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面试官想要聘用的并不是履历光鲜的精英,而是能够长期一起工作、值得信赖的伙伴。从面试官的角度来看,无论招聘来的新员工是刚毕业还是跳槽而来的,都应该不断地成长,这样公司才能安心地把工作交给他们去做。

为了回应这种期待,我们必须先从客观的视角,用冷静的态度来审视自己的实力与个性。如果一个人做不到这一点,只会用吹牛的方式来让自己脱颖而出,提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要求,那么他必定无法得到面试官的垂青。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也有自己不擅长做的事。我们应该先接纳原原本本的自己,保持谦虚和坦诚的态度,然后想办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去提升自我。

无论是在面试中,还是在新的职场中,只有我们先学会接纳自己,别人才有可能接纳我们。只要我们记住这一点,让自己的一言一行变得积极起来,那么就一定会有人愿意成为我们的伙伴,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97条

当你想在面试中展示自己的优势时

在面试中,为了给对方留下一个更好的印象,我们有时候会说一些没必要说的话。

例如,当面试官提问说“你想来我们公司从事什么工作”的时候,有的人会回答“我什么工作都想尝试”“我什么都会做”,然而这样的回答方式有些太过千篇一律,对方可能反而会心想“说这种话的人往往什么都不会”。即使这种热忱得到了面试官的赏识,成功被公司录取,如果对方在之后的实际工作中没有展现出相应的水平,也会令周围的人感到十分失望,使自己的印象分大打折扣。

如果换一种说法,比如“留学生活培养了我的挑战精神,面对任何工作我都一定会全力以赴”,可能会更容易勾起面试官的兴趣。在接下来的面试中,我们可以再跟面试官讲一讲自己这样想的根据,比如以前的一些经历和考取过的资格证等。

当我们想表达自己具有领导能力时,也不要光是笼统地说“我是适合做领导者的类型”,而是最好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比如“我曾经做过社团的社长,管理50名社员”或者“我曾经做过学生会会长”等,这样才会更有说服力。

然而在有些面试中,面试官更看重员工的协调性,而不是领导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光是向面试官展示自己的领导能力可能就不太合适,最好同时表现一下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

总之,面试的关键在于“突出优势”,而不是“面面俱到”。用自己最大的优势来一决胜负,更容易给面试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98条

当你有想做的工作时

“说大话”往往很快就会被别人拆穿。有些人在面试中说自己会做某项工作,然而实际上却根本不会;还有些人只是稍微跟某个大项目扯上过一点关系,就吹牛说自己是项目的一员。这样的做法其实和“简历造假”没什么区别,过分地夸大其词往往只会让自己之后的日子过得更加艰辛。

近年来,这种类型的人似乎有所增加,因此,有的人事负责人也表示,碰到吹嘘自己“这也会那也会”的人,一般都会慎重考虑。这种面试的时候说大话来推销自己的人,只要一开始工作马上就会露馅,甚至还会给指派工作的人惹来巨大的麻烦。

然而,也有的人会先虚张声势说自己会做,给自己施加压力,然后再付出巨大的努力来做出成果。如果有这种对工作负责到底的觉悟,那么“说大话”可能也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

如果你对自己没有这么强的信心,但是却很想尝试这项工作,那就可以坦诚地告诉对方“我很想挑战一下这项工作”。只要能表现出足够的热忱,也可以赢得对方的信赖。

有的人吹牛说自己会做,结果实际上却根本不会;有的人承认自己不会做,但是却对工作充满热忱且值得信赖。如果你是上司的话,相信你也一定会把工作交给后者去做吧。表现出热忱和诚意的人往往更容易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99条

当面试官让你介绍一下自己的长处时

在面试时把话说得太绝对的人,往往不会给面试官留下很好的印象。

例如,有的人会在面试时说“我跟任何人都能合得来”,但这显然不太现实,会显得有些过度自信。如果换成“我就算是遇到了合不来的人,也会努力适应和对方相处”的话,对方就会更容易理解一些。

