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翻蔡澜先生的微博,被一条热门问答逗笑:
网友问:“如何走出舒适圈?”
蔡澜先生反问:“为何?”
如果有一个人说自己“要努力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我们大概不会感到诧异。
这句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起来,就像“努力努力再努力”一样成了一句自我勉励的口号,满满的正能量。
“走出舒适圈”,这五个字在字面上给我们一种突破的快感—脱离循规蹈矩,不再原地踏步,仿佛进入了新的人生境界。
但是仔细琢磨一下,又觉得好像哪里有些不对……
既然舒适,为什么要走出来呢?难道人生的目标在于不断自虐,不断给自己添堵?
我在朋友圈和读者讨论,众说纷纭,各自有理又模模糊糊,这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到底要如何理解“舒适圈”?走出舒适圈之后该去哪儿?
教育学里的“舒适圈理论”是指:
“人长久待在舒服的环境下,会因为生活安逸而不想动脑筋;但若把人带到比较险恶的环境,人经历了挑战和痛苦之后,反而会变得成熟。”
我反复读了好几遍,惊喜地发现,这句话像极了高中语文课文里的“中心思想概括”:武断、极端、牺牲了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且不符合常理—
如果可以一直生活安逸,谁愿意到险恶的环境中去?如果可以一直舒服,为什么要经历痛苦?
与很多读者交流过之后,我试图去解释那种“有福不享”的矛盾态度:
身边这样的人太多了。
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姐姐回家乡过年时和大家闲聊,她高中有个同学是军医,毕业后分配到某军区疗养院,工作两三年,存了几十万,单位分了房子,一年有几十天带薪休假,一星期只接待不超过十个病人,工作压力并不大。
二十六七岁,生活压力不大,工作体面,大家都十分羡慕,这个军医今年却打算辞职考研,以后去地方医院工作。大家劝他不要想不开,这样的生活哪里去找,但他吐槽自己是劳碌命,太悠闲了没什么干劲儿,想要尝试一下其他领域的工作,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姐姐想劝他冷静,哪一行都是围城,外面的人看看热闹觉得光鲜有趣,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知道个中无奈、忙碌和失落。
但话还没说出口,同学就说自己已经辞职:“辞了职才能义无反顾,没有退路。”
不是谁都能像他一样有勇气自绝后路的,如果把舒适圈比喻为海中孤岛,更多的人面对波涛,却迟迟没有纵身一跃的勇气。
这个人跳下去了,之前的经历给了他一些底气,他乘着自己的小船往海岸划去,可什么时候是个头呢?什么时候会找到那一片新的岛屿呢?
没有人知道。或许他自己也不知道。
我另外一个老同学,高中毕业后就去美国读建筑专业,她大学的时候就开始自己赚钱旅行、拍照,留下了很多自己的摄影作品,在自己的朋友圈里也小有名气。
周围的外国朋友结婚、毕业、办派对时总爱让她来帮忙拍照,也时常建议她去做一个专职的独立摄影师。
“我会担心,如果喜欢的事情变成了职业,就会变得可怕起来。”相比起专业对口的不喜欢也不讨厌的工作内容,摄影是真正能够让她兴奋起来的东西,但她在热情面前很冷静:
如果做一个职业摄影师,凭我现在的能力,我能够养活自己吗?
如果我现在投身另外一个领域,我以前读的书、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是否浪费了?
如果我真的把摄影变成了自己的工作,我还会喜欢摄影吗?
思来想去,最后她决定还是按部就班地先工作赚钱、考研究生,继续和自己的爱好保持“一定的距离”。
因为现在刚毕业的她,刚刚拿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貌似没有勇气打破花了好几年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网和生活学习方式。
她想要再等一等。
他们的纠结或许是大部分人的纠结。
精神上想要更进一步,肉身却被很多实际的东西牵绊住了。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像那个军医一样背水一战。大部分的人面对遥远的梦想时渐渐显得小心谨慎,更多地计算起代价来。
毕竟长到一定的年岁就会发现,大部分的人或许不能光靠野心和欲望活着。
真是为难。舒适圈内放不下灵魂,舒适圈外容不下肉身。
到底还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性?
或许舒适圈最舒适的部分,不是圈内,也不是圈外,恰恰是两者之间的部分。
你不一定非要逼迫自己走出去,只需要在舒适圈的边缘疯狂地试探,慢慢地将它扩大即可。
找到自己短期和相对长期的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节奏(方式),大部分时间在自己已有的领域里深耕,偶尔探出头去看看周围人的进度。
这是适合大多数人的生存策略,一种相对安全的疯狂方式。只不过两者之间的比例如何调配就需要看自己了。
生活没有绝对的舒适和绝对的不舒适,如何选择并调配好自己“舒适和不舒适”的比重,找到让自己身体忙起来但心可以沉下去的那个平衡点是很重要的。
虽然这一切都有些理想化了,但我依然觉得是可以做到的。
当你知道自己是谁、该去哪里、该做什么的时候,圈里圈外,还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