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学4年级时,有一位台湾的亲戚来家里做客。他是我外婆的堂弟,我应该叫他舅公。舅公的主要目的是来看外婆,顺便看望从未见过面的我们。
舅公来到我家时,爸妈还没有下班。他就坐在床沿上,边看新闻边等。这时,我的朋友燕子来家里找我玩。燕子告诉我,现在刚好是连续剧的播放时间,让我赶快换台。我犹豫着不想换台。燕子说,反正你又不认识他,管他干什么。
于是我就跟舅公说:“你看的这个太无聊了,我要换到另一个台。”
舅公和气地说:“舅公第一次来新疆,想看看这边的新闻。新闻马上播完了,等播完你再换,可以吗?”
我不依不饶,提高声音:“那连续剧就赶不上开头啦!”
舅公摇头叹气,说:“好吧,我就看完这一段。”
我直接躺在**,一边打滚一边嚷道:“我就要现在换台。”
舅公摇了摇头,留下一句“你怎么这么没教养”就离开了。
我和燕子发出胜利的笑声,马上切换到连续剧的频道。
面对远道而来且是第一次来家做客的长辈,我当时的表现非常没有教养,更准确地说,是根本不尊重人。
尊重(respect)在韦氏词典里的定义是,一种敬佩他人能力和成就的感受或者对他人感受、想法、权利、传统的敬重。对儿童来说,尊重是一种积极对待或者揣测他人的方式,包括:认可他人作为人的价值和重要性。关怀他人,重视他人的感受、想法、权利、传统,哪怕你并不同意或不理解。要理解社交界限,平等待人,将心比心,像希望他人对待你一样去对待其他人。
学龄前儿童的尊重,指向非常具体的行为:
尊重他人的物品和权利。看到别人搭的积木作品,会绕开走,避免碰到;耐心等待轮到自己玩滑梯的时间。
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告诉其他小朋友不要碰倒自己的积木;告诉老师自己不能吃花生;拦住要插队的小朋友。
爱护物品。把读完的绘本放回书架;用完水彩笔后盖上笔帽。
到了学龄期,尊重可以更概括一些:
倾听他人。
公平地玩游戏。
等待轮到自己。
真心赞美他人。
使用物品后归位并清理干净。
尊重是儿童认识他人的有力工具,是开展社交活动必备的素养。尊重的反面是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他人。各种层出不穷的“熊孩子”事件折射的就是尊重缺失的后果。
不管教,孩子会走向野蛮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威廉·戈尔丁在《蝇王》里写了这样一个故事: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群6~12岁的儿童流落荒岛。岛上食物和淡水充足,呈现一派美好景象。最初孩子们还带着文明社会的印记,但很快他们发现这里没有任何制度,不管做什么都没有后果。随后,混乱和斗争层出不穷,孩子们慢慢变成嗜血的“野兽”。他们会因为一点儿小矛盾就爆发杀戮 —— 用木棍杀死伙伴。
虽然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有很强的警示意义。威廉写道:一个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制止,在没有制度约束、惩罚机制的情况下,很容易做出野蛮举动,生物性中的恶便倾泻而出,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尊重并不是孩子天生自带的,也不会自动发展出来。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在7~11岁的具体运算阶段之前,孩子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能站在他人视角看待问题。默认世界就是围着自己转的,直到这种错误的认知被家长的回应打破。
孩子吃饭的时候不肯坐餐椅,家长坚持让孩子坐在餐椅上再提供食物,这会让他知道:必须坐在餐椅上吃饭,不遵守就会饿肚子。孩子哭着不让妈妈上班,妈妈坚定地说“再见”,然后转身离开,留孩子在家里由阿姨照看,这会让孩子知道:妈妈不可能一直陪着自己,自己要想办法适应妈妈不在的时间。孩子不想去上幼儿园,家长坚定地送园,这让孩子学会:很多事情哪怕自己不喜欢也要去做。孩子蛀牙了想吃冰激凌,家长坚决拒绝,这让孩子学会:很多愿望不会被满足。
