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史中,“八”这个数字出现得特别多。最著名的要数“扬州八怪”,当然还有“八大山人”。所以经常有人会问这样的问题:“你知道扬州八怪是指哪八怪吗?你知道八大山人是指哪八个人吗?”当然,如果你听到第二个问题,马上就可以呵呵地笑了,因为“八大山人”其实是一个人的号。那么,接下来我要问一个问题:“珠山八友是指哪八友?”放心,有八个人。当然,珠山八友的名气肯定不如扬州八怪或者八大山人大,但如果你了解一点陶瓷的历史,就会发现,他们可是整个中国陶瓷史上最著名的人物,而且还都是民国时期的人物。

你一定会觉得非常奇怪:中国陶瓷历史这么悠久,怎么最著名的人物竟都集中在民国?而且,中国瓷业在民国时期被外国人打得可惨了,当时是中国制瓷业最黑暗的时期。一个行业名家辈出不应该发生在最鼎盛的时候吗?这也是一个行业兴盛的标志啊!就像唐代的诗歌最为发达,所以最著名的耳熟能详的大诗人基本上都是唐代人。可瓷艺的名人怎么会都生活在瓷业最黑暗的时代呢?

这其实跟制瓷业的整体状态有关。明清是景德镇制瓷业最为发达的时期,当时制瓷实际上有一个发达的产业链,制作过程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这个产业链的分工高度细化,每一件瓷器都是一条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而不是某个人的作品,所以,也就不可能有匠人的名字留下来。这和其他的手工艺品不一样,大部分手工艺作品基本上可以由一个匠人独立完成,比如玉雕、紫砂壶等等,但瓷器不是。瓷器的制作是由很多人共同完成的,最后该算谁的?最具代表性的官窑瓷器都是皇帝的,但皇帝在景德镇参与烧瓷了吗?所以,历史上没有几个陶瓷工匠可以留名。

那么,难道民国时期就不是这样了吗?民国时期的分工反倒减少了吗?

我们现在把古代陶瓷都当成文物,看成收藏品,可是绝大部分古代瓷器,包括我们现在看到的官窑瓷器,在当时就是日用器皿。除了少量瓷器烧制出来就是为了欣赏把玩之外,绝大部分都不是。前两年,拍卖成化斗彩鸡缸杯拍了两个多亿,藏家拿到后,用这个杯子喝了杯茶。很多人在网上吐槽说:没文化真可怕,不尊重文化,不尊重文物,是土豪什么的。其实,这个杯子本来就是拿来用的,当然主要可能不是用来喝茶,而是喝酒。

但是,民国时期的制瓷业在最大宗的产品——餐具茶具的日用品市场被彻底打败了。这样一来,整个景德镇忽然就失去了最大的市场,但是手艺还在,匠人还在,因为学一门手艺要很多年,想转行没那么容易。整个行业要生存,要突破,大宗产品的市场做不了了,怎么办?用现在的话说,办法就是做细分市场。

什么是细分市场呢?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造假市场。民国时期的造假极为发达。今天的古玩造假也极其发达,那是因为现在中国人有钱了,盛世搞收藏,收藏一热,造假就跟着热。可民国时期内忧外患,谁还有心思搞收藏呢?其实,不是中国人自己搞收藏,而是外国人收藏中国古玩。实际上,晚清、民国是欧洲的第二次中国热。

第一次中国热发生在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后。随着贸易的发达,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涌入欧洲,引发了持续数百年的第一次中国热。当时欧洲人热爱的中国很大程度上是他们想象中的中国。随着欧洲工业革命和欧洲的崛起,特别是鸦片战争彻底打破了中国神话,这股热潮就结束了。

但晚清、民国以来,欧洲人又开始对真正的中国文化产生兴趣。随着口岸的开放,大量欧洲人来到中国,并大量收购中国的古代艺术品。现在我们常常有一个印象:外国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都是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抢去的,或者是来自东西方的强盗打着考古的旗号坑蒙拐骗走的。但实际上,这些馆藏文物中有几件可能是花钱买的。这其实有点像我们现在,如果你去东南亚一些小国旅行,看到当地的古代工艺品,就会想要买下来,毕竟当地的物价低。欧洲人开始大量收购中国古代艺术品,这就极大地刺激了造假市场的发展。古玩行当里很多特别厉害的造假工艺都是民国时期发展出来的,而这个市场当然免受工业文明的冲击,现在同样如此。

第二个细分市场就是现在所说的“艺术瓷”。如果我们把艺术瓷理解为一批艺术家潜心于瓷艺而创作出来的作品,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这是陶瓷行业在另一个细分市场上寻求突破的结果。

当时的艺术瓷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瓷板画,就是把画画在瓷板上。第二种是文房用具。除了经常说的文房四宝外,还有装水的水盂、笔架等等。第三种是上有绘画的茶具。它们其实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个人化、个性化。小众的高端的市场需求是机器大工业很难满足的,到今天仍然是这样。所以,今天景德镇的手工制瓷业走个人化、个性化路线,满足小众细分市场的需求,仍然是它的方向和强项。

要满足这个细分市场,过去分工太细的生产模式是行不通了。光是画青花瓷的青花,就至少分了十几个工种,虽细但仍然是规模化生产。现在要灵活,要个性,怎么办呢?解决办法就是:创作的个人化。于是,当时就出现了一个细分的行业,叫“红店”。红店自己不烧瓷器,而是把瓷器买来,在瓷上画画,然后再卖出去,很多时候瓷器上的画就是由一个匠师独立完成的。这些匠师当中,最著名的后来被称为“珠山八友”。个人完成的产品,其中当然就多了很多个人创作的成分,也必然会以个人品牌的形式走进市场。这也就是民国的制瓷业衰落而个人却能得以彰显的原因。

这一类瓷器产品,因为满足的是更高要求的审美的需求,所以比起普通产品就更具有欣赏性和艺术性。流传到今天,更是被人们追捧为“艺术瓷”,就像把古代的日用瓷一律看成是文物一样。

从这里,我们其实可以看出陶瓷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它本来是纯粹为生活而创造的,但后来又被赋予了艺术和文化内涵。近现代世界甚至还兴起了一次陶艺运动,其核心目标之一就是要把实用的成分给去除掉,这样陶瓷就可以成为一种纯粹的艺术。当然,今天更多的艺术家、设计师和匠人已经不太纠结这个问题了。难道实用性的器物就一定不能成为纯粹的艺术品吗?

不过,我们能够从中感悟到陶瓷在整个人类文化中扮演了丰富的角色。如序言所述,它既是日用品,又是奢侈品;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材料,又是人类了不起的黑科技;是实用的器物,又可以是纯粹的艺术品。它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占据的地位的确超乎了人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