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地处边远省份的文学界老朋友发来邮件,对拙文《慢阅读与快生活》很赞同。他是极赞成慢阅读的。他说他正在读一部名著,“慢慢地读,一天才读三页,有时夜深了也要读几行,而且,舍不得读完”。他写道。舍不得读完!这是多么富有张力的阅读感觉。只有当我们感觉到一本书很好、很厚重、很优美、很丰富、很耐读,或者说很合自己口味,很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感觉,才会产生这样的阅读感觉,才会放慢速度来阅读、体会、咀嚼、思索、把玩,以至于一咏三叹、流连忘返。

这位朋友“舍不得读完”的名著就是《罗兰·巴尔特文集——中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作者是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罗兰·巴尔特。书中解构了“中性”这一语法概念的23种正面和负面的表征或“闪现”,并广征博引老子、古希腊哲人、卢梭、波德莱尔、托尔斯泰、本雅明、纪德、尼采等人的思想,从而揭示了非冲突性的“中性”对于西方习常观念所具有的丰富意义。如此厚重复杂的书当然值得慢读。同时,巴尔特的文笔又是那样丰富有趣,一旦读起来还真的会有“舍不得读完”的感觉。

用“舍不得读完”作为关键词上网搜索,竟然有大量“舍不得读完”的读者感言蹦出来。一位读者说舍不得读完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法国著名作家马塞尔·帕尼奥尔写的四本书,即《父亲的荣耀》《母亲的城堡》《秘密时光》《爱恋时光》。帕尼奥尔60岁后发表了这些总题为“童年回忆录”的自传体小说,以幽默逗趣的笔调叙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少年时光。这位读者说,这套书“是那种令我舍不得读完的书”。很多读者都有一本乃至几本舍不得读完的书。网上有读者举例奥地利作家劳伦兹的《所罗门王的指环》,有读者举例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还有一位读者说一直想读李敖的《北京法源寺》,终于在半个月前千辛万苦找到了,他表示要慢慢去品味。这位读者说得好:“好书是要细细品味的。我读好书,不喜欢一口气读完,我喜欢的是慢慢去品味,可能跟品茶有相似之处吧!”

让我感动的是一位读者以诗抒情:“你是我舍不得读完的书/留下这长长的年龄的页码/伴我熬过未来的空白/不想读完你/我才有理由一辈子都当你的读者/不想读完你……”看得出来,这是一首以读书比喻追求爱情的情诗。能把对书的痴迷媲美于对自己心爱的人的迷恋,足以让我们体会到舍不得读完一本好书的感觉是多么缠绵而纠结。

舍不得读完的书,在大多数情形下,不会是明天就要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一考定终身的书,不会是发财致富秘籍,不会是官场厚黑攻略。舍不得读完的书,往往是我们个人挚爱的书,人书情未了的书,精神气质契合的书。这样的阅读往往是非功利的。唯有不为功利的阅读才会有如此高蹈而超然的阅读心态,才会有“乘兴而来,兴尽而归”的阅读境界。有人在网上极而言之地说道:给我一杯喝不完的咖啡和一本看不完的书,我可以保持一个姿势直到永远。我相信这番话语完全出自一个以读书为乐的读者的真切感受。

舍不得读完的书也会是舍不得放下的书。我曾经在文章中介绍过死囚临刑前舍不得放下书的故事。近来又读到文学理论家叶舒宪讲述的一个类似的故事,也颇受感动。叶舒宪当年在英国伦敦,有一天看到一个戴帽子的乞丐坐在地上,不顾初冬的寒冷,专心致志地捧读一本书。看到此情此景,一种莫名的感动油然而生。他问乞丐看的是什么书,原来是法国作家凡尔纳的小说。他感叹,温饱都不能保证,却照样需要幻想中的“环游地球”。我想,读书解决精神温饱,同样是人的基本需要。正如苏联作家高尔基所强烈表达的:“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我想,值得一个高尚的人扑上去的书,应当是那种富有思想性、正义感、同情心、艺术性,新意盎然、古意浓郁、妙趣横生的高品质之作。什么时候,我们社会的功利性阅读减少得再少一些,而把阅读高品质的作品当成全民阅读的主要内容,看成为自己生活亲切的一部分、生命宝贵的一部分、高雅享受的一部分、岁月静好的一部分,人之所以为人的一部分,社会也就有可能成为比较和谐的社会、以人为本的社会。

读书读到舍不得读完,也许还关系到阅读者的精神体验问题。前不久观看意大利大导演安东尼奥尼执导的著名影片《云上的日子》,里面有许多有意味的剧情和对白,其中一句台词深深打动了我。剧中人说:“我们走得太快了,灵魂还没有跟上来。”这句台词脱胎于印第安人的一个传说。传统的印第安人认为,出远门的时候,如果走得太快、走得太远,自己的灵魂会跟不上。所以走一段路就要停一停,要等自己的灵魂赶上来。我以为这是一个蕴含着大哲理的寓言。我们的读书何尝不是如此?读书也不能读得太快,读得太快,肯定会失去自己精神体验的一些重要机会,也就是说,自己的灵魂会跟不上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