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小波的爱实在是上天送给我的瑰宝,回忆中全是惊喜、甜蜜,小波的早逝更诗化了这段生命历程,使它深深沉淀在我的生命之中,幸福感难以言传。
最初听说他的名字是因为一部当时在朋友圈子里流传的手抄本小说《绿毛水怪》。虽然不但是“水怪”,还长着“绿毛”,初看之下有心理不适,但是小说中显现出来的小波的美好灵魂对我的灵魂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当然,有些细节上的巧合:当时,我刚刚看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本不大出名的小说《涅朵奇卡·涅茨瓦诺娃》。这本书中的什么地方拨动了我的心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都是一些幻想者,他们的幻想碰到了冷酷、腐朽、污浊的现实,与现实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后只能以悲惨的结局告终。作品带有作者神经质的特点,有些地方感情过于强烈,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书中所写的涅朵奇卡与卡加郡主的爱情给人印象极为深刻,记得有二人接吻把嘴唇吻肿的情节。由于小波在《绿毛水怪》中所写的对这本书的感觉与我的感觉惊人地相似,产生强烈共鸣,使我们发现了心灵的相通之处,自此对他有了“心有灵犀”的感觉。
第一次见到他是跟一个朋友去找他爸请教学问方面的问题。我当时已经留了个心,要看看这个王小波是何方神圣。一看之下,觉得他长得真是够难看的,心中暗暗有点失望。后来,刚谈恋爱时,有一次,我提出来分手,就是因为觉得他长得难看,尤其是跟我的初恋相比,那差得不是一点半点。那次把小波气了个半死,写来一封非常刻毒的信,气急败坏,记得信的开头列了一大堆酒名,说,你从这信纸上一定能闻到二锅头、五粮液、竹叶青……的味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后来,他说了一句话,把我给气乐了,他说:你也不是那么好看呀。心结打开了,我们又接着好下去了。小波在一封信中还找了后账,他说:建议以后男女谈恋爱都戴墨镜前往,取其防止长相成为障碍之意。
小波这个人,浪漫到骨子里,所以他才能对所有的世俗所谓“条件”不屑一顾,直截了当凭感觉追求我。当时,按世俗眼光评价,我们俩根本不可能走到一起:我大学毕业在光明日报社当编辑,他在一个全都是老大妈和残疾人的街道工厂当工人;我的父母已经恢复工作,他的父亲还没平反;我当时已经因为发表了一篇被全国各大报转载的关于民主法制的文章而小有名气,而他还没发表过任何东西,默默无闻。
我们第一次单独见面,他就问我有没有朋友,我那时候刚跟初恋情人分手不久,就如实相告。他接下去一句话几乎吓我一跳,他说:你看我怎么样?这才是我们第一次单独见面呀。他这句话既透着点无赖气息,又显出无比的自信和纯真,令我立即对他刮目相看。
后来,小波发起情书攻势,在我到南方出差的时候,用一个大本子给我写了很多未发出去的信。就是后来收入情书集中的“最初的呼唤”。由于他在人民大学念书,我在国务院研究室上班,一周只能见一次,所以他想出主意,把对我的思念写在一个五线谱本子上,而我的回信就写在空白处。这件逸事后来竟成恋爱经典:有次我无意中看到一个相声,那相声演员说,过去有个作家把情书写在了五线谱上……这就是我们的故事啊。
我们很快陷入热恋。记得那时家住城西,常去颐和园,昆明湖西岸有一个隐蔽的去处,是一个荒凉的小岛,岛上草木葱茏,绿荫蔽天。我们在小山坡上尽情游戏,流连忘返。这个小岛被我们命名为“快乐岛”。可惜后来岛上建了高级住宅,被封闭起来,不再允许游人进入。
从相恋到结婚有两年时间。因为小波是78级在校大学生,我们的婚礼是秘密举行的。那是1980年,他是带薪学生,与原工作单位的关系没有断绝,所以能够开出结婚证明来。即使这样,我还是找了一位在办事处工作的老朋友帮助办的手续,免得节外生枝。我们的婚礼就是两家人一起在王府井的烤鸭店吃了顿饭,也就十个人,连两家的兄弟姐妹都没去全。还有就是他们班的七八个同学秘密到我家聚了一次。还记得他们集体买了个结婚礼物,是一个立式的衣架,由骑自行车的高手一手扶把一手提着那个衣架运来我家。那个时代的人们一点也不看重物质,大家的关系单纯得很。
在小波过世之后,我有一天翻检旧物,忽然翻出一个本子上小波给我写的未发出的信,是对我担心他心有旁骛的回应:“……至于你呢,你给我一种最好的感觉,仿佛是对我的山呼海啸的响应,还有一股让人喜欢的傻气……你放心,我和世界上所有的人全搞不到一块,尤其是爱了你以后,对世界上一切女人都没什么好感觉。有时候想,要有个很漂亮的女人让我干,干不干?说真的,不会干。要是胡说八道,干干也成。总之,越认真,就越不想,而我只想认认真真地干,胡干太没意思了。”
在我和小波相恋相依的二十年间,我们几乎从来没有吵过架红过脸,感受到的全是甜蜜和温暖,两颗相爱的灵魂相偎相依,一眨眼的工夫竟过了二十年。我的生命因为有他的相依相伴而充满了一种柔柔的、浓浓的陶醉感。虽然最初的**早已转变为柔情,熊熊烈火转变为涓涓细流,但是爱的感觉从未断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这样缠缠绵绵二十年。这样的日子我没有过够,我想一生一世与他缠绵,但是他竟然就那么突然地离我而去,为我留下无尽的孤寂和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