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有意义的历史现象,清谈实质上已随晋亡而结束。但作为一个历史事实,则此后一百六十年中,历经宋、齐、梁、陈,清谈仍然存在。直到隋朝统一,此风才渐渐消亡。我称南朝的清谈为“尾声”,因为它的确只是强弩之末,已经很难从中找出有价值的新东西了。

为叙述的完整起见,我将从南朝各史中摘录若干涉及清谈之史料,排比于下,以见此“尾声”之存在,不再加分析与说明。至于同时期的北中国,虽亦偶有清谈之事[460],然微不足道,乃略去不录。

①《宋书·八·明帝纪》:

(明帝)好读书,爱文义。……才学之士,多蒙引进,参侍文籍,应对左右。于华林园含芳堂讲《周易》,常自临听。[461]

②《宋书·四六·张敷传》:

(敷)性整贵,风韵端雅,好玄言,善属文。初,父邵使与南阳宗少文谈“系”“象”,往复数番,少文每欲屈,握麈尾叹曰:“吾道东矣。”于是名价日重。[462]

③《宋书·五九·何偃传》:

时上长女山阴公主爱倾一时,配偃子戢。素好谈玄,注《庄子·消摇》传于世。[463]

④《宋书·八五·王景文传》:

(景文)美风姿,好言理,少与陈郡谢庄齐名。[464]

⑤《宋书·八九·袁粲传》:

愍孙[465]幼慕荀奉倩之为人,白世祖,求改名为粲,不许。至是言于太宗,乃改为粲,字景倩焉。……六年,上于华林园茅堂讲《周易》,粲为执经。[466]

⑥《南齐书·二四·柳世隆传》:

世隆少立功名,晚专以谈义自业。善谈琴,世称柳公双璅,为士品第一。常自云马矟第一,清谈第二,弹琴第三。[467]

⑦《南齐书·二七·王玄载传》:

玄载夷雅好玄言。[468]

⑧《南齐书·三三·王僧虔传》:

王僧虔《诫子书》谈到当时清谈风气,前已引,兹不重出。[469]

⑨《南齐书·三三·张绪传》:

张绪字思曼,吴郡吴人也。……绪少知名,清简寡欲,叔父镜谓人曰:“此儿,今之乐广也。”……吏部尚书袁粲言于帝曰:“臣观张绪有正始遗风,宜为宫职。”……绪善言,素望甚重。……绪长于《周易》,言精理奥,见宗一时。常云何平叔所不解《易》中七事,诸卦中所有时义,是其一也。[470]

⑩《南齐书·四一·张融传》:

建武四年,病卒,年五十四。遗令建白旌无旒,不设祭,令人捉麈尾登屋复魂。曰:“吾生平所善,自当凌云一笑。三千买棺,无制新衾。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法华经》。”……融玄义无师法,而神解过人,白黑谈论,鲜能抗拒。[471]

《南齐书·四一·周颙传》:

宋明帝颇好言理,以颙有辞义,引入殿内,亲近宿直。……颙音辞辩丽,出言不穷,宫商朱紫,发口成句。泛涉百家,长于佛理。著《三宗论》。立空假名,立不空假名。设不空假名难空假名,设空假名难不空假名。假名空难二宗,又立假名空。……每宾友会同,颙虚席晤语,辞韵如流,听者忘倦。兼善《老》《易》,与张融相遇,辄以玄言相滞,弥日不解。[472]

《南齐书·四八·刘绘传》:

永明末,京邑人士盛为文章谈义,皆凑竟陵王西邸。绘为后进领袖,机悟多能。时张融、周颙并有言工,融音旨缓韵,颙辞致绮捷,绘之言吐,又顿挫有风气。时人为之语曰:“刘绘贴宅,别开一门。”言在二家之中也。[473]

《梁书·二一·张充传》:

张充字延符,吴郡人。父绪,齐特进、金紫光禄大夫,有名前代。……多所该览,尤明《老》《易》,能清言,与从叔稷俱有令誉。[474]

《梁书·二三·萧伯游传》:

伯游美风神,善言玄理。[475]

《梁书·二五·周舍传》:

周舍……汝南安成人。……父颙,齐中书侍郎,有名于时。……既长,博学多通,尤精义理。[476]

《梁书·二七·到洽传》:

天监初,沼、溉俱蒙擢用,洽尤见知赏,从弟沆亦相与齐名。高祖问待诏丘迟曰:“到洽何如沆、溉?”迟对曰:“正清过于沆,文章不减溉,加以清言,殆将难及。”[477]

《梁书·二七·明山宾传》:

山宾七岁能言名理。[478]

《梁书·四一·王规传》附子《褒传》:

褒著《幼训》,以诫诸子。其一章云:“……吾始乎幼学,及于知命,既崇周、孔之教,兼循老、释之谈,江左以来,斯业不坠,汝能修之,吾之志也。”[479]

《梁书·四三·张嵊传》:

(嵊)少方雅,有志操,能清言。[480]

《梁书·四八·儒林·伏曼容传》:

(曼容)少笃学,善《老》《易》,倜傥好大言。常云:“何晏疑《易》中九事,以吾观之,晏了不学也,故知平叔有所短。”聚徒教授以自业。……宋明帝好《周易》,集朝臣于清暑殿讲,诏曼容执经[481]。

《梁书·四八·儒林·范缜传》:

