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赵泽他们是第一次吃,觉得好吃得不得了。

长顺高兴地道,“姑爷,这粮食好吃又饱腹,小小姐说得没错,三十文一斤都有人买。”

张老太以为自己听岔了,“多少?”

“回老太太,卖三十文一斤。”

“哎呀娘。”张老太惊得眼珠子瞪得溜圆,“这比肉还贵,你们是真敢想啊。”

盛长生叹气,“娘,你不知道,城里的大米都涨到了十几文钱一斤。”

“十几文?去年也才七文而已。”

队伍里一位婆子茫然又恐慌,“生哥儿啊,旱灾两三年,又遇上地动,这世道还乱成这样,咱逃荒,能活吗?”

“能。”盛长生目光坚定,“咱不但能活,还要活得好好的,活出人样来!”

他的语气铿锵有力,透着无比的信心和坚毅,大家不禁心潮澎湃。

老婆子一拍大腿,“成,有你这句话,我就什么也不怕了。你方才说要带着大家去卖红薯,那就去吧。咱们妇孺不进城添乱,就在这儿等着你们。”

盛长生点了点头。

吃过饭,盛长生带着几个发小,再从队伍里挑了七八个年轻力壮的汉子,和赵泽等人一同进了城。

盛佳宁和赵玉兰假装去方便,实质上是进了空间,死命的刨红薯地儿。

盛佳宁累成了狗,“我这两天干的农活,都比我过去二十年干的多。”

赵玉兰呼哧呼哧喘气,“你别说话,憋着一股气,干!”

这具身体的主人娇生惯养、好吃懒做,身体虚得不行,要说累,谁都比不上她。

得亏喝了灵泉水改善了体质,不然这会儿要猝死了。

佳宁也不再说话,铆足了劲挖。

多挖一斤红薯就能多挣三十文钱,这挖的是红薯吗?

是钱!

全家乃至全村人都指着这点钱救命呢!

多浪费一分钟,都让她有负罪感!

母女俩拼了命的挖,感觉时间差不多了才停下,把红薯堆到刚才的位置,约有千斤的样子

回到队伍里,张老太没有过问她俩的去向,其他人也都没问。

其实大家稍微一想就知道。

那些红薯不可能凭空出现的,得有人送来。这母女俩定是与别人接头去了。

这事儿要保密,他们也不会傻到去问,心照不宣就成。

很快,盛长生便来拉第二趟红薯。

他带着人“呼啦啦”的就把东西装上了车,水都顾不上喝一口,便又驱车直奔城里。

赵玉兰喊他,“孩子他爹,这么火急火燎的,是不是第一趟的全卖掉了?”

车都走出了一段距离,盛长生在牛车上的红薯堆大声回,“是,卖掉了!”

“艾玛,这么好卖!”

赵玉兰喜不自禁,去找闺女,“佳宁,快,咱再进空间好好干一场。”

盛佳宁正缩在一颗大石头边打盹,一听她娘这话就郁闷了。

“娘,我双手都烂完了,双腿沉得跟灌了铅,我挖不动了。”

赵玉兰一想也是,孩子老遭罪了。

“那你歇着,看着你弟点儿,我自个去,啊?”

赵玉兰风风火火去找小黑,找了个无人的地方,“嗖”的进了空间。

一进去便拼命的薅红薯。

她想着自己多薅一个,闺女就少受一份罪,家里便多一点进账,所以她得薅,使出洪荒之力薅!

盛佳宁真的很累,但她再也睡不着,满脑子都是老妈弯腰吃力地拔红薯藤的身影。

她去找小黑,要换赵玉兰出来。

小黑汪汪叫:“你妈力气大着呢,她挖的红薯是你的双倍。”

盛佳宁不服气,“就我妈那娇气的身体,手无缚鸡之力,她能比我好?”

小黑:“灵泉水激发了她体内隐藏的武力。”

“武力?你指的天生神力吧?”盛佳宁惊愕,“我靠,老天爷让我妈跟我共享空间,还单独给她开小灶?”

她老妈莫不是天道亲闺女转世吧?

小黑:“你也有。”

盛佳宁又惊又喜,“啊?我的是什么?”

小黑:“尚未激发,还不知道。”

盛佳宁:“……”

说了等于没说!

只是,老妈天生神力累不着她,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盛佳宁美美的睡了一觉。

她睡醒了天也黑了,吃了两个红薯,老妈还没回来。而大家都蜷缩在木棚里睡着了。

她没再睡,跟着巡逻队一起值守。

队伍里只剩妇孺,若是有人起歹心来偷粮食偷小孩,小黑能第一时间发觉,便会提醒她。

到了下半夜,赵玉兰出来了。

她脸色苍白,浑身汗出如浆,双手十指肿得跟萝卜一样,盛佳宁都心疼得直掉眼泪。

“妈,你如果在空间里喝点灵泉水,保你立即满血复活。”

灵泉水能快速治伤、恢复元气。

“对哦,我给搞忘了。”赵玉兰拍了拍额头,忽然看着她,“那你怎么不喝?”

盛佳宁摸着小黑的狗头,“我喝了呀。”

“那你说的双手烂完、挖不动了呢?”

“我那是……”

盛佳宁想说什么,忽地“卧槽”一声蹦起老高,“嗷!妈,你听我解释!”

赵玉兰边追她边撸袖口,“你就是找借口偷懒,还有什么好说的!”

“妈我是真累,骗你是小狗。”

小黑“汪汪”:“主人,你不要侮辱狗。”

……

一晚上平安无事。

第二日的早饭依旧是红薯玉米。

赵玉兰也有给队伍里的其他人分。

大家昨天之前,都是一边羞愧一边吃,可昨天知道了这两种作物的价值,便说什么也不肯再要。

赵玉兰说,“不吃会饿死,吃了咱们就同甘共苦,拧成一股绳,一起活下去!”

她说这话时,婆婆瞪了她八百回。

败家娘们儿,这红薯三十文钱一斤,一个红薯差不多半斤,你自个儿算算,这都散多少钱出去了?

就不能等生儿买了大米回来再接济别人?

赵玉兰没听见老太太的心声,但从她翻得快抽筋的白眼中看出她对自己的不满。

这老太太真是抠,她也不想想,逃荒路上那么艰难,自己家又都是半大的孩子,要有点儿事,都找不到人搭把手。

和大家打好交道,互相照应,才能走得更远,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