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国际视野的台湾
祖国宝岛台湾像是一位静卧在海国天界的美丽少女,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美丽,静静地漂浮在海上,在天风海雨的吹打和阳光雨露的照耀下健康发育成长。她从来没有在世界上崭露过天赐容颜和蕴藏着的巨大财富。她只是静处天涯海角的靓丽明珠,犹如藏身在山海云雾里犹如未出阁的美女独自欣赏着自己的国色天姿。终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的美丽被西方远道而来的船员们窥见,这才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和后来帝国主义强盗的觊觎,从此台湾海峡便兵连祸结不再安宁了。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一队葡萄牙商船从欧洲的大西洋彼岸起锚远航,绕过南非洲,驶进印度洋,在我国广东澳门补给后,转舵东北,欲到日本去做生意。那些碧眼红毛的水手们,个个是屡踏风涛,看够大半个地球绮丽风光的冒险家。船队在暮色苍茫时分驶入福建省平静的海域。当晨曦初露,一缕朝阳洒落在海面的时候,酣睡的人们突然被叫喊声从睡梦中惊醒。那是值班水手在高呼:“岛!美丽啊!噢噢,美丽啊!”人们纷纷涌向甲板,向东眺望,但见晨光熹微之中,万顷碧波尽处,浮现一列绿如翡翠的崇山峻岭,林木葱茏,飞瀑如练。俄顷,一轮红日从一座耸入云霄的积雪高山后缓缓升起,漫天彩霞映波浪起伏的海面流淌着金色的涟漪,碧海流金,缤纷斑斓,更衬托出岛上的苍山翠峦仪态万千。确实是航遍三大洋也未曾见过的美丽仙岛啊!
这是西方国家首次发现我国台湾岛时的情景。从此,“福摩萨”(Formosa)这个称号便跟着欧洲航海家们的行踪传遍全球。[1]这就是我国古代神话里所讲的海上仙山“蓬壶”“瀛洲”“岱员”。由台湾本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共百余个岛屿组成的广阔水域,可谓碧海浮珠,璀璨夺目,恍如珠玉串缀的项链,妙曼不可言说。
古人认为台湾的山岭是从大陆东南沿海潜藏入水“展根”蜿蜒出去,宋代大儒朱熹曾登鼓山占卜地脉,见福州“五虎山入海,首皆东向”,由此推断闽省群山“气脉渡海”,贯连台岛诸峰,于是叹曰:“龙渡沧海!五百年后海外当有百万人之郡!”(事见《赤嵌笔谈》)闽、台二省民间更流传着许多美丽的神话,说台湾原来就是与福建相接的滨海山地,只因一次地震海啸,这才“坼裂”漂浮而去。而这些美丽的传说,已经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台湾山体本来确实是大陆东侧的“界缘山脉”,台湾本岛确实是“华夏古陆”的一部分。只是在地质学上的“更新世”后期,由于世界性气候转暖,大陆冰川融化,使海面上升一百多米,这才出现了最深处八十米的台湾海峡,台湾才成为一座海岛。台湾岛的根至今牢牢扎在大陆架上。[2]
在《列子·汤问》中记述了夏革对成汤讲“海外仙山”的故事,名为“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这五座仙山,很多研究者认为即是指台湾的澎湖列岛。我国最古老的史籍《尚书·禹贡》记载了我国大禹时代的地理状况。中国当时分为九州,扬州为其中之一,其领域北至淮河流域,东南至海,台湾归属扬州范围(最早的《台湾府志》力主其说)。《禹贡》中记载:“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橘柚,锡贡。”所谓岛夷就是泛指沿海的及近海岛屿的居民,很多学者认为是专指台湾的土著居民。因为“卉服”即麻质的衣服,“篚”为竹器,“织贝”是缀系于衣服上的贝珠饰物;而穿麻质衣、以珠贝缀饰成美丽的衣服和使用竹器,这三者综合而成的生活特征,除了台湾高山族外,全东南亚找不出第二者。而“竹”和“橘柚”确实是台湾大宗特产,所以成为他们贡献给中原“天子”的礼物。由于交通困难,“岛夷”不能年年纳贡,所以是待命而贡。可见台湾在远古就已归宿“中土天子”辖下,纳入中国版图。无论其时的岛夷是何种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汉族人的治理垦拓台湾,从“三国”至明代史书均有明确记载。
无论属于民间自发性地恳拓还是属于政府性质的有组织的“戍边”“招抚”,都对台湾的开发起了促进作用。大陆闽南以及后来的粤省沿海,人们在澎、台胼手胝足,从事捕鱼、采珠、垦荒、放牧等生产。当16世纪初期,葡萄牙人看到台湾美丽岛时,台湾西岸已有两三万人闽人在嘉南平原上建家立业。一些汉人与少数民族联了姻,汉文化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当地的社会中,交融在双方的血液和行为习惯、生活习俗中,渐及山区。汉族与高山族也建立了“物物交换”的贸易。其时魍港(今北港)、鸡笼(基隆)就是彼此互市贸易及闽台通航的重要港口。
