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村现在已经没有了。20世纪90年代末,谢兴昌刚来时的闽宁村如今早已发展成为银川市永宁县的一个乡镇级单位。
我们现在可以从百度上非常简单地查索到关于闽宁镇的如下简介: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下辖福宁村、木兰村、武河村、园艺村、原隆村、玉海村等6个村庄。
谢兴昌说,他最早来的时候,那片习近平“画圈”的闽宁村就是一片荒凉的戈壁滩,后来变成了几个村,他是最早的闽贺村的支部书记,后来这个村与邻近的兰子村合并,成为新的福宁村。直到2009年,谢兴昌才从村支书岗位上退下。
从戈壁滩到金沙滩——谢兴昌和数万名西海固贫困百姓是这一过程的亲历者和创业者,当然也是受益者。毫无疑问,他们都是这片土地上的功臣。
从1996年中央定下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至今,仅24年时间,近1个世纪的1/4。追溯一下人类文明史的进程,你会发现很少有国家能够像中国一样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将一块一无所有的戈壁沙滩,变成一个应有尽有、四通八达、人均年收入超过14000元,甚至率先用上了许多城市都还没有用上的5G这样最先进的通信技术的现代化城镇……2019年夏天,我第一次来到闽宁镇后,走进了一户户曾经从西海固贫困山区迁来的农民家庭,以及他们现在开的商店、工厂、酒庄和镇里的学校、医院、文化广场、合作社等地方,我不得不相信一个事实:这里,确实并不亚于富饶的江南大地;这里人民的生活也基本都达到了小康水平……他们所在的城镇、村庄和田野,以及通向外面的道路,都够得上内地经济发达的地方。
闽宁镇正如一颗耀眼的中国脱贫史上的璀璨明珠,在宁北的大地上闪闪发光……“无论你来自哪里,请把这里当故乡”,盘旋在镇街上的悠扬歌声,时时牵动着我们这些第一次踏上这片如花似锦的土地的外乡人的心,我感觉自己仿佛真的回到了我时常惦念的老家姑苏。
“真有这感觉?我没有去过你们苏州呀!苏州是古人说的人间天堂……”镇史馆的姑娘惊喜地对我这样说道。
“传说中的天堂你去后或许有些失望,但闽宁镇就是千百万贫困群众所享受到的现实天堂……我羡慕你们,也敬佩你们,因为这个天堂是你们用了不到25年时间就建设起来的。”我真诚地告诉她。
“哎呀!您这是鼓励我们!”她兴奋得跳了起来。
我心想,自然是有鼓励的成分,但更多的是真情实感:如果在我故乡的一块土地上,用20多年时间建起一座新城,这并不算什么奇迹,然而这里曾经是戈壁荒滩。整治戈壁滩本身就是一个世界级难题,更何况欲在世界级难题之上,仅用20多年的时间建一个现代化的新城,这就是巅峰上的巅峰之作。倘若全中国有1/10的戈壁滩能够建成像闽宁镇一样的现代化城镇——就算用100年的时间,那么中国甚至全世界,还会惧什么没有土地、城市户口紧张、经济疲软之类的问题吗?
绝对不会。这些绝对不会是问题!
谢兴昌一家欢度2020年春节
从闽宁村到今天的闽宁镇,就是中国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战役中的一个经典篇章,而绘制这个经典篇章的总指挥就是习近平总书记。
除了已经说到的1997年4月的那次外,2008年习近平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又来考察过一次,之后便是作为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的他,于2016年7月18日至20日第三次来到宁夏。考察最后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3天时间在国内的一个地方考察与开会,这是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国家主席之后少有的安排,可见宁夏扶贫和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全国脱贫攻坚在他心中的分量!
2016年的7月,对宁夏和宁夏人民来说,特别难忘。这一个月太阳的光芒格外灿烂,从南到北的景致也异常艳丽……这个时间是宁夏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宁夏扶贫和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中人们最想念的人在这个月又一次来到这里,他就是习近平总书记。
从18日一下飞机便到了西海固,习总书记从南到北在宁夏大地上考察,一路将温暖和温馨带给了数百万宁夏人民。《人民日报》记者这样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此次考察行程:
……夏日的塞上江南,古风新貌,生机盎然。……18日上午,习近平从固原市六盘山机场一下飞机,就驱车1个多小时来到西吉县将台堡,瞻仰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参观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纪念馆。他向纪念碑敬献花篮,向革命先烈三鞠躬。在纪念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面前,习近平不时驻足凝视。他深情地说,我们党领导的红军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18日下午,习近平在固原市冒雨考察了两个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在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他察看村容村貌,到回族贫困户马科、马克俊家中详细了解脱贫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情况。从住房、设施、牛棚到就业、收入、上学、看病、公共服务,习近平一一察看、关切询问。在同村民代表交谈时,村民代表纷纷述说村里这些年在水、电、路、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发生的显著变化,特别是对贫困户实施人均发展一亩粮、一亩菜、一头牛的帮扶措施,使贫困户收入越来越有保障。习近平指出,好日子是通过辛勤劳动得到的。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离开村子时,闻讯前来的村民们感谢总书记的关怀,习近平同他们握手,祝乡亲们脱贫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在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习近平侧重了解了党员示范带头和能人大户带动、发展冷凉蔬菜种植产业帮助农民脱贫的情况。他看工作展板、看蔬菜瓜果,同种植大户和务工群众交流,向他们询问土地流转的具体操作和无公害种植的基本要诀,同他们一起算投入产出账。习近平肯定他们依靠村党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实施“双带”工程、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做法,希望村党支部增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造福群众功能,激励和帮助群众更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地克服困难,实现致富梦想。
19日上午,习近平来到银川市金凤区新城清真寺。他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宁夏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和该寺开学阿訇马生明陪同下进入寺院,了解清真寺日常管理和宗教活动开展情况,同自治区伊斯兰教界代表人士热情握手、亲切交谈,之后又在礼拜殿外同信教群众交流。听了该寺依法依规开展宗教活动、在信众中宣讲伊斯兰教爱国爱教的精神、积极引领信众参与社会建设、为维护当地和谐稳定发挥积极作用的介绍,习近平称赞他们做得好。他强调,我国宗教无论是本土宗教还是外来宗教,都深深嵌入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深深融入我们的社会生活。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我国伊斯兰教要做好解经工作,注重宣讲最新的解经成果,大力培养宗教人才特别是中青年宗教人才。习近平希望他们坚持和完善好的做法,不断精进宗教造诣,更好深入信众、服务信众、引领信众。
