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沈清远在朝堂上与言官辩论大获全胜,但是很多大臣并不觉得与外邦人做生意能赚什么钱,不过这件事对他们的影响不大,所以也并没有什么人干涉这件事。

沈清远如今是第一位运输货物到外邦售卖的官员,虽然看好的人不多。

出海需要的时间比较多,不可能很快就知道结果,不过沈清远也不急。

如今各地税钱都已经收上来了,户部又开始忙乱了起来,开始核算各地的税钱。

清算账本这些对于户部来说虽然繁琐,但是并没有什么困难,无非是要多花上一些时间。

沈清远身为户部尚书,他需要做的就是最后核实手下人清算出来的账本,这一看便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这一年的税收数额与最终国库内的数额差别有些大了,大景朝因为如今国库粮食充足,所以如今的税收基本上都是用钱来代替粮食,今年税收上来的数额有八千万两之多,但是实际入库的只有五千万两,另外三千万两去哪里了根本没有记录。

沈清远只能带上礼品,拜访上任户部尚书如今的丞相宋远道府上。

“你这点心倒是别致,竟然是用鲜花为馅,着实风雅,”宋远道尝了一口沈清远送过来的点心倒是被惊艳了一把。

“这点心是朝阳公主那庄子里特有的点心,学生不过是借花献佛罢了,”这点心便是当初沈清远提醒她们做出来的鲜花饼,不过是宋远道忙于政务,没吃过罢了。

“哦?老夫倒是错过了这一美食,说吧,你这次可是遇到了什么难题,竟然有空来府上拜访,”宋远道自然能看出这位年轻官员从一进门就心事重重的样子。

“果然瞒不过丞相大人,学生过来便是为税收一事发愁,学生发现账本收上来的税银数额竟然与国库中的相差了三千万两银子,可户部中人人都不觉得有异常,这钱到底是用在了何处,学生实在是疑惑,”沈清远态度诚恳地问道。

“倒是老夫的不是了,你如今任职户部才两年,对此当然不甚了解,其实大景朝的官员,每年都有向国库借银的习惯,先帝登基后便喜欢重用寒门子弟,提拔的都是一些家世清贫、有才华的大臣,又因为这些大臣家底太薄,想要在京城中生活不容易,所以特地准许一些家境贫寒的臣子向国库借银,用来置办宅子或是维持生活,等到他们有能力再偿还债务,不过先皇不在之后,很多大臣虽然已经有能力偿还国库银子了却很少主动偿还,”宋远道缓缓解释道,这件事当初他任职户部尚书时也没能解决。

“这些人如今大都身居高位,上一年你没发现少了税银不过是因为国库太过空虚,他们不太敢借得太明显,所以你到现在才发现,皇上如今也不好管这件事,毕竟那些大臣当初也算是功臣,不好为了钱和他们撕破脸面,谁知如今借钱的越来越多,还钱的人却寥寥无几,”宋远道无奈道。

沈清远算是明白了,合着如今借钱的都成祖宗了,原本是用来资助家境贫寒的官员的借款,如今竟然什么官员都能借钱,而且还都是有借不还。

“这次他们确实是太过了,竟然借了三千万两,真把国库当自家的了,这事老夫会禀报皇上,不过依老夫对皇上的了解,他多半会把事情交给你来办,这件事太过棘手,你可要做好准备,”宋远道提醒了沈清远一句。

接下来几天,朝堂上并没有动静,沈清远猜测皇帝应该还在犹豫,不过这次这些大臣借的数额都要接近税银的一半了,皇上应该也无法容忍了。

果然,皇帝几日后便在朝廷上说起了借款这一件事。

堂下的大臣虽然都被这话打得措手不及,但是心里倒是不慌,毕竟借国库钱最多的可都是朝中重臣,他们要不就是从先帝那一代开始任职到现在,要不就是立过大功的能臣,只要他们不还,那其他大臣自然就有借口不还了。

皇帝早就猜到了他们的想法,不过还是任命沈清远来办这件事,不过他心里也并不觉得沈清远能从那些大臣手里收钱回来,不过是借这件事敲打一下那些人罢了。

“皇上的意思便是敲打一下那些借钱的大臣,你也不需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毕竟这件事太过于棘手,”宋远道下朝之后专程来提醒了沈清远的遍,如今沈清远在京城根基尚浅,追债这件事弄不好就会得罪太多人,这对沈清远来说代价太大了。

“放心吧,学生自会量力而行,”沈清远自然知道这件事不好办 在没有把握之前不会贸然行动。

“沈大人!可否于你府上一聚?”良大人见到他之后很快便走了过了道。

沈清远自然知道他来找自己是因为什么事,便一同回到了沈府。

“沈大人,宋大人应该已经提醒过你收债这件事了吧?老夫过来也是想提醒沈大人这件事,其实当初先皇在位时也曾想过要收债,沈大人可知最后那催债的人说什么下场?”良大人语气凝重道。

“那人最后被全家流放了,这还是先皇愧疚的下场,那名官员当初是出了名的清廉,敢于直谏,他发现这件事之后便向先皇提出了收回那些大臣借款的想法,当时先皇急于用钱救灾,便同意了,没想到那名大臣太过刚直,收债的手段过于强硬,引起了众怒,那段时间以来,不知遭到了多少次大臣弹劾,先皇都顶了下来,没成想,那名大臣最后却被人下了套,直接被判贪污流放,其实先皇知道他是被诬陷的,但是这件事闹得太大无法收场,只能流放他来平息众怒,从此以后先皇便再也没提那些大臣的借款这件事。”

