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作为攀岩教练,带着某国际学校四年级的学生体验户外攀岩活动,其中有两个学生让我印象深刻:

一位女生,爬到离地面大概2米高的地方停下,不愿再继续向上爬。同学们纷纷鼓励她:“没关系,真的不难,只要踩住,站起来就可以了。”可她仍拒绝尝试。我让她坐在安全带上休息,5分钟后她仍旧拒绝尝试,我就说:“没关系,可以等会再尝试。我现在放你下来。”她又拒绝了,说:“我不想动,就想待在这里。”她就待在那个她觉得舒服的位置,不愿往上,也拒绝下来。

另一位男生,爬到同样高度的时候,双脚意外滑脱,他显然被吓到了,“啊!”大叫了一声,并被安全绳牵着在空中**了几下。我说:“没事的,滑脱很正常,我拉着绳子你很安全,你可以的。”他休息了一下,继续往上,过程中又滑脱了几次。但他仍坚持重复着“滑脱—休息—继续攀岩”的过程,磕磕绊绊地爬了20多分钟,最终顺利登顶。后来他要求再爬一次,并解释道:“老师,我知道该怎么爬了,下次应该不会再滑脱了。”20多分钟后,他再次成功登顶,且全程没有滑脱。后来我问他:“你是怎么做到的?”他笑着说:“头往上看,脚踩稳就可以了。”

面对相同的挑战,两个孩子的表现却截然不同:一个拒绝尝试,一个敢于攀登。他们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复原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升孩子的复原力?

复原力(Resiliency),也称抗挫力,指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也就是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南非国父”曼德拉曾说:“不要通过我的成功判断我。通过我多少次跌倒之后爬起来判断我。”具有高复原力的人,在面对压力、挑战、风险因素时的基本表现有:能够承受并反弹;能识别问题并找到方法克服挑战;能快速恢复并向前。低复原力的孩子遇到一点挫折就容易崩溃,轻则消沉退缩,责怪爸妈,攻击他人,重则抑郁自残。

为什么不同孩子面对同样的挑战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呢?有些孩子似乎天生自带复原力。目前越来越多学者认为,儿童的先天气质会对复原力有影响,但儿童所处的大环境和先天气质同等重要。孩子面对越多逆境,他复原的能力就越依赖于他所处环境的养育质量,以及他能够获取的心理、社会、文化、身体上的支持。挫折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存在,孩子天然需要面对“世界围着我转”的自我中心化与“向世界妥协”的现实状况之间的落差,要面对“想要掌控”和“掌握不了”之间的落差。这些落差对孩子来说就是挫折。饿的时候妈妈没在第一时间哺乳,系不上鞋带,朋友不跟自己玩,跑得慢,无法去游乐场玩,从楼梯上摔下来,学了很久也没学会骑自行车,生病住院等等,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挫折。决定孩子复原力高低的关键不在于孩子经历挫折的多少,而与孩子面对这些逆境时能够得到的养育质量和外部支持有关。

有些人更容易受挫。影响孩子挫败感的因素有以下三种:

1.孩子对他人感受的理解。如果孩子觉得周围的人很生气,他就容易把他人的负面情绪和自己联系起来,从而觉得挫败。同一个表情,把它解读为生气的孩子,比解读为平静的孩子更容易感到挫败。有研究表明,容易受挫的孩子,在看到一个面部表情时,会更容易把这个面部表情解读为生气。

2.是否期待奖励。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一个孩子本来被告知收好玩具后就可以去游乐场玩,最后却不能去,他一定非常挫败;而这时如果仍旧按约定去游乐场,他也会高兴。如果孩子没有被提前告知任何奖励,收好玩具之后即使不去游乐场,他也不会不开心;如果这时他意外得到去游乐场的奖励,他会非常兴奋。面对同样的挫折,期待外部奖励的孩子会比没有期待的孩子更容易感到挫败,期待很多奖励的孩子通常也更容易感到挫败。

大脑中处理奖励期待的结构叫纹状体(Striatum),纹状体活跃时会促使人们做出自愿行为,即自我驱动行为。研究表明,容易感到挫败的孩子大脑纹状体更不活跃。这意味着,容易感到挫败的孩子会减少自我驱动行为的发生,而期待更多的外部奖励。

