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举珍
上海有诸多以“陆”字嵌头的地名,如陆家嘴、陆家浜路、陆家宅、陆行等,不一而足,上海与陆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陆氏是上海最早的居民之一。有史记载,早在1800年前的东汉末期,吴郡陆氏第13世裔孙陆逊(183~245)定居华亭谷,即今松江小昆山与青浦沈巷一带,这是上海陆姓徙沪的最早记录。甚至有“上海之根”之称的松江的别号“云间”,也典出陆逊之孙陆云(262~303)之口,即古代著名的接口联:“日下荀鸣鹤,云间陆士龙。”
另外,成书于800多年前南宋绍熙年间的《云间志》,是上海地区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其体裁严谨、内容丰富,历来被方志界公认为中国名志之一,因而被列为编写方志的范本。就在这部志书中,共有15篇人物志,其中14篇的传主是陆姓。又据不完全统计,在上海的旧方志中,被立传的陆姓人物共有280多人。然而,就全国而言,陆姓却并不突出,在《百家姓》中排名是第197位,20世纪80年代抽样调查,也只居全国的第70位。而据1997年统计,上海有陆姓人口多达331988人,位列第9位。由此可见,原闸北区的陆姓人口也当不在少数。
13年前,笔者有幸参与上海市文物普查工作,闸北以“陆”字嵌头的地名也有六七处,其中最多的是“陆家宅”(附图13)。在大宁路街道东北角的走马塘与芦泾浦西南夹角有陆家宅;在大宁路街道的南部和西南部也都有陆家宅;宝山路街道中兴路北面的陆丰路,就是1963年由陆家宅路易名而来的,宣统年间的《江湾乡图》中,该处标有两个“陆宅”字符;在火车站北广场附近有陆家牌楼和池圈陆家宅;铁路北郊站南侧的走马塘上,有一处水湾叫“胡陆湾”,周边衍生地名还有胡陆湾墩和胡陆湾桥,胡陆两字就有可能是“胡”“陆”两姓合住一处之意。
苏河湾地区的东部原位于公共租界圈内,两次淞沪会战未遭到战火波及,2012年之前,尚有陆氏原住民居三四处,均有一二百年的历史了。当笔者来到本地俗称“墙门间”(也称“绞圈房”)的上海本地老房子中时,真不敢相信是身处上海市市中心地段。
其一,天潼路800弄164支号7号,该住宅建于1905年,由陆少棠建造,宅邸坐北朝南,大门面对天潼路。砖墙立柱,抬梁式木结构,敞檐灰瓦平房。占地579平方米,建筑面积517平方米,面阔23米,进深25.2米,平面布局呈H形前后二进二院。该宅第经多次修缮,已难见当年风貌。但难能可贵的是,在支弄斜对面的墙角矮处镶嵌有一块界碑“陆少棠界”石,由此足以证明陆氏在该地块的获取时间早于1863年美租界议定之前,至少已有150年的历史了。该处陆氏民宅已被列入“上海市现存古老住宅简表”。
其二,天潼路上另一处陆氏老墙门间民宅在隔壁弄堂814弄70号,形制类同,规模比800弄的还要大,还要完整。因为无具体名号,还在弄堂深处,不为人知,所以当年未进行测绘,不久即被拆除。而今,其屋外紧贴砖墙的刷漆细密篱笆墙,尚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其三,七浦路264弄1号,据住在里面的一位陆氏族人陆国珊介绍,他出生于1939年。这座老宅建于清代中期,主人约在230年前从陆家嘴迁徙而来,到他这一代已是第8代了,属“国”字辈,前面第5、6、7代分别是“兆”“宗”“廷”。宅第坐北朝南,砖墙立柱,抬梁式木结构,敞檐灰瓦平房。占地416平方米,建筑面积234平方米,面阔17米,进深24.5米,平面为四合院形,前后三埭。第一埭横列7间,正中间为墙门间,左右各有3间,进入后为第一进院。第二埭是正宅,分别是客堂间和左右次间,往后是第二进院。有一座残破砖雕墙门头。第三埭为内宅房屋,还残存柱础石、石臼等旧物。笔者身处其中,恍然穿越到半个世纪前的近郊乡村。2000年年底,为了改造七浦路服饰街,此宅被拆除。
其四,七浦路227号,又名谦庆里,或称谦庆堂,与西侧50米的谦福里(七浦路257号)同为陆氏“谦”字辈家祠。民国初期,原居住在七浦路264弄1号的陆氏第四代由旧宅迁出至此,1919年建成。宅第坐北朝南,二层,建筑面积1028平方米,前后两埭两个院落,砖木结构五开间,硬山人字梁。前埭楼面高敞,上下有三面回廊互通,俗称“走马楼”,中间三间上下分别为楼厅与客厅。楼廊下构饰垂莲柱,廊檐外置透雕花鸟纹饰,廊屋间隔扇门装饰吉祥图案。后埭下有天井,上有走马楼四周互通。当时,屋内有包括陆氏三家在内的十余户住家。业主陆妙林自住西后厢房与上西前厢房,陆兆溪住中厢房,陆兆凤住西客厅。2003年5月,为改造七浦路服饰街,此宅被拆除。
闸北还有更多陆姓民居不知详情,如:沪北钱业公所西邻联通塘沽路与海宁路的太原里,弄内15号是曾任上海总商会会长的王晓籁的寓所,寓所斜对面的墙角镶嵌着一块地界石,刻有“厚德堂陆界”五个字;老闸北青云路当年上海大学校址师寿坊内就有一座老陆家岙庙;甚至河南路东的山西路菜场(俗称铁马路菜场)早先就是陆家坟山;七浦路东端的爱莲坊,就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华捕侦探总头目陆连奎的金屋藏娇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