良大人是在先皇时期便开始任职,知道的自然要比平常官员多得多,他之所以说出这些事情便是怕这位小沈大人年轻气盛,万一一气之下与那些大臣撕破脸皮必定会闹得两败俱伤,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毕竟他还挺欣赏沈清远的。

沈清远自然明白他的用意,不过这件事他早有打算,不急着跟那些老狐狸硬碰硬,这对他来说是下下之策,他可不想这么快就领盒饭。

将良大人送走之后沈清远便开始琢磨收债的事情,他将那些欠了国库银两的官员名单都找了出来,发现这些人累计下来的钱已经达到了一个可怕的数目,于是便决定,钱是必须要还的,不过要好好想想怎么要钱才行,毕竟已经有两个人提醒过他这件事情的棘手了,一般手段肯定没办法让他们还钱。

沈清远虽然不打算跟他们硬碰硬,但是该有的流程还是要走的,毕竟这可是皇帝给他派下来的任务。

这些天沈清远去了好几位大臣的府上拜访,吃了不少闭门关和那些人的冷嘲热讽,不过他倒是没放在心上,毕竟只是走个流程罢了,他也没指望真的有人能良心发现还清欠款。

不过那些大臣倒是对这位沈大人的态度有些摸不着头脑了,毕竟谁家上门催债的脸上挂着笑,吃了闭门羹还能毫不停顿地赶往下一家。

当然 ,除了一些骂得格外难听的人例外,已经被沈清远列入了黑名单,毕竟他这个人还是挺记仇的。

就这样过去了几天,愣是没有一个人愿意还钱,沈清远甚至沦为了那些官员口中的笑话,堂堂户部尚书,竟然接连吃了这么多闭门羹。

沈清远倒是不着急,时机还没到呢。

“唉,其实很多官员欠的银子不多,但是不过是碍于那些大臣的颜面,不敢出头还钱罢了,毕竟明哲保身的道理他们还是懂的,不然也不至于一个人都不还钱,”良大人朝沈清远安慰道。

良大人是为数不多的,当年已经还清国库银两的大臣,所以此时来找沈清远并不打眼。

沈清远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其实他早就摸清了,朝堂上的大臣其实基本上都家底丰厚,不可能还不起欠的钱,不过是耗着不想还罢了,想要让他们掏钱只能以利诱之,那么自己如今有什么利能引得这些老狐狸主动掏钱呢?

沈清远想到如今自己最大的优势便是手中握着的那些产业,他手中的产业最赚钱的便是各种各样的厂子,如今大景朝那些商人的货源接近半数都来自他的那些厂子,如果想来他的商业地位应该不低。

官员行商在大景朝十分普遍,只是必须要严格遵从大景朝的律法,不得打压普通商人,而且交的税要比普通商人要高得多,即使是这样,仍然有很多官员经商,名下的产业不少。

没几天,沈清远便停止了上门催债的做法,那些大臣还有些奇怪,不过大多数都觉得这沈大人肯定是自尊心受挫了,毕竟这么多天都没收债成功,对此他们还十分得意。

然而没多久,京中就开始传出沈清远成立商会的消息,入会成员不限身份,只要交足二十万两白银便能入会,凡是入会的成员只要在沈清远名下产业中取货都能享有优先够买权和优惠,但是官员入会的前提便是将欠国库的银两必须还清,以此来保证对方的信誉,会员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京中很多普通商人并没有欠债负担,很快便交钱成为了会员,要知道沈家远名下的各个厂子里的货源十分紧销,想买又买不到的人可多了去了,就是最近新开的玻璃厂也大有赚头,更别提还能有优惠价了。

这消息一出,那些大臣也坐不住了,他们可有不少货源都是在沈清远的厂子里进的货,自然明白这些消息带来的是什么,于是原本坚定不还钱的心开始摇摆。

于是沈府陆陆续续受到了一些官员的拜访,沈清远自然明白他们是过来干什么的。

果然,那些官员一进来便笑得一脸和气,仿佛当初让沈清远吃闭门羹的人不是他们一样:“沈大人,我们是过来还欠下的国库银两的,不好意思,之前忙着筹备银两便怠慢了沈大人,还望沈大人海涵。”

沈清远自然不跟他们一般见识,将这些没被他写入黑名单的人还的钱都让人清点好收入了国库。

“这……沈大人,我们也想加入商会,您看……”那些官员期期艾艾地说道,毕竟当初他们可是让沈清远吃了好几个闭门羹,自然没什么把握能让沈清远同意他们加入商会。

“入会需要交足二十万两当做商会的会员费用,你们可要加入?”沈清远也不打算为难他们,直接询问道。

“当然!我们这就回去成全,多谢沈大人!”这几名官员一脸高兴地离开了沈府,明眼人都知道他们进去干嘛了,这些那些原本还观望的人彻底坐不住了。

沈清远倒是觉得有些讽刺,让他们还个欠款拖拖拉拉,个个都说没钱,结果一有利益,二十万两的会员费说交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