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随时面临命名的课题,企业命名、品牌命名、产品命名。

命名的第一原则是什么?是成本,我们要成本低的名字。

怎么才能成本低?传达成本低,传播成本低,使用成本低,营销成本低。

先看看人的名字,看看你自己的名字,你的名字是低成本的名字,还是高成本的名字。

很多家长喜欢翻康熙字典给孩子取名字,似乎存心给老师出难题,一看花名册,这名字三个字,两个不认识,老师都不敢点名。

如果很少被点名提问上黑板去做题,这孩子就比其他同学少了很多机会,他可能进步就慢。

名字给人带来的高成本,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去机场。我们公司一个同事,她的名字电脑打不出来,和同事一起出差,别人已经过安检了,她还要去盖个章,一辈子的出行成本都被提高了。更恼火的是另一个同事的名字,银行的电脑也打不出来!所以给他转账很麻烦,发工资得给他现金。不仅他的成本高,财务工作的成本也提高了。

简单常用的名字,能给人带来更好的发展机会。专门有社会学家研究过这问题:名字越简单,越容易成功。比如Bill(比尔),要么当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要么当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我们每个人自己有体会,如果认识一个新朋友,他叫李勇,或者叫张丽,你会马上记住他,因为你对他的名字有熟悉感,有亲切感。李勇、李志勇、张丽、王燕、陈波,都是超级词语,是中国人的超级名字。

超级符号,是被重复了几百几千年的文化符号、公共符号;超级词语,就是被重复了几百上千年的文化词语、公共词语。它们已经被投资了很多的资产进去,你拿来用就是。

我们来看看企业的命名,这是超级词语与非超级词语、低成本与高成本的较量。

随便举几个例子。

苹果是低成本超级词语,戴尔不是。

娃哈哈是低成本超级词语,乐百氏不是。

注意阿里巴巴和娃哈哈,不仅是有文化资产的词语,而且是叠音韵律节奏,有更强的表现力和传播效率。阿里巴巴的命名,嫁接了人类文化的巨大财富,“一千零一夜”“阿里巴巴”“芝麻开门”传达了企业的价值——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打开财富之门。娃哈哈的命名,运用每个中国人熟悉的儿歌:“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娃哈哈,娃哈哈,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

命名的本质,一在低成本,二在召唤性、指令性。

你的命名,是不是有指向性很强的召唤?有没有下达明确的指令?

海德格尔说:“命名并不是分贴标签,运用词语,而是召唤词语。命名在召唤,这种召唤把他所召唤的东西带到近旁,召唤当然有所唤来。”

我们讲一个负面案例:丰田汽车中国公司。

几年前,丰田对其在中国的品牌和产品进行了全线更名,凌志改为雷克萨斯,陆地巡洋舰改为兰德酷路泽,霸道改为普拉多,佳美改为凯美瑞。

这是全面的倒退,将召唤性超强而成本超低的好名字,全部改为无任何召唤性、成本超高的名字。

新闻对更名的解释是“全球化”,说凌志改为雷克萨斯之后,因为发音和英文、法文都一致。这样当一个中国绅士和一个法国绅士偶遇时,虽然他们语言不通,但聊到自己的车时,就都能知道对方开的是雷克萨斯。

对两个语言不通的人如何能聊到车,报道没给出解释。

不过丰田在中国的举动还是有底线的——他们没有把丰田更名为“托油塔”——这么说来其“全球化战略”并未全线启动。

对全球化的误读是中国企业的一大问题,丰田的案例也是全球企业中国公司的问题,所以看来是中国人的问题。

在中国讲中文,在英国讲英文,在日本讲日文,这才叫全球化,在中国讲英文不是全球化,是外国话。全球化就是在每个市场都能本土化,而不是在每个市场都机械地一致。

召唤,是词语的能动性。它能将品牌的价值召唤出来,如陆地巡洋舰能将其价值召唤出来,兰德酷路泽不能;它能把顾客召唤来,如陆地巡洋舰能把顾客召唤来,兰德酷路泽不能。

成本低,是它的记忆成本、传达成本、理解成本都很低。如陆地巡洋舰这个名字成本很低,兰德酷路泽成本很高。

最后,命名就是投资,是指一旦确定了名字,就是一个长期的投资。如陆地巡洋舰投资了很多年,可能是换了一个经理,就把它打水漂了,重新投资兰德酷路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