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两个人都有些不高兴。
花夫人对卢管家念道:“我这不是为了她好吗?不听老人盐,吃亏在眼前,她怎么就不听呢?我要不是喜欢她,我也不会跟她说这些。”
卢管家安抚:“夫人,外面的世道变了。”
“再变能变成什么样?难不成还能变成女人娶男人?”
卢管家:“……”
好吧,夫人在生气,劝不住。
他也不急着劝,只是把事跟花子骞讲了讲,让他心里有一个数。
花子骞叹息:“唉……我还以为,我娘那么喜欢方姑娘,可能会不一样呢。”
晚上,到了客栈休息,花子骞趁着饭前大家都有空,特地去找了方依美,替他娘给她赔礼道歉。
方依美吓得连连摆手,说这不是他的错,她和他娘也不是“吵”起来了,就是观念不合,各自有点小情绪罢了,过过就好了。
花子骞却道:“歉我还是要道的,我娘我了解,她一辈子都在后院,从来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也更加不知道方姑娘所见过的世界观到底有多美。
她只是以她的人生阅历来看世界,觉得女孩子的生活就该是那个样子。但是我敢保证,我娘对你没有来意,她喜欢你。”
“喜欢”那两个字,说得毫不犹豫,就是说的时候声音稍微温柔了些,望向方依美的眼睛也特别亮,就好像不是在替他娘,而是替他自己说的一般。
方依美也不确定是不是自己多心的,脸有些红:“那你替我谢谢你娘,能够得到患者的肯定,是对我们医者最高的赞扬。”
“你那么好,是我见过的所有女子中最独立坚强,独一无二的,怎么可能会有人不喜欢你呢?”花子骞说道,“我想,你看过那么多病人,肯定有很多人喜欢你。甚至还会有人爱慕你,对你表达感情吧?”
“药堂有规定,不能跟患者有太多非工作期间的接触……我们一般也不怎么会跟患者和患者的家庭私下里沟通。”
当然,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药堂也不可能那么不近人情,只是把规矩立在这儿,告诉所有患者和大夫,双方应当保持应有的“距离”。
方依美这样说,也只是想要表明,她可不是什么随便的人,她一向都是按药堂的规矩办事。
“那我还真是幸运,幸好我跟他们不一样。”
……
回来的时候,方依美手里就多了一样东西,也不是什么精贵物品,就是在街上买的一包吃食罢了。
但方依美拿到的时候,却很开心。因为她发现,这包吃食就是她经常吃的“刘记红薯干”。
现在红薯早就不稀奇了,市场上也多了很多红薯干牌子,但方依美最爱吃的还是“刘记”。
平时没事了,都会在身上揣一点,饿了或者嘴巴馋了的时候吃一点。
她想,他肯定是看见了,否则不送别的,怎么就送了这个?
伙伴们也在调侃她,说她们这么多人,人家就知道“照顾”她了,也没见“照顾”一下她们。
方依美红着脸辩解了几句,心里的欢喜却再也按捺不住,在心意弥漫着。
她今年已经十七了,按照大昭律法规定,若是十八岁不嫁人,那就得罚银了。
她这么急匆匆完成学业,就是希望能够在一年之内遇到合适的人,赶紧把婚给结了。实在不行,交一年罚银也成,但绝对不能拖到第二年。
对于这一点,大昭的律法还是挺严的,她不能因为自己一个人影响到杏林药堂,甚至是宁山书院。
所有得到过杏林药堂资助,从宁山书院的女孩子都很注意,出门在外,无论在哪里,都会极力维护它们的名声,不许任何人破坏。
因为,是它们带她们走出了深渊,也是它们让她们活得像一个人,而不是一件物件。
一路到了沽宁镇。
两人的感情虽说没有定下来,但同行的不少人都隐隐有所察觉,知道这位新上任的花县令对方美依有意思,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成。
本来大家觉得没什么问题,可花夫人不是因为“抛头露面”的事情和方依美发生了分歧嘛,那这事就不好讲了。
娶妻娶贤,嫁汉吃饭。
方依美肯定不是花夫人理想中的儿媳妇,她喜欢她,不过是因为自己身体不舒服,方依美“治”好了她罢了。
一个可爱的,有点本事的小姑娘,跟一个成天抛头露面,接触外男的儿媳妇,那可是两回事,两套不同的评判标准。
“师傅,我回来了!”
方依美和花家人分了手,立马就回了宁山村,带着小伙伴们一起拜见白佩佩,给她报平安了。
白佩佩看到又一群孩子平安归来,脸上露出了大大的笑容,连忙招呼她们起来,让下人上了茶水,把她们一个个叫到跟前,询问她们这一路见闻,一切是否还顺利。
“师傅,你放心吧,我们这一路都非常平复。有前面的师姐铺路,又跟武家商队打了招呼,除了遇到两三个小毛贼,什么事都没有。”
“你们还遇到毛贼了?”
“是啊,有次我们上街买东西,钱包被人给偷了。还好我们得了前面师姐的提醒,没把钱放在一个地方,要不然买东西的时候发现自己没钱付,多尴尬啊。”
“那确实挺尴尬的!那钱包追回来了吗?”
方依美摇头:“没呢,我们忙着赶路,就跟当地的衙役说了一声,第二天就走了,后面也没消息。”
白佩佩估摸着,这怕就是瞧着她们不会我呆,着急赶路之类的,才挑了她们小姑娘下手。
否则就凭杏林药堂这块牌子,一般人也不敢轻易招惹。
“师傅,你知道我们跟谁一起回来的吗?”
“跟谁?”
“嘿嘿……跟我们沽宁镇未来的县令。”不等方依美说话,旁边就有人噼里啪啦把她们如何遇到花县令一家,以及一起上路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方依美有点不好意思,往旁边站了站。
“那也真是太巧了!”
“是啊,真的是太巧了,要不是花夫人生病,到我们药堂看病,无意中提起他们要来沽宁镇,我们也不会跟他们搭话,问他们来干嘛的。否则也不会知道,花夫人的儿子就是我们这儿新来的县令。”
“县令多大了?据你们观察,你们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挺年轻的,也就比我们大两三岁吧,个还是满高的,大概有这么高,看起来有些文弱,不过十分开朗健谈,为人也十分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