很多人这么说是想要展现自己强大的沟通能力。然而世界上本就不存在“绝对”二字,因此,这样的话只会起到反作用,让对方怀疑我们话语的真实性。

类似的说法还有“我从来都没有发过脾气”“我绝对不会迟到”等,这些都可能会给面试官留下“固执己见”和“不懂变通”的印象。

说自己“从来都没有发过脾气”的人,可能是因为过度压抑自己,导致自己都无法理解自己的情绪。我遇到这种类型的咨询者时,往往会跟他们说“你一直以来太过努力,总是在忽视自己,以后应该多重视自己一些”。

无论是在面试时还是在职场中,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坦诚地表达出来的人都会更容易收获他人的好感。

第100条

当你跟面试官聊得很投机时

一个人和面试官聊得正投机,却突然告诉对方说:“别看我现在挺能说的,其实我很不擅长和别人交流。”此时,面试官心里会怎么想呢?

这就好比一个酒过千杯而面不改色的人突然跟大家说“别看我今天喝了这么多,其实我不怎么能喝酒”一样,表面看上去像是在谦虚,然而实际上却是想要吹嘘一下。

酒桌上听到了这样的话,大家也许还可以一笑置之,然而面试的时候却没有这么简单。“别看我现在和你们谈笑风生,其实这还不是我全部的实力”—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往往很难给面试官留下什么好的印象,反而会让对方一眼就看出这个人是在假装谦虚,想要博取他人的注意。

如果你和面试官聊得很投机,可以直接告诉对方:“我很喜欢和别人交流。”如果之前有过锻炼沟通能力的经历,也可以拿出来说一说,比如“我以前做兼职组长的时候,用谈话的方式挽留过许多想要辞职的员工”,这样对方也会觉得更可信一些。

在从事人事工作的人面前,多余的演技和小聪明根本就无处遁形。我们只需要展现出自己的本来面貌,把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想法坦诚地说出来就够了。

第101条

当你在参加小组面试时

企业的招聘负责人一致认为,在小组面试的讨论环节中最能够看出哪些人只考虑自己,哪些人会为他人着想。

在讨论中,大家往往只顾着主张自己的意见,一旦抓住发言的机会就立刻开始滔滔不绝。甚至有些人为了快点说出自己的观点,会直接打断别人说:“我可以说几句吗?”还有的人在别人说话时会露出一副无聊的表情,并不会认真地去倾听。

如果一个人对他人漠不关心,丝毫体现不出团队协调性,那么无论他的发言内容有多么精彩,都不会得到很高的评价。我在前文中也提到过,企业想要聘用的是能够和谐相处,一起完成工作的伙伴。

因此,在小组面试中,如果有人能够注意到那些还没有发言过的人,主动地征询一下对方的看法,或者是认真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点头回应,那么他们一定会给面试官留下更好的印象,在团队工作中也会表现得十分出色。

这一点不仅适用于面试,还适用于其他小组讨论或是研习会。负责招聘的人往往都会格外重视应聘者的团队协调性。

第102条

当你想要了解自己应聘的公司都有哪些业务时

当我们想要多了解一下自己应聘的公司时,应该先自己做做调查,然后再来询问对方,否则很容易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面试官在遇到对公司一无所知的面试者时,往往都会感到有些不快。

在面试前查询一下公司的相关信息,这属于基本的礼节。“贵公司的××项目给我带来了很深的感触,请问您能详细地跟我讲一讲吗?”—像这样,如果我们在面试时能够先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想,然后再去向对方提问,那么对方就能看出我们在面试前做过调查,会感到十分欣慰。

另外,当对方在向我们介绍时,我们也应该用合适的话语去回应。不要光是用“这样啊”之类的话来附和对方,而是应该总结一下对方说过的具体内容,然后谈一谈自己的感想,或者是抓住其中的某一点继续深入询问。

如果一个人主动向面试官提问,结果在对方回答的时候却又给不出什么反应,那么提问也只会起到反作用。还有一些人喜欢用“话说”之类的词来单方面切换话题,这样的做法也会使对方有一种“被打断”的感觉,大家平时要多加注意。

面试的机会得来不易,大家一定不要忽视面试前的准备工作,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好调查。

第103条

当谈到工作中能够提升的技能时

想要在工作中提升自我,是十分正常的想法。然而面试官所寻找的是“诚实且积极向上、能够成为工作伙伴”的人,因此,以自我为中心的发言往往会给面试官留下负面的印象。

有些人十分注重自己的利益,因此会在面试中询问面试官“在贵公司工作的话,我能够学到哪些技能呢”“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资格考试吗”“这份工作能够为我带来人脉吗”等问题。