之后,习近平来到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移民村考察。这里是20年前习近平亲自提议福建和宁夏共同建设的生态移民点。20年过去了,这里已经从当年只有8000人的贫困移民村发展成为拥有6万多人的“江南小镇”,从当年的干沙滩变成了今天的金沙滩。他沿途听取镇区规划建设情况介绍,实地察看花卉香菇种植、蔬菜香菇种植等农业科技大棚,了解该村种植、养殖、劳务等产业发展情况。在村党群服务中心,他详细了解闽宁镇扶贫攻坚、福建省对口帮扶等情况,并视察民生服务大厅、卫生计生服务站,对现场工作人员和办事、就医的群众表示慰问。随后,他来到回族移民群众海国宝家中看望,并同村民代表交谈。1997年从西吉县移民到闽宁镇的谢兴昌激动地告诉总书记,一家人搬到这里近20年,感到天天都在发生新变化,要说共产党的恩情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习近平回应他说,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就是要让老百姓时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看到这里的移民新村建设得很规整、很漂亮,大家摆脱了过去的贫困日子,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习近平指出,移民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一种有效方式。要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把移民搬迁脱贫工作做好。要多关心移民搬迁到异地生活的群众,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帮助他们更好融入当地社会。
19日下午,习近平在银川考察了宁浙创业园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在宁浙创业园,他观看创业园规划建设视频短片,到“义乌购”运营中心通过大屏幕实时了解义乌商城建设、运营及宁夏商品在浙销售情况,了解宁夏本地电商企业发展和发展跨境电商产业情况。习近平对宁浙协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他指出,东西部扶贫协作是加快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脱贫进程、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的重大举措,必须长期坚持并加大力度。要鼓励支持更多企业参与西部地区脱贫攻坚工程。 …………
据宁夏的同志介绍,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对宁夏考察特别认真,并且一路跟干部群众讲了很多“热心肠的话”“鼓劲的话”和“希望与激励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的话”……
“你可以看看《人民日报》2016年7月23日那篇《“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文章。”自治区扶贫办的同志说。
很快,我读到了这篇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的回访文章(选段):
七月的宁夏,天高水阔,重峦叠翠。
18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宁夏调研考察,在固原、银川等地走访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农村、企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脱贫攻坚冲刺阶段,宁夏作为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欠发达地区如何与全国实现同步走?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牵挂在心。 循着考察足迹,记者回访了和总书记面对面交流的部分干部群众。
历史长河里找准方位: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
考察路线:18日上午,固原市西吉县将台堡
宁夏南部,距离固原市六盘山机场一个多小时车程的西吉县将台堡,记录着红军艰苦卓绝的征程。
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选择这里作为宁夏考察第一站。
夏雨绵绵。在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前,习近平敬献花篮,整理缎带。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和将台堡会师,标志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会师纪念馆,讲解员王凤杰深情地回忆起接待总书记的一幕:“他看得细、问得深,刚进门就在‘红25军单家集布告’前驻足。单家集一带是回民聚居区,红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制定了这则布告。”红25军经过单家集时,向当地传授粉条技术,回族群众因此称之为“红粉”。王凤杰说,总书记对这段长征史饶有兴致。
纪念馆里,王凤杰多次诵读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真想听听总书记吟诵这首诗,遗憾的是,这一次时间太短。‘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正是今天中国的精神写照吗?”
长征路线沙盘前,习近平总书记讲了一席话,固原市委书记纪峥几乎能一字不落地背下来。“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要走新的长征路,长征永远在路上。当年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夺取政权的长征,我们现在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这是接续进行的。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
“总书记话语间展现出强烈的历史担当。这席话让我想起他反复强调的‘不忘初心’4个字。我们接续的这一棒,就是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固原和全国共同实现小康。”纪峥说。
纪念馆外,上百位干部群众闻讯赶来。霍家沟的马国栋一身湿透,却美滋滋地浑然不觉。“听说总书记来了,谁都顾不上拿伞。”总书记边握手,边问候乡亲们“身体可好?”“种了几亩地?”“总书记惦念着革命老区人民的生活,这份关怀暖和得很。”
小康路上补齐短板:脱贫攻坚靠干部群众齐心干
考察路线:18日下午,固原市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19日上午,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
“全国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一定要实现全部脱贫目标。这是我当前最关心的事情。”习近平对扶贫工作关怀之深、思虑之细,西海固地区是一个生动的见证。
这是习近平第三次来到西海固。这块昔日“苦瘠甲天下”的贫瘠地区,20年前同他结缘。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大战略部署,闽宁合作由此起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任组长,牵头负责对口帮扶宁夏工作。坡地改梯田、打井窖、移民吊庄,习近平当年主导的这些扶贫措施,改变了无数贫困家庭的命运。
20年来,他始终惦念着这里的乡亲。
习近平想到艰苦地方再去看一看。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是个“穷村子”。村里的贫困户马科,没想到在家中见到了总书记。习近平站在绿意盎然的小院里,和他聊起家常。马科兴奋地向总书记汇报:“过去日子揭不开锅,现在养了5头牛,种了15亩地,农闲时外出打打工,全家一年赚个四五万块。”
“粮食够吃,孩子有学上,看病有新农合,下一步你还有什么打算?”总书记笑意盈盈,马科一时不知从哪讲起。习近平殷切嘱咐他:“首先抓好孩子的教育,不能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再一个,扎扎实实把生产搞上去,持续稳定地增加收入。”
贫困户马克俊家格外热闹:“就在咱家这炕上,总书记拉着我的手,叫我老弟。这感觉一辈子都不会忘。共产党带着我们庄稼人实现梦想,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村干部、党员代表、养牛大户和贫困户代表,满满当当挤了一屋子。“村里路修好了,雨天不是一脚泥了”“过去挑水,现在自来水哗哗流”“干部都下村了,过去电视里认识的现在当面见到了”……村民们打开话匣子,争相讲述这些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养牛是杨岭村产业脱贫的重要途径。养牛大户马全龙想着继续扩大规模,从现在11头增加到20头。“总书记勉励我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这两天,我正寻思着把养牛的乡亲们聚一起说道说道。”
兰竹林是杨岭村第一书记,下村9个月。讲起脱贫工作,数据信手拈来。习近平扭头问村支书马安林,你们配合得怎么样?“我连声称赞,配合得好,第一书记工作扎实得很。”“总书记的话,我都记在了小本上:‘一个村子建设得好,关键要有一个好的党支部。’‘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我向总书记拍了胸脯:‘请放心,保证完成好任务!’”