孩子从父母的日常回应中感受到“边界”,学会规则,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个过程是“去自我中心化”,这就是尊重的基础。有了这个“去自我中心化”后,孩子会在日常和家长的互动里学会尊重。这个学习来自家长对尊重行为的许可和夸奖,对不尊重行为的及时制止。
尊重的发展和道德感、规则感密切相关。道德感帮助孩子区分好和不好,规则感帮助孩子区分能做和不能做,而尊重是道德感和规则感良好发展的表现形式 —— 我愿意尊重他人的感受与意见,并礼貌待人。
孩子的道德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2岁时,孩子就开始用“好”或“不好”来评价行为。学龄前,孩子已经能说出很多道德规则,“不能插队”“不能拿别人的东西”“用完东西要收拾”“节约用纸”等。心理学领域对于道德形成的研究有不同侧重,但公认的一个观点是:儿童的道德刚开始受大人的外部约束,小学后慢慢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 —— 不管是否有外人监督或权威压制,都自觉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小学阶段,儿童对道德的理解也更辩证。他们开始主动思考对与错,开始明白公平不是绝对的平均分配,要照顾弱势群体,某些情况下可以说善意的谎言,开始理解社会的不公,等等。这种道德发展会一直延续到成年。
什么情况会导致尊重的缺失?
一是给孩子的关注极多,过度宠溺。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导致孩子没有边界感,认识停留在高度“自我中心化”阶段,认为世界围着自己转,做事不顾后果。
二是给孩子的关注极少,缺少管教。也就是家长没有教过孩子什么是尊重,没有及时制止孩子的没教养行为。我在舅公面前表现出的没教养的行为就属于这种情况。当时的我其实不能理解什么是教养,因为没有人教过我。很久以后,当我自己理解了什么是尊重时,回想起来倍感内疚。
三是严厉的惩罚。研究发现,经常使用威胁、命令或体罚,孩子反倒容易破坏道德标准,并较少感到内疚。幼儿受到的威胁、暴力控制和体罚越多,越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如无法内化道德规则、抑郁、攻击、反社会行为、成绩落后、犯罪等,这一结论在多项研究中被反复验证。
四是自控能力差。从认知层面上看,孩子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在行为层面上不能及时抑制自己的冲动。有一次朋友带着5岁的孩子和我们一起去户外烧烤。看到烤架上正在烤着肉串,孩子把一整瓶水浇在烤架上。炭和肉都被毁了,整个烧烤聚会也被毁了。他看到大人铁青着脸,意识到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马上跑到一边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妈妈问他:“为什么知道不对还这么做?”他坦诚地说:“我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是没管住自己的手。”这体现了他执行功能差,自控能力欠缺,从而导致缺乏尊重。
培养尊重的几个误区
1.以儿童为中心和纵容被混淆
有妈妈告诉我:“孩子玩的时候如果到饭点了,我不敢叫他吃饭,怕打扰他的专注力,都是等他玩完了再吃。”
还有一位妈妈说:“天热了孩子不肯穿纸尿裤,经常尿在地板上,我总是要收拾,感到很累,但是又不能强迫孩子穿纸尿裤呀,这样不尊重孩子的意愿。”
“以儿童为中心”的提倡近几年深入人心,广受追捧。我在云南从事教育公益时,去到偏远的山区,那里的学校常常刷着“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标语。“以儿童为中心”的本意是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和独立人格,采取适应儿童发展需求和个性特点的教育方法,拒绝教条刻板,拒绝强迫命令。然而,“以儿童为中心”走到另一个极端就变成了:一切顺着孩子,孩子的需求无条件、无原则满足。这时,“以儿童为中心”就变成了纵容。
