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六年(655年)九月,废立皇后的斗争愈来愈激烈,几乎已经到了临界点,大家都很紧张。

这天退朝后,李治单独召见四位宰相——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勣、左仆射于志宁和右仆射褚遂良四位宰相,想和他们商议立武则天为后的事。

这基本上是李世民生前为了平稳过渡,给李治定下来的领导班子。

李勣文武双全,在军中威望很高,又是李治的旧属,是太宗心目中比较理想的军事大总管。而另一位辅政大臣诸遂良,无论能力、声望、还是背景,都不足与长孙无忌与李勣相比,太宗主要是看中了他的忠直和耿介。长孙无忌太聪明,李勣太圆滑,都不喜欢进谏,规劝李治接受群臣监督、不要行差踏错的任务便落到了诸遂良的头上。此外,长孙无忌身为首辅大臣位高权重,难免遭人嫉妒和政敌攻击,诸遂良也负起了保护外朝内宫的责任。

皇帝会有什么事呢?这四个人互相看了看,回顾一段时间以来围绕武昭仪引发的政治风波,他们觉得,今天的事情一定与武昭仪有关——该来的终于来了!

为什么要召见那四位宰相呢?因为李治心里很明白:长孙无忌虽然不是合作的态度,至少没严词拒绝过。李勣是他要争取的,也是有希望争取的。于志宁在自己当太子时就一直是自己的幕僚,关系比别人近一些,李治希望他能支持自己。他为人虽然和崔敦礼相似,但他要是能在关键时候为自己说句话,力量还是很强大的。只要李勣和于志宁站在自己一边,加上自己,五比二,他就有了主心骨和底气。

在进入内殿面圣之前,四人先统一口径。如果皇帝一会儿提起这件事,应该怎么回答呢?

有人提议:“长孙太尉当先言之。”

但是褚遂良不同意。他说:“太尉,上之元舅,脱事有不如意,使上有怒舅之名,不可。”意思是长孙太尉是皇帝的舅父,如果言语不和,那就是皇帝和自己的舅父过不去。怎能让皇帝背这个罪名呢?不行。把长孙无忌否决了。

这个时候,刚才提议的人又说:“英公勣,上之所重,当先言之。”英国公李勣是皇上非常器重的人,要不让他先说?

褚遂良又不同意,他说:“司空,国之元勋,有不如意,使上有罪功臣之名。不可。”意思是司空李勣是国家的元勋,皇帝和他闹意见,那不是跟功臣过不去吗,那怎么行呢?又否定了。

既然如此,那究竟应该由谁来出面向皇帝表达意见呢?褚遂良说了:“遂良躬奉遗诏,若不尽其愚诚,何以下见先帝!”他说,我是先朝任命的顾命大臣,如果我不竭尽全力的话,以后有什么颜面到地下面对先帝呢!大公无私的褚遂良毛遂自荐自己要做这出头鸟。

那四个人是不是就是铁板一块呢?分析一下,好像未必。

前面两次提到的提议者,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一共四个人:长孙无忌和李勣被提出做候选人,褚遂良是毛遂自荐,是谁一次次把皮球踢给别人呢?只剩下于志宁了。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因为他不愿意卷入政治斗争中去。于志宁人品和学问都很好,在唐太宗的时候就被任命为太子太师,辅佐当时的太子李承乾。后来李承乾被废,跟随他的臣僚都受了牵连,只有于志宁因为道德文章都很高明,被留下来辅佐新的太子,就是后来的唐高宗李治。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因为经历过政治风波,所以于志宁格外小心谨慎,不愿意卷入任何政治争端之中。这次废王立武,他觉得不同寻常,还是不出头的好。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人出来表态了,他不想参加到这个宰相同盟中来。谁呢?李勣。他不愿意掺和,可是他不明说,只说自己今天是带病上朝,现在实在支持不住了,一会儿见皇帝恐怕失了朝仪。因此,请求其他三个人帮他请个病假。说完之后,李勣就拍拍屁股走了,留下其他三个人面面相觑。

李勣可以大大咧咧走人了,他可不怕李治怪罪他,更不怕没和同僚站在一条战线上日后给他小鞋穿。原因很简单:那些唐初名将都死得差不多了,要是他再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一旦打仗大家都没命;而且他的任职范围和他们不一样,种的就不是一块地,井水不犯河水。剩下这仨基本上可以划入文人行列,和武将不能同日而语,于志宁就算不想掺和也不敢走人。大家各怀鬼胎,前往面圣。

三个人中,长孙无忌是领衔人物,所以,皇帝看着他说话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现在皇后没有儿子,武昭仪有儿子,所以我打算立武昭仪为皇后。你们几个意下如何?”

按照事先约定,长孙无忌没有说话,褚遂良抢先唱反调:“皇后系出名门,先朝所娶。服事先帝,无愆妇德。先帝疾甚,执陛下手以语臣曰:‘这是我佳儿佳妇,今将付卿。’陛下亲承德音,言犹在耳。皇后并没有大错,哪能说废就废。臣今不敢曲从,上违先帝之命。”

什么意思呢?皇后出身士族,是名门闺秀,她是先皇为陛下所娶,没有失职行为。先皇病重的时候,还曾经拉着我的手嘱咐:“我的好儿子、好媳妇如今就托付给你了。”陛下您当时在旁边坐着,亲耳听到。现在这话言犹在耳,您怎么说忘就忘了呢。

先看褚遂良反对废王立武的理由。

第一个是观念上的理由:皇后必须出身于世家大族。这是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一个传统,皇帝总要和社会上最有实力的家族通婚,来加强自己的力量。他说皇后出自名家,这在他心目中是个重要优势。相对来讲,武则天家是暴发户,因此她不符合条件。

第二个是孝道上的理由:按照他的话,王皇后是“先朝所娶”。中国讲究孝道,孔子说过,“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儿子为什么娶媳妇呢?是为了侍奉父母,接续祖先。按照孝道,皇帝不能违反父亲的心愿,随随便便就把皇后废掉。

第三个是法制上的理由。皇后没犯什么错误。大家会说,皇后不是犯错误了吗,先是被指控杀死小公主,后来又被指控搞厌胜,怎么会没犯错误呢?其实,褚遂良所言透露了一个信息:虽然此前皇后已经因为这些指控受到处理了,但是处理只局限于后宫,没有经过法律程序。因此仅仅是后宫的行政处罚,甚至仅仅是感情惩罚,高宗并没有把皇后的罪名公之于众。

为什么呢?因为小公主死的这件事暧昧不清,皇后仅仅是“犯罪嫌疑人”不等同于“犯人”,你哪只眼睛看见她掐死小公主了?哪只眼睛看见她亲自诅咒皇帝和昭仪了?后来因为双方都没有证据,所以就不了了之。这样一来,当然可以说皇后未闻有过。

褚遂良的理由都很充分。面对顾命大臣有理有据的反对,高宗一时也没有对策,他希望于志宁能站在他这边表个态,可于志宁左看看、右看看,却没敢吭声。这次内殿讨论,可以算作唐高宗与武则天跟外廷宰相之间斗法的第一回合,外廷赢了。

褚遂良的一番话虽无新意,类似的话高宗李治也听了好几次了,但此时此刻,李治仍然感到难堪,尤其是长孙无忌那沉默的阴沉沉的脸,更让他感到不知所措。

此刻,帘后的武则天满脸不悦,转身离去。

李治一看,武则天走了,也拉着脸说:“三位爱卿都退下吧,明天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