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深受西学影响的知识分子
这类维新士人曾长期求学、生活于上海、香港、澳门等“西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或与传教士接触密切,或出身于洋行买办,直接受到西方文明的深刻影响。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何启、胡礼垣等人。
王韬(1828-1897)初名利名,后改名瀚,字懒今。居香港时改名韬,字仲弢,号紫铨,别署天南遯叟,50岁以后又号弢园老民。江苏长洲(今吴县)人。自幼受传统文化教育,“九岁迄成童,毕读群经,旁涉诸史”,但“少性情旷逸,不乐仕进,尤不喜帖括,虽勉为之,亦豪放不中绳墨”。18岁考取秀才,此后乡试未中。1849年赴上海,入英国传教士开办的墨海书馆工作,负责将传教士们所译之书进行润色。在书馆工作的13年间,参与译述了一系列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书籍,其中较为重要的有《格致西学提纲》《光学图说》《华英通商事略》《西国天学源流考》《重学浅说》《泰西著述考》等6部书,被称为“弢园西学辑存六种”。在译述西书的过程中,他学习了不少天文、地理、历算、舆图等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其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1862年化名黄畹向太平军上书献策,为清军获悉而遭到通缉,避居香港。在香港期间,深受西方文化影响,思想发生较大变化。他与英国传教士理雅各合作,翻译《大学》《中庸》《孟子》《书经》等中国文化经典作品。1867年随英人理雅各去英国继续翻译中国经典《易经》《礼记》等。旅欧3年间,还游历了法、俄等国。1870年返回香港后,开始经营出版事业,1873年出版自著的《普法战纪》14卷(以后增至20卷)。1873年创办日报《近事录》和《循环日报》,宣传变法自强。他在该报上发表的文章的主要部分收入自编的《弢园文录外编》一书,于1883年在香港刊行,1887年又在上海重刊。1879年他东游日本,著《扶桑游记》3卷。1884年定居上海,为《申报》等报刊撰稿,并受英国传教士傅兰雅之聘,主持上海格致书院。
郑观应(1842-1922),原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杞忧生、慕雍山人、罗浮侍鹤山人。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人。父亲郑文瑞为乡村塾师。1858年,郑观应参加童子试未中,即奉父命赴上海学习经商。次年,经买办徐润介绍入宝顺洋行工作,旋任宝顺洋行买办,自己兼经商,投资英商公正轮船公司,与人承办和生祥茶栈,后充当扬州宝记盐务总理。1874年起,担任太古轮船公司买办,并在长江各口及沿海港口开办揽载行、杂货号和钱庄,积累大量资本,开始入股洋务民用企业,并以太古洋行买办身份任上海机器织布局襄办和总办、上海电报局总办等职务。在此期间,逐渐产生维新思想,1880年刊行《易言》。1882年辞去太古洋行买办,专任轮船招商局帮办,翌年升任总办。中法战争发生后,应粤东防务大臣彭玉麟之邀,赴南洋一带侦探敌情,为支援台湾防务奔走。中法战争结束后,隐居澳门近6年,将《易言》扩写成《盛世危言》,于1891年基本写成,标志其维新思想成熟。《盛世危言》5卷本于1894年刊行,翌年增订新编为14卷本,1900年又修订新编为8卷本。
何启(1859-1914),字迪之,号沃生,广东南海人,出身于传教士兼商人家庭,早年就读于香港皇仁书院,1872年赴英留学,先后在阿伯丁大学和林肯法学院攻读医学和法律科学位,娶英国女士雅丽氏为妻。1882年返回香港,担任律师。其妻病逝后以其遗产创办雅丽氏医院,附设一医学学校,即香港西医书院。中法战争后,何启关注内地政治局势,产生改良社会政治的思想。1885年,孙中山入香港西医学院求学,遂与之有师生之谊,对孙中山的早期思想亦有较大影响。
胡礼垣(1847-1916),字荣懋,号翼南,晚年号逍遥游客,广东三水人。出身商人家庭,早年科举不售,遂就读于香港皇仁书院。1879年任《循环日报》译员。1885年翻译《英例全书》。1894年游历日本,一度代理中国驻神户领事。1895年返回香港,为文学会译员。1897年退隐家居,潜心研究法律、哲学、宗教。著有《胡翼南先生全集》。
