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刚
我的家乡在南翔镇东北的三陈宅,这里河流环绕、烟波竹影、土地肥沃,是一个养人的好地方。这里历史悠久,从明末绵延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这里人口众多,一宅不二姓,都姓陈,是嘉定境内数一数二的大聚落。
我家的老宅由一幢五开间的绞圈房和两幢五间堂组成,位于整个村子的最西端,由我的六世祖陈公月生建于清同治年间。他自幼父母双亡,由姑母养大。成年后的他朝耕暮耘、克勤克俭。传说他力气超群,是一个种田的好手,有一根粗扁担,有四五公分那么粗。他不仅靠自己的一双手、一肩挑,还持家有道,从仅有的三分薄地,发展壮大到成家时五六十亩的土地。
在过去,一般人家都以堂号来代表自家,这也是一个家庭的符号,能够记住先祖的功业道德,还可以训诫后辈子弟继承先祖的美德。显然我家的堂号“知美堂”是后者,取的是《老子·道德经》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句,教育子孙后人要知美丑、辨善恶,做一个好人。直到今天,我家里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由五世祖陈公丙川书写的堂号(附图18)。
我家的绞圈房不是一次建成的,先建设了前埭一幢五间堂,尔后又陆续增添后埭和厢房,逐渐形成一幢规制完整的五开间绞圈房子(附图19)。
建成了绞圈房,所以前客堂的后壁也经过改建,变成可以开合的屏门,平日里是推开的,需要的时候装上长板门便是一间客堂。前客堂的二步梁上有一个家堂,上面摆满了陈家历代先祖的牌位。清明、冬至、年夜时总会打扫干净,供上香烛斋菜。可惜在十年浩劫中被拆毁。
碰到节庆,绞圈房里里外外则更热闹。每逢农历七月半,我们知美堂一门人都聚在绞圈房的前后客堂内摆上八仙桌,聚餐喝酒。吃罢后,要举行热闹隆重的“抬老爷”仪式,地点是在绞圈房的客堂内。我们家的张妙琴素来是个念佛婆,平日里都在客堂内“笃笃笃”敲着木鱼,这时候她和隔壁知美堂的徐四舍一起替“老爷”揩面换衣,四乡八邻的念佛婆们则都来念经帮忙。之后由宅上的几个青壮年抬着“老爷”,在阳灌泾庙庙界内的各个村宅游行。还有用银钩穿过手臂的,俗称“扎肉香”,下面有提着花篮的,有提着灯笼的,往往都是“血淋嗒滴”。这是青壮年为了出风头的行为。
看戏也是七月半的一大乐事,在绞圈房南侧门口的场地上,用门板、长凳搭台唱戏,请上海草台班子来演出《阿必大》《陆雅臣》《借黄糠》等老戏。
正月十五出灯,本宅也有自己的特色。宅上没有甩龙灯的,只有点塔灯,通常由陈学良做发起人,在我家绞圈房的门口竖起一根高旗杆,每家人家凡有一个男丁便出一盏灯,上面写上自家的堂名和男丁名字,如“知美堂陈祥元”,祈祷节节高。孩子们都由父辈用竹篾或芦苇做兔子灯、西瓜灯等。
抗日战争中,三陈宅地处蕰藻浜、杨泾附近,是战略前线,全村房屋尽毁,绞圈房也被拆毁,大半用作建筑工事,甚为可惜。当时绞圈房还做过战时指挥部,挖过防空洞(新中国成立后防空洞便填没了)。时局平稳后,长辈们陆续回迁,那时候有两家没有男性子嗣,老人过世后,房屋便传了人家(嘉定风俗:无嗣者房产传给叔侄),故而未重整房屋成一绞圈。
20世纪80年代,历经六代人,有着110多年历史的绞圈房被拆去,建成了新楼房。我出生的时候老房子已经不在了,但祖母时常会和我讲起过去发生在老宅中的一些故事。家里留存着的不少老物件也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岁月。
过去因为田地充裕,所以家中出去闯**的人很少,都是些老实本分的农民,我们堂里的风气很好,敦亲睦族,人与人之间相处和善,几位长辈都是全村口口相传的典范。
四世祖陈公永明的娘子张妙琴,终日吃斋念佛,抗战中对小叔(陈凤明)家的孤儿寡母视如己出,做事时事无巨细,待人宽厚,103岁终老,是远近闻名的“张老太”。
同为四世祖的陈公凤明,身材矮小,故而大家叫他“小老头子”。他勤劳上进,人又能干机灵,积累了一定的财富。1934年,他仅24岁便过世了,过世前已凭一己之力在绞圈房子西侧建了一幢建筑高耸、屋架挺括的五间堂,那是当时村中建筑最好的房子。
云娣女,出嫁前在家操持内务,将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出嫁后也不忘娘家人,常回娘家探望,人称“小阿娘”,是个“佳人头”。
我的叔公陈培良、陈国良,自幼聪颖,都是宅中早期的大学生。到今天我们小辈绝大多数都是大学生。
150多年中,知美堂里的风风雨雨、人情滋味、敦亲睦族有过太多太多,我所记录的只是只言片语。今天,村子已经历经了拆迁,大家都已各散东西,但血脉是难以割断的。“知美丑、辨善恶”的家风家训,更会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作者简介:陈晓刚,生于1996年,长于南翔农村,自幼对传统文化及古建筑有着浓厚兴趣,初中毕业后入上海戏曲学校(上海评弹团)学习评弹。现于大学专科学习室内设计专业。平时遍访嘉定地区的传统民居,痴迷于传统民居中的建筑艺术和生活痕迹,是嘉定区文物保护志愿者。多次在《古建与民俗》《嘉定报》等报刊发表传统建筑简要介绍,以唤起大家对本土传统建筑的保护意识,是嘉定地区的一个小“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