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前两次去隆中都是无功而返,没有见到诸葛亮。
白跑两趟的缘故,不是诸葛亮故意躲着不见试探刘备,而是他有事出门不在家。
诸葛亮交际范围很广,礼尚往来,今日拜会小崔,明天看望老孟,是很正常的。何况那个时代没有手机、微信之类的即时通信工具,朋友聚会不可能像今天一样事先预约,家人当然也搞不清楚诸葛亮什么时候回来。所以刘备扑空两次丝毫不奇怪。
刘备不知道诸葛亮什么时候在家,诸葛亮就更不知道刘备什么时候前来拜访。如果放哨的家丁看到刘备来了报告一声,然后诸葛亮赶紧找个犄角旮旯躲起来,让家丁告诉刘备说主人不在家,那就有点太搞笑了,不符合诸葛亮一向忠直谨慎的行事风格。
所以,刘备三顾茅庐是在第三次得偿所愿,终于见到了诸葛亮。
这是一场特别的面试。
刘备作为一个求贤若渴的老板,亲自前去面试以招聘人才,同时也接受人才的面试。
诸葛亮作为一个择主而事的良臣,在接受老板面试的同时,也在面试老板。
久仰失敬,请坐看茶,一通客套话说完之后,两个人都准备说点有含金量的话了。为了不泄露出去,甚至屏退了闲杂人员。
刘备作为前来拜访的客人,为表达自己的诚意,他先开口请教:“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这句话抛砖引玉,有三层含义:一、今日天下大乱;二、我想重整河山;三、我该怎么做?
诸葛亮随即应答,说出了流传千古的一段话: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策。
诸葛亮的对策,准确地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形势,指明了刘备今后的发展战略,并且突出了重视人才和策略先行的思想,可操作性很强。
能在仓促之间说出这样一番高水平的策论,除了诸葛亮不是一般的人才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早已做了充分的准备。诸葛亮至少是在得知刘备第一次前来拜访自己以后就开始准备的,甚至在他看中刘备的时候就预先策划,为刘备量身定制了这一款发展战略。
凡事未雨绸缪,总会收效显著。
刘备在荆州蛰伏期间,也许自己苦苦思考得出的发展策略,恰好与隆中对相近,此时是不谋而合;也许之前他自己还没有明确的方向,此时却是恍然大悟。
刘备究竟是不谋而合,还是恍然大悟,我们已经无法确定,能确定的是他作为一个识货的老板,非常认同隆中对,连连称善。因为以当时的局势来看,这是他最好的发展方向。
一些人批评隆中对在日后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不过是诸葛亮书生空谈。这就实在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鸡蛋里头挑骨头了。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这个方略日后能不能实现是另一回事,起码先有一个明确的发展路线,总比盲目乱闯要强得多。
事实上,刘备今后的发展方向就与隆中对大体上相符。能达到这个程度,已经非常难得。
历史证明,有实力的人容易找工作。诸葛亮轻松通过了刘备的面试。
刘备也通过了诸葛亮的面试。在面试中,诸葛亮不仅确定选择刘备作为老板,而且解开了他的疑虑——老板能够三顾茅庐,果真是求贤若渴;能够高度认同我的策略,必然会重视我,重用我。那么,就此出山吧,去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一起并肩奋斗!
从此,我们是君臣,更是战友!
历史学家马植杰先生在《三国史》中高度评价了刘备三顾茅庐以及日后对待诸葛亮的事迹,认为“像刘备这样虚怀求贤、屈身访贤、慧眼识贤、诚心用贤、临终托贤的一系列行为见识在中国古代封建帝王中是极其难得的,古代的人已经认识到:才智之士几乎到处都有,可是能够识贤用贤的君主累世难见,像刘备这样对待诸葛亮的事,确实应当给予高度的评价”。
这一年,诸葛亮二十七岁,这是他生命的中点。此后整整二十七年,诸葛亮都在辅佐刘备(以及刘禅)艰苦创业,直到生命终止的那一刻。
这一年,刘备四十七岁,经过大半辈子的摸爬滚打之后,即将迎来人生的转折点。
风雨过后,才会有彩虹。在看到彩虹之前,他们还要一起面对一场更为残酷的暴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