1887年,何启、胡礼垣发表《书曾颉刚〈中国先睡后醒论〉后》开始宣传维新思想。1894年两人撰写《新政论议》,正式刊于1895年春,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变法方案,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和文化教育。1898年撰写《新政始基》《康说书后》进一步论述维新变法。戊戌政变后不到3个月,又刊行《新政安行》。1899年刊行《劝学篇书后》《新政变通》,激烈批判纲常名教,大力宣传民权思想。1902年将上述论著汇集成《新政真铨》共6编出版。
二 熟悉西方政情的出使官员
这类士人曾担任出国使臣,具体考察过西方国家的政情,部分人还直接参与过洋务新政,既熟悉新政之得失,又洞悉官场之弊端。代表人物有郭嵩焘、薛福成、马建忠、黄遵宪、崔国因、宋育仁等人。
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号庸庵,江苏无锡人。其父薛湘进士出身,曾任湖南安福等县县令。薛福成少时留心经世之学,1858年中秀才,乡试中则屡次落第。1865年上书曾国藩,受到赏识,延入幕府。1875年应清廷求言之诏,撰写万言书《应诏陈言疏》,主张改革内政,效法西方以自强。旋被李鸿章延请入幕,成为北洋幕府的重要谋士,写成著名的《筹洋刍议》,于1885年刻印出版,以通晓洋务而称名朝野。1889年被清廷任命为出使英、法、意、比四国钦差大臣,悉心考察西方各国政俗民情,写成《出使四国日记》。1894年任满回国,抵上海后不幸病逝。
马建忠(1844-1900),字眉叔。江苏丹徒(今镇江)人。出生于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商人家庭。1852年入法国天主教徐汇公学,学习法文、拉丁文。1870年后,入直隶总督李鸿章幕,帮办洋务。1876年随郭嵩焘赴英,次年入法国巴黎政治学院,专攻法律、政治、外交。1880年回国后受到李鸿章重用,1884年出任轮船招商局总办,1990年调任上海织布局总办。晚年从事著书和译书,1896年出版《适可斋记言记行》,收录其1887-1894年的论著。1898年著《马氏文通》,参考拉丁语法,研究古代汉语结构规律,为中国第一部较全面系统的语法著作。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今梅州市)人,举人出身。1877年,被任命为驻日本公使馆参赞,向日本友人介绍中国文化,悉心研究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撰写《日本国志》。1882年,调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曾尽力维护华侨和华工的权益。1887年《日本国志》成书,共40卷。1889年,任驻英公使馆二等参赞,曾为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订购机器设备。1891年任新加坡总领事,多方保护华侨利益。1894年回国,任江宁洋务局总办。甲午战争后,积极参与变法维新运动。
崔国因(1831-1909),字惠人,自号宣叟,安徽太平县(今黄山市)人,1871年中进士,1874年授翰林院编修,1883年奏请开设议院。1889年荐升翰林院侍读,出任美国、日斯巴尼亚(西班牙)、秘鲁大使。1893任满卸职回国。著有《出使美日秘国日记》和《枲实子存稿》,晚年回安徽芜湖经商。
宋育仁(1857-1931),字芸子,一字芸崖,晚号道复,四川富顺县人。15岁应童子试,为学政张之洞所赏识,选入尊经书院就读,与杨锐、廖平同称山长王闿运门下的高材生。1886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入京后,受维新思潮影响,留心时务,探索西学。1891年撰写《时务论》,比较系统地阐述其维新思想。1894年,任法、英、意、比四国公使参赞,赴巴黎,驻伦敦,留心考察欧洲的政情民俗和文化教育,写成《采风记》一书。1896年,《采风记》五卷及所附《时务论》一卷刊行。宋育仁出洋前没有参与洋务新政的实际经验,他以儒家经义作为尺度来观察中外时务,以“礼失而求诸野”之说来鼓吹变法图强。1897年回国后被推为强学会的都讲,又被保举为川省矿务商务监督,在重庆创办了维新报刊《渝报》。翌年初,被聘为尊经书院山长,在成都组织蜀学会,创办《蜀学报》,宣传维新变法。
三 留意经世之学的趋新士人
这类士人大多具有举人、进士功名,早年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心怀经世之志,入仕则官位不显,居乡则熟知民情,虽皆抱负不凡,然多怀才不遇。代表人物有冯桂芬、陈炽、陈虬、汤震、宋恕、邵作舟等人。