研究表明,缺少纪律、方向和控制会让儿童感到不安。儿科医学博士玛丽·劳拉·尼尔(Mary Lauren Neel)最近通过一项研究表明,经常被家长纵容的学步儿,呈现内在问题(焦虑烦躁)和外在问题(破坏行为)的可能性是其他儿童的2倍。被纵容的孩子无法完成“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只能停留在“世界围着我转”的错误认知里。
家长要不忘尊重儿童的初衷,但也要警惕走向纵容的极端。上面第一个例子中,孩子需要建立稳定的一日流程,到点吃饭,到点睡觉,在稳定的一日流程里,孩子才会觉得安全。第二个例子中,是否穿纸尿裤不是一个可选项,穿纸尿裤是为了健康、卫生,不管孩子是否喜欢穿,他都应该穿。
类似的情况还有:是否上幼儿园不是一个可选项,不管孩子有多不想去,需要多久时间才能适应,他都需要去幼儿园;孩子不能想吃多少烤肠就吃多少,不管她多么想要,她也只能在每周1~3次之间做选择。不给孩子选择或者给孩子有限的选择也是“以儿童为中心”,是以“儿童的健康发展为中心”限制他不合理的需求。
2.创造力和规则彼此冲突
有位朋友曾带他4岁和10岁的孩子到我家做客,进门之后两个孩子就一直在沙发上跳,大声说话,随意摆弄物品。朋友平时教育孩子非常用心,但她并没有制止孩子的行为。事后我忍不住问:“为什么当时不制止?”朋友说:“男孩子天生好动,如果我对他们限制太多,会不会妨碍他们探索?”
很多家长会有这种误区:定太多规则会限制孩子探索,阻碍他们创新。其实不是。任何探索都有这样的前提:不损害自己的安全,不打扰他人,正确使用物品。在这个前提下,探索才能深入,探索的过程才会促进孩子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发展。
规则不会限制创造力的发展,有效的规则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创造力。比如,如果孩子不知道使用颜料的规则 —— 穿上围裙,每次挤少量,用排笔蘸取一点颜料,使用厚的水彩纸,那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孩子把水彩弄得满桌满地,一脸挫败,弃用水彩,从而无法完成有创造力的水彩画作品。正确使用水彩的规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用水彩作画。这里的规则不是限制,而是帮助孩子深入探索的铺垫。
那位朋友准备再带孩子来我家前,她告诉他们:“不可以在别人家的沙发上跳,如果你想动阿姨家的东西,需要经过阿姨的许可。”小朋友们愉快地答应了。来了之后,两个精力旺盛的小家伙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坐在沙发上,问我:“阿姨,我们能不能玩乌龟?”我说:“不可以碰乌龟,因为乌龟会受伤。但是你们可以喂乌龟。”我教他们怎么用长长的镊子一颗一颗夹取龟粮放在乌龟的休息板上,并统计乌龟吃了多少颗龟粮。整个过程非常挑战手部的精细动作和观察能力。半个小时后,他们向我报告:“这只乌龟太厉害了,吃了19颗龟粮。”他们没有碰乌龟,没有碰其他物品,也没有大声喧哗,反而完成了高难度的喂食和统计任务,学到了很多关于乌龟的知识,还玩得特别开心。
3.爱孩子不等于过度付出
有妈妈提到过这么一个困境:她和爱人晚上带孩子去商场买东西,买完之后儿子发现有个游乐园,非要闹着去游乐园玩。但她已经很饿了,而且爸爸平时在外地工作,好不容易跟家人团聚一次,想先去吃饭,于是她跟孩子说:“吃完饭再来玩。”可儿子就是不肯,看着游乐园里五光十色的游玩设施,双手扒着游乐园的门不肯离开。于是妈妈耐心跟孩子讲道理:“我知道你想玩,我也想陪你玩,可是爸爸妈妈饿了。我们可以吃完再玩,或者明天再玩。”孩子还是不愿走,并说:“你们可以买了东西在旁边,边吃边看着我玩。”怎么都说不通。最终孩子还是哭着离开了。还有其他类似的情况,比如爸爸喝酒了,妈妈要开车,孩子就不愿意,非要让爸爸开车,妈妈陪着自己,不然就哭。最后,这位妈妈问:“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不哭呢?”
