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清。故乡的山水,故宅的面貌,时时萦绕心间。岁月会流逝,人事常代谢,但乡愁却像好酒一样,经陈年而更醇香。七年前,我偶然间读到绞圈房的文字和图样时,感觉就像一根火柴燃起,满屋亮堂,儿时在绞圈房中生活的情景,一股脑儿地涌到眼前,就此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探索海派源头,追寻城市记忆的道路。

这本小书,就是我们努力了七年多的成果。我们俩一个是作家,一个是建筑档案专家,对绞圈房情有独钟。朱亚夫于2012年8月1日在《新民晚报》写了《忘勿脱老宅“绞圈房子”》后,从此再也忘不掉绞圈房,曾在报刊先后写了30多篇文章。他第一个倡议成立“上海绞圈房博物馆”,提出“上海石库门脱胎于绞圈房”的论断,执笔撰写《请给上海本地老房子一席之地》的呼吁书,要求有关部门保护周浦棋杆村的顾宅绞圈房,在网上致力于绞圈房的调查和资料(故事)征集。娄承浩积极关注绞圈房,组织社会各界人员考察绞圈房;并代表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组织召开绞圈房座谈会,举办绞圈房研讨会。他通过新浪微博发出博文《大家来议绞圈房》《绞圈房焦点问题的思考》,网上阅读量达上万。他还撰写《上海绞圈房寻真:中国传统民居与上海绞圈房及石库门》发表在《H+A华建筑》专业杂志上。现在我俩联手写书,无非是想为我们城市的记忆添上一抹不走样的色彩。既是色彩,便希望生动活泼些、颜色光鲜点、接地扎实点;但色彩不可失真,更不能走样,否则误人子弟。我们把自己的探索和思考,如实地奉献出来,期望在人生的晚年,能为自己世代居住的城市,提供一些记忆,留下一些印迹。

本书所讲的绞圈房,是根据现在的上海市行政区域划分,其实在历史上它所涉及的有江苏东部、浙江北部和上海本土。

本书共分六章,导言、前三章主要讲上海绞圈房的来历、特征及其与石库门的关系,由娄承浩执笔;后三章主要讲上海绞圈房的现状、人文故事和文化空间,由朱亚夫执笔。附录部分,是部分绞圈房居住者的后人和知情者写的绞圈房实录。全书由朱亚夫组稿,娄承浩通稿。

本书承蒙《新民晚报》记者董纯蕾热心牵线,摄影记者许明、蔡黄浩以及余鸽无偿提供了所拍的绞圈房航拍照片,让广大读者能欣赏到绞圈房的倩影,在此拜谢!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冯国鄞女士,多次组织绞圈房的考察、研讨活动,并发起建立绞圈房微信群,热心联系媒体、电影制片厂,对推动上海绞圈房的宣传和保护,功不可没。自小生长于绞圈房中的朱妙弟先生关心本书的写作,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对此深表谢意。还有绞圈房爱好者“南汇乡土”(李东)、蔡小鸥等将自己辛苦拍得的美照,提供给我们配图,以及其他或多或少给予我们支持和鼓励的朋友,在此一并致谢!还要感谢上海牧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编辑慧眼识珠,热心推介,感谢本书责编林凡凡,她勤于职守,认真审校,细心把关,才使这本书终于问世。

上海绞圈房是一座丰富的矿藏,我们的一本小书不可能穷尽,因此我们愿意以此抛砖引玉,期盼更多的朋友关注绞圈房,宣传绞圈房,保护绞圈房,并对我们的拙著不吝指教。谢谢!

朱亚夫

2019年春于紫来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