冯桂芬(1809-1874),字林一,号景亭。江苏吴县人。道光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853年以在籍京官名义奉诏举办团练。1860年太平军攻克苏州时逃至上海,筹划“会防局”,后入李鸿章幕,留意经世之学,重视研究西学。1861年(咸丰十一年)十月著成《校邠庐抗议》,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主张“采西学”和“制洋器”。次年,他曾将该书寄给曾国藩。最早发表于光绪二年(1876年)刻本《显志堂稿》卷十、卷十二,共计22篇。单行本的最早版本是光绪九年天津广仁堂刻本,其中删去《显志堂稿》本中的《均赋议》《借兵俄法议》两篇,新增若干篇,共47篇。戊戌变法时期,光绪皇帝曾谕令印发1000部给京官签注意见。该书对19世纪中国的维新思想有较大影响。
陈炽(1855-1900),原名克昌,改名炽,字家瑶,号次亮,又号用絜,称瑶林馆主、通正斋生。江西瑞金人。陈炽12岁中秀才,19岁取为拔贡生,翌年入京朝考,录为一等第四名,授七品京官,签分户部山东清吏司见习。1882年中举,仍在户部任职。自1884年起,曾游历沿海地区及香港、澳门,考察时务,涉猎群籍,尤重西书。1886年参加军机章京考试,录取为八名之首魁,次年升户部额外主事,1889年转为户部主事,1891年升为户部员外郎,多次向上司翁同龢呈送说帖,发表政见,受到器重。陈炽“感念时变,乃探综古今中外全局,发愤著《庸书》内外百篇”,内篇所论多属传统政务,外篇所论则属变法维新。此书于1893年至1894年间撰成,初刊于1896年,但未刊行前即由翁同龢进呈光绪皇帝御览。1896年,陈炽重译英人斯密德的《富国策》,交《时务报》连载,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经济专著《续富国策》。
陈虬(1851-1903),原名国珍,字志三,晚号蛰庐。浙江温州乐清人。从17岁起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售,至30岁始留心经世之学。中法战争发生,写成《报国录》,开始倾向维新。1889年中举人,第二年入京会试落第后,南下经山东,向山东巡抚张矅上书自荐,献《东游条议》,所言皆变法事。1892年写成《治平通议》,主张“欲图自强,首在变法”,提出富国强国之策。1896年底,在温州创办《利济学堂报》,“寓教于医,以抒孤愤”。次年《经世报》在杭州创刊,陈虬为该报撰文多篇。
汤震(1857-1917),又名寿潜,字蛰仙,浙江山阴县天乐乡(今属萧山县)人。中举后曾寄寓山东巡抚张矅幕中,为张所倚任,“于是益习闻国政之得失,喟然论列时弊,损益所宜,造《危言》四十篇,期可见诸施行”。1892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1894年出任安徽青阳知县,到任仅三月,即辞官回籍。翁同龢曾称《危言》一书“论时事极有识”,向光绪帝推荐该书。戊戌期间,汤寿潜在地方推行新政。光绪帝曾谕令浙江巡抚廖寿丰让汤寿潜“即行赴部,听候带领引见”,汤适因母病,请求缓行。戊戌政变后,北京之行中止,遂往金华,担任丽华书院山长,提倡经世实学。
宋恕(1862-1910),原名存礼,字燕生,后改名恕,字平子,号六斋,晚年改名衡。浙江平阳县人。少时虽然聪明好学,但科第上却很不得志,仅一秀才而止。于是留心经世之学,怀抱报国之志。25岁时,父亲逝世,因其弟宋存法争夺家产,发生家难,遂移居瑞安。1887年游历上海、南京等地,饱读西学和佛学之书。1890年,由俞樾介绍,前往武昌谒见湖广总督张之洞,受到冷遇。越两年,又赴天津晋见直隶总督李鸿章,呈《六斋卑议》初稿,提出以“三始说“(”更官制”、“设议院”、“易西服”)为基础的变法纲领,但未获器重,仅被派充水师学堂汉文教习。1895年写成《六字课斋津谈》,阐述改制思想。1901年任杭州求是书院汉文教习。1903年游历日本。1905年任山东学务处议员。1908年辞职归里。宋恕被梁启超称为“梨洲以后一天民”,认为他是黄宗羲以后反君主专制的第一人。
邵作舟,生卒年月不详,字班卿,安徽绩溪人,科举屡试不售,然熟读六经诸子、历代古文,曾在北洋大臣幕府十余年,办理交涉事件,留心中西情势,1887年写成《邵氏危言》28篇。
上述三类维新士人的划分,仅就大体而言,实则彼此之间不免先后互易,或相互影响,或经历近似。从总体上说,与传统士人相比,仍有比较明显的共同经历和特征:一是有过出国留学或考察的经历,或者长期活动于受西方影响较深的上海、香港等地,较早接受西学,熟悉西方政情;二是或参与洋务新政,或有入仕经历,留意经世之学,洞悉旧体制弊端。正是这种个人经历,成为他们较早接纳西学、新学,产生维新思想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