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在7月末离开重庆去印度之前曾向蒋介石提出过两个作战方案,一个是反攻缅甸的计划,一个是西南太平洋攻日的作战计划。

反攻缅甸的计划是,由英国出兵三个师、美国一个师、中国两个师,自阿萨姆方向进攻缅甸,向曼德勒方向出击;另由中国从云南出兵二十个师向腊戍出击,两个方向出兵,中、英、美军队在曼德勒会师。

向缅甸开进的中国驻印部队

中国驻印军士气高昂,准备要打回缅甸去

针对这个方案蒋介石坚持:一、美国至少必须有一个师的兵力参加作战。二、美国空军与空运力量必须大量增加。三、陆上部队出动时,英国海空军须在孟加拉之安曼岛开始攻击,并在仰光登陆。这充分体现了蒋介石对待美国与其他盟国共事的作风,先原则肯定,然后在具体问题上要价很高,如果不能实现,责任就不在自己一方。

西南太平洋攻日计划主要内容为:A、由印度阿萨姆省经霍马林一线进攻缅甸。B、由滇西向腊戍、曼德勒进攻,并分兵进攻八莫、卡木他。C、由滇越边境经老挝,向河内、海防进攻。D、由澳洲北部进攻新几内亚、帝汶及新不列颠各岛。E、由西南太平洋进攻,阻断日军南太平洋之增援并摧毁台湾、菲律宾之日本海军战斗力。第一路美军一师、英军三师、中国军队两师,第二路中国军队十二个师,第三路中国军队九个师,第四、五路皆由美海军担任。出击时间定在1942年的雨季以后开始,也就是1942年的11月15日以后到第二年的4月以前。

反攻缅甸时的史迪威将军

身着五星上将军服的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

这个方案首先要报华盛顿方面批准,华盛顿正将作战的重点放在欧洲,此计划如执行就必须从全盘考虑,很难得到通过。英国方面对收复缅仰光并不迫切,也没有战略上的时间安排,而且缅甸从英国人手里丢掉的,英国人也不愿看到自己的殖民地由中国人来替他们夺回。加上印度甘地的国大党正在要求独立,如新德里发生革命,同是亚洲的中国军队就在印度和邻近的缅甸,他们的态度和立场,对于英国人来说也会产生很多的担忧和疑虑。基于以上情况,在9月27日史迪威与韦维尔会谈时,韦维尔对这两个方案都持极为冷淡而审慎的态度。

中国驻印军通讯部队沿公路架设电话线

从印度阿萨姆邦利多至缅北的公路,随中国驻印军推进而向前修筑

中国驻印军战车营再跨过印缅边界时谨慎搜索前进

同年10月11日,史迪威与蒋介石在曾家岩官邸谈及反攻之事时,蒋介石明确表示对缅甸的反攻必须在海陆空方面都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才可能发动反攻,很明显蒋介石是不再做赔本的买卖,没有绝对胜利的把握绝不出兵。

史迪威将军(左二)与美国空军司令阿诺德(左三)及英美将领商讨反攻缅甸计划

经过训练和配备美式装备的中国远征军向印缅边境集结,准备反攻

美国陆军部作战司10月13日也来电明示,反攻缅甸应由英方担任指挥权,在印度的中国军队,只能作为特种部队投入,而其指挥权由中国同意的军官担任。但史迪威反攻缅甸的目的并不是要以此来扩大自己的指挥权,通过反攻缅甸来建立自己的功绩,他的确是想通过重新打开滇缅路的通道,加大对中国援助物资的运输能力,克服空中运输能力的有限性,尽快将对日打击加强,配合美军在太平洋上的反攻。如果不是这样,他不会在陆军部作战司的意见到达后又迅即赶往印度去找韦维尔,就作战司的意见贯彻继续协商了。韦维尔坚持英国正全力对付北非战局,英国没有能力抽调海空力量参加反攻缅甸的作战,即使英国人要收复缅甸,也用不着按照史迪威的进攻方向和意图去进行。韦维尔完全是一个关门的态度,但后经马歇尔的斡旋,韦维尔只得勉强应付,虽然确定收复缅甸的战役开始日期定在1943年3月1日,但并无具体实施的意向。

史迪威围绕着这一时间目标努力做着准备,但是蒋介石根本不愿打这一仗,英国人又不断地背信弃义,最后坚持由自己在适当的时机单独收复缅甸。结果主张收复缅甸并积极努力的就只有史迪威一人,他完全成了一个受人愚弄的独角斗士了。他费尽心血在印度训练的中国军队完全不能用于战争是他最为难以接受的。

1942年10月初的威尔基访华和11月宋美龄的访美,都是两场由大洋两岸的两个演员似的人物搅起的不小的闹剧风潮。威尔基不论是面对欢迎他的人群还是参观学校、工厂、部队,他都带着一种写作的**,他受罗斯福的派遣来中国不是从实际考察中去得出一些见解或建议,而是要将中国的抗战纳入他事先就拟好的写作主题《天下一家》里面去,人家说什么他就拼命地去加以相信和发挥想象,不是脑子想问题,而是用情绪去印证和渲染自己的主观臆断。他单独接见了陈纳德,完全听信蒋介石夫妇对陈纳德的评价,不仅替陈纳德转了一封给总统大谈其空中战略的信件,还居然向总统建议召回史迪威而代之以陈纳德。

而宋美龄似飓风般席卷美国的访问,则将一个虚假的抗日的中国力量展示在国际社会面前,骗取了美国民众对这个软弱无力的政府的同情之心,将一个虚荣心和表现欲极强的女人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犹如舞台上的追光灯都集中到了台前的宋美龄身上,光彩夺目;而史迪威则处于舞台角落深处的黑暗中,没有一丝光亮。史迪威对中国抗战现状的任何非议和建言都成为一种不合时宜的声音。宋美龄也不时在罗斯福总统面前要求召回史迪威,并在美国上层散布一些贬低史迪威的评价。但美丽而动人的言辞终归抵挡不了日军进攻的步伐,当然也蒙骗不了像马歇尔、史汀生那样一些冷静的头脑和犀利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