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等一张!”

“一张!”

“三等一张!”

六十张刮刮票快速被刮开被火漆掩盖答案,一声声回响下,方程,杨应知脸上都浮出了淡淡的笑容。

六十张出了七个五等奖,一个三等奖,完美符合他们给出的概率。

“继续,随机二十打!”方程继续开口。

经过多方面调整,这种即买即开的刮刮票,单张票据造价已在一文以下,对外出售标价一张十文。

这十文里,一成是成本,三文钱属于合作势力,三文属于方程他们,最后三文则属于案牍司。

方程看似只拿走了三文,可他不需要为赏金买单。

至于赏金,从最初的设计,到如今多方参考,五等奖概率为十二分之一,单注奖金奖金二十文。

五十分之一的概率出一个四等奖,奖金五十文。

千分之一的概率出一三等奖,奖励一百文。

万分之一为二等,奖金一两。

十万分之一开出一个一等奖,奖金十两。

至于特等奖的一百两并没有混入其中,那都是用来炒作了。

总和来说,万张刮刮票可收入一百两,赏金支出四十五两,看似只赚五十五两,扣除成本只剩下四十五两,但这不是为了市场吗?为了后续的谋划吗……

只要市场认可,方程相信,在他们圈定范围内,高峰时期一天卖出去四五万张那是轻轻松松的。

别看第一批只有五十万张,但最多也就坚持一个月,一个月讹取两千两,这买卖若是还算小,那就没什么是大买卖的。

宋朝富庶,可钱依旧难赚,好好搞等摊子全铺开了,他们就可以上更刺激的玩法,到时候才是框框赚钱的时候。

至于印刷……

只要有需求,工部一天就可以印出五六万张出来,扩产后一天十万张都问题。

用纸换银子,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五等奖十三张,四等奖三张,其他没有!”

清点完毕,最终汇报的直接呈上来。

“比例混合看来是没问题,就算零散出现一些集中的情况,我们对此完全可以炒作!”

方程觉得不是用试第三次,只要不是集中开出一等奖的情况,都不会影响大局,至于他们准备的特等奖,领奖的人早就算好了,这批五十万份里顶多塞进给三张。

“你都说没问题,那肯定是没问题!”杨应知点了点头。

这种玩法,肯定要找个好时间,马上就要进腊月了,能否一炮而红就看城隍殿的操作了。

“对了,户部负责此事的官员提议,可以的话,希望我们能印刷一批刮票,用于腊月使用,奖金可以提的高一点,只要覆盖成本,都可以给出来,就当图个喜庆!”

“图个喜庆?”

方程微微皱眉,“我要没记错的话,夏老头可是最反感这些的?”

“赌,肯定是反对,可我们要是不赚呢?一年到头,大家辛辛苦苦的,又是打仗,又是老役,像我们有官家赏赐,老百姓可没有,这段时间大家都在领钱,这一块声量有些低,但也不是没人坚持,甚至有人认为可挤出三到五万两,换一个与民同乐!”

这一年,所有人都太累了。

与其是入冬后,很多人都没休息到。

“真要怎么做,也不是不行,不过我觉得发钱就算了,老百姓拿到钱第一时间肯定是藏起来,而不是花费,这和发钱初衷相驳,可以的话换成消费券比较好?”

“消费券?”

“对,一种让利有强制的消费凭证!”

“具体说说!”

换别人要是在杨应知搞花头,杨应知多半一个耳光直接抽上去了,可搞事的人变成方程后,杨应知则决定好好听一听。

案牍司以搞情报为主,可恰恰是因为搞情报,对于武朝接下来方向把握也最准。

刺激市场,扩大内需,强化流通,这类从没出现过名次,在过去的一年里前是从公文中体现,然后流传于官员之间,到如今就算是平头老百姓都能说上两句。

可究竟该怎么搞,好像除了方程以外,在没人知道。

杨应知被派到方程身边的时候,就被人案牍司老人提点过,希望他可以多观察,多留心,有什么甭管有用没用,直接先上报,千万别因为自己的认知错过了可能的信息。

“朝中既然有人提出让利百姓,显然是看到了户部最近的数据,见得了效果,想要将办法进一步从官员身上,推广到更多的百姓身上,就像钱庄那样,只可惜钱庄,国债周期都太长了,短期内看不得效果,一切未定,搞不好还有人在反驳!”

“不错,的确是这样!”

银子都有人不喜欢,更别说大政方针了,方程清楚的知道他搞出的那些事,都需要时间来给与答案,需要有人坚定的执行下去。

人都是心急,都知道吃饼吃饱要吃五张,可又有多人能耐心的等着将前四张吃完。

国债有利,可国债也有风险。

别看方程听到的消息都是积极地,向上的,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反对者绝对不少。

通过对官员进行加响,效果已经展现,可对百姓让利,能否有好的结果,这一点也不清楚。

提出分钱给百姓的,未必是支持方程,也有可能反对者,想借此引小见大,从而一步步否定某些事。

或许是方程想多了,可多年的社会经验告诉他,永远不要高估人心。

“消费券,相较于直接给钱,最大的作用就是强制消费,让钱恒定的流入应该流入的方向,甚至促成一些不需要的消费!”

啪……

响指敲响,方程侃侃而谈,“打个比方,皮草,皮袄都可以用来保暖,但价值相差不多,保养难易程度不同,但除开价值其余都是可以克服的,消费券的出现就可以用来克服价值。”

“如果一件皮草,价值三两,一件皮袄价值一两,官方让利一两,店家让利五钱,最终皮草卖出去多少?”

“一两五钱!”

这算是太简单,杨应知几乎是脱口而出。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带着一两五进城买皮袄,皮草有折,皮袄没有,你觉得他有没有可能多掏五钱换取一件更保暖,更看好的皮草,哪怕他本身用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