山坡上,十里八村的乡亲赶来了,里三层外三层。雨还在下,他们扔下伞,热烈鼓掌,争相同总书记握手。“有叫‘总书记’的,有叫‘主席’的,还有叫‘习大大’的,大家美得很、乐得很,有人掉着泪珠咧嘴笑。”马安林难忘此情此景:“这就是民心。”
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脱胎换骨成了“富村子”,万亩冷凉蔬菜基地声名远播。总书记一下车,许多种植大户和务工村民围拢过来。
姚磨村的致富路,得益于“双带头”:大力培育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带动农民致富。马秀会就是一位致富带头人。14年前她在村里带头种辣椒,如今牵头一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总书记看了我们新鲜采摘的辣椒和蘑菇。宁夏的蘑菇种植受益于福建农学家林占熺的菌草技术,没想到的是,这是总书记曾经点将派过来的。林占熺的技术推广和应用,成为闽宁合作的一个生动故事。”
姚磨村本来是一个娶不上媳妇的穷村,而今成了争相嫁过来的福地。郭少玲是冷凉蔬菜基地里的流转务工人员:“总书记问了土地承包费、务农打工费、入股分红,他心里有一本账呢!”
罗军是种植大户,晒得黝黑,裤脚沾着泥。过去一瓢种子、一把粮,自己肚皮都填不饱;而今,他担任一家信用合作社理事长,操心着上百户村民的口粮。“我提出,‘想更好了解市场需求’。总书记讲得透彻:‘防范市场风险,既需要经营个体敏锐把握,也需要政府加强服务,尤其要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一个细节让姚磨村村支书姚选印象格外深刻。习近平仔细看了展板上的党支部图表,蔬菜产业党小组、肉牛养殖党小组、劳务输出党小组……“总书记这时候说了一句话,‘产业链上设立党组织’。多生动的方法论!这句话既是我们的党建路,也是致富路。”
贺兰山脚下的闽宁镇,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一个样本。19日上午,总书记到来的消息,传遍了小镇。
1997年,来宁夏扶贫的习近平深入调研,启动一项根本性工程“移民吊庄”,让生活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西海固群众,搬迁到这里。他亲自命名“闽宁村”:“闽宁村现在是个干沙滩,将来会是一个金沙滩。”
春去秋来,沧海桑田。昔日“天上不飞雀,地上不长草,风吹砂砾满地跑”的干沙滩,真的脱胎换骨成了金沙滩,闽宁村升级成闽宁镇,村民收入翻了20倍。
红瓦白墙,小楼鳞次栉比。习近平一行先是乘车绕着小镇转了一圈,看看新村新貌。永宁县委书记回忆路上情形:“他一路都在问老百姓的收入、上学、就医,问村里基础设施配套。他说‘闽宁合作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这个宝贵经验可以向全国推广,做一个示范,实现共同富裕。’这对我们来说是光荣的担子。”
原隆移民村是永宁县最大的生态移民村,安置了来自固原市的14个村组10515人。戴着两千度近视镜的万军红,家中老人年迈、爱人残疾。移民闽宁镇后,他在农业科技大棚务工,手头一下宽裕了。这天上午,他正专心侍弄蘑菇菌棒,一抬头,总书记进了菌棚!万军红激动万分。“我总是一遍遍想起当时场景,今后更要好好干,不辜负总书记嘱托。”
王泉对农业科技大棚如数家珍,他所在的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支持当地产业扶贫的企业之一。村民缺技术、缺资金,依托企业学技术、找市场。总书记对他说:“当地企业要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发挥好推动作用,先富帮后富。”王泉深感责任重大。今年春节一过,150多个村民排队争相承包大棚,可粥少僧多。“这两天,我就定下了方案,‘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只要提出承包,我们就尽力支持’。不仅要让村民通过务工实现脱贫梦,还要让更多村民承包、入股,参与创业,实现致富梦。”
从农业科技大棚出来,习近平又来到党群服务中心。大学生村官李霞正在民生服务大厅忙活。她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总书记来村里的照片,收获几百条留言。“2013年考大学生村官的时候,报名有2000多个学生。总书记很关心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
来民生服务大厅办事的陈国学“听到欢呼声,一转头就在人群中看到了他”。“个头高,手厚实,我一激动就忘了撒手。”不撒手,让他成了村里名人,村民见到他都说羡慕。
隔壁的卫生计生服务站,由镇上卫生院派来医生和护士,他们是村里不少老病号眼中的“宝”。总书记和几位病人攀谈起来。村民田成林移民前后,从家到医院的距离,5公里缩短到了300米。村民马保强有创伤性关节炎,过去买块膏药得翻座大山,现在走几分钟、花七八块钱就能来这做一次理疗。
村南区6组16排14号,习近平走进回族移民群众海国宝的家。院落敞亮、饭菜飘香,移民生活就从这间屋子说起,政府给每户移民分了54平方米住房,同时在一旁留出空地,让他们靠双手勤劳致富。海国宝说:“现在4间屋100多平方米是我后来加盖的。我作为老党员代表乡亲们给总书记讲句心里话,‘不能等靠要,我们好好干才能不辜负总书记的关心’。”
谢兴昌是第一批来到闽宁镇的搬迁户,“19日那天,我就坐在总书记对面。当年是他在闽宁村奠基仪式上的一封贺信给了我搬出山沟沟的决心。我到闽宁村附近农场掰了4个玉米棒子、4个高粱穗子,回西海固后到处宣传这儿的好。山区农民世代梦想着走出大山,盼着不缺粮、不缺水,现在终于梦想成真!”“我越说越兴奋,告诉总书记‘要说共产党的恩情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闽宁镇党委书记钱冬深切感受到两份真挚情感。一份情感是脱贫致富的百姓对“带路人”习近平的感恩,听闻总书记的到来,村民们纷至沓来,都想讲一讲自己的美日子;一份情感,是总书记在字里行间、举手投足时流露的真情,“他热爱这片黄土地,始终挂念着黄土地上的百姓”。
…………
文章还有一部分是记述习总书记考察银川市金凤区新城清真寺、贺兰县宁浙创业园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神华煤制油项目等内容,他的关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等一些话,牢牢地烙在干部群众脑海之中。
