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李代表意见书.中国国民党周刊第10期,1924
2.陈独秀.论国民政府之北伐.向导周报第161期,1926
3.陈惠芬.北伐时期的政治分会——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纠葛.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台北)第24期,1996
4.独秀.革命与反革命.向导周报第16期,1923
5.范忠程.大革命时期湖南农民运动再思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5)
6.冯菊坡.广东职工运动之进步.人民周刊第14期,1926
7.冯筱才.罢市与抵货运动中的江浙商人:以“五四”,“五卅”为中心.近代史研究,2003(1)
8.冯筱才.沪案交涉,五卅运动与1925年的执政府.历史研究,2004(1)
9.郭沫若.请看今日之蒋介石.近代史资料,1954(2)
10.汉口工会运动之写真.天津大公报,1926.12.1
11.何柱国.孙,段,张联合推倒曹,吴的经过.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第18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
12.胡汉民.清党之意义.中央半月刊第2期,1927
13.胡汉民.自传.革命文献第3辑.台北:1958
14.胡适在英宣言.天津大公报,1926.11.11
15.黄金麟.革命与反革命:清党再思考.新史学(台北)第11卷第1期,2000
16.黄彦.关于国民党“一大”宣言的几个问题.孙中山和他的时代.北京:中华书局,1988
17.蒋介石日记类钞.民国档案1998(4)——1999(1)
18.[苏]杰柳辛,科斯佳耶娃.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16期,1990
19.金冲及.从迅猛兴起到跌入低谷——大革命时期湖南农民运动的前前后后.近代史研究,2004(6)
20.金观涛.观念起源的猜想与证明——兼评《“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第42期,2003
21.金观涛,刘青峰.《新青年》民主观念的演变.二十一世纪(香港)12月号,1999
22.冷观.南行视察记.天津大公报,1927.3.6
23.李达嘉.上海商人与五卅运动.大陆杂志(台北)第79卷第1期,1989
24.李朴生.参加党务工作的酸甜苦辣.传记文学(台北)第8卷第3期,1966
25.李焰生.“容共”政策与“联共”政策.现代青年第73期,1927
26.李育民.中国共产党早期反帝目标探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1)
27.梁尚贤.“彭湃把持农民部”说辩析.近代史研究,2004(5)
28.梁尚贤.关于“国民党与广东农民运动”.广东党史,2001(2)
29.林桂圃.中国国民党的中央政治会议.国衡半月刊第1卷第12-13期,1935
30.刘敬忠,王树才.试论冯玉祥及国民军在1925-1927年的政治态度.历史研究,2000(5)
31.刘少奇.关于大革命历史教训中的一个问题.党史研究资料第2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32.[韩]柳镛泰.国民革命时期公产,公堂问题——两湖与广东农民运动之比较.民国研究(南京大学学报特辑)总第5辑,1999
33.鲁振祥.三大政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孙中山和他的时代.北京:中华书局,1988
34.吕芳上.寻求新的革命策略——国民党广州时期的发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第22期(上),1993
35.罗醒.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广州工人代表会的沿革.广东文史资料第42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
36.罗志田.南北新旧与北伐成功的再诠释.新史学(台北)第5卷第1期.1994
37.马雪芹.中国国民党“二大”时全国组织发展状况略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6)
38.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向导周报第191期,1927
39.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农民第2期,1926
40.[韩]闵斗基.中国国民党的“改进”与“改组”.东洋学报(东京)第72卷第1,2号.平成2年
41.[韩]裴京汉.北伐与广东地区劳动运动.南京大学学报,2004(3)
42.彭泽湘.自述.党史研究资料第5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43.邱捷.广州商团与商团事变.历史研究,2002(2)
44.邱捷.越飞与所谓“孙吴合作”.近代史研究,1998(3)
