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是中国民居最基本的形制。北京胡同、山西大院、徽派民居、江南宅第等各地建筑,都是以四合院这一基本形制,融合各地风俗特色所建成的建筑。上海是江南水乡,又处在东海之滨,民居呈一字形、门字形、曲尺形、口字形等,口字形除多进制庭院外,还有颇具特色的绞圈房。这些都被上海百姓统称为“本地房子”。
《中国建筑史》中只有对四合院的记述,对绞圈房并没有过多涉及。但是在上海民间,尤其在郊区,流传着绞圈房的传说。近几年绞圈房被拆得所剩无几,引起了那些热爱本土建筑历史和文化的人士的关注。
褚半农是上海地方志编写人员,主要研究吴语(上海话)。他从小长在农村,在研究吴语的时候发现了绞圈房的“绞”字的含义,从而开始了绞圈房的探索历程。2012年12月他在新浪博客上发表了《极具特色的上海本地房子》一文,文章中谈了他对绞圈房的认知:“以前后两埭(即两进)的为多,并埭平列有五开间房子。居中间的叫‘墙门间’;墙门间左右各连着的一间,叫‘次间’;次间两边各连一间,叫作‘稍间’。绞圈房后埭略高于前埭,取后发之意。后埭也是五开间平列的房子,它们的名称,除中间的叫‘客堂’外,其余的房子和前埭相同。前后埭相距有4至8米,在前后稍间之间有竖向房子相连,这些房子叫厢房,把整幢房子‘绞’成一个‘圈’的民居,就是绞圈房。这种房子一幢又称为‘一绞圈’。”他除了对绞圈房的平面进行描述外,对构造也有描述:“绞圈房是立帖式,七路头,骨架是全木衔接,且都使用榫卯,真正是‘檐牙高筑,勾心斗角’,而窗子一式均为十楞窗。”
关于绞圈房,《上海住宅建设志·旧有住宅·古老住宅》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其平面布置以正厅或正房为中心,左右两侧是次间或稍间(耳房),正房前左右对峙建东西厢房,这种‘一正两厢’组成的院子,即通常所说的三合院、四合院,凡三面有房屋的,即三合院,四面有房屋的,即四合院(郊区俗称‘绞圈房’)。”《上海县志》1993年版中有这样的记述:“村舍60年代前,大多前有池塘,后有竹园,屋前场地,旁辟菜园。整个房舍,绿荫围绕。家有数株梅树数株桃。正屋瓦房,偏屋小屋瓦房草屋不一,都为平房,外墙打竹篱笆护墙。正房三开、五开间居多,多者达九开间。进探五柱、七柱、九柱,称五路头、七路头、九路头。开间以椽子间距计,称豁,例单数,以11豁至25豁不等。纵向坐落分单埭、二埭、三埭以至五埭、十埭,其中单埭、二埭居多。二埭以上一般为‘绞圈房’。”
刘敦桢教授在《中国住宅概说》一书中,将同济大学建筑系调查的上海市四平路刘宅立面和平面图作为案例(图1-20)。从平面图可看出,刘宅是一幢五开间的绞圈房。笔者见到资料后深感资料的宝贵,即使刘宅早已消失,但这是绞圈房的一个重要佐证。
绞圈房见于书面的研究材料非常稀少,正如褚半农所说:“1983年2月,我从学校调出,有幸参加上海第一轮编修地方志工作,参与编纂《上海县志》等。我撰写的有关章节中要涉及绞圈房子,为此去县、市图书馆查阅各种建筑类正式出版物,希望找到有关资料作参考,事实让我大失所望。各种专业书籍里记载了上海地区曾经有过的各种建筑物,甚至连贫民窟中的‘滚地龙’也被列为一种住宅类型,但就是没有绞圈房的任何记载,连‘绞圈’二字也没有看到。”
1.绞圈房由来