明末,闽南渔民和受天灾的贫苦农户大量移民入台,闽海走私活动和海上武装集团如林道贤、林凤等,乃至于后来郑芝龙海上武装和商贸集团在闽海之间崛起和壮大,一度也在台湾建立货物储藏和交易基地。福建沿海倭寇败于闽浙,转来彭台之间活动;日本、西班牙(当时据有菲律宾)及荷兰等国的海上势力也扩张到台湾周围海域。这一切使16世纪末的台湾海峡风云诡谲、波涛汹涌、险象环生、动**不宁。在这样的背景下,历史进入了17世纪。
那是一个帝国主义殖民者在东南亚节节推进,大肆掠夺的“新世纪”。荷兰在东印度公司的招牌下开始向台湾进行殖民活动,其第一步是控制“远东海上走廊”之咽喉——澎湖列岛。
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1630年)荷兰人登陆澎湖马公岛,在“妈祖庙”也即现在台湾最高的“天后宫”前大搞其国际贸易,以贸易为手段进行经济渗透、军事占领最终实施政治治理。他们先是以贿赂福建税监高采为手段,要求互市,企图霸占澎湖作为殖民活动的根据地。荷兰人这一行动激起福建人民的反抗。次年(1604年),福建总兵施德政、道都司沈有容率战船五十艘逼临马公岛,登岸勒令荷人退去,今妈祖庙依然完整保留着“沈有容谕退红毛碑”。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在国际上严正声明澎湖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明朝政府自此才认识到,台湾是我国国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于是增兵澎湖,并拟在台湾本岛设立行政机构。虽然在公文上已经统一了台湾的名称,但是补救行动为时已晚。
明崇祯天启二年(1622年)四月,荷兰人卷土重来,这次是挟军事暴力强行占领,带着十七艘战舰载着荷兰士兵在澎湖妈祖宫附近红木埕登陆,大事抢掠烧杀。荷兵夺占渔船600艘,抓捕马公岛居民一千五百余人,每两人绑在一起,强迫他们去筑建“红毛城”。每人给口粮不足半斤,又要进行强体力劳动,故累死、饿死、病死达一千三百多人,幸存者则被卖到爪哇为奴。更惨的是荷兵曾夜袭一村,把所有村民赶到碉堡中集体屠杀。连荷军一刽子手事后回忆时都感到恐怖,说“可怕的啼哭声和嚎叫声真像是世界末日的来临。”
因为交通的不便和地方政府的隐瞒,消息直到第二年(1623年)才传到明廷。福建巡抚南居益受命率水军登陆白沙岛,与荷军作战八个月,总兵俞咨皋生擒荷将高文律等12人。荷军余众2400人乃于天启四年(1624年)撤出澎湖败退台湾,在“大窝湾”(今台南平安区)登陆。自此,台湾受荷兰殖民统治长达38年。
在荷兰人统治台湾初期,主要是巩固军事实力,建立军事据点。先是在台南建热兰遮城(台湾城),又逐步扩建普罗文遮城(赤嵌城),在嘉南平原建立统治。天启六年(1626年)早已觊觎台湾宝岛的西班牙殖民者趁火打劫占领,从菲律宾出发占领台湾北部鸡笼港(基隆),又在沪尾(今淡水镇)建立碉堡准备和荷兰人分占台湾。荷兰殖民主义者和西班牙强盗双方争斗十多年,直到崇祯十五年(1643年)双方发生淡水之战,以荷兰人获胜,赶走了西班牙海盗。这时明廷内忧外患,帝国岌岌可危,根本无暇顾及到台湾被占领的问题。
在荷兰人统治期间,殖民主义者掠夺了台湾大量的财富,每年运走的鹿皮约有四五万张,砂糖一百四十五万斤,其他物质和金钱数量都很惊人。还将历年来汉族人开辟的十万亩田地,全部收归东印度公司所有,称之为“王田”。向农民征收地租,并摊派各种苛捐杂税。荷兰兵以台湾为基地,两次开出炮舰侵扰闽、浙。荷兰人还派出传教士对台湾进行宗教和文化渗透,逼迫台湾人民,尤其是被称为“番人”的当地土著,加入基督教。他们还在平埔族各社建立教堂和学堂,推广教授以荷兰语拼音的当地土话,洋教士成了地方的实际统治者。
残酷的军事侵略、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文化渗透,使善良的台湾人民忍无可忍,明永历六年(1652年),终于爆发了以汉民郭怀一(郑芝龙部下)为首的大起义。义军坚持十四天后,终因寡不敌众,被荷兰侵略者残酷镇压。这次起义,荷兰侵略者杀戮民众达八千多人。
这次民众反抗荷兰殖民主义者的大起义,震撼了入侵者的统治基础,为郑成功的成功收复台湾谱写了悲壮的序曲。
[1] 见《台湾风物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页。
[2]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