其实这个妈妈要解决的不是怎么让孩子不哭,而是如何克服过度付出的倾向,如何坦然接受孩子的哭闹。有过度付出倾向的父母总想要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一旦孩子哭闹了就觉得可能是方法没用对。事实上,家长越是过度付出,孩子越容易沉迷在“自我中心化”的倾向里,因为他们习惯了被满足。家长越是希望孩子不要哭闹,孩子不合理的需求被拒绝时越容易用哭闹来宣泄,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了“哭闹时可以立刻被关注”的认知。
孩子天生就是探索大人底线的专家,如果大人的底线不清晰,他们嗅到了一丝丝突破底线的可能,就一定会想尽办法冲破底线,满足自己的需求。
当双方需求发生冲突时,我们可以明确告诉孩子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先给他划清界限,在界限里让孩子选择。回到上面的两个场景,家长可以坚定地说:“我们现在需要去吃饭(说清需求),这个不能商量(划清底线),你可以选择哭闹,这样我们今天就不去游乐场了,你也可以选择先跟我们去吃饭,吃完饭再回来玩(给出选择),你选哪个(把决定权交给他)?”“妈妈要开车(说清需求),不可能陪你(划清底线),你可以选择听音乐,或者看外面的风景。”
4.有条件的爱披上“我这是为了你好”的外衣
有条件的爱是,孩子达到了家长的期望才能获得的爱,达不到期望就要面对爱被收回的情形 —— 家长忽视孩子或者远离孩子。爱的收回会阻碍道德的内化。如果孩子做错事家长就不搭理孩子或者不喜欢孩子,孩子就会产生强烈的羞耻感,认为“没人喜欢我”,进而为了抗拒这种羞耻而导致缺乏道德感。
有条件的爱的本质是,家长借爱之名控制孩子以满足自己的私欲。比如,自己觉得弹钢琴很重要,就要求孩子学钢琴;自己觉得孩子成绩好让自己有面子,就拼命逼孩子学习;近几年,甚至还有父母希望孩子颜值过人,要求孩子高中一毕业就去整容。这样有条件的爱培育出来的亲子关系是扭曲的,孩子没有被当成受尊重的独立的个体,也很难尊重他人。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沙法丽·萨巴瑞提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要与他们的真实身份相匹配,而不是把孩子与家长的幻想相匹配。
5.用惩罚的方式严格要求
有个爸爸为了帮助10岁的儿子练习钢笔字,跟儿子约定每天练完两页纸才能吃晚饭。有一天,为了完成过多的作业,孩子还没来得及练习就到了饭点。但爸爸仍坚持,必须完成练字任务才能吃饭。最后孩子只能饿着肚子完成了练字。还有一次,放学后因为跟朋友起冲突,孩子又没来得及练字,也是饿着肚子完成了练习。这两次之后,本来对练字很有兴趣的孩子,不想再练字了。
这位爸爸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他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式严格要求,结果反而适得其反。
严厉的惩罚会带来很多消极影响:
经常体罚的家长,孩子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因为体罚就是对攻击性行为的示范。
被严厉管教的儿童会有长期的被胁迫感,这让儿童更多关注自己的焦虑,而不是他人的感受,共情能力也会受限。
用严厉惩罚来制止错误行为能让大人暂时得到解脱。但长期来看,爱惩罚的大人只能通过惩罚的层层加码才能让孩子就范,最后可能演变成虐待。
小时候被体罚的人,长大了也更容易沿用这种教育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家长使用惩罚来严格要求孩子,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其实严格要求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出期望之后正向强化,抓住孩子的态度、进步、努力,给出具体的肯定,以及改进的实用建议。这比惩罚更管用。大家可以共情一下,在收入相同的情况下,你面对两个工作环境。工作环境A:完成不了任务就被惩罚。工作环境B:工作上的努力和进步能受到具体的语言肯定,以及工作进阶的具体建议。你更喜欢哪个工作环境?你在哪个工作环境里更有动力?