这是少有的好新闻报道,因为它的字里行间有“热度”——这个热度来自于党的总书记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相互关切与互动,是心贴心的那种真实的热度。
宁夏的同志告诉我,习近平总书记能把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放在宁夏、放在银川召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所彰显的有效成就和闽宁镇从无到有、到成为“江南小镇”的历史性变迁。“他对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对闽宁镇有感情……”宁夏人、闽宁镇的乡亲们一再这样对我说。
讲感情、有感情,特别是对人民、对贫苦的人民群众讲感情、有感情,这是习近平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共同品质。
生成一个人的感情,首先是他自己属于“多情善感”之人。对人民群众和自己的国家与民族有感情,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质体现。
那天在闽宁镇镇史馆参观时,当地干部群众指着墙上挂着的一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考察时所说的话,异常激动地跟我说道:“我们深深感觉习总书记他自1996年出任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后,对我们宁夏、对闽宁镇(村)充满感情,并时时挂念,让人无比温暖……”
是的,读总书记当时留下的这段话,我们都会与宁夏的同志一样内心充满温暖:
1997年我来到这里,被当地的贫困状态震撼了,下决心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福建和宁夏开展对口帮扶。那时,重点实施了“移民吊庄”工程,让生活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那些地方的群众搬迁到适宜生产生活的地方,建起了闽宁村。20年来,闽宁村发展成了闽宁镇,你们的收入也从当年的人均500元增加到现在的1万多元,将近20倍。看到你们开始过上好日子,脸上洋溢着幸福,我感到很欣慰。闽宁镇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我们要把这个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祝愿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好,宁夏脱贫奔小康的目标早日实现。
——习近平
作为文学作家,我在参观考察和同当地百姓、干部及自治区扶贫工作人员交流之后的强烈感受是:在一片荒凉的戈壁滩上,从习近平当年在这里“画了一个圈”之后所出现的闽宁村再到闽宁镇的过程,就是一部中国扶贫、脱贫的伟大史诗,这一史诗是中国共产党在和平时期为全世界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创造的迄今为止尚无第二部的经典杰作!
是的,自人类走出猿人社会之后,我们所有的想法和愿望就是让自己过得一天比一天幸福和美好,于是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都在进行着不懈努力,并且不断地探索各种制度下的可能性。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努力之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制度下的人类,也出现了完全不同的形态,有的发达和富有,有的强大而繁荣,但无论哪个国家和群体,都没有完成一件事,那便是消灭贫困,让同一民族、同一国家的所有人都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这一任务始终没有完成。
在人类历史上,自共产党出现之前,没有哪个阶级和执政者公然声称自己是为这一目标而存在和奋斗的,只有共产党人出现之后,他们才宣布了这样伟大的使命——要让全世界所有人都能摆脱贫困,过上同样的幸福生活。
这就是共产主义。
170多年前,共产党的缔造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庄严宣布: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因为在伟大革命导师的眼里,罪恶的私有制是阻碍人类共同富裕的最大敌人。因而他们如此坦**地告诉全世界:“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之后,列宁领导的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建立了人民政权,他和他的继任者努力奋斗了70多年,梦想超越和战胜强大的帝国主义,实现全民族人民的平等与幸福,然而最终在内部发生了分裂,导致国家的彻底解体和制度坍塌。伟大的使命将不知何时在俄罗斯这个民族重新被人扛起……
中国共产党人成为中华民族这个苦难民族的执政者之后,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渐渐开始走向强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和民族的飞速发展,让有奋斗精神和伟大情怀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有了更高远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而,在那些自然条件极差、完全不具备人类居住条件的地方也要消除贫困,让那里的人们过上小康生活,这早已被其他国家和民族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有这种可能性吗?谁人能啃下这块硬骨头?
有谁?有谁敢在全国人民和全世界面前立下誓言保证?
有。这个人就是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他代表新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承诺:用5年时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那个时候中国还有多少贫困人口?7000多万!
