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良平对家里的弟弟妹妹还是很疼的,收了玉米后,他特地留了两棒,交代他娘煮了吃。

剩下的叶子扒开,系好后挂在了他奶房里,让他奶看好,这是来年的“种子”。

来年家里能够收多少玉米,就看这个了。

早上,两棒玉米被切成了六份,除了魏母,每个人都分到了一份。

“娘,玉米我昨天吃过了,这个你吃。”魏良平见了,心里有些酸涩,夹到了他娘碗里。

魏母赶紧夹了回去:“我吃啥呀?吃我吃别的就行了,这个还是你吃吧。你一天那么忙,在外面跑,多吃一点,对身体好。”

一旁,魏奶也将她碗里的夹了过来,放到了魏良平碗里:“你娘说得对,还是你吃吧。我们家现在就是你是顶梁柱,你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你吃饱了,以后我们才能填饱肚子。”

魏良平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见她俩这样,就找来菜刀,全部劈成了两半。

自己一份留了一半,剩下的又夹回了魏奶、魏母碗里。

“奶、娘,这个我昨天就吃过了,特地让你们煮两棒,就是想让你们尝尝玉米的味道。你们要是觉得好吃,等明年的时候,我们多种一点。

夏叔说了,玉米的产量虽然没有木薯高,但要是种好了,一亩地也能产600斤。”

“600斤?!”魏母惊呼。

要知道,好的去年之前,水田里的粮食一亩也才产400斤,这东西居然能产600斤?!

“嗯。昨天我去夏叔家,就是帮忙收玉米去了,我亲眼看到的……”魏良平说道,“我们家玉米有多大,你们也看到了,不信的话等它干了,你们剥下来称一称,看有没有二两重。一棒二两,一亩地300棵,要是每棵都活了,都长了玉米棒子,那差不多就是600斤。”

魏奶、魏娘不识数,算不清楚,但他的两个弟弟妹妹他有教过。

两个小家伙扒着手指头算,眼睛里尽是惊奇:“哇!好多……”

看到他俩如此,魏良平也笑了,说道:“所以啊,种地也是有学问的,你们俩要好好学,知道吗?我平时教你们的那些,你们学好了,以后长大了,就能把地种好,到时候就能跟夏叔也一样,种出亩产800斤的水稻,亩产1000斤的木薯,亩产600斤的玉米……

你们想想,一亩地能产那么多,一亩水田,两亩旱地,是不是至少有2000多斤的收成了?2000多斤还不够吃吗?

就算交了税,也能填饱肚子了。”

说是算给弟弟妹妹听的,其实是算给魏奶、魏母婆媳两个的。

魏良平知道,她俩嘴是没说,但其实心里对他跟了夏厚德的事,多少有些怨言。

要不是家里没有别的顶梁柱,而他又常年在外读书,不事生产,瞧着也没别的选择,她俩肯定不会同意。

魏良平没打算扭转他奶、他娘对夏厚德一家的怨恨,他只是想让她们少怨一点,心里也能舒服一些。

等以后他爷、他爹出来,他们一家还能“稳安”过日子。

至于到时候,他爷、他爹会不会怨……

魏良平没有想。

他只想着先把他奶、他娘拉拢过来,到时候有她俩帮自己,他也能轻松些。

玉米的消息,就跟长了腿似的,没一天就传遍了整个村子。

所有人惊呼:原来这东西,竟然是亩产600斤的粮食?!

我的乖乖!

宝贝啊!

……

但凡家里种了玉米的,赶紧到了自家地里看紧了,生怕被人给偷了。

大部分人都庆幸,还好他们看在夏厚德的面子上,把这玉米种了,要不然就惨了。人家有粮种,他家没有,岂不是亏大了?

就是李娃子也心中庆幸:还好,我这回听了话,要不然亏大了……

孙老六:哦豁?!

夏老二这次竟然带上我了?!

惊喜。

**裸的惊喜。

啥坏话不坏话的,也顾不上了,连忙把自家玉米给看紧了,叫儿子们跟人打听这东西怎么收粮种,别祸祸了。

来年能不能多收六百斤粮食,就看这几根玉米了。

“你听说了吗?夏老二让我们种的那玉米呀,根本就不是什么药草,而是粮食。”

“听说了,听说这个东西叫什么玉米,要是种得好呀,一亩地能收600斤呐。我的天呐,这可是600斤,我们以前种水稻,一亩地也就收400斤,这可比水稻收得多多了。”

“现在水稻不也涨了吗?一亩地差不多能收800斤。”

“那也要看你做得怎么样,你要是做得不好,六七百斤也有可能。”

“那也比以前好呀,那这个玉米就跟水稻差不多了。哎哟……我的乖乖,那玉米也能当饭吃吧?”

“能,就是能当饭吃,能够填饱肚子,所以才是说是粮食呀。不是吧,我们都说这么半天了,你没反应过来?”

……

玉米收得早,木薯的时间也不晚。

这边才说着,又到了收木薯的时节,是宁山村又热火朝天的忙活了起来。

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的木薯收的更多了。

村民们惊喜的发现,这一根根木薯似乎长得更粗更壮了,差不多都到了5斤一根。

最重要的是,今年家家户户都种了一亩地,上千斤的木薯往那里一堆,看着就喜人。

完整的和挖断的分开放,好一点的晚一点要交给夏厚德拿去卖。

而断的,就留着自己吃了。

“我的天啊,我怎么感觉这木薯收得有点多了?感觉好像不只一千斤啊?”

一位大爷在地头上休息的时候,望着成堆的木薯,感觉哪里不对。

一旁帮忙扒泥的大娘听了,说道:“一亩地要是不止1000斤,那不是好事情吗?你还怕收多了?”

“我怕夏老二那边不收。”

“不收就不收,这东西又不是不能吃,我们自己泡好了,晒干了,也能当粮食吃呀。去年夏老二不是还教我们挖地窖呢嘛?这东西也能放在地窖里啊。”

除了留种的,去年木薯留得少,大部分都卖掉了,也就剩下一些自己吃。

今年不同,今年家家户户都种了一亩。要是家里地多的,一亩多的都有。

虽然夏老二只和大家约了一亩的量,但没关系,他们打的就是“卖不掉,还能自己吃”的主意。

粮食这东西,他们永远都不会嫌多,只怕不够。

果然,到后面一称,不少人家都发现,自家地里的木薯完全不只1000斤,接近2000斤的都有。

他们惊呆了,这木薯也太能长了吧?!

收成这么好,那以后都种这个,岂不是不用担心饿肚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