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一问:“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亦忙,何也?”
先生曰:“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传习录·上·薛侃录》
如何做到身累心不累、身忙心不忙?
欧阳德,字崇一,江西泰和人,王阳明的学生,后官至礼部尚书。
欧阳同学的问题,很能代表我们现代人最普遍的困惑:平常,一颗心总是忙得要死,有事的时候,固然是忙得七荤八素、找不着北;没事的时候,也往往是“百种须索”“千般计较”。天天活得这么累,到底是为什么呢?
阳明先生告诉我们:“天地之间的生机,本来就是没有一刻中断的,所以,人活着,就是处于不停的活动当中,这其实也正常。但是,在忙中要有个主宰,才能做到不慌不乱、不急不缓,纵使外在的事物千变万化,心中的主宰却始终如一、寂然不动,人有了这个主宰,生命才是属于自己的。换言之,若主宰常在,人便与天地一样生生不息,虽然日理万机,却总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南宋范浚语),说的就是这个。若没有主宰,便只是一股气在奔突放逸,岂能不忙?”
这段话听完,欧阳同学可能懂了,我们却可能更迷惑了。
什么叫“主宰”?如何培养这个“主宰”?
按照阳明心学的理路,这个“主宰”其实就是“天理”,培养的方法就是“专主一个天理”。但这么说太抽象了,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讲,可以这么说:当一个人待人接物的时候,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情绪、好恶、欲望,并且摒除利害计算和患得患失之心,以纯然的理性来面对事物,就可以称为“专主一个天理”,从而我们的内心就有了一个强大的主宰。
我们在生活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经验:大多数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累,其实都不是身体的累,而是心累。
如果一件事我们喜欢做,就算通宵达旦也不会觉得累。可要是我们不喜欢做的事情,比如老板动不动就叫你加班,你肯定连死的心都有。
正如累主要是跟心有关一样,忙也是这个道理,身体的忙不会要人命,心忙才要人命。所以这个世界上自杀的,大多是劳心者而非劳力者,比如富豪、政客、作家、明星等,都属于自杀的高发人群,而那些终日为衣食奔波的工薪阶层,自杀的概率反而比较低。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心。
那么,如何才能在面对大量纷繁琐碎的事情(而且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做到身累心不累、身忙心不忙呢?
答案很简单:只动脑,不动心。
绝大多数人平常对待事情时,往往是脑子没动心先动,很容易被自己的情感、情绪、好恶、欲望等控制,只有极少数有修行的定力深厚的人,才会只用脑子(理性)去对待和处理事情。
如果把我们自己比喻成采石场上的搬运工,把每天等待我们处理的工作看成是一大堆石头,那么,每天带着情感、情绪、利害计较、患得患失之心去上班的人,就等于平白无故往自己身上加了一大堆脚镣、手铐和枷锁。试问,这样的人能够搬得动石头吗?就算搬得动,也会把自己活活累死。
而善于用理性去对待事物的人,就等于轻轻松松地空着两手去上班,面对那一堆可以把绝大多数人累死的石头,他却能愉快胜任,有条不紊地一一搞定。
这样的人,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心有主宰的人,只有“主宰常定”,才能做到“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而心无主宰,容易受情绪、欲望、利害得失左右的人,就是像王阳明说的“只是这气奔放”,结果当然只能忙死累死。
阳明先生这里说的“气”,指的就是人的情感、情绪、性情等等,比如我们会把发怒叫作“生气”,把欢乐叫作“喜气”,把性格叫作“脾气”,把控制情绪叫作“沉住气”,等等。
由此可见,要让自己能够日理万机而又保持身心泰然,能够用最少的精力处理最繁杂的事务,成为职场上的高效能人士,其秘诀就在于:只动脑,不动心。
民国时代的某位上海滩大佬,说过一段非常经典的话:“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下等人,没本事,有脾气。”
本事指什么?本事不仅指一个人的能力,更是指这个人面对事情时能够理性思考,从容应对。
脾气指什么?脾气不仅指一个人容易发怒,更是指这个人的情商有问题,不善于管控自己的情感、情绪、欲望等等。
健全人生的三原则
那么,一个人究竟要怎么做,才算“理性面对事物”呢?