人口数量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这些贫困人口多数生活在自然条件差的偏远山区和戈壁荒滩,比如西海固等地方。这样的地方,这样的人群,能摆脱贫困吗?发达的欧洲国家早已声称“不可能”,即使在巴黎、伦敦这样的大都市,欧洲人早就认为“贫困存在是天经地义”的事,无须再去耗费心力;在美洲,最强大的美国也早已声称没有力量“背负本洲的贫困负担”,他们认为自己国家内部的贫困本身将是“永恒的国家现实”。辽阔的非洲大地是全世界贫困程度最严重、贫困面积最广大的地方,没有哪个政府或组织真正有能力去思考彻底改变非洲的全局性贫困问题。联合国成立快80年了,讨论和研究贫困问题一直是重要议题,然而至今仍没有看到全球贫困状况得以缓解,故而最终不得不一次次无奈地宣布它是一个“世界级难题”。这也意味着它已无多少能力去破解此题。
世界在贫困面前无计可施。
那么中国,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难道就有让几千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能力?世人以欣喜但怀疑的目光看着中华大地,也在聆听这样的声音:
“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我们要在2020年年底基本消除贫困问题,“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谁人有这样的远大志向和情怀?世界在瞩目,人们在关切——而唯有我中国百姓欣慰,因为我们知道和熟悉他:
“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
“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
“多年来,我一直在跟扶贫打交道,其实我就是从贫困窝子里走出来的。”
是的,唯有这样情怀的人才能把解决人民的疾苦视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与责任,因此才有挑战和解决“世界难题”的担当和勇气。于是我们才会听到如此震撼山河的誓言,才会感受到这暖至心肠的话语: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尤其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下去。”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这些都是今天我们在网络上可以搜索到的“平‘语’近人”中的条文内容,于是我们也就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闽宁镇时回忆他 1997年第一次来宁夏后内心所受的那份震撼和他所下的那份决心!
就像当年谢兴昌从大山深处第一次来到闽宁村开工典礼地听到习近平的贺信之后获得的那份幸运,当年的闽宁村人和现在的闽宁镇人,毫无疑问是幸运者。
并非谢兴昌一个人有这样的感受和体会,所有闽宁镇的人都这样说:他们是习近平总书记关爱下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最大受益者和幸福者。
孛云峰应该是这座拥有10多万移民的新城镇中脱贫致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而他也因为自家的脱贫致富又带动了数百户贫困家庭走上了小康之路。从西海固走出来的这位贫困群众,因为“巧遇”了开发建设中的闽宁村,所以孛云峰在闽宁村(镇)这片热土上,一路顺风顺水,如今他已经是两个企业的老板,而且还被自治区评为“致富带头人”。
孛云峰的个人脱贫翻身史,就是一部生动鲜活的闽宁镇史诗。
没有人相信现在意气风发、满脸笑颜、拥有两家企业、儿子上大学、家中收养两个孤儿的孛云峰,曾经被贫穷逼出西海固,成为远走内蒙古的“绝命孤行者”。
“不敢再去想那一幕了……”每每回忆起20多年前的那个新婚10天后的漆黑长夜,从不轻易挥泪的孛云峰就会潸然泪下……
20多年前的那个漆黑长夜到底发生了什么?
“因为我不知如何活下去,我看着新婚妻子,又知道她可能怀孕后又要生下孩儿,我靠什么把他们养活呢?所以我越想越害怕,越想越不知如何办,越想越不敢再在家待下去了,于是我做了一个男人最不该做的事——就在那个漆黑的夜里,我从家里偷偷地逃了出来……逃出了西海固……”孛云峰在那一夜干了这件事,那天是他新婚后的第10天。
10天后就得正经过日子了,可孛云峰觉得自己有愧于新婚妻子,是他把她“骗”了,因为他曾在婚前一次次向她发誓:只要跟我结婚,保证你过上好日子,过上比别的女人要好的日子。孛云峰是个讲信誉和面子的男人,但他觉得自己无颜面对新婚妻子,因为他彻底食言了,根本无力兑现自己的誓言。不说家里一无所有,就连自己做新郎的外衣也还是他姑姑从集市上买的一件看上去像是新的其实是别人穿过的衣服,孛云峰甚至觉得连妻子嫁进门后每天喝的一口水恐怕他都很难满足。大男人连这点都做不到,还有何脸面?但最重要和最让他无法向妻子解释的是:他的父亲为了给他娶媳妇,结果积劳成疾,而孛云峰为了给重病的父亲治病,积下一身债务,可父亲依然不治而亡……
孛云峰当时并没有想到还有可能回到这个家、回到这片土地,所以他在摸出家门后,悄悄地到父亲的新坟上烧了一把纸,又磕了头,哭着说:“爸,儿不孝,儿无奈不能再为您烧香磕头了!爸——”这一声绝望的哀号,孛云峰自己说,“连野狼听了都会吓跑!太悲恸了!”