上海地区在三国时期就已经由聚落发展成自然村落。明代中叶以后经济繁荣、人口稠密,百姓住房大量出现。农民住宅大多是木构架,土砖作为填充墙(图1-21),有的在外墙还筑一道篱笆护壁,竹篱用竹材编织成人字纹、回纹和席纹。明末清初填充墙由土砖改为青砖,砌半砖墙、一砖墙或一砖空斗墙,外墙墁上纸筋石灰,形成青瓦白墙。农户宅屋一般有三间:堂屋居宅中,左右为卧室和厨房杂间(图1-22)。家中人口较多,涉及二代或三代,那么户型有四间堂到八间堂不等。富商和官吏的住宅,庭院深深,有二至八进不等,总体上农户、富商和官吏住宅都属于江南民居系列,都遵循中国传统民居以四合院为核心的基本形制。
上海郊区最普遍的三开间农屋呈口字形,四面绞合。我国古代的房屋形状从圆形、方形穴居至围屋的出现,都考虑到男女生活起居、来客与内人之间需有所区别,既需要满足不同程度的隐私,又要防盗贼和外来入侵,因此宅屋构造对外要密封,对内要相互间便于联络。北方四合院还有防灰土和保暖作用,南方四合院有通风、采光、聚雨水作用。
《上海风俗·民居建筑》中是这样描述上海本地老房子的:“直至上海近代开埠前后,本地民居都是‘人’字形结构的栋梁木架,支撑着双坡大屋顶,顶上铺黑瓦。四周竖木为柱,为防江南的潮湿气候,木柱又立在圆鼓形的石础上,柱间或砌以砖墙,或仍以苇笆涂泥为墙。四周虽只以篱笆为院墙,但正对客堂的院墙入口往往修建有砖砌的门楼,门楣上镌有如‘四世其昌’‘耕读传家’‘福禄寿喜’等吉语的砖雕门匾,体现居住者的社会价值和理想。”这种“‘人’字形结构的栋梁木架,支撑着双坡大屋顶,顶上铺黑瓦”的民居,正是上海绞圈房。石础可防潮湿气候,双坡大屋顶比单坡厢房的江南民居更加能防台风。
上海随着地壳变动和海陆变迁,出现三条古海岸线。在大约7000年前的远古时代,上海地区发生强烈的地壳运动,若干东北—西南走向的断裂带涌出地面,经过长期的风化侵蚀,形成今天松江区境内的凤凰山、佘山、天马山等孤立于平原之上的小山丘,人们称之为“云间九峰”。刘惠吾教授在《上海近代史》中指出,上海地区的海岸线自东向西移至嘉定的方泰—松江—金山一线以西不远的地方。海岸线以东还是汪洋大海,唐代开元年(713),为了抵御海潮的侵蚀,军民曾修筑自月浦、宝山至北蔡、周浦和下砂的150里长海堤。南宋乾道八年(1172)又修建了自高桥,经川沙、南汇、奉城至柘林的里护塘。近海地带地势平坦、风大雨多,故当地盐民、渔民和农民都盖低矮的一层民居(图1-23、图1-24)。垦荒之初,地广人稀,朝廷以免税政策鼓励百姓到海边荒地落户,因此不需要为提高土地容积率盖楼房。
上海地区凭借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发展很快,唐宋时期的华亭县就出现“人烟浩穰,轮舶辐辏”的兴旺景象。上海在明中叶时期,商业发达、人口稠密,成为东南名邑。但是平安富裕的日子累遭倭寇骚乱,据史料记载:嘉靖三十二年四至六月,上海连续5次遭到倭寇大洗劫,倭寇杀人烧房掠夺财产,一半的县城几乎被烧。为了防御倭寇骚掠,同年九至十一月上海官民全心合力筑起高达2丈4尺城墙。因此筑高墙一度成了富豪士绅家宅必备的防御设施。现位于老城厢书隐楼内宅的一圈风火墙比县城城墙还高,除了防火外,还有防御功效。一般百姓宅屋,外窗开得又小又少,外面还加实木窗,就是为了抵御倭寇。郑祖安研究员在《百年上海城》一书中根据史料记载,归纳当时倭寇骚扰的罪恶行径:“嘉靖三十一年(1552)夏,有倭船飘至宝山,抢掠数日,夺渔舟去。