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领导,走进领导的内心世界之后,最终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呢?或许你会想,读懂领导,就可以投其所好,使领导重视自己,升职、加薪,自己的职场之路就可以迎来一片坦途了。这样思考固然没有错,但读懂领导的意义绝不限于个人利益的满足。试想一下,如果一个组织中每一个员工都努力学习如何读懂领导,讨得领导的欢心,阿谀逢迎实现自己的利益,最终这个组织会发展到一种怎样的地步呢?

事实上,员工与领导是一个共同体,统一于组织发展目标的达成过程中。以读懂领导为手段,盲目追求一己私利,最终往往会反过来造成个人利益受损。因此,读懂领导的终极目标,在于建立互动性默契关系,推动工作的优质高效开展。领导赢,组织赢,最终你也能赢。

互动增添理解

互动是读懂领导的一大途径,而读懂领导也反过来凸显了互动的重要意义。所谓互动,就是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互动能够促进你与领导深化对彼此的理解,进而达成一定程度的互助、互补、互利。

互动性默契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将心比心”。将心比心是领导者的黄金法则,成功的领导者往往能够尊重每一个员工的人格、技能与爱好,明白每一位员工都拥有自己的个人生活,并能够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员工。而对于员工,将心比心也同样重要。将心比心意味着能够读懂领导的想法,理解领导的苦衷;意味着能够找到领导最易于接受的方法,提出自己的合理化意见,为领导提供帮助;意味着在与领导产生矛盾,甚至被领导误解时,能够换位思考,化解争端,不至于深陷其中,导致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如若如此,领导的管理工作便能够开展得更加容易,组织的日常工作也将更高效、更顺利,整个组织会趋于良性发展。

互动性默契的建立,意味着你与领导都能够运用彼此最熟悉的语言进行沟通,通过共同的话题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于是,你可以在不失原则的前提下,运用领导最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不仅更容易加深领导对你的好感,更能在潜移默化间,使领导接受你的合理化建议,可谓一举两得。投其所好并非总是坏事,投其所好才能有的放矢,进而实现共赢。

伴随互动性默契建立的,是你与领导之间的情感链接。最初的情感链接一定是薄弱的,但随着对彼此的认识不断深入,理解也日益深入。彼此间深入的理解使双方的感情迅速升温,即使性格偏差、审美殊途,最终也能建立起良好的默契,所谓“没有条件,也能创造条件”。互动与理解,会使你在自己原本不喜欢、不擅长的地方下功夫,做出一定程度的改变,使领导看到你积极的态度,也使你成为更好的自己。同时,在一些地方保有原则,使领导看清你的底线,在交往之中懂得轻重与缓急。不断的磨合之后,默契便逐步形成。

默契也需培养

所谓默契,是指在性格个性、交流沟通、为人处事等方面相互摸底,达成某种共识,进而心照不宣的彼此体谅,实现共赢。很多人认为,默契是天然存在的,其实不然。默契是需要培养的,需要长期的互动与磨合。

许多职场小白总希望自己能够遇到一个“知我”“懂我”的好领导,顺理成章地建立起和谐的职场关系。然而,现实往往令职场小白们大失所望。事实上,大多数领导并不能满足职场小白们心目中的样子,你往往不是觉得领导性格不友好,就是对其管理方式不适应,或者行为习惯看不惯……总之一句话,就是“双方合不来”。“合不来”怎么办?大多数职场小白会选择换一个领导。但换公司、换部门、换领导,换来换去你会发现,自己想象中的好领导依旧没有出现。

大多数职场小白会将与领导间默契的缺失,归结于运气不好。例如,性格内向的你偏偏遇到一个性格外向的领导,相互之间怎么看怎么别扭。但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不可能完全合拍,与其粗暴地判定“合不来”,不如以包容的心态“处处看”。