离别西吉,逃出西海固后,孛云峰就朝着内蒙古的方向,一路乞讨,一路流浪……当时他身上仅有10块钱,到黄河边时仅剩下5块。他就用这5块钱搭乘一个羊皮筏子,到了内蒙古。
“因为在家乡就听人说过,那里能够找到一天挣6块钱的活,所以我一心想着到那里找条活命的路……”孛云峰说。
他找到了。但找到当地人时他已经饿得不省人事,连敲人家门的力气都没有,便倒在了地上。
“这娃儿咋啦?”好心人开门一看,急忙将他扶起来问。
“饿的。我从西海固过来找活的……几天没吃东西了……”此时的孛云峰只剩一口气。
在主人家吃完饭后,孛云峰立即跪下双膝,道:“你们家有没有活,我干3天,算这顿饭钱……”
“娃儿,快起来!有活!有活给你干……”那个让孛云峰能记一辈子的内蒙古人高升科的话还未落音,宁夏西海固来的小伙子已经哭得撕心裂肺。
绝命路上,他活了过来。这个故事并不遥远,就在谢兴昌他们准备搬迁到玉泉营的前后脚。
孛云峰逃出家后,村里没人知道他去了哪儿。新婚妻子就成了“寡妇”。她也哭,哭得更凶,但她没有失去盼夫归的一丝信心,所以她留在孛家,直到一年后突然收到一封来自内蒙古的信……她哭了整整一宿:杀千刀的孛云峰!你给我死在外面啊,永远别回来!呜呜呜……
其实这一年在外面的孛云峰活得极其艰难:一开始在给他吃了碗饭的高家干活,人家给他每天一块两毛的工钱。突然有一天孛云峰悄悄走了——“我知道人家也是穷人,没法多给我工钱,可我要找的是一天挣6块钱的活儿,所以就跑了……”
之后的日子,孛云峰到处寻活干,但多数时候只有三五块一天的活儿,也是停停断断。直到有一天碰到一位同是西海固的老乡跟他说:“你还在外面浪费时间干啥?我们那边已经有许多人‘吊庄’搬迁到了银川市郊了。”这才让孛云峰有了重回宁夏、重回故乡的强烈念头。于是他用草原的清泉水,认真地擦了一把自己那张早已被风刮干裂的脸,然后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南归之路。
他到闽宁村时,正值“吊庄”移民大搬迁之时,盖房子需要大量劳力和有些技术功底的匠师。“其实那个时候,包工头是最吃香的,我就看准了机会,因为我在内蒙古那边干活时曾经当过小包工头。”在外闯**过的孛云峰比刚从大山里出来的西海固人脑子灵活些,于是他就挑头,带着几位有些手艺的农民工,当起了盖房子的小包工头。
他由此发了!
“你们谁想多赚钱,就跟我多干活!加班加点拼命干,就能赚大钱!”孛云峰这样对他手下的农民工说。于是大家拼命地跟着他干活!
“我后来才知道:原来我们有盖不完的房子,是因为福建亲人们通过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给了我们这些从大山里搬迁来的贫困群众每家每户安家费呀!”孛云峰说。再后来,他的活儿更多、更大——因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中还有引水工程、道路建设工程、医院学校工程……总之有孛云峰干不完的活儿,越干越大的活儿,越干钱赚得越多的活儿!
他发了!开始是一个月能挣上四五百元,后来是四五千元。“再后来就是万元啦!”孛云峰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这个时候,他扬眉吐气地回到西吉老家,把妻子、孩子和弟弟一家全都接了过来,成了新的闽宁村人。
“我们是看着闽宁村像上了高速公路似的飞奔着往前走,后来才知道这一切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怀的结果……”孛云峰说得没错。他和谢兴昌等一批“吊庄”移民就是乘着闽宁村(镇)建设的顺风顺水,走上了迅速致富的快速公路,成为如今闽宁镇上有头有脸的致富带头人。
孛云峰后来又办了建材预制厂、养兔场,再后来他看到闽宁镇越来越漂亮,便承包了800亩农田,带领一帮乡亲搞起了“农家乐”,生意红红火火。当了老板后的他,致富后不忘帮助“穷兄弟”,他把镇上一些孤寡老人接到自己家无偿赡养,让他们安度晚年。镇上有一对幼儿的父母因疾病和车祸先后去世,孛云峰看在眼里,疼在心头,他二话没说,便把这两个幼儿接到自己家抚养……
孛云峰“闽宁好人”的名声,从此在曾经的戈壁滩、而今的金沙滩上传扬。在大学念书的儿子谈论起父亲孛云峰这些事时,说:“其实我爸还是蛮伟大的。”
在今天的闽宁镇,像孛云峰这样由曾经绝命远逃的贫困百姓,到成为富裕又有些“伟大”的人并非一两个,而是相当的多。而他们告诉我,发生这种巨变的重要原因是福建亲人给予了“营养液”。
“营养液?”一开始我没听明白。
“是啊。扶贫、脱贫是中央下的任务,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在做,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使我们直接获得了习近平总书记关怀下福建亲人一年又一年的支持帮助,他们的帮助对我们这些贫困户来说,就是最好的‘营养液’。你看,我这蘑菇房,蘑菇已经种了快20年,就是福建省派来的专家帮助搞起来的。他们不仅带来种蘑技术,还源源不断提供蘑菇营养液……”在一位种蘑菇的农民家里,他这么形象地一解释,我就完全明白了。
但是这次我到闽宁镇一看,那小镇上到处都盛开着各种艳丽的花儿,不说那个高大雄伟的“闽宁镇”牌坊四周簇拥着多少争艳的百花,就是到了普通百姓庭院,你也随处可见向日葵、牡丹花、玫瑰花等,还有许多我叫不上名的鲜花。
“我现在有个别名叫‘宁夏花痴’。”花卉专家吴建设自诩道。他说闽宁镇和固原许多地方他都去过,“因为在那里对口援助特有成就感”。他说:“刚去的时候,无论是城区还是乡下,你在哪里都看不到什么花色,后来我们把种花的技术带了过去,跟当地人一起研究在黄土、盐碱地上如何种花、栽花,慢慢地花儿种活了,盛开了……看到盛开的鲜花时的那份喜悦劲儿,就是暂时还没有穿好吃饱的人都会露出笑容。这个时候我们就有一种满足感,有一种更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如此一年又一年地在当地种花栽花,如此一趟又一趟地往宁夏跑,连家里人都妒忌地说我真的成‘宁夏花痴’了!”
