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涕又称DDT,是一种高效杀虫剂,由于它在消灭害虫方面的显著效果以及在控制疟疾和伤寒等疾病方面的突出成就,曾一度成为全世界的“宠儿”,它的发明者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荣誉。可是就是这样一项被人们认为无害的“明星”发明,为什么后来却遭到了许多国家的“封杀”,并被称为诺贝尔奖的“无穷尴尬”呢?

原来,昔日被人们认为无害的滴滴涕并不是真正的无害,只是它的危害最初没有被人们发现罢了。而它之所以遭到各国封杀,并被称为诺贝尔奖的“无穷尴尬”,也是因为它所具有的致命性危害。滴滴涕的危害是在它被全世界人们广泛使用了30年后,才逐渐被科学家发现的。起初,科学家只是发现在某些常用滴滴涕的地里,昆虫对它有了一定的抗药性,作物的产量也随之大幅度减少。但此时人们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来,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科学家发现滴滴涕的危害比人们起初所认为的严重得多,它不仅危害人类的健康,对动植物种群以及生态系统也能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虽然许多国家在发现了滴滴涕的危害后就相继禁止使用它了,但是过去使用的滴滴涕所造成的危害却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由于滴滴涕极难分解,它的毒性会一直滞留在自然界的生态循环中,很难消除。甚至,人们已经在南极洲的海豹和企鹅体内发现滴滴涕的痕迹——那些生活在高纬度等人迹罕至地区的生物也未能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