3.处理挫折的方式。我们再来想象这样的场景:一个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又与自己的朋友吵架了,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想安静一会儿。但这时,不知情的爸爸要求孩子不要拖拉,赶紧写作业。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忍不住爆发,大吼大叫。如果这时我们检查他的大脑就会发现,此刻他的前额叶皮质非常活跃,前额叶皮质负责专注于某一任务,但因为他此时非常挫败,要调用大量能量应对挫败的情绪,以致他无法专注于写作业,也无法有效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 对爸爸大吼大叫。在挫折中是否能专注于任务会反过来影响挫折本身,能在挫折中专注任务的人更少挫败,而无法专注任务的人会在挫折中停留更久。

研究发现,更容易挫败的孩子在面对挫折时前额叶区域更活跃,这意味着容易挫败的孩子要做出更多努力来调用前额叶的专注功能。而那些不怎么感到挫败的孩子在面对同样的挫折时,前额叶区域就不会那么活跃。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容易挫败的孩子做事效率低,容易发脾气,因为挫败情绪本身会占用他的前额叶功能,让他无法专注任务,也不能控制冲动。

培养复原力的关键

那么,到底什么因素可以促进孩子的复原力呢?它包括:

1.回应式照料

高质量照料和安全依恋给孩子提供了面对逆境的最好保护。高质量照料的特点包括及时回应需求、支持性、温暖、有结构、高期望、年龄适宜,以及有监测。其中,及时回应是关键。高质量照料为多种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包括学业成绩、内驱力和社交能力。

在儿童发展早期,应对压力的密码就藏在儿童和照料者的互动中。照料者相当于儿童自我管理系统的“外挂”,每一次这个“外挂”启动就能帮助孩子回归平静,孩子从压力回归平静的信息就被存储在其神经系统中。如果父母无法担任这个照料者,那么其他成人需要承担照料者的责任,可以是祖父母、兄长等。家庭之外的其他人,如老师、亲戚、朋友,甚至父母的朋友都可以作为榜样为孩子带去积极的影响。

如果完全缺失及时回应的照料,那么孩子就像一个不带任何装备就进深山探险的人,面对深山里严峻的环境,他也会面对极严峻的生存挑战。加州大学儿童心理学家艾米·沃纳(Emmy E.Werner),也是最早研究复原力的学者,她曾在夏威夷的考艾岛上开展了一项长期追踪,调查了岛上于1955年出生的一群孩子(他们的成长环境异常艰难),并分别在他们1岁、2岁、10岁、18岁、32岁和40岁时进行追踪研究。经过研究发现,即使是从小生活在高风险环境中,他们中仍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最终成长为有能力、自信、有爱心的人,他们在学业、家庭及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发展。而这些孩子具备三个共同点:婴儿期开始,他们就活泼且热爱社交;至少有一位“榜样”在支持他们发展信任、自主性和积极性;他们至少具备一项技能,这让他们获得了同龄人的接纳。

2.支持性环境

儿童需要启发性的环境去探索,去学习掌握新的技能,学习规则。这样他们才能发展出自控和胜任感,这两项都是复原力的必备要素。这里的环境不仅仅是指桌子、床摆哪里的物理环境,还包括文化环境,以及制度环境。瑞吉欧幼教理念认为“环境就是孩子的第三个老师”。

支持性的环境包括以下特点:

最为关键的:安全可预测、设定高期望、强化积极行为、提前教授常规和流程、教授情感技能,还应注意问题解决技能、赋予孩子责任及做决定的机会、提供机会与他人合作并帮助他人。

3.不干预的智慧

0~12岁儿童的挑战通常来自无法完成想完成的事情。孩子拉不上衣服拉链,垒的沙子城堡被人不小心踩倒,上台表演忘词,考试成绩不理想,这些日常压力时刻非常适合帮助孩子发展复原力,但往往也容易毁掉复原力。面对压力,孩子的本能反应是逃避,他们的逃避往往披着各种伪装的外衣,比如:

哭闹 —— “衣服拉链拉不上,我很生气,我哭闹,甚至打人、扔东西。”

依赖 —— “我要爸爸帮我修好沙子城堡,修不好我就哭闹。”

放弃 —— “下次我再也不上台表演了,丢死人了。”

自责 —— “我就是笨,不可能考好。”

孩子的花式逃避会让父母压力陡增。有的家长在压力下,会试图快速帮孩子处理麻烦,过度干预。过度干预有两层内涵:一种是干预孩子的情绪,不给孩子自己处理情绪的机会;另一种是帮孩子解决问题,不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比如,孩子因沙堡被人踩倒了而哭闹,有的家长会马上塞个零食转移注意力,没有给孩子自己平复的机会;有的家长会马上出面替孩子修好城堡,没有给孩子独立修复城堡的机会。

