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月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

——《传习录·中·答欧阳崇一》

良知是一种正能量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无上心印,也是他一生修学与智慧的结晶,所以他才会说这三个字“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佛教用语,意谓根本智慧、终极真理)”。在其他地方,王阳明也曾讲过,“致良知”就是“吾圣门‘正法眼藏’(佛教用语,意谓彻见真理、含藏万德之究竟法门)”,更是“千古圣贤相传一点骨血也”。

我在第二章说过,如果把阳明心学看成一把宝剑,那么“心即理”就是剑柄,“知行合一”就是锋利的剑刃。现在,我要加上一句话:“致良知”三个字,就是这把宝剑上,那个直指苍穹、寒光凛冽的剑锋!

虽然良知是人皆有之、本自具足的,一般人的良知却湮没不彰。究其原因,就在于“私欲的障蔽”。用王阳明常说的话就是:良知如明镜,“全体莹彻”,然而私欲却如灰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所以,良知必须去“致”,才能体认其“廓然大公”之本体,扩充其“常觉常照”之功用,并践行于“见闻酬酢”的日常生活中。

致,就是体认、扩充、践行之意,三个层面的意思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必须指出的是,在阳明心学中,良知具有两层含义:一、它是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二、它是内在于人却又超越万物的宇宙本原。

第一层含义较为浅显,它归属于心学的功夫论范畴(用);第二层含义比较抽象,它归属于心学的本体论范畴(体)。第一层含义我们前文谈得很多,下面主要来看第二层含义。

关于良知的本体论含义,王阳明曾经在很多地方阐述过。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传习录》卷下)良知就是创造宇宙和生命的精神本原,这个精神本原,可生成天地,可化育鬼神,万物皆从其出,其又超越万物。

“此良知之妙用,所以无方体,无穷尽,语大天下莫能载,语小天下莫能破者也。”(《传习录》卷中)这就是良知的妙用,空间上无形体,时间上无穷尽,说它大,它可以无穷大,连宇宙都不能承载;说它小,它可以无穷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打破。

综上所述,良知显然具有这样的特征——既内在又普遍,既平凡又神圣。

说它内在,是因为每个人都拥有它;说它普遍,是因为它并非哪个人所独有,而是遍布虚空、超越万物的;说它平凡,是因为它是连贩夫走卒也会运用的,尽管普通人不知其所以然,却经常用“良心”“天良”指称它,故说“百姓日用而不知”(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天天用到它,却从未自觉体认它的存在);说它神圣,是因为它是所有古圣先贤毕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和终极真理,故说“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就算千百年后的圣人来验证,它也依然是颠扑不破的)。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良知”在阳明心学中的地位,恰如“道”之于老庄,“空性”之于佛禅。因为无论是“良知”“道”还是“空性”,都具有化生万物而又超越万物、演化时空而又超越时空的根本特征;而且,这三者看似玄妙,其实又都很平实:“良知”就在“日用”中,“道”就在“屎溺”中,“空性”就遍布在你身边的任何一样事物中,即《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谓也。

所以,如果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达,我们也可以说,良知就是一种“正能量”,而致良知就是“开启、扩充、运用正能量”。

为什么可以把良知看成能量?

因为在今天的语境中,只有“能量”这个概念,堪与“良知”的上述特征相似或对应,如能量创造宇宙(大爆炸),能量守恒,能量在宇宙中无所不在,能量与物质的相互转换,每个人身上都具有一定能量,等等。

当然,把良知视为能量,并不是要消解良知的传统意义,也不是要颠覆它在心学体系中既定的思想内涵,而是为了让今天的读者更好地理解把握,并且在生活中有效实践。此外,我们这里说的“正能量”,与物理学或生物学中的能量概念也是不同的,在本书中,正能量指的是能够让我们的生命得以安顿、心灵得以成长、人格得以完善、生活品质得以提升,并与宇宙本体始终保持紧密联结的一种精神力量。

如何开启正能量?

为了开启正能量,在初始阶段,你必须认识到: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就在于人不仅要活着,还要知道为什么活着。换言之,外在的物质生活虽然能够维系我们肉体的存在,却无法向我们提供人生的意义。要获得这个意义,你必须超越日常生活。也就是说,你必须与灯红酒绿的现实生活暂时拉开距离(这里是指心理距离,不是指物理距离),打造一间属于自己的心灵密室(这里是说要培养一种独立的精神生活,而不是让你躲进深山老林)。

接下来,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入“心灵密室”,开始你的修行之旅。所谓修行,并不需要采取什么特定的形式,也不一定要按照什么规范的方法来“静坐”。事实上,一切外在形式都只是辅助手段,都是为了帮助你达成精神转化。用孟子的话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谓“放心”,就是向外放纵、向外追逐、向外发散的心。而精神转化的过程,就是要把这颗习惯外放的心收回来,使之内敛、内观、内省。

这个转化的过程,差不多就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阶段。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与流俗和大众的不太一样。但你无须为此担心,因为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在此期间,你必须有勇气活得与众不同,也必须有勇气活在世俗生活与修行生活的两极张力之中。

一旦成功开启了正能量,你就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进入到“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境界了。就像前文讲过的那样,这时候,世界虽然还是原来的世界,但是在你眼中已经全然不同;生活虽然还是原来的生活,但是你的体验和整个存在状态也已经全然不同了。因为,体认和开启正能量的过程,就是把你整个人的认知系统和意识结构全然转换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把外在的物理自然“意义化”、把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价值化”的过程。

然后,你就活在正能量发用流行的意义世界里了。这时候,你虽然与70亿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但你自己心里清楚,你其实已经活在与宇宙能量同频共振、与终极实在紧密联结、与所有生命息息相通的一个新天地里了。无论你管这个新天地叫天堂、净土、大同世界还是别的什么,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醒来了。

是的,开启就是醒来。

而醒来之后,并不是无事可做了。恰恰相反,你仍然还是要投入到原来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中,只是变得比以前更有觉知、更有力量、更能自作主宰而已。这,就是禅宗所谓的“只异旧时人,不异旧时行履处”。现在,你所要做的事情,就是一个一个去唤醒身边所有人的正能量,让所有人的正能量一一汇入宇宙能量的无限脉动之中!

这时候,活着就是在不断扩充、运用正能量;而扩充、运用正能量也就是生活本身。所以王阳明说:“盖日月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

王阳明之所以将“致良知”作为他毕生学问的总纲和修行的终极指归,就是因为,这三个字可以统摄心学所有的概念、范畴、观点和思想。所以,如果有人问你:阳明心学是在讲什么?你大可以给他这个最简单的答案——致良知。

若他再问:致良知是什么意思?

你就告诉他:致良知就是开启、扩充、运用你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