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与张松暗中达成了默契。

由张松火速回归成都。

向刘璋告知,刘备愿意带兵入蜀。

帮助刘璋抵御驻守汉中的张辽、陈宫。

而刘备为了表示诚意。

让诸葛亮备了一份厚礼。

连同刘备的亲笔信一起,由张松带了回去。

为了能让刘璋更加放心。

刘备在书信中表明,他只会带两万兵马入川。

言外之意就是告诉刘璋:

看看我刘备多仁义?

我带两万兵马,抵御汉中是足够了。

但却远远不足以吞并益州!

你刘璋尽管放心就是。

我刘备就是去帮你抵抗张辽的。

绝无他意!

要知道,当初汉中只有十几万兵马。

张鲁凭着这些兵马自立为“汉宁王”,但却始终不敢大规模入侵益州。

为何?

因为益州的兵马远在汉中之上!

各地的驻军加起来,是汉中军总兵力三倍有余!

三十多万大军摆在那儿。

刘备的两万兵马能掀起什么风浪?

保管刘璋一看到这封书信。

为数不多的那点戒备之心,很快就会烟消云散了。

刘备才不会告诉任何人,这是诸葛亮迷惑刘璋的计策呢。

由于交州地势偏远。

张松一路上又小心谨慎。

情报网还没有铺到交州的谛听密探,未能刺探到刘备与张松之间的密谋。

远在帝都的苏烈,自然是不知道这件事儿的。

他又不是千里眼、顺风耳。

此刻的苏烈。

正捧着一部破旧的竹简仔细研究呢。

研究着研究着。

苏烈的嘴角忽然弯起了明显的弧度。

登基之后。

苏烈不主张重建宫殿。

但是一些年久失修的地方,还是要修补一下的。

他便委任营缮处尚书陶弘景,与度支处尚书王安石共同牵头。

对破旧宫殿进行简单的修补。

修着修着。

王安石无意间在一处多年无人居住的偏殿内。

发现了这部破旧的竹简。

知道苏烈喜欢古物。

王安石只是稍微清理了一下。

便呈递到了苏烈驾前。

苏烈仔细辨认之后。

越看越觉得这是战国时期的屈原留下的手稿。

因为竹简上模糊的字迹,分明是那首绚烂宏伟的《离骚》啊!

屈原所处的时代还没有纸张。

为了让文献保存的更久,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用竹简记事。

屈原把《离骚》手稿记录在竹简上,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苏烈猜测。

这部手稿,后来流传到了某位汉室宗亲的手中。

而这位汉室宗亲,却是郁郁不得志的。

只能居住在皇宫内的偏殿。

借着诗文遣怀。

等他死后,这部手稿也就在偏殿内蒙尘而无人问津了。

这座偏殿的建筑结构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来说有点特殊。

关闭殿门之后,殿内的空气就会变的流通不畅。

更有利于竹简的保存。

就是不知道当初那位汉室宗亲,是不是故意被人算计。

被偏殿内浑浊的空气,给生生拖垮了身体呢?

当然了。

苏烈没有追究往事的意思。

只是告诉陶弘景和王安石,对那处偏殿的改动力度稍微加大一些。

让空气重新变的流通起来罢了。

然后。

苏烈就回到了寝宫。

将破旧竹简放在眼前的桌面上。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屏气凝神。

准备呼圣了!

其实他也不确定这部竹简,究竟是不是屈原的手稿。

毕竟《离骚》的传唱度还是很高的。

也没准是哪个后人写下来纪念屈原的。

但是吧。

遇到哈特蒙一脚。

可能就大力出奇迹呢?

调整好了呼吸。

苏烈一字一顿的庄严唱诵:

“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九章天问,九歌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很快。

系统以清脆的提示音做出了回应:

“叮!”

“恭喜宿主呼圣屈原成功!因未检测到可匹配的功法,奖励人才数量翻倍!”

“奖励诗人两名:高适、文天祥!”

其实,苏烈在武道上修行到如今。

十年如一日的刻苦,早已把自身各项功法、技能打磨的融会贯通。

已经不太依赖新的功法、技能了。

相对来说。

还是多招募一些人才比较重要。

人才,永远是结束乱世不可或缺的基石!

刚刚招募到的两个人才。

就让苏烈很是兴奋。

虽说因为呼圣屈原的关系。

系统给出的奖励,未能超脱诗人的范畴。

可谁说诗人一定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了?

创立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圣。

可是身高一米九的壮汉!

能骑烈马、开强弓!

盛世大唐文采第一的李白。

还有另外一个外号:

青莲剑仙!

被苏烈早早招募到麾下的岳飞。

在历史上留下了《小重山》和《满江红》。

与苏轼齐名的豪放派代表辛弃疾。

也曾醉里挑灯看剑!

这些人。

诗,能写。

剑,也能舞!

说回到眼前。

苏烈为什么很是兴奋呢?

因为他刚招募的高适和文天祥。

确确实实是诗人。

但他们在文治武功上,同样杰出!

而且还是一文一武!

高适,唐朝中期的边塞诗人。

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手握重兵的淮南节度使!

要知道在唐朝,节度使可是实权的武将啊!

而且他自幼便苦练高家家传枪法,一练就是数十年。

凭着这套枪法和指挥作战的能力。

高适率兵平定永王之乱,也曾在安史之乱中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后来还曾练兵蜀地数年之久,多次抵御外族吐蕃的入侵。

因其战功卓著,被封为渤海郡侯。

为群星璀璨的大唐诗人中,唯一被封侯之人。

单凭这一点。

就能看出高适身上隐忍、坚毅、越挫越勇的气质。

苏烈早晚是要进攻益州的。

或许到时候。

曾经练兵蜀地的高适,也许能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呢?

而另一位文天祥。

知名度比高适只高不低。

南宋末年曾担任宰相首辅。

留下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丽诗篇。

也经历过五坡岭被俘,囚禁三年仍誓死不屈的悲壮。

治国理政,毋庸置疑的一把好手。

带兵打仗,那也是有两把刷子的。

要说气节,更是罕有人能与他相比!

要不是文天祥率军誓死抵抗,南宋早就被蒙古铁骑灭了!

高适偏重于“武”,但“文”也不弱。

文天祥偏重于“文”,可“武”也在优良线之上!

这样的两个人才。

谁能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