有必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理性,是一种广义上的理性,它不仅指独立判断和理智思考,更包括一种清明而健全的生活态度。如果这么说还是让你感到抽象、不太好理解,那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这三条具体的建议。
一、不把任何事情视为手段。
我们做事情之所以容易感到累,绝大多数情况是因为我们不喜欢这些事情本身,而是想要事情背后的东西。比如读书就是为了考大学,上大学就是为了找工作,工作就是为了挣钱,活着就是为了成功,等等。如此一来,人生中所做的事,都成了追求别的东西的手段,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我们都很少能够体会到事情本身的乐趣和价值。因此,我们会觉得读书很累,工作很累,挣钱很累,连活着都很累。
事实上,我们并不是非要抱有这种看法不可。
要想活得不再那么累,我们就必须去发现每件事情本身的乐趣和价值。比如读书,就要去体会求知的乐趣和知识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升学;工作,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各种能力,实现人生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挣钱;活着,就要去感受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好,而不仅仅是为了出人头地、功成名就。
当然,我们这么说,并不是要求你做什么事都不要设立目标。恰恰相反,一个人的目标越明确,他做事的动力就越强。但是,关键在于,人生是一个具体的、有着丰富内容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目标和结果。如果我们把生命的重心完全放在目标和结果上,势必会忽略很多事情本身的乐趣,以及生活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所以,我们读书,可以把考上重点大学当成目标,但不能把读书当成手段;我们工作,可以把升职加薪当成目标,但不能把工作当成手段;我们活着,可以把成功当成目标,但不能把生活当成手段。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像马斯洛所说的那样,能够“纯粹地欣赏‘做’本身”,也就是“既能够享受‘到达’的乐趣,又能够欣赏‘前往’本身的愉快”。
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帮自己培养起一种更宽广、更智慧、更具兼容性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不仅能容纳对目标的坚定追求,还能容纳对过程本身的体验、欣赏和享受;不仅让我们朝向最终的目标努力,还能让我们富有创造性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件事,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二、绝大多数事情,都可以被赋予某种意义。
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情?我想,世界上有多少人,也许就有多少种不同的答案。然而,不管你的答案跟别人多么不同,你都要记住这一点:绝大多数事情,都可以被赋予某种意义。
为什么这么说?
只要你活着,就始终要面对事情,当那些你不喜欢的事情降临时,你只有两种态度可以选择:一、以抗拒的、消极的心态去面对,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痛苦万分,感觉生不如死;二、以坦然的、积极的心态去承担,告诉自己既然这件事无法逃避,那与其被它摧残得痛不欲生,还不如以勇敢的姿态,以一种有尊严的方式去应对,就像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弗兰克尔那样(后文会详细介绍此人)。
当然,生活中总有很多不好的事情,比如天灾人祸,比如事业和感情的挫折,比如生活的磨难,等等。但是,无论什么事情,我们都可以通过对自己态度的选择,尽最大可能去减少这些事情给我们造成的压力、痛苦和伤害。换言之,说我们能够赋予一件事情以意义,并不意味着你要去欢迎它,或者硬要把它当成好事,而是说你可以用一种理性的、智慧的方式,去把一件被动接受而且难以接受的事情,变成一件勇敢面对且主动承担的事情。
存在主义哲学家保罗?蒂利希说过一句看似矛盾却内涵深刻的话:“把无意义接受下来,这本身就是有意义的行为。”
为什么可以这么说?
因为,它昭示了一种勇气,一种可以超越任何外在打击的心灵的力量。
马可?奥勒留也认为,当你发现有一件不幸的事情在你生命中发生时,你不要固执地认为它是不幸的,因为你可以在任何不幸和痛苦面前保持内心的自由。他说:“记住,在任何可能使你烦恼的场合都采用这一原则,即这(发生的事情)并非是一个不幸,而高贵地忍受它却是一个幸运。”
三、一次只做一件事。
现代都市人之所以每天活得匆忙、紧张、焦虑不安,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有一种不合理的心理习惯:总是在潜意识中,企图把今天必须完成的所有事情一次性搞定。
很显然,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们经常会在不知不觉中,带着这种错误的心理去从事每天的工作,其结果就是把自己搞得疲惫、沮丧、焦头烂额。
有趣的是,这种近乎强迫症的错误习惯,却是从我们身上某些很好的品质衍生出来的,比如义务、责任感、敬业精神等等。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职场上越是优秀,越具有自律精神,就越有可能患上这种心理病症。
在王阳明的门生中,很多人也会不自觉地犯这种贪多务得、急功近利的毛病,所以王阳明经常告诫他们要“勿忘勿助”。所谓“忘”,就是修行有所间断,有所忘失;所谓“助”,就是“欲速求效”,拔苗助长,结果同样是欲速则不达。
职场上真正的高效能人士,都会对这种心理倾向保持警觉。他们会把一天中要做的所有事情,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安排停当,然后集中精力,各个击破。
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轻松高效地处理繁杂事务,不仅要养成这种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习惯,还要有意识地训练一种高度的专注力,那就是:当他手上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心里就只有这件事,仿佛世界上也只剩这件事。这种状态,就是儒家常讲的“敬”,也是佛教常讲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