她吃苦而替女孩承担她应该承担的责任,虽然止住了孩子的哭闹和纠缠,却剥夺了她培养良好品格和发展自我能力的机会,这其实是以爱的名义害了她。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女孩的自立能力呢?
一、大处抓好,小处放手
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可以看到父母对孩子的干涉,比如父母觉得冷或热,就要求女孩加减衣服;女孩不扣外套的扣子,父母就硬让她扣上,说敞着穿显得流里流气;女孩想留长发,父母却说短发利落,还能节约梳头的时间;女孩明明喜欢科普类书籍,父母却让她读历史类书籍,说“读史可以明智”,诸如此类。有些是出于父母对孩子的关心,有些则是父母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是非对错、有用无用。父母管教孩子,不可事必躬亲、事无巨细地管。其实,只要牢牢把握住大的方向就可以了,比如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有家国情怀,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有高情商,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在细枝末节上,父母应该放手,让女孩学着自己去应对。
二、培养女孩的独立能力不是放任自流
让女孩学会自立,这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操之过急或不闻不问,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比如对门的小女孩10岁了,能自己把童车搬下二楼,3岁的小女孩看到了,要自立,也要自己把童车搬下二楼,她能做到吗?不能。让小女孩“为长者折枝”,她能够做到;让她“挟太(泰)山以超北海”,她肯定做不到。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父母要根据事情的难易程度,决定是否要给予女孩必要的帮助。父母要教女孩学会正确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在能力范围之内,尽力而为。否则,不但不能培养女孩的自立能力,还会使女孩的自信心受到沉重打击。
延迟满足,父母要三思而后行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设计了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实验人员在每个孩子面前都放好了棉花糖,然后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掉,就只能吃一颗糖;如果15分钟后再吃掉,就能吃到两颗糖。
实验结果是:有的孩子马上吃掉了一颗糖,有的孩子等到15分钟之后吃到了两颗糖。经过长期的跟踪调查,研究者发现,坚持、忍耐的时间更长的孩子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由此提出了“延迟满足”理论。
2018年5月25日,纽约大学的泰勒?瓦特,加州大学的葛瑞格?邓肯和权浩南,在《心理科学》杂志上联名发表论文,推翻了棉花糖实验的结论,并且得出了另外一个结论:在这些孩子中,谁能取得成功,并不取决于延迟满足能力,而是取决于其所处的家庭环境。
实际上,在中国家庭中,有很大一部分家长仍然在实行延迟满足的教育方式,认为延迟满足可以培养女孩的自控力。那么对于女孩的需求,我们到底要不要延迟满足?
心理学家李雪对延迟满足采取批判的态度,她认为延迟满足让女孩难辨好坏。比如有的家长担心,如果女孩的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她就不会懂得珍惜和感恩,因此家长想尽一切办法故意拖延,借此来训练女孩的忍耐力和自控力。女孩对跳舞感兴趣,为了培养女孩持之以恒的精神,家长故意拖延,非要女孩百般哀求之后才让她学习舞蹈。如果父母经常这样对待女孩,女孩的需求经常不能及时得到满足,她就很容易陷入情感匮乏状态,长大以后抵御不住各种**,容易上当受骗。
延迟满足容易使女孩感到恐惧和愤怒。有一段时期,定时哺乳的养育方式非常风行,即使孩子饿了,母亲也不及时给予满足,而是定时定点地给孩子哺乳。由于孩子经常处于得不到食物的愤怒和恐惧之中,得到**时就会拼命地吸吮,直到吸得自己吃撑为止。与此同时,孩子会对**又爱又恨,做出攻击**的行为,甚至出现吐奶的现象。
人类(包括其他动物)都有这样的集体无意识: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要。有的农场主为了让羊把发霉的草吃掉,故意把这些草堆放在栅栏外面。栅栏之间留有空隙,羊稍稍努力一下,就能把头钻过去,吃到发霉的草。果然,羊群放着新鲜的草不吃,却争先恐后地伸长脖子钻过栅栏把发霉的草吃光了。
