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的人,都从来没有在方法上下过功夫,而是以为学习的方法只有反复练习和死记硬背这两种。一旦考试结束离开了学校,他们就会把学过的东西全部扔下,再也不会回头看一眼。因此,理所当然地,这些人会对外宣称“学习一点用都没有”,认为精通人情世故要比专业知识有用得多。

一只训练有素的鹦鹉在看到红色时,能够脱口而出“红色”两个字,而人类则与鹦鹉不同,可以真正理解“红色”这一概念。那么,这种不同究竟体现在哪里?

推论主义哲学家罗伯特·布兰顿曾经指出,鹦鹉无法运用“红色”这一概念来进行推论。对于一只鹦鹉来说,它不知道一种颜色不可能既是“红色”又是“绿色”,不知道“深红色”属于“红色”的一种,也不知道“红色”就意味着“有颜色”。鹦鹉叫出颜色的名字只是一种单纯的条件反射,所以它也无法用这一事实来支撑自己的其他主张。

我们虽然不是鹦鹉,但是在那些(过度)适应了学校和考试的人中,有些人也仅仅是学会了如何去应对一些固定的题型。因此,他们一旦遇到了自己没有见过的题型,就会立刻变得束手无策,也不知道该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学校和考试以外的场合中。

“学习科学”这门学问,就是想要搞清楚学生为什么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教室以外的地方,以及如何才能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目前该学科领域中的一种观点认为,比起单纯地去记忆正确答案,采用与专业研究活动类似的方式来学习,能够让学习者学到更深层次的知识。通过研究人们还发现,比起死记硬背得来的表层知识,这些深层次的知识在考试后也能够被长久地保存在记忆中,且更容易被应用在现实生活中[1]。

例如,当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与其去背诵那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份和顺序,不如像真正的历史学家一样,翻阅史料,提出假说,论述自己的看法,推导出合理的结论,这样才能够学习到更深层次的知识。

使用这种方法,学习者不会轻易地陷入空想和偏见之中,即使是落入了这些陷阱,也可以很快地摆脱出来。换句话说,它可以有效抑制系统1的弱点,让系统2来掌控大局。本书的主要目的虽然是介绍自学的方法,却也花费了不少的篇幅来讲学术研究的方法,其原因有一部分就是来源于此。

虽然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更有效,但我们却比自己想象中还要故步自封、顽固不化。例如,有些人在小的时候曾经通过机械性记忆(死记硬背)取得过一些成绩,之后就一直没能摆脱这种学习模式,迟迟无法从机械学习转换为有意义学习。

他们之所以无法解决这一困难,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缺乏学习机制方面的相关知识,例如如何实现记忆的精细化和系统化。另一方面原因就是他们想要改变学习模式的主观意愿不够强烈,缺乏一个重新去思考如何学习的契机。

很多人都认为现行的教育制度早已跟不上时代,但同时他们自己的学习观念却也非常陈腐。例如有的人会一边对“填鸭式”教育表示不满,一边又对“学习就是将知识装进脑子里”这样的观点深信不疑。

只要将几十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的心理学观点冠以“脑科学”三个字,就有不少的人会将其奉若宝典,而“记忆力”“基础学习能力”“人格发展阶段”等概念虽然已经被现代科学所质疑,但人们却仍然不愿将其弃置一旁。

由于人们的学习观念还比较落后,因此市面上的学习方法和自学指南类书籍大多都是停留在介绍学习方法(如何去学习)这一层面,不会去讲认知科学是如何发展的、情境性学习理论又是如何出现的,也不会提及在那之后学习科学这一领域取得了哪些研究进展。

这种对现状的不满促使我撰写了本书的第3篇,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自学者更新学习观念,打开一个窗口,让自学者接触到一些认知科学和学习科学领域的见解。这两个学科领域已经积攒了数不清的研究成果,且主要是以学校等教育机构为中心来展开实际应用,但如果我们能够将其看作对人类认知机制的一种探究,那么它们应该也可以在自学的道路上助我们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