过度干预会剥夺孩子发展复原力的机会。当孩子面对挫折时,我们应允许他们有负面情绪,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从生气、挫败、失望、伤心、羞愧等情绪里恢复平静。也要允许孩子在困境中挣扎,给孩子机会,让他独立解决问题。

4.关注过程和进步

复原力的源泉在于成就感。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面对让人不舒服的挫折,孩子的本能就是躲避,其实成人也是。什么情况下我们才愿意直面挫折、承受压力、历经痛苦、克服挑战呢?当然是当我们相信克服一时的痛苦能够带给我们更大的快乐时。

这种信念源自成就感,即做好一件事带来的深度快乐,这种深度快乐支撑人们克服短暂的痛苦,以收获再次的成就。这与多巴胺的作用机制有关。

多巴胺通常被称为“快乐激素”,事实上被称为“奖励激素”可能更恰当。多巴胺会在大脑中创造一个奖励回路:当人们获得想要的物品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让人产生愉悦,从而把“获得”和“快乐感”深度捆绑,指挥人再次做出能够“获得”的行为,以便再次得到快乐的奖励。比如,我想要写文章,当我写完一篇文章之后,大脑分泌出的多巴胺让我特别快乐,这种多巴胺带来的快乐奖励,促使我写更多的文章,获得更多快乐的体验。多巴胺会促使人们有想要、渴望、寻求的欲望,以不断获得新的“奖励”。多巴胺深度参与大脑多个区域的功能,对人的情绪、动机、注意记忆、睡眠、心脑血管功能、疼痛处理有重大作用。缺乏多巴胺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多动症、药物滥用和成瘾、帕金森等。具有高水平多巴胺的人则将潜在的压力视为需要克服的挑战,从而具有更为强大的复原力。

然而多巴胺又很狡猾,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奖励”的阈值会越来越高,或者说边际效用递减,“奖励”带来的快感随着事件的重复次数而减少。比如,同样的美食,第一次吃会得到多巴胺的“犒赏”,第二次就有所降低,天天吃同样的美食就不再启动“奖励”回路。二是只有通过努力之后获得的快乐才能形成健康的“奖励”回路。那些能让人获得短暂快感的行为,比如酒精、网络游戏,会打乱“奖励”回路,让整体多巴胺水平降低,促使人依赖这些行为以获取更多快感,陷入成瘾行为,比如酗酒或沉溺于网络。

《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的一项研究指出, 愿意付出更多努力的人,他们的大脑中前额叶多巴胺的水平比不愿意付出更多努力的人更高,而高水平的多巴胺会让他们不会被短暂的快感所吸引,以至于在做决定时更倾向于长远的考虑,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在育儿时,我们需要时刻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专注于需要通过努力才能获得的犒赏;同时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体会到不断进阶的成就感。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就是帮助他们不断感受“个人努力带来的成就”,让大脑处在良性的高多巴胺水平。

提升复原力的4个金句

针对0~6岁孩子,提升复原力的两句话 —— “你正走在正确的路上。”“你已经很棒了,因为……”

遇到挫折时,孩子很容易抗拒、退缩,他们需要鼓励。“你正走在正确的路上”能帮孩子把关注点聚焦在自己的努力上。“你已经很棒了,因为……”帮助孩子看到自己哪里进步了,以及进步的原因。这两句话能有效启动多巴胺“奖励”回路。

有位妈妈遇到了这样的困惑:孩子要上幼儿园了,最近带她去语言班练习发音,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她的语言水平突飞猛进,于是老师对她提高了要求。可她遇到了困难:不能很好地完成吐词。每当这时她就会用衣服蒙着脸抗拒,回家就耷拉着脸。跟她说:“你很棒!”她反而说:“不要,不喜欢妈妈。”为什么“你真棒!”的鼓励在这里就失效了呢?

孩子不能很好地完成吐词任务,这让她很挫败,于是她会有一种深深的失控感 —— 觉得自己控制不了结果,以及内疚感 —— 觉得自己不优秀。而“你真棒”的表达很宽泛,无法扭转孩子的感受。于是孩子自然而然就对“你很棒”三个字抗拒,说出“不要,不喜欢妈妈”这种话。

这个时候可以说:“你正走在正确的路上,现在的练习就可以帮你更好吐词呀,再练习几次就能说出来了。”以此帮孩子把关注点从结果转移到她已经做出的努力上;也可以说:“你已经很棒了。之前这些发音你都不会,现在你学会了很多新的发音,进步已经很大了。”以此帮助孩子看到已经取得的进步。通过这些方法,孩子能重建对“获得”的理解 —— “获得”不一定就是结果,可以是努力的过程和进步本身,进而启动“奖励”回路,获得“成就感”。