2012年,心理学家赛莱斯特?基德等人重复棉花糖实验,得出一个非常残酷的结论:生长环境是影响一个人“及时满足”和“延迟满足”能力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生长环境比较差,手中的食物经常被抢走,父母经常说话不算数,来自这类家庭的孩子更倾向于选择及时满足;相反,生活在富裕家庭或父母责任心比较强的家庭中的孩子,其自控能力则比较强。人的延迟满足能力,其实是可以通过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得到提升的。
由此可见,女孩的延迟满足能力,取决于平时她的需求是否能充分、及时地获得满足。需要提醒的是,父母越对女孩进行延迟满足方面的训练,女孩就越可能出现延迟满足能力不足的问题。延迟满足能力的训练,要以获得女孩的信任为前提,以良好的亲子关系为保障,否则会弄巧成拙。
培养开朗、乐观的女孩
网上曾经有个视频,在川流不息的高架桥上,一个高中生愤怒地推开汽车后门冲了出来,从高架桥上一跃而下。孩子的妈妈随后追出,但还是晚了一步,没能抓住自己的孩子,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在自己面前消失。
虽然我们不知道母子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是这样一个结局仍然让我们心痛不已。究竟是什么样的挫折和打击,能让孩子如此绝望,绝望到对这个世界没有一丝留恋?
积极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成功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凡事喜欢往好的方面想,总是朝好的方面努力,任何时候都不放弃希望。人一生要经历许多挫折和打击,父母应该从小引导女孩养成开朗、乐观的性格,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
那么,父母怎么做,才能教出一个乐观的女孩呢?
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教授认为,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对有利的和不利的事情会给出不同的解释。乐观主义者认为有利的、令人快乐的事情是永久的、普遍的;他们会不遗余力地促使有利的事情发生,一旦出现不利的局面,他们也认为是暂时的、个别的。所以培养女孩乐观的性格,要从训练她的思维方式入手。
父母首先要教导女孩正确地认识自己,不要动不动就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比如女孩数学没考好,她的心里可能会产生各种消极的想法:“我的数学就是不行”“我真是太笨了”“不管我怎么努力,我在学习上就是没有天赋”。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父母帮助女孩分析一下,很有可能会发现,女孩数学没考好并不是她太笨了,而是她花在数学上的时间太少了,抑或是她学习数学的方法有问题。当然,还有可能是女孩前段时间生病了,落下的功课没有及时补上。通过这样的分析,父母要让女孩明白,遇到问题要就事论事,不要胡乱联系,更不能自我否定。
心理学家萨利格曼教授提出一套让孩子变得乐观的“ABC训练法则”。A(Adversity)代表负面的、不好的事情;B(Belief)代表负面的事件发生时,内心悲观的想法(对不好的事情之所以发生的解释);C(Consequence)代表负面事件的后果及负面的感受、行为等。
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以为是负面事件A导致了负面结果C。但实际上是悲观的想法(负面的解释)B,导致了负面结果C。因此,要想改变C,就要改变B,将悲观的想法(负面的解释)转变为乐观的信念。下面是一个8岁女孩的事例。
A(不好的事情):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和我请了很多小朋友来家里玩儿,吃完蛋糕后,有一些小朋友开始偷偷地小声讲话,我问他们在讲什么,他们也不肯告诉我。
B(悲观的想法):他们这些笨蛋,今天是我的生日,他们还在小声地说我的坏话,我真后悔请他们来。
C(事件导致的后果):我很生气,我问妈妈可不可以叫他们马上离开。
妈妈遵照“ABC训练法则”,引导女孩尽量给出别的解释。女孩在思考了一会儿之后,有了新的想法。
B’(乐观的想法):小伙伴们说悄悄话,是因为他们有礼物要送给我,因为想带给我一份惊喜,所以不让我听见。