原来“宁夏花痴”的美名是这么得来的啊!采访现场哄然欢笑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当省委副书记时分管农业,先后来过我们农科院4次,要求我们对口帮扶宁夏也十分具体,明确要我们在‘四个一工程’上为宁夏扶贫、脱贫作贡献。所以我们院也是省里最早参与对口援助宁夏的重点单位之一,派出了最优秀的专家前往宁夏,包括闽宁镇。可以说,只要宁夏方面召唤,院里就会派出最优秀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去支援……”余文权副院长介绍说。
他的话让我想起了在闽宁镇采访时有人提到的一位叫林占熺的“菇爷”。因为闽宁镇上现在非常普及的一种双孢蘑菇菌种产业就是这位“菇爷”传播出来的。
2018年11月14日,在对巴布亚新几内亚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主席在巴新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提到,“18年前,我担任中国福建省省长期间,曾推动实施福建省援助巴新东高地省菌草、旱稻种植技术示范项目。我高兴地得知,这一项目持续运作至今,发挥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成为中国同巴新关系发展的一段佳话。”
这段佳话的亲历者——菌草技术发明人、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75岁的林占熺教授,此时正在巴新东高地省北高卢卡菌草旱稻示范基地,带领专家组与百余名来自东高地省各地的乡亲们汇聚一堂,参加一场特殊的聚会——“福建—东高地菌草一家亲”活动。习主席来访的消息早就传遍了东高地,当地民众以这样的方式庆祝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巴新。
巴新当地时间15日晚10时30分左右,本报记者连线采访了林占熺教授。
“这是我第24次来到巴新!20年来,我们把他们当兄弟,他们也把我们当亲人!”电话那一头,林教授的声音激动而洪亮。
巴新是菌草技术开启援外之路走向世界的第一站。林占熺说,1997年5月,应东高地省之邀,他带领福建农林大学的专家团队在鲁法区建立了首个菌草技术示范基地。
“团队克服各种困难,没日没夜做实验,到1998年1月14日重演示范成功,实现东高地省菌菇栽培‘零’的突破。鲁法区为此举办了盛大的庆典活动,巴新总督、副总理和多位部长都来了。东高地省的土地上第一次升起中国的五星红旗、奏响中国国歌!作为中国人,我感到非常自豪。”林占熺回忆起这段奋斗历程,话语声中仍掩不住兴奋……
在福建的采访,让我有机会知道了林占熺这位被宁夏人亲昵地称为“大菇爷”的菌草大专家的许多有关“菌草人生”的传奇佳话,包括他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这一项目。后来林先生连自己的女儿也带过去一起为兄弟般的巴新人民做好事,而且一做就是20余年。
我知道的是,也是在1997年这一年,考察完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的项目后刚刚回国,林占熺先生就接到省里指示:习近平副书记希望他到宁夏帮助那边的群众培训菌草技术,推广家庭致富的蘑菇种植。“我这就去。”福建农林大学的同志告诉我,林占熺二话没说,背起行囊就往机场走。这一年林占已是年过半百、享誉世界的菌草大专家了。为了给刚刚建立的闽宁村贫困群众开辟第一个产业扶贫项目,他手把手地在蘑菇棚里教农民们种蘑菇。尤其是他在这里推广的双孢菇,日后成了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
野草和菌蘑,本不相干,但在林占熺的眼里,它俩应该可以“合二为一”,成为“为我所食”的佳肴。在南方,大家知道种植蘑菇一般都用木头做蘑菇棒,但同时也消耗了大量森林资源,“菌林矛盾”日益凸显。
野草有没有可能替代木头呢?这个想法在林占熺脑海冒出来之后,他就没有一天停止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钻研……后来他在海南、云南和四川等地考察,发现很多干旱地区有一种叫芒萁的常见野草生长得比较旺盛,于是他用芒萁草代替木头尝试蘑菇种植,并获得成功。“野草+蘑菇=食用菌”的科研成果从此在我国诞生,并进入千家万户。1996年,在首届菌草技术国际研讨会上,林占熺正式将这种菌草的英文名确定为“Juncao”。当时有人担心外国人不明白此为何物,林占熺笑道:“这不要紧,可以让他们来学习嘛!我就是想让全世界知道,这个科研成果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
用菌草代替木头种植蘑菇,既解决菌林矛盾,又可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这是林占熺先生的贡献,他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菌草大王”。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启动后,熟悉林占熺的习近平自然首推这位菌草专家亲赴宁夏指导推广他的权威技术。
林占熺来到宁夏,到当时的闽宁村后,面对一片荒芜的戈壁滩,他的眼睛被一丛丛骆驼刺和红柳苗所吸引……于是他又一次开始了“与野草为伍”的艰辛的科研探索,结果在1998年就利用菌草培育出与当地水土相符的“本土蘑菇”。就这样,闽宁村上第一个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产业项目——种蘑菇成为一大热门。“家家户户可以种”,“不出家门就致富”,“还有举手就可获得政府补助”……这么多好处,老百姓听得直接,看得清楚,立马踊跃参与。林占熺和他的助手们一时忙得不可开交,一天有时会跑上十几户、几十家,吃饭、睡觉都被农民们抢来抢去的。这“菇爷”的美名,随即也就传遍了闽宁村(镇),传遍了宁夏大地……
“哎呀呀,开始我们就是不相信那么又黑又臭的一堆草料里能生长出啥东西来!后来福建‘菇爷’耐心地给我们指导,你说怪吧!草堆里竟然长出又白又嫩的一片蘑菇来了!上街一卖,比鸡蛋还贵哩!”闽宁镇人喜滋滋地告诉我当年种蘑菇的情形。
闽宁镇园艺村的蘑菇种植最出名,后来全镇都推广蘑菇产业。2007年时,全镇的蘑菇棚多达1000栋5000间,棚均收入4500元。许多贫困家庭仅通过种植蘑菇就获得脱贫。
现今在闽宁镇最出名的闽宁蘑菇合作项目——宁闽合发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个在福建农科专家指导下建立的现代化蘑菇栽培和推广基地。走进这里的生产车间,一朵朵白色的双孢菇破土而出,娇嫩新鲜,农民工们正在忙着采摘新鲜的蘑菇。据该公司总经理何龙介绍,永宁县闽宁镇双孢菇工厂化栽培项目是福建省漳州市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与永宁县人民政府签订的合作项目。项目利用福建省漳州市种双孢菇的成功经验,引进荷兰最先进的栽培技术,一年能够生产双孢蘑菇六季。“这一个项目,大约一年的蘑菇销售收入在4000余万元。”主人说到这个数目时,脸上堆满了喜色。
当地农民工在闽宁镇双孢菇栽培示范基地采摘蘑菇
他们说的是真心话。
没有1997年春天习近平来到戈壁滩上“画下一个圈”,今天闽宁镇所在的这片土地或许仍然是一片荒芜的戈壁滩;然而正是在习近平领导和亲自关怀下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让这块沉睡千年的荒蛮原野,以雄狮般的苏醒之势,在短短的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最初的闽宁“吊庄”移民小村庄,到2001年发展为银川市永宁县所辖的新行政镇,仅四五年时间;从银川管辖区域中落后的闽宁行政小镇,发展成为著名的西北“江南小镇”,所花时间不足15年……前后20来年,跨越的是人类文明史上千年的历程,这难道不是一部壮丽的史诗吗?