促进道德感、尊重发展的方法
1.行为干预循环:管教不当行为的万能公式
当孩子违反道德或者有不尊重行为时,成人需要第一时间进行干预。怎么干预呢?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行为研究,总结出来的三步行为干预循环非常有效。
第一步,制止错误行为。
制止时常用的句式有:“请停下。”“这样做是没用的(不对的)。”“这样会让其他人很难受。”必要时可以抓住他,扶着他的肩膀,看着他的眼睛说。等他停下错误行为,开始看着你的时候再说:
“请停下。打人是不对的。打人会让别的小朋友很生气/很难过。”(面对孩子打人的情况)
“请停下。对客人耍赖没有礼貌,会让客人觉得不舒服。”(面对孩子对着客人耍赖的情况)
第二步,教他正确行为。
错误行为停止后,紧接着就开始教正确的行为。接着上面的例子:
“请停下。打人是不对的,可以用语言解决。”(面对孩子打人的情况,对于更小的孩子,如果他只是喜欢拍打这个动作,可以说:“你可以去拍皮球玩。”)
“请停下,对客人要有礼貌。你可以去玩别的,也可以看电视剧重播。”(面对孩子对着客人耍赖的情况)
在制止错误行为后,我们一定要紧接着教他正确行为。如果只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孩子只知道什么不能做,依然不知道什么能做。因此,在“不要……”之后,记得加上一句“你可以……”
第三步,强化正确行为。
每当孩子做了教过的正确行为,我们就要满足他的需求,并且用语言夸,具体地夸。比如又来客人了,孩子作出了打招呼、倒水等礼貌行为,我们就可以夸:“我注意到你刚才跟叔叔问好了,叔叔悄悄地跟我说你很有礼貌。”
图15 行为干预循环图
行为干预循环涉及几个心理学理论:
一是引导法(induction),指大人指出儿童的不良行为对别人的影响,使儿童察觉到别人的情绪,以促进良性行为的形成。使用这种方法,儿童会较少出现不当行为,在犯错后会承认并弥补,表现出亲善行为。行为干预循环的第一步就是典型的引导法。
二是正面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也叫积极的训练方式。跟孩子建立相互尊重的关系,教孩子该怎么做,表扬好的行为,这种积极的训练方式可以鼓励孩子进行好行为。行为干预循环的第二步和第三步就是正面强化。
教孩子做什么比教孩子不做什么重要得多。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第一步“不要打人、不要耍赖、不要大声喊叫”上,儿童大概率不会停,因为他们听不到“不要”两个字,只听到了后面的错误行为,老说“不要……”的家长无形中在反复强化错误行为。说完“不要……”之后的“要……”,才是帮助孩子学会尊重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引导法还是正面强化,都需要符合儿童的理解能力,否则儿童无法理解。
有位妈妈曾描述过这样两个场景:2岁7个月的宝宝吹泡泡,泡泡棒还没沾上泡泡水他就开始吹,因为吹不出泡泡很受挫,于是他就把泡泡棒扔到了地上,倒掉了泡泡水。妈妈制止之后说:“你这样吹不出泡泡,要讲究方法才行。”这里的正面强化就无效。因为这句话已经超出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理解力,他理解不了“要讲究方法”。最后妈妈直接上手示范,边做边说:“看,用泡泡棒沾一下泡泡水,就吹出来了。”孩子很容易就理解了。
2.言传身教的力量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主要通过模仿 —— 观察并效仿别人的好行为 —— 学会好行为。儿童喜欢模仿哪些人呢?
