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后,生活的方式变得纯粹:过去,总有许多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忙碌焦虑,争分夺秒,事半功倍,按时交活儿,无形中冲淡了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虑。现在则不同,所有的忙碌戛然而止,生活的意义、做事的意义的问题每时每刻摆在面前,无可回避。

只要想想浩瀚的宇宙和渺小的稍纵即逝的生命,马上就会万念俱灰,全无动力做任何事情。叔本华写道:“但愿我能驱除把一代蚂蟥和青蛙视为同类的幻觉,那就太好了。”如果心灵比较强悍,就不需要这类幻觉。人类的生命说到底与青蛙、昆虫没什么大的区别,只不过它们的生存时间更加短暂,一天或一年,而人类幸运的话可以活一百年。仅此而已,岂有他哉?

既然知道生命并无意义,一切终将归于沉寂,为什么还要去做任何事情?还有什么事情是值得一做的?我常常这样反躬自问。没有答案,只是心中感到一片茫然。

如果说有一个答案,那就是:没有一件事是值得一做的。这是一个人们不愿意直面的答案,惨烈而悲壮。

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还在做事呢?

人们做事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不得不做的,一类是作为享受喜欢去做的。前者是所有谋生类的事情,为了满足起码的生活必需、为了维持生存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后者是自己喜欢去做的事情,能从中获得愉悦感的事情。相对来说,后者才是比较值得一做的事情。

人在全无必需的情况下,如果还有动力做事,应当出于以下几类动机。

第一类动机是想使自己的生命伟大一些,而不是那么渺小。日常生活,吃喝拉撒睡,都是渺小的。有些人做事是为了使自己的生命不那么渺小,做出一点儿常人做不出来的事情,使自己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被人仰望,被人尊重,被人记忆。

第二类动机出于对他人的同情和怜悯,帮助他人。像那些做慈善的人,他们希望以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帮助那些处境不如自己的人。我认识一帮动物保护主义者,每天为改善小动物的处境东奔西走,大声疾呼,他们就更是出于同情和怜悯。

第三类动机是所做之事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快乐。一些艺术家就是这样的,他们写小说、画画、作曲、拍电影、排话剧。在做事的过程中非常享受,乐此不疲。

目前,我对第一种动机和第二种动机都很淡,只剩下第三种动机使我每天还能勉强爬起来做一点儿什么。与此同时,我会继续常常想着宇宙和我的生存,演练死亡。我想把每晚睡去想象为死亡,因为它有一段时间是全无知觉的,确实跟死亡很相像;把每天早上醒来想象为出生,因为这样才能使我的生命中新的一天过得有新奇感、兴奋感。我的每一天都应当以梭罗在那篇日记中表明的态度来度过,他在瓦尔登湖畔于19世纪某天的日记中郑重其事地写道:我现在开始过×年×月×日这一天。经过这样的演练,我希望在死亡到来的时候,我的心情会无比平静,因为我已经无数次地演练过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