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在艰难的溃败途中,接到了史迪威和罗卓英命令他们撤往印度的电报。
杜聿明根本不相信日本人这时已经向密支那进攻,他认为自己安排的96师在那里也可抵挡一阵,他完全相信自己能够抢在日本人前面进入密支那,再从那里渡过萨尔温江回到中国去。
为什么要把中国军队开到印度去?让史迪威这个在他的眼里十足的帝国主义分子来指挥。这次缅甸作战中杜聿明已经深深体会到一个外国人骑在他的头上指手画脚的难堪。作为一个中国人,杜聿明感到自己从投奔广州那一天起就想着把那些大鼻子洋人从中国的土地上赶走,想不到自己出生入死打出这么一个局面时,却偏偏又让一位洋大人来管着,即使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位洋大人的指挥有很多时候是正确的,杜聿明也不愿接受,相反倒是绝对服从了蒋介石从几千里之外用电台进行的指挥,哪怕后来的战局发展,证明很多都是错误的指挥,他也心甘情愿。这不光是由于蒋介石主宰着他的命运,而且还有一种很浓厚的民族主义意识在起作用。
在杜聿明看来,史迪威要把第5军拉到印度去,无非是想把一支中国军队抓在自己的手里,作为他的政治资本,作为他在中缅印战区这个舞台上表现自己的工具。杜聿明宁可向北去闯野人山回到中国去,也不愿意到印度去受史迪威的洋罪。史迪威和罗卓英丢开大部队,独自逃入丛莽去印度,第5军则好像挣脱了羁绊,得到了解放。杜聿明心中不由升起一种欣喜的感觉,或许在密支那与96师一起把日本人挡住,或者打他一个不大不小的漂亮仗,到那时候你史迪威的脸才丢尽了呢。想到这里,一丝微笑从杜聿明脸上掠过,他对参谋长罗又伦下着命令:“马上与38师孙立人联络,让他随同我们一起向北去密支那;命令200师、22师火速向密支那前进!”
第5军隆隆的战车和机械化部队弄得去密支那的公路尘土蔽天,火辣辣的太阳隔着尘埃烤着大地。
孙立人接到史迪威的命令时,部队正在向缅北前进,他立即让部队停止前进。他知道缅甸的气候马上就会转入雨季,部队再往北走,就要进入克钦人居住的野人山,要走出野人山足足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在野人山里正好赶上雨季,那时候的处境将不堪设想。孙立人立即命令部队倒回原路去走英国人退到印度的那条简易公路。
这时孙立人又接到了杜聿明让他向密支那集中的命令,他将那份电稿看了一眼,便放进了衣袋,大步跨上了往回开的汽车。他站在汽车踏板上回头看了看逶迤在山路上完整的车马和装备及兵员,心想,这么一支部队怎么能拿到密支那去送死呢?他这次只好违背副总司令的命令啰,听罗卓英长官的总不会有错吧。这位美国弗吉尼亚军校毕业的将军以十分实际的方式,处理了这个矛盾,他下令全师向印度开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