‘自是遂入寇,无宁岁也。’三十二年(1553),倭寇猖狂侵犯上海。三月,寇首萧显由宝山登岸,明军‘兵皆乌合’‘望风骇散’。四月,战于十九保连宾华侨,明军又大败。上海因历史上未建城墙,无屏障可依,知县喻显科闻风逃走。寇乘胜直趋入市,焚掠县市而去。五月,寇千余人又从太平寺竹家桥入市,‘市民溃散,巨室恣其掠取,粮船泊浦上者悉被毁,满载出海而去’。接着寇北自海口,南自周浦,驾船三百余只大举入侵,‘杀死兵民甚众,纵火焚庐舍及县署,邑里为墟’。八月,寇二百余人乘海船舶县北宫前,又‘焚毁县宇及民房数百,而杀戮士民掳掠男女无算’。”这段史实充分证明了倭寇的猖獗,百姓的安定生活遭到严重威胁(图1-25)。
为确保百姓生活安宁,松江知府方廉下令兴筑城墙(图1-26)。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九至十一月上海县军民突击筑城,整个城墙周长9里高2.4丈,设大东门、大南门、老西门、老北门、小南门和小东门6扇。在此前后,嘉定、青浦、松江、金山、南汇和川沙县城也先后筑起城墙,或在城墙外挖护城河,河上设吊桥(图1-27)。城内需设防,城外民宅也同样需要设防,大户人家的防御意识增强了,所以即使倭患平息后,人们依旧保持着忧患意识。
由此可见绞圈房形成有两大原因:一是处于江南沿海位置,要抗御台风;二是由于屡遭倭寇袭击,建筑须能够防止外敌侵扰。如果不是这些原因,百姓完全可以选择其他上海民居类型。
2.绞圈房定名
由于了解有限,缺乏专业人员的研究,上海本地房一直没有正式定义和名称,在民间也只是口头流传。民间人士的个人见地各不相同,同时也由于各地方言发音不同,出现不同的“绞”圈读音。据统计,有“交”“绕”“筊”“搅”“高”“窖”等近十种。那为什么最后定名“绞圈房”呢?
根据考证,迄今为止最早的一种记录绞圈房的文献出现于清光绪九年(1883)的《松江方言教程》中,由徐家汇土山湾孤儿院天主教出版社出版。书中记载:“五开间四厢房个一,绞圈房子、自备料作,包工包饭,规几好银子末,肯造个者。”这就是绞圈房名称的由来之一,也是从文献得来的定名。这里我们再提供一种名称由来——绞圈房,这里的“绞”如同上海人说的“绞链”的“绞”,其意思就是这种房子四面有房,像绞链那样,绞合而成。
云南民居俗称“一颗印”(图1-28),同样也是一种比喻手法。以方形天井为中心,对称平面布置,山墙无窗,构成封闭住宅。一颗印的住宅基本格局是正房与左右两边厢房及倒座围合,正房左右各一间叫“三间两耳”,左右各两间的叫“三间四耳”。一颗印在湖南、扬州等地也有,有的称“铜壳锁”,有的称“印子房”。广东有碉楼,赣南有围子楼,福建有土楼,都是四面围合的民居,墙身封闭坚固,窗开得很小,这些都是为了防御盗匪。
各地有特色的民居,都有专有的俗称,上海绞圈房也一样。各地民居俗称基本能在书本上见到,但是上海绞圈房在书中却不见一点影子,这与上海的行政地位有直接的关系。上海地区历史上是华亭县、松江府,元代二十七年(1290)松江府知府奏请朝廷获准后,才设立上海县,但仍隶属松江府。民国初,上海地区还归属江苏省,直到1927年才成为特别市,隶属中央管辖。虽说行政地位对于民居来说不是影响力必要因素,但也是重要因素。正因为历史中的上海始终不是一个省级行政区域,所以绞圈房在历史上找不到相关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