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36 同文献对话【问读(Q&A Reading)】

① 将文献(书或是论文)中的章节标题转换为问题的形式

例如,目录中如果出现了“马尔萨斯陷阱”这样一个小标题,而我们又不知道“马尔萨斯陷阱”究竟是什么,那么就可以提出一个问题——“马尔萨斯陷阱是什么”。

② 从标题对应的章节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寻找答案的时候可以跳过无关(或是关系不大)的部分。

③ 回答问题,制作一份“摘要”

找到①中所有问题的答案后,该文献的“摘要”也就制作完成了。

用问读的方式来阅读《10万年的世界经济史》

格里高利·克拉克著 久保惠美子译《10万年的世界经济史·上》(日经BP社,2009)

用问读的三个好处

问读,就是向书提出问题,然后找到答案的阅读方式。

比起直接拿起书来从头读到尾,这样的读书方式有许多优点。因此我们的自学也会主要以这种方式为中心来展开。

首先,使用问读的方式来读书,速度会比较快。在问读的过程中,我们只需要提出问题,然后找到答案即可,因此花费的时间要比通读全文更短一些。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自由地调节阅读的速度与深度。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来调整问题的数量和密度,既可以只提一个问题,从书中寻找答案,也可以准备许多细致入微的问题,将书中的内容详细地提取出来。因此,有时我们只需要用一张纸,就可以总结一本书的内容,而还有的时候我们则能够用一整本书的篇幅来讨论一篇论文。

最后,问读还能够促进理解和记忆。为了找出问题的答案,读者需要积极地去提炼和运用书中提供的知识和信息,而这种深度处理可以促进记忆的巩固和理解的深化(方法48)。

伊本·西拿的阅读方法

在伊斯兰世界中,一位名叫伊本·西拿(拉丁名:阿维森纳)的学者被人们称为是“神存在的证据”(Hujjat al-Haq),托马斯·阿奎那、罗杰·培根等许多欧洲的学者也都深受他的影响。他很早就展露出了各方面的天赋,许多学问都是靠自学得来,因此他也同样是一名自学者。

据传,伊本·西拿早在10岁时,就已经能够背诵各类文学作品,跟卖菜的人学会了算数。再后来,无论是学习哲学、天文学、逻辑学、自然学、形而上学还是医学,他都能够很快超越自己的老师。到了16岁,伊本·西拿就已经能够以医生的身份为患者治疗,并且因为治好了萨曼王朝君主努哈二世的病而深受信赖,得到了出入王宫图书馆的许可,18岁就读完了图书馆中所有的书籍(包括希腊语文献),精通了所有的学问。

有一个名叫阿鲁·朱扎杰尼的弟子深受伊本·西拿的宠爱,并为他撰写了传记。传记中有一段话专门讲述了伊本·西拿的阅读方法。

“关于这名伟大的学者,有一点很值得我们注意,在我作为老师的同伴与仆从与他一同度过的这25年间,我从未见他将一本新书从头到尾认真地阅读过一遍。老师会直接翻开比较难懂的章节或是错综复杂的部分,看作者都有哪些见解。”

也就是说,伊本·西拿的阅读方法是将书中比较难懂(应该也是比较重要)的部分转化为问题,看作者给出了什么样的答案。

开始阅读前,先通过“预读”来认识一下文献

当我们拿到一部新的文献(书或是论文)时,可以先提出三个问题:

·这本书是围绕着什么主题来写的?

·关于这一主题,作者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

·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方式来为自己的主张提供依据?

想要知道摆在自己眼前的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文献(书或是论文),我们至少应该先找到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通过阅读来回答这些问题,对文献进行预习,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称为“预读”(preview)。

这些问题的答案需要从文献(书或是论文)中来寻找,但是也没有必要将文献全部读完。如果我们要读的是一本书,那么问题的答案可能就藏在书的序文、后记、目录,或是腰封上的文字中。如果我们要读的是一篇论文,那么只要看一看题目和摘要,应该就能够得到必要的信息了。

搞清楚自己即将要读的文献大概具有哪些性质,会决定之后我们阅读文献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通过预读,我们能够判断出一部文献究竟是需要详细阅读,还是可以先放下,直接去读下一部文献。

除此之外,预读还能够为我们提供其他必要的判断依据,让我们在真正开始阅读前做好准备与预估。例如,通过预读,我们能够知道文献的难易程度如何,想要理解其中的内容需要掌握哪些前提性知识,这些知识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以及以自己现在的实力,完全读完并理解其中的内容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劳力。

无论接下来究竟采用什么方式来阅读,预读都能够对我们有所助益。

预读后,接下来正式开始读的过程就仿佛是在重读这本书。换句话说,预读可以让我们先认识一下这部文献,之后能否成为朋友虽然还不一定,但是至少我们与文献已经不再是陌生人了。

另一种问读——应该读,还是不应该读

世界上有着不计其数的文献(书、论文)。仅是在日本一个国家,每年就会有8万种图书出版发行。全世界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更是超过了200万篇。没有人能够将这些文献全部读完,即使是将范围缩小到某一学科领域或是研究方向,相关的文献数量也仍然多如牛毛。

“应该读什么”要比“如何读”重要得多(这一点我在本书的第2篇中也提到过),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判断自己手中的文献是否值得一读。

应不应该读——这个问题要比实际阅读一部文献高出一个层级,我们可以称之为读书的元问题。那些带着问题来读书的人,只需要想一想“这部文献能否帮助我解答心中的疑问?”,心中自然就有了定论。

想要具备这种判断能力,我们需要对接下来要读的文献有一个大致的预判。这也不算是什么方法,更像是一种习惯。

如果我们接下来打算读的是一篇论文,那么可以先从论文的题目出发,对研究对象、结论和推导出结论的过程进行预判,然后再进行预读。通过阅读摘要和序文,来确认自己的预判是否正确。

如果是一本书,那么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对整本书,以及各个章节的内容进行预判和确认。

即使预判与实际不符,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重要的是不断地去挑战。熟练的读者能够灵活地运用这种最高级别的问读方式。所谓最高效的速读法,就是只去阅读自己需要的部分。

〈练习〉

·找到一部自己接下来想要阅读的文献,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制作一份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