45.社评.赤化与反革命.天津大公报,1926.9.17
46.社评.南北势力变迁.天津大公报,1927.6.6
47.社评.宣传与革命.天津大公报,1927.6.13
48.[日]深町英夫.改组前后中国国民党的基层组织.近代中国(台北)第129期,1999
49.沈宏礼.国民党1927年两次中监委会议考辨.革命史资料第11期.上海,1990
50.四民.南北两方的宣传.上海小日报,1927.3.13
51.孙彩霞.军阀与善后会议.近代史研究,1989(6)
52.唐生智.从辛亥革命到北伐战争.文史资料选辑(全国)总第103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95
53.天马.主义值钱.天津大公报,1926.10.17
54.[日]土田哲夫.中国国民党的统计的研究(1924-1949年).史海(东京)第39号,1992
55.[日]土田哲夫.中国国民党的社会构成.南京大学学报(研究生专辑),1989
56.王栋.20世纪20年代不平等条约口号之检讨.史学月刊,2002(5)
57.王立新.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国民革命:二十年代中美关系新探.历史研究,2001(2)
58.王奇生.北伐中的漫画与漫画中的北伐.南京大学学报,2004(3)
59.王奇生.从容共到容国:1924-1927年国共党际关系再考察.近代史研究,2001(4)
60.王正华.国民政府北迁鄂赣之争议.近代中国(台北)第114期,1996
61.无名.从南北到东西.现代评论第6卷第131期,1927
62.吴倚伧先生之国民党现状报告.广州民国日报,1927.1.15
63.吴元康.出席善后会议的国民党党员考.安徽史学,2001(4)
64.吴元康.孙中山何时公开反对段祺瑞善后会议.安徽史学,2000(1)
65.[日]狭间直树.“三大政策”与黄埔军校.历史研究,1988(2)
66.肖抱真.我经历的武汉店员总工会.武汉文史资料选辑总第15辑,1984
67.徐鼎新等.“五卅”运动与上海的资产阶级.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5(2)
68.杨奎松.“容共”.还是“分共”?——1925年国民党因“容共”而分裂之缘起与经过.近代史研究,2002(4)
69.杨奎松.蒋介石从“三二〇”到“四一二”的心路历程.史学月刊,2002(6-7)
70.杨奎松.孙中山的西北军事计划及其夭折.历史研究,1996(3)
71.杨奎松.孙中山与共产党.近代史研究,2001(3)
72.杨奎松.走向“三二〇”之路.历史研究,2002(6)
73.杨天宏.地方意识兴起与中国政治的区域化:北伐前夕中央与地方政治关系分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10)
74.杨天宏.国民党与善后会议关系考析.近代史研究,2000(3)
75.杨天宏.走向衰亡的民初国会.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1(2)
76.杨天石.“中山舰事件”之谜.历史研究,1988(2)
77.杨雨青.国民军与俄共(布)中央政治局中国委员会.近代史研究,2000(3)
78.余捷琼.民国十六年武汉的集中现金风潮.社会科学杂志第7卷第4期,1936
79.余敏玲.俄国档案中的留苏学生蒋经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第29期,1998
80.余敏玲.蒋介石与联俄政策之再思.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第34期,2000
81.曾成贵.试论大革命时期党领导湖北农民运动的经验和教训.党史研究,1986(4)
82.曾琦.国家主义者与国民党.醒狮第66号,1926
83.张光宇.国民党在大革命时期的演变.武汉大学学报,1988(6)
84.张季鸾.反赤化运动之批判.国闻周报第3卷第27期,1926
85.张俊义.英国政府与1924年广州商团叛乱.广东社会科学,2000(3)
86.张连红.大革命时期的冯玉祥与孙中山.安徽史学,1994(1)
87.张忠正.美国官方对孙逸仙与苏俄接触的态度.近代中国(台北)第133期,1999
88.郑建生.动员农民:广东农民运动之研究(1922-1927).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1992
89.郑文起.论五卅运动前后上海学生运动的统一和分化.学术月刊,2000(3)
90.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国民党周刊第1期,1923
91.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辟谣通告.中国国民党周刊第14期,1924
92.周谷.孙中山早期与俄国革命党人的来往.传记文学(台北)第58卷第3期,1991
93.朱华.再谈四一二政变前国民党中监委会会议记录的真伪.档案与史学,2001(4)
94.邹谠.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的新路向.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