C’(好的结果):这样一想,我就不生气了,他们真是我的好朋友,我要和他们做一辈子的朋友。
由此可见,困扰女孩、让女孩感到不开心的其实是女孩的主观臆想和瞬间的起心动念。本来没有什么事,却自己瞎苦恼;本来是芝麻大的小事,却想得比西瓜还大。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在《教出乐观的孩子》一书中,赛利格曼教授肯定了乐观是积极的性格因素之一,同时他也指出,乐观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它不能取代父母的教养,不能取代孩子的努力。乐观只是一件工具,如果父母能够引导女孩运用好这个工具,那么女孩的一生将会顺遂很多。
吸引力法则,让女孩遇见另一个自己
吸引力法则的基本原理是,人类所有的思维活动都会产生某种特定的频率,而这种频率就好比杜鹃用于求爱的信号、蝙蝠用来探路的超声波,它会吸引同样的频率,引发共振,从而将我们思维活动中所涉及的任何事物吸引到我们面前。就像物理学界认为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存在吸引力一样,人的思想也存在吸引力。
吸引力法则,说到底更注重对一个人思想的塑造,具有金钱意识的人往往更有钱,而具有贫穷意识的人总是引来贫穷;积极乐观的女孩,往往会吸引积极乐观的人,得到许多人的帮助;消极悲观的女孩,却往往会吸引消极悲观的人,导致什么事情都不顺利,陷入恶性循环。父母要想让女孩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生幸福快乐,首先应该让她拥有积极乐观的性格。一个女孩,只有真正相信自己能成为优秀的人,真正相信自己能幸福一生,她的梦想才会成真。
生活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你越害怕什么,越会来什么。有句俗话说:预防盗贼的家庭,正是引来盗贼的家庭。
有一个妈妈,她的女儿从小体弱多病,因此她的精神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如果天气晴朗、艳阳高照,她上班就会心不在焉,担心孩子会被晒着;如果天气突然变冷,她又担心孩子会被冻着;如果孩子某顿饭吃得少,她担心孩子饿着;如果孩子某顿饭稍微吃多了些,她又会一个劲儿地说:“坏了坏了,她今天会不会积食?晚上会不会发烧?”她长期过着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时时刻刻为孩子的身体担忧,结果孩子的身体真的不太好,正如她担心的那样—三天两头生病。
后来由于工作需要,这个妈妈迫不得已出差两个月,只好让爷爷奶奶来带孩子。结果在这两个月里,女孩天天活蹦乱跳,根本没有生病;可是两个月后,妈妈回来了,女孩生病的情况又发生了。
这个妈妈大为震惊,她经过认真反思,发现自己的注意力一直聚焦在孩子“生病”这件事情上。她强迫自己不再为孩子担忧,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当她转变思维之后,奇迹发生了:女孩很少生病了。
父母不妨引导女孩遵循吸引力法则,在心里把渴望得到的东西想象出来。场景越清晰越具体,效果越好。这不是唯心主义,而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人的创造有两次:一次是在头脑里,比如女孩很想在绘画比赛中获奖,可以先在脑海中想象一下获奖后的样子,除此之外,还应该缜密地思考一番:画一幅什么作品才能获奖?怎么去画?自己现在的绘画技艺还有哪些不足?如何缩小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把这一切都想清楚之后,就可以动手去画了。第二次创造是把头脑里想到的情景搬到现实中来,比如努力去画一幅令自己满意、能够获奖的作品。
有一个考上清华大学的女生分享了她高考成绩优异的秘诀,她说,其实没有什么秘诀,就是经常赞美和鼓励自己。她给老师和同学的印象永远都是面带微笑的,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她。对于这个阳光、自信的孩子,她的老师早就说过:你的未来一定无比美好,前途不可限量。
父母不妨引导女孩在脑海中勾勒一幅美好的愿景,起初可以是一个小任务、小目标,成功之后,就可以设置一个大任务、大目标。在女孩的脑海里,应该有一个更好的自己,那个更好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之间只隔着两个字:努力。
父母可以运用吸引力法则,培养女孩乐观向上的性格。父母要经常表扬、鼓励女孩,女孩也要时不时地对自己说一些鼓励和表扬的话,这样就可以共同创造一个强大的能量场,让女孩元气满满,活出全新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