还有一些人甚至会直接在面试中宣称“我要在贵公司积累经验,然后有朝一日自己出去创业”。这些话语中无不透露着一股傲慢,暴露了说话者内心的真实想法—“如果遇到了对我来说更有利的公司,那我就会选择(跳槽)去那边”。

即使大家真的这么想,也不要这样直接表露出来,最好是换成其他能够体现出主体意识的表达方式,如“如果能够在贵公司就职的话,我希望在工作中提升××××的技能”。

我在做心理咨询时,经常会听到别人倾诉说:“面试的时候我明明说想要做销售,结果却被分配去做文书工作,好想辞职。”事实上,只有很少的人在进公司后能够立刻被分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上。

一些人事负责人也经常会感叹说,有自己的目标是好事,但是希望大家能够先认真对待自己当前负责的工作。

第104条

当你想表达对工作条件的要求时

虽说面试的主要目的是向对方推销自己,但如果大家出于某些原因对工作条件有要求的话,也应该用诚恳的态度提前跟对方说清楚。

有些需要照顾孩子和老人的人在工作时间方面会受到限制。大家在对工作条件提要求时,一定要把这种家庭原因也一起讲清楚。不要光是告诉对方“我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晚上六点”,而是应该说得具体一些,比如“我晚上需要接孩子,所以明年一整年都很难加班到晚上六点以后”,这样的话对方也会更容易理解。

我听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会在还没有正式上岗前,就对公司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如“我不想加班”“我不想做会计工作”“我想在本部上班,分公司离我家太远了通勤不方便”等。这种没有正当理由,一上来就说“我想……”“我不想……”的做法其实就是一种任性,让许多人事负责人都感到十分头疼。

有的人更重视自己的私人时间,认为工作只要过得去就行,这种观点属于个人自由,他人无权干涉。但是作为职场人士,既然承担了工作,就应该履行自己的职责。

如果有无论如何都无法让步的条件,那么最好是将其以“愿望”的方式提出来,而不是“要求”,如“我会认真负责地完成工作,但是希望能够……”这样的话,给对方带来的负面印象就会减少许多。

第105条

当你发现工作与自己想象的不同时

我在企业中为员工做心理咨询时,经常会听到对方抱怨说“现在的工作不是我想做的”“公司的氛围跟我原来想的不太一样”等。

每个人烦恼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人是对工作的内容不满意,还有的人是对公司氛围有些不适应。事实上,我们所描绘的理想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只要我们在追逐理想,现实就永远都无法令我们感到满意。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努力去接近自己的理想,那么这种不满的程度也许就会减轻一些。

世界上不存在毫无意义的工作。只要我们能够放下个人喜恶,负起责任,完成好公司指派的工作,就一定能够望见更高的平台。到那时,如果我们再向公司提出“等我在现在的岗位上做出了成绩后,接下来我还想再去做一下其他类型的工作”,表达出自己想要更上一层楼的意愿,那么对方也一定会更积极地接受。

工作做不出成果的人,再怎么抱怨和发牢骚也只会遭到无视。反之,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后再提出“想要更高的平台”“一直以来的努力都是为了调到×××的岗位上”,那么上司和人事部门的人愿意认真考虑的可能性也会大幅提升。

面对任何工作都积极努力,不会一味地批判和否定,这样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周围人的助力。

第106条

当你来到了新的职场时

当我们来到一个新的职场,谈起之前就职的公司时,一定要在措辞方面多加注意。“我来这里之前是在××公司(某大企业)工作的”“我以前公司的做法不是这样的”—像这样的话语很可能会给他人带来不快。

很多人出于“想让对方高看自己一眼”或是“不想被别人看扁”等原因,会把自己以前的工作和履历拿出来炫耀。然而这种话说得越多,就越容易引来周围人的厌恶。如果吹嘘了半天,工作中又拿不出相应的成果,就更会被大家看作是“只会吹牛皮的人”,使印象分大打折扣。

如果我们对新同事说“我是被这家公司的魅力吸引过来的”,那么对方也会对我们更有好感。真正工作能力强的人,就算是对自己的履历只字不提,只要拿出了成果,也同样会得到周围人的好评。