初,缜在齐世,尝侍竟陵王子良。子良精信释教,而缜盛称无佛。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贫贱?”缜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子良不能屈,深怪之。缜退论其理,著《神灭论》[482]曰:“……”此论出,朝野喧哗,子良集僧难之而不能屈。[483]

《梁书·四八·儒林·严植之传》:

植之少善《庄》《老》,能玄言,精解《丧服》《孝经》《论语》。[484]

《梁书·四八·儒林·太史叔明传》:

少善《庄》《老》,兼治《孝经》《礼记》,其三玄尤精解,当世冠绝,每讲说,听者常五百余人。[485]

《陈书·一九·马枢传》:

马枢字要理,扶风郿人也。……六岁,能诵《孝经》《论语》《老子》。及长,博极经史,尤善佛经及《周易》《老子》义。

梁邵陵王纶为南徐州刺史,素闻其名,引为学士。纶时自讲《大品经》,令枢讲《维摩》《老子》《周易》,同日发题,道俗听者二千人。王欲极观优劣,乃谓众曰:“与马学士论义,必使屈伏,不得空立主客。”于是数家学者各起问端,枢乃依次剖判,开其宗旨,然后枝分流别,转变无穷,论者拱默听受而已。[486]

《陈书·二四·周弘正传》:

弘正幼孤,及弟弘让、弘直,俱为伯父侍中护军舍所养。年十岁,通《老子》《周易》,舍每与谈论,辄异之,曰:“观汝神情颖晤,清理警发,后世知名,当出吾右。”……十五,召补国子生,仍于国学讲《周易》,诸生传习其义。……累迁国子博士。时于城西立士林馆,弘正居以讲授,听者倾朝野焉。……弘正特善玄言,兼明释典,虽硕学名僧,莫不请质疑滞。[487]

《陈书·二四·袁宪传》:

大同八年,(梁)武帝撰《孔子正言章句》,诏下国学,宣制旨义。宪时年十四,被召为国子《正言》生,谒祭酒到溉,溉目而送之,爱其神彩。在学一岁,国子博士周弘正谓宪父君正曰:“贤子今兹欲策试不?”君正曰:“经义犹浅,未敢令试。”居数日,君正遣门下客岑文豪与宪候弘正,会弘正将登讲座,弟子毕坐,乃延宪入室,授之麈尾,令宪树义。时谢岐、何妥在坐,弘正谓曰:“二贤虽穷奥赜,得无惮此后生耶!”何、谢于是递起义端,深极理致,宪与往复数番,酬对闲敏。弘正谓妥曰:“恣卿所问,勿以童稚相期。”时学众满堂,观者重沓,而宪神色自若,辩论有余。弘正请起数难,终不能屈。[488]

《陈书·二六·徐陵传》:

徐陵字孝穆……八岁,能属文。十二,通《庄》《老》义。既长,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少而崇信释教,经论多所精解。后主在东宫,令陵讲《大品经》,义学名僧,自远云集,每讲筵商较,四座莫能与抗。[489]

《陈书·三三·儒林·全缓传》:

缓治《周易》《老》《庄》,时人言玄者咸推之。[490]

《陈书·三三·儒林·张讥传》:

讥幼聪俊,有思理,年十四,通《孝经》《论语》。笃好玄言,受学于汝南周弘正,每有新意,为先辈推伏。……天嘉中,迁国子助教。是时周弘正在国学,发《周易》题,弘正第四弟弘直亦在讲席。讥与弘正论议,弘正乃屈,弘直危坐厉声,助其申理。讥乃正色谓弘直曰:“今日义集,辩正名理,虽知兄弟急难,四公不得有助。”弘直曰:“仆助君师,何为不可?”举座以为笑乐。……

后主在东宫,集官僚置宴,时造玉柄麈尾新成,后主亲执之,曰:“当今虽复多士如林,至于堪捉此者,独张讥耳。” 即手授讥。仍令于温文殿讲《庄》《老》……后主尝幸钟山开善寺,召从臣坐于寺西南松林下,勅召讥竖义。时索麈尾未至,后主勅取松枝,手以属讥,曰:“可代麈尾。”顾谓群臣曰:“此即是张讥后事。”[491]

《陈书·三三·儒林·顾越传》:

越少孤,以勤苦自立,聪慧有口辩。说《毛氏诗》,傍通异义,梁太子詹事周舍甚赏之。……越于义理精明,尤善持论,与会稽贺文发俱为梁南平王伟所重,引为宾客。……时有东阳龚孟舒者,亦治《毛氏诗》,善谈名理。[492]

以上摘自宋、齐、梁、陈各史中之记载共三十条,当然还会有些遗漏。其中较为重要的人物有张绪、张融、周颙、范缜、马枢、周弘正、张讥等。

与魏晋相较,南朝清谈有三个趋向颇可注意:(1)魏晋清谈是从东汉之太学与讲经中脱胎出来,南朝之清谈则又逐渐往太学、国学[493]与讲经中回复过去;(2)魏晋清谈以“三玄”为主,南朝清谈则在“三玄”之外,显著增加了儒家的典籍,如《孝经》《礼记》,乃至《毛诗》等;(3)魏晋清谈后期盛谈佛理,这个倾向在南朝清谈中有增无减,这个时期中比较有价值有创见的清谈成果都与佛理有关,如前述周颙的《三宗论》与范缜的《神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