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们才刚到,还不知道呆会儿会住哪里。”
“没事,不管你们住哪里,我们都会先运到书院街,那边会有人对接。”那人说道,“像你们这种来参加比赛的,要么住书院街,要么就住村里的‘民宿’,也没别处了。”
他还教苏宏义、昝子默每到一处,记得留意那里的公告栏。基本上客栈、民宿的消息那里都有,要是没有客房了,他们也不用白跑。
“你们要是实在不懂,也可以到最近的公告栏处招一个带路的小童,跟我们一样,都穿这个颜色的马褂,一般只要两三个铜板就行了。”
苏宏义、昝子默对视一眼,觉得这小童什么的,一定得请,要不然两眼一抹黑,他俩什么情况也不清楚。
果然,他们在那人说的公告栏处看到了穿着同色马褂的小童,两人花了两个铜板,请了一个人带路。
书院街的客栈大部分都满了,小童给他们推荐了一家民宿。
“这家民宿离书院街比较近,我们快点过去登记,应该还有一两个位置,要是去晚了,就让别人抢了。”小童嘴皮子利落,噼里啪啦地说道,“最近来我们村的人可多了,动作慢一点的,就只能到村民家‘借住’了。”
借住跟住民宿肯定是不一样的,民宿也是客栈的一种,只不过是村民开的,也是单独住在一边的。但借住就不一样了,借住就是看哪家有屋子,就去哪家住,肯定没有自己住客栈/民宿自在。
当然了,也有人想要体验宁山村的生活,就像住这种,那就得另外说了。
昝子默是来参加比赛的,肯定还是单独住在一边自在些,他俩肯定不会想选“借住”。
因为有小童带路,他俩运气好,刚好抢到了最近那家民宿最后两间屋子。
民宿给了小童一个铜板,麻烦他回去的时候,把他们民宿无宿的通知贴到公告栏上。
“只贴一个公告栏,还是所有公告栏都贴?”
苏宏义一脸好奇地问民宿的掌柜的。
民宿的掌柜姓秦,是位长相明媚的女子,她笑道:“看情况,最近不是来参加比赛的人多嘛,大部分来的人都是从书院街那边过来的,所以那边的公告栏肯定是要贴的。其他公告栏贴不贴,就比较随意了。
我们民宿离书院街近,一般也只会有书生和书生的家人会住这边,平时很少会有人来。”
其实是平时村里不怎么对外开放,村里小孩子多,人来人往的,不好管理,怕出事。
尤其是来看诊的人,那肯定是要住到平安路那边的客栈,或者直接住在药堂。
人家做生意的人,会嫌平安路那边的客栈晦气,更愿意住在集市那边。实在是想逛了,也得领一张允许通行的牌子,才能进村,到处闲逛。
“你们管得这么严?”
“那肯定啊,我们村那么多小孩子、年轻姑娘,不管严一点,哪家孩子或姑娘出了点什么事情,都得心疼。”秦掌柜说道,“我们村的白大夫说了,宁愿少赚一点钱,也不能影响到乡里乡亲的日常生活。我们是天天生活在这儿,这儿就是你们的生活,不考虑细一点,受影响的就是我们。”
“那我们是不是也要领一块通行的牌子?”
“你们是来参加比赛的,拿的牌子跟别人不一样,只要住进了客栈,登记了身份,我们这边就会给你发通行证。”秦掌柜拿出了一张贴纸,上面写着“通行证”三个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表示为宁山村村委所制。
背面还解释了,这张通行证能够用来干嘛。
“你这个不用糊胶水就能直接往上贴了?”苏宏义见秦掌柜没拿胶水,就那么一撕,就贴到了牌子上,有些惊奇。
这么一个贴法,他长这么大还没见过。
秦掌柜笑着说道:“这上面有胶水,叫双面胶,在制作的时候就已经贴在上面了。顾名思义,双面胶就是两面都能贴的意思。”
刚好民宿里有,她就从后面柜台拿了一个给苏宏义看,大概长什么样子。
“好神奇哦!要是有了这东西,感觉贴东西就方便了。”
“是啊,我们平时就是用来贴东西的。浆糊虽然也好用,但像这种用得不多的情况下,还是这种双面胶比较实用,特别是小朋友,也不担心他们弄得一手……”
秦掌柜已经成亲了,家里有个正在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三天两头要做手工。
这么小一点的小孩子,你让他玩浆糊,肯定很容易弄得满手都是。但换成双面胶就不一样了,做完了还能干干净净的。
秦掌柜看他好奇,还告诉他这东西书院街有卖,他要感兴趣,到时候可以到书院街好好逛逛,说不定他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两人的房间很快就安排好了,行礼是稍微晚一点的时候被人送过来的。
秦掌柜叫了店小二帮忙搬到了他们房间里。
晚饭的时候,秦掌柜还问他们要不要去名人堂的院址实地考究一下,要的话明天要早点起来,去书院街公告栏处集合,每天上午固定的那个点,有人带他们参观。
要是晚了,他们就只能自己去了。
苏宏义一听,当然要跟他们一起,连忙问清楚了排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出行需要带的东西。
两人早早睡下,第二天一早起来,就去柜台那儿领了“早餐券”,度步去了书院街。
他们到的时候,公告栏上已经有人聚集了,那个带队的橘马褂手里拿着旗子,在那里等着。
“还没吃早餐的,赶紧去买早餐,呆会儿等人到齐了,我们就走了。”
“赶紧啊,该吃吃,该喝喝,该更衣更衣,出发前全解决了,名人堂那边还没开建,荒岗野岭的,到了那边不方便。”
……
“快点!”苏宏义扯着昝子默,让他动作快一点。
因为两人的时间还来得急,他俩拿着早餐券去换了一碗粉。书院街的老鸭汤粉简直一绝,再配上几块卤肉,那叫一个香啊。
苏宏义表示,他在外面都没吃过这么香的卤肉。
掌柜是个四十岁的大娘,一听就笑了:“那当然,我们家的卤肉可是刘氏作坊出来的,怎么可能差了?刘氏作坊知道吧?”
“知道,宁山村刘氏作坊,他们家不仅卤菜出名,还有咸鸭蛋、茶叶蛋、皮蛋……好多好吃的。”
苏宏义表示,他太知道了。
他们家每个人都好这一口,日常必点的就是刘氏作坊出品的吃食。
大娘得意:“你们是外地来的吧?你们在外面吃的应该是刘氏作坊分作坊产的,刘氏作坊的主作坊在我们这儿,他们东家就在村里。有时间,你们可以到宁山药堂那边去逛逛,刘家主宅就在那边,很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