针对6~12岁儿童,有效提升复原力的两个反思问题是:“你学到了什么?”“如果下次再发生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6~12岁的孩子已经具备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这两个问题可以帮助他们自己去发现已经取得的努力,以及可以实现的进步。

一次聚会,我在朋友家带着4个小朋友玩桌游。10岁的肉肉是最大的孩子,个子最高,反应也快,玩“德国心脏病”(一款需要抢着拍铃铛的桌游)很有优势。刚开始,大家玩得很开心,有说有笑的。有一轮,肉肉连续两次都没抢到铃铛,忽然就把手里的卡牌扔掉,大声吼叫:“这是什么破游戏,不玩啦!”然后气冲冲地跑到旁边哭了起来。输了桌游的挫折让肉肉情绪崩溃了。

后来,肉肉妈妈总结发现,肉肉每次面对挫折时,不是爆发就是退缩,而妈妈都选择了回避。肉肉妈妈意识到,她的这种回避源于自己童年的消极影响:小时候面对家人冲突时,不管做什么,她都改变不了结果,反而让事情更糟,于是她养成了“那就干脆什么都不做,躲得远一点”的冲突应对习惯。这种回避方式不知不觉被代入了养育肉肉的过程中,影响了肉肉的挫折应对模式。意识到这一点后,她决定利用桌游事件和肉肉开展一次复盘。过程非常艰难 —— 对妈妈来说。当妈妈问:

“这次事件你学到了什么?”

肉肉说:“我不要跟他们玩桌游。”

“如果下次玩桌游你又输了,你会怎么做?”

肉肉说:“才不会有下次呢,反正不跟他们玩了。”

肉肉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在于无法接受输的结果。

妈妈决定不再回避问题,而是告诉肉肉:

“我不同意。所有的游戏都有赢有输,没有人可以永远赢。我也经常输。”

肉肉开启防备模式:“玩桌游就是要赢,不赢还玩什么啊!”

妈妈说:“我不是批评你,我只是表达我的看法。我的看法和你的看法不一样。”

肉肉没有回应。

妈妈接着说:“如果我玩桌游输了,我会多玩几轮,并想想怎么赢。桌游里都是轮流输赢的,方法对了总能赢的。如果你输了呢?你会怎么做?”

肉肉没有回答,但也没有抵触,而是低着头思考。

这是开启复盘对话的开端。这一次之后,每当肉肉错误应对挫败时,妈妈都会问这两个问题:你学到了什么?如果下次再发生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几天后,玩桌游的4个小朋友约着去山上玩。这对肉肉来说是很大的挑战。肉肉晕车,平时乘车一小时就是肉肉的极限,而这次上山单程的车程就将近两小时。不过山上有个游乐场,肉肉表示愿意克服挑战,大家约定好路上会停下来三次帮助肉肉下车休息。上山的途中,肉肉情绪崩溃了好几次,一度说:“不上山了,现在就要返回。”但最后他都恢复了平静,顺利到达游乐场。下山途中,又遇到暴雨,无法停车休息,肉肉又崩溃了好几次。最后快到家时甚至甩出了“你们都恨不得我死吧”的狠话。其实他已经刷新了自己不间断乘车的记录,只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

等肉肉恢复平静后,肉肉妈妈决定好好复盘,帮助肉肉看到他的努力和进步。

“你学到了什么?”

肉肉不说话。

妈妈继续说:“你已经很棒了,因为这是你第一次坐四个小时的车,破纪录了。回家的路上,我真以为你撑不住了,没想到你最后还是坚持到家了,很了不起。”

肉肉难以置信地看着妈妈,估计被妈妈变化的画风惊到了,但他明显很受用。妈妈继续说:“你正走在正确的路上。晕车肯定难受。除了忍一忍,闻一闻清凉油,我也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下次你还想去游乐场吗?”

肉肉想了下,说:“还是去吧,不过下次不挑天气不好的时候去了。这样中途我就能下车休息。”

妈妈相信,随着复盘对话成为亲子对话的必聊话题,肉肉会学着正确应对挫折,具备强大的复原力。

使用以上4个句式的时候需要注意:先接纳孩子的情绪。提供留白时间,让孩子自己从失望、挫败、难过的情绪里平复下来,当重启理智脑的时候再开展这样的对话。这样的机会越多,孩子恢复平静的能力就会越强大,复原能力也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