在和别人初次见面时,最重要的就是勾起对方的兴趣。因此,用精英的外壳把自己武装起来并不是明智之举,展现自己原原本本的个性才是正确的选择。想要让对方认同我们的工作成果,首先就不能让对方对我们抱有敌意。就算是对方主动来打听我们的履历,我们也最好是不动声色地搪塞过去。

第107条

当你在新的职场中自我介绍时

有些人在新的职场自我介绍时,为了彰显自己的存在感,会把自己以前的职务、业绩、资格证和学历等与社会地位相关的内容拿出来介绍。然而这样的做法往往会起到反作用,因为在别人看来,这就是想要通过堆砌外在的头衔为自己争取更高的地位,甚至还有的人会觉得自己遭到了压制。

因此,大家在自我介绍时最好还是先从自己的性格、爱好或是有趣的经历讲起,让大家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一个原原本本的你,这样才会给将来一起工作的同事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比如我们可以面带微笑地向大家介绍自己说“大家都说我是一个××××性格的人”“最近我沉迷于××××”,或者是讲一讲最近遇到了什么糗事和趣事。要是能突出自己的个性或是爱好那就更好了,比如“我泪点很低”“我特别热衷于露营”等。

当然,介绍自己以前的工作也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一开始最好还是简单地说一下工作类型即可。等到以后跟对方拉近了距离,产生了“伙伴意识”之后,再慢慢向对方透露自己以前的职务或是业绩,就不会招来对方的反感了。

第108条

当你在考虑跳槽时

现如今,做副业和跳槽早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和同事谈起相关的话题。工作方式的自由度逐渐提高,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然而,先数落公司的缺点,然后再开始说自己想要跳槽,这样的做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其实是属于一种“自我防卫”。例如,当一个人跟同事说“我在这家公司学不到什么新东西,所以想辞职”时,他其实是想用“跳槽”这种想法来把自己对当前现实的不满正当化,让自己更容易接受一些。这种做法在心理防卫机制中被称为“合理化”。说得简单一些,就是为自己找借口,从而保持内心的平静。

如果是自己在心里这样想,那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当对方还打算继续在这家公司工作时,如果我们一味地否定公司,可能会使对方感觉到自己也遭到了否定。更过分的是,有些人还会用不可思议的语气去质问对方“你还打算继续在这里待着吗”,这种通过轻视别人来给自己带来优越感的做法也很不可取。

当你想要跳槽的时候,只需要告诉对方“我决定换一份工作”就够了。如果对方追问原因的话,最好是给出一些比较积极的理由,不要冒犯到对方,如“在这家公司工作挺开心的,但是我又找到了其他想要尝试的工作”。

如果跳槽后,原先的公司开始传出对我们不利的谣言,说不定会对我们将来的职业生涯产生不利的影响。世界本就很小,我们脱口而出的牢骚和抱怨,也许某一天就会像回旋镖一样反弹到自己的身上。正所谓“雁过不留痕”,跳槽时也应该干干净净地离开。

第109条

当你发现自己周围没有成功者可以作为榜样,内心感到不安时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据说在人的一生中,工作的时间会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因此,如果我们能够找到有意义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就再好不过了。

有不少想要提升职场竞争力的人会为自己树立一个“榜样”,并试图复制这些人的成功历程。因此,当他们无法在自己的身边找到合适的榜样时就会感到不安,看不清自己在这家公司工作的前景会是如何。

然而,由于榜样会成为我们的比较对象,因此,榜样的存在也可能会令我们失去自信。比如当我们发现“那个人能够做到,而我却做不到”的时候,可能就会感到十分失落。

无论我们如何模仿,都不可能完全复制他人的成功轨迹。在年龄、性格、时代和环境都不同的情况下,盲目的模仿甚至可能牵绊住我们前行的脚步。因此,我觉得,在没有“榜样”的职场中,工作的自由度会更高一些。

当你想要效仿他人的成功轨迹,调到更贴近自己职业理想的岗位时,最好是直接说:“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我想要去×××部门学习相关的内容。”例如,当我们向公司表明“我的目标是去海外的分公司工作,把英语能力应用到工作中,因此我想去国际业务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公司在做人事调整的时候,也就有了判断的依据。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所有问题,人才会更快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