大多数人一生中会经历许多任领导,这些领导个性风格迥异,价值追求不同。其中,能与你建立天然默契的领导,出现的概率微乎其微。你应当明白,大多数时候自己并不能拥有选择领导的机会与权利。这些不同性别、年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价值取向的人会随机地出现在你的职场生涯中,成为你的领导。无论你喜欢或者讨厌,都必须承认他是你的领导,拥有管理你的权利。当然,你可以选择换个工作,告别这个领导。但这一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谁也不能保证你千挑万选的“好领导”,会不会因为组织架构调整而离开你,或者升职或调岗使你不得不离开那位领导。于是,不多时日,你便有很大概率会重新面对一个不尽如人意的领导。因此,无论你喜欢与否,与领导(特别是不喜欢的领导)之间建立默契,都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挑战。

与领导建立和谐的互动性默契,是你必须完成的任务。事实上,即使是最优秀的领导者,初入职场时,也是一个追随者。找到一位好领导,不只是一份幸运,更是一种能力。如果你拥有足够强大的沟通能力,能够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钦佩和支持,无论什么样的领导都可以相处融洽。即使是你最不喜欢的领导,也可以与他建立互动性的默契。

共赢才是目标

读懂领导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在领导面前放弃自我、委曲求全,活成领导喜欢的样子;也不在于见缝插针、阿谀逢迎,盲目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职场不是一场百米赛,而是一场马拉松。委曲求全或许可以委屈一时,却不可能永远压抑自己的内心;阿谀逢迎或许可以在短期内实现巨大利益,但牺牲组织的发展与个人的口碑,也非长久之道。读懂领导的最终目的,在于找到与领导间的最大公约数,加速度过磨合期,以更好的状态面对工作,实现组织利益最大化,进而推动个人利益的实现。简单来讲,共赢才是最终目标。

共赢思维要求多发现,培养你与领导的共同之处;求同存异,追求你与领导共同利益的最大化。通过细致的观察与分析,找到你与领导之间已有的共同之处。例如,你和领导都希望更好地完成工作,都希望实现公司的目标。当然,这种共同之处还可能存在于价值追求、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例如,你和领导都性格外向善交际,都喜欢羽毛球运动等。挖掘的共同之处越多,越有利于你与领导间彼此认同关系的建立。同时,在已有共同点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共同之处。例如,领导喜欢阅读邮件胜过面谈,便可以更多采取邮件的方式与领导进行沟通。再如,了解到领导喜欢让员工充分表达自我,共同参与决策,便需要对自己提出的方案多做些准备,以期在决策讨论中有更优秀的表现。

共赢思维要求学会换位思考,站在领导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特别当与领导发生矛盾冲突时,你需要抛弃领导的态度、措辞等表面化的呈现,让自己化身领导,设身处地地思考这一问题。不妨暂时抛弃自己的身份、观点、立场,想一想“在领导心中,这件事情是怎样的?”“领导这样做,想要达到怎样的目的?”,搞清楚领导的观点、立场、诉求。并进一步思考,“站在领导的立场上,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我能怎样满足领导的诉求?”,通过全新的思考视角,找到问题新的突破口。

共赢思维要求坚持自我,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立场与追求。应当明确“我的诉求是什么?”“我的底线是什么?”,从而更加理性、聪明地实现自身利益,不至于陷入对领导的盲目讨好,或与领导的情绪化对抗之中。在实现领导利益追求的同时,自己的利益诉求也得到保障。不要认为自己的退缩与委屈,会成为组织利益实现的必要牺牲。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存在一方持续的付出与牺牲,则这段关系是极其不稳定的。当你对自己的利益与底线缺乏认知,领导也无从知道你想要什么、在乎什么时,你与领导之间便难以建立一段平等的关系。同时,单方面的妥协与付出会使你心力交瘁,丧失努力的动力与目标,甚至产生愤怒、怨恨情绪,为你与领导的关系蒙上阴霾。

因此,读懂领导的内心,也读懂你自己的内心,多挖掘你与领导的共通之处,相互理解,彼此尊重,才能建立起一段平等、稳定的互动性默契关系。将“我”变成“我们”,实现最终的共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