温情并及时回应的人。幼儿更喜欢模仿态度温和、及时回应的人,而不是冷漠、疏远的大人。
有能力的人。儿童崇拜并模仿那些有能力的榜样,比如女孩喜欢模仿爱莎公主,男孩喜欢模仿蜘蛛侠。
言行一致的人。如果榜样的言行不一致,那么儿童会选择模仿榜样的实际行为,而不是榜样口中说的行为。如果大人说“帮助别人很重要”,但实际上很少助人,那么孩子也不会真的去帮助人。
简而言之,儿童喜欢模仿自己喜欢的大人,比如家长、老师。帮助孩子学会尊重的最好办法就是用尊重的方式对待孩子和其他人。孩子会自然“活体打印”家长的言行。当然前提是,做到温柔、及时回应孩子、言行一致,这样孩子才愿意模仿。
幼儿园放学后,很多家长会在接孩子的时候带着零食。一个妈妈忘带零食了,孩子冲着妈妈翻了翻白眼,撇着嘴说:“你没脑子嘛!”此时,只见妈妈做了个深呼吸,然后蹲下来,直视着孩子的眼睛,平静地说:“不好意思,我忘记了。我知道你饿了。但你听到你刚才说话的语气了吗?你的话让我觉得非常糟糕,让我不想再帮你做任何事情。”孩子听到之后低下了头。妈妈继续说:“我希望你跟我道歉。”孩子马上说:“妈妈,对不起。”
另一位妈妈也忘带了,她的孩子说:“笨死了!”妈妈当场被激怒,大声斥责孩子:“哪有你这样说话的!小小年纪这么没有礼貌!我天天又要上班,又要接你,跑来跑去容易嘛!你知不知道我也很饿。我就只是一次忘记带零食了,你就这么骂妈妈!我以后都不给你带了,看你怎么办!”孩子表情惊慌,不知所措地看着妈妈,默默地掉眼泪。妈妈还在气头上,继续说:“你还好意思哭,明明是你自己不对!”孩子伸手去拉妈妈,却被妈妈甩开了,孩子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面对同样的情形,不同家长做出了不同的反应:一个以尊重的方式回应孩子不尊重人的行为,做出了良好的榜样示范;另一个则情绪激动,给孩子带去消极的情绪影响。以平静的口吻引发孩子共情内疚(正向引导),对不尊重的行为说“不”,然后为孩子做尊重他人的示范,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尊重。
3.做错事就要付出代价:采取合理后果
孩子出现不尊重行为时,如何能在不使用惩罚的情况下,让他们学会尊重呢?一个方法是,使用合理的后果让孩子付出代价。
合理后果指的是自然后果或符合逻辑的后果,例如:
“曼曼没戴手套就跑到冰天雪地的户外玩耍,手被冻僵了,她回屋后难受了好久。”这是自然的后果。
“子睿不小心把辰辰的胳膊撞青了,所以他要帮辰辰在胳膊上敷冰袋。”这是符合逻辑的后果。
可如果变成这样:
“曼曼没戴手套就跑到冰天雪地的户外玩耍,妈妈觉得她太不听话了,所以不准她玩玩具。”不能玩玩具,不是不戴手套的自然后果,和戴手套也没有逻辑联系。这就变成了惩罚。
“子睿不小心把辰辰的胳膊撞青了,于是妈妈罚子睿在墙边站10分钟。”罚站10分钟和把辰辰的胳膊撞青之间没有逻辑联系,所以变成了惩罚。
自然或符合逻辑的后果,可以帮助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内化成道德与规则。如果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他们也会自发管理自己的行为,避免相应的后果。
惩罚则是强加在儿童身上的后果,无法让孩子理解、认可。惩罚在刚开始时可能会防止一些错误发生,但孩子压制下去的情绪和错误认知会通过其他方式表现出来。
例如:约好看电影,因为孩子磨磨蹭蹭,推迟了出门时间,赶不上电影开始了。这种情况下,自然且符合逻辑的后果就是退票取消,不看了。任凭孩子怎么哭闹,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孩子:“我知道你特别想看这部电影,但我催促过你很多次要赶紧出门,你一直磨蹭,现在错过了电影时间,我也很失望。没办法,今天电影看不了了。”