今天,当我们这些外乡人第一次来到闽宁镇时,面对这片美丽如画、景似江南的土地,你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它在20多年前竟会是一片戈壁荒滩!而你,也会惊奇地发现这里到处可见许多醒目而又亲切的福建元素:比如街头的福建小吃,商店里的福建特产……甚至连中小学里也能看到这些特别之处。
在闽宁镇上的闽宁中学和闽宁小学,当我走进这两所校园,不仅发现校园内特别漂亮,校舍气派而崭新,同时也奇怪地看到许多楼房和建筑名字里都有“美”字,如中学校园内有几栋楼冠名为“志美楼”“育美楼”,小学校园内的几栋楼干脆叫“角美亭”“角美楼”……
“这是何意?”我不由得问陪同我去采访的闽宁镇干部。
“噢,这两个学校都是由福建著名侨乡漳州角美镇出资共建的。”
原来如此!
角美镇是华侨之乡,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启动后,该镇发动海外的华侨和当地企业家积极参与,而闽宁镇的中小学校舍建设就是其资助的项目之一。“漳州每年还抽调优秀老师到我们这儿支教,他们真的把人间的真善美带到了这里,所以现在你只要去问孩子们一声:知道校园里到处可以看到的‘美’字代表什么吗?学生们就会告诉你:它是我们的福建亲人送来的深情厚谊……”
7年前的一个春日里,宁夏来了位新任的自治区党委书记。他到宁夏后才一个多月,便来到了闽宁镇,4个月后他第二次来此。两次考察、调研,让这位新书记感慨万千,心潮澎湃地写下了如下文字:
……2013年5月,我在宁夏履新一个多月后,在到基层调研、熟悉情况时去了闽宁镇,这个镇的发展和群众的生活状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9月上旬,我再次到闽宁镇专门蹲点调研,先后走访了2个村10多户群众,与他们同吃同住,到葡萄园参加劳动,到企业、学校了解情况,看望镇上的老党员。回来后,所见所闻不时在脑海浮现,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一直萦绕于怀。看到闽宁镇的巨大变化,看到绝大多数群众过上了富裕安康的日子,我感到很欣慰……
走进闽宁镇,感受最深的是这里的群众都怀揣梦想、充满期盼。蹲点头一天,我来到闽宁镇福宁村。这个村有2516户1万多人,是闽宁镇人口最多、发展最快的村。与村干部、村民聊了一上午,我基本搞清楚了闽宁镇的创业发展历史。20世纪80年代,这里是贺兰山东麓洪积扇上的一片戈壁滩,虽说距首府银川市仅百十里路,但自然环境却有天壤之别。开发之初,这里没有电,没有路,没有防护林带,没有像样的基础设施,种的地要靠自己动手开垦,可谓一张白纸。至今一些年纪大的移民回忆起创业之初的艰苦岁月,仍然感叹不已,过去的“烈日”“风沙”和艰苦场景已深深烙在他们的记忆中。当时,他们住在没有水电的土坯房里,白天在地里劳作,夜里听大风怒号。这里位于贺兰山风口的下风向,是全国日照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夏天炽热的太阳晒得人没处躲,冬天大风卷着沙尘刮得没完没了。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移民群众不屈不挠,顽强拼搏,整日在戈壁滩上修路架桥、挖沟挑渠、开荒整地。这里土壤沙砾层厚,大大小小的沙砾占了一少半,连铁锹都插不下去,别说种庄稼了。开好一片地,得用筛子把沙砾一点点筛拣掉,留下的土壤才能耕种。闽宁镇4.3万亩耕地,就是这样一分分、一亩亩筛出来的。有时开好的耕地、挖好的沟渠一夜之间又被风沙埋掉,修好的路、建好的扬水泵站不时被山洪冲垮,盖好的房屋、砌好的院墙经常被暴雨冲塌,即将成熟的庄稼也经常被冰雹砸得七零八落。说起这些,年纪大的移民总是重复着同一句话:“当时让人死的心都有。”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怀揣的梦想,始终没有放弃过上美好生活的希望。沟渠让风沙埋了,他们再开挖;道路让洪水冲垮了,他们再整修;房屋被暴雨泡塌了,他们再翻盖;庄稼绝收了,他们再播种。凭着这股坚韧不拔的精神,闽宁镇的面貌一年年发生了变化。防护林带长起来了,肆虐的风沙被压下去了,果园良田多起来了,柏油路四通八达了,烈日也不再“追着人晒”了,再也感觉不到昔日戈壁滩的蛮荒了。镇党委、政府驻地也已发展成一个像模像样的小城镇,道路宽阔,店铺林立,很难想象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不毛之地。
…………
2016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闽宁镇移民谢兴昌家。当听谢兴昌介绍当年跟他一起到闽宁镇“吊庄”移民并安居下来的11户贫困群众中,已经有7户买了小轿车,共产党的恩情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道:“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就是要让老百姓时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是啊,人民需要党和政府给予的温暖,只有这样的温暖,才能让人民真正感受到什么是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大家庭。有了这样的温暖,昔日的戈壁荒滩,就能变成美丽似锦的金沙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