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如果觉得一时想不到合理后果,可以采用以下通用的合理后果。
暂停(time out),指的是儿童在行为失控时,带他离开当时的情境,暂停所有活动,恢复平静,当他们愿意表现出恰当行为时再开展活动。比如孩子被拒绝去游乐场之后,当场号啕大哭,满地打滚。可以快速抱孩子离开游乐场区域,到一个安静的角落,告诉他,我们先暂停,等你恢复平静了,我们再商量接下来做什么。或者孩子开始不受控制地到处扔东西、砸东西,立刻环抱住孩子,用双臂控制孩子的行动,防止他继续做出破坏行为,直到他恢复冷静。孩子玩滑梯推了别人,导致对方摔倒,马上“time out”,道歉,并暂停玩耍10分钟,直到反思清楚了自己的行为,才可以继续玩。
暂停有重要作用,一是为生气的家长提供冷静时间,二是让孩子有时间改变行为。孩子行为失控时,他们前额叶的控制功能暂时失效,暂停相当于使用了一个外力来控制他们的行动,让他们能够重启前额叶的理智脑。
取消特权。孩子确实犯错了,家长希望教训孩子,可以取消孩子的特权,比如屏幕使用时间取消半小时,玩具禁用一天,等等。
最后,有一段我与小鲤鱼对话的例子。
小鲤鱼5岁,盼盼6岁。有一天我进教室时,盼盼正在大哭,小鲤鱼正被生活老师批评,在这个过程中,小鲤鱼还当着老师的面推翻了椅子。在其他老师安抚盼盼时,我拉着小鲤鱼走出了教室。我给他搬了凳子,请他坐下,我也坐了下来,我们互视着。这已经不是小鲤鱼第一次冒犯其他小朋友了,当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时,他总会沉默或跑开,今天我决定一定要弄清他是怎么想的。而我当时又没有看到发生了什么,所以我需要先和小鲤鱼沟通,弄清楚原委。
我:“盼盼哭了你很高兴吗?”
小鲤鱼:“没有。”
我:“那盼盼哭了你有什么感受?”
沉默。
我:“是不想告诉老师,还是说不出来?”
小鲤鱼:“说不出来。”
我:“盼盼为什么哭啊?老师当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请你告诉老师。”
小鲤鱼:“球砸了……”
我:“你用球砸了盼盼吗?”
小鲤鱼:“不是,球砸了墙。”
我:“球砸了墙,盼盼为什么哭啊?”
小鲤鱼:“不是,是积木。球砸了积木。”
我:“哦,你用球砸了盼盼搭的积木墙,盼盼伤心得哭了?”
小鲤鱼点点头。
我:“你为什么用球砸盼盼的积木墙?”
沉默。
我:“是不知道为什么,还是说不出来?”
小鲤鱼:“说不出来。”
我:“你是不小心砸的吗?”
小鲤鱼摇摇头。
我:“你是故意砸的啊?为什么要故意砸呀?”
小鲤鱼一直抿嘴,不说话。
我:“你告诉老师,老师才能帮你啊。那我来猜一猜吧,是不是盼盼拿了你的东西,你故意用球砸他?”
小鲤鱼摇头:“不是。他老说我。”
我:“他说你什么呀?”
小鲤鱼:“说我讨厌。”
我:“所以盼盼说你讨厌,你心里不舒服,就故意用球砸了盼盼的积木墙,是吗?”
小鲤鱼点了点头。
我:“那现在盼盼哭得很伤心,你看到他这么伤心,高兴吗?”
小鲤鱼摇摇头。
我:“那下次盼盼再说你讨厌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呢?”
小鲤鱼:“不知道。”
我:“你应该直接告诉盼盼,不要这么说。盼盼可能不知道他说的话你不喜欢。”
小鲤鱼点了点头。
我:“我们现在进去跟盼盼说清楚,好不好?”
小鲤鱼:“好。”
我拉着小鲤鱼走进了教室。
小鲤鱼跟盼盼说:“你每次说我讨厌,我不喜欢,所以才砸你的积木。”
盼盼听到后,居然笑了,害羞地说:“我知道了,我以后不说了。”
小鲤鱼也抿着嘴笑了。
最后我和小鲤鱼在现场玩起了角色扮演,我对着小鲤鱼说:“我讨厌你。”小鲤鱼马上回应:“不要这么说,我不喜欢。”我马上说:“对不起,那我下次不说了。”同时冲小鲤鱼竖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