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之前在建材行见了一面,知晓郭喜安是自己好友程家博的遗孀后,秦虎又恢复了往向阳村的走动,郭家盖房子的时候他也过来帮了几天忙,每次过来都会带上一些米面送来。

但这次一下送来这么多,郭喜安也被惊着了,这在农家来说怕是够一家人两三个月的口粮了。

“这...这也太多了,我们可不能收,秦虎兄弟已经照拂我们够多的了,我家里粮食也是够吃的,这些你还是收回家去,留着家里慢慢吃。”

秦虎的妻子何珍也一并来的,听了郭喜安这话笑道:“嫂子这说的什么话?哪有都运来了还原样拉回去的。听大虎说,他从前和家博大哥关系最好,亲兄弟一般,咱们两家本就亲近,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家里种出来的粮食,家里还算有些地产,今年收获的粮食不少,这些算不得什么,嫂子你放心收下就是。”

秦虎已经自顾自地把车上的东西往屋里搬,事到这步,郭喜安也做不来还上前推拒拉扯的行为,只得由着他把粮食都搬进屋里。

孙大娘婆媳还坐在堂屋呢,瞧见这一幕,都好奇得很,她们以前还不知道郭家有这样一门豪气的亲戚。

等车上的东西都搬进屋,郭喜安招呼着秦虎夫妻俩坐下,才向孙大娘婆媳介绍:“这位是秦虎兄弟,他是家博以前的朋友,这是他的妻子何珍,他们家就在隔壁羊角村。”

“你是秦虎?”孙大娘听完却是吃惊地问了出来。

郭喜安意外:“大娘你认得他?”

秦虎看着孙大娘也露出疑惑。

孙大娘笑道:“咋不认得,以前家博带他来过一次,那时候他们还都是个半大少年,没想到一眨眼,都成家立业了,我都没认出来。”

看秦虎还是一脸迷惑的样子,孙大娘便知道他没有想起自己,爽朗笑道:“小虎你不记得了,我就是住在村中斜坡上的那个孙大娘,家博还带你来我家吃过绿豆汤呢。”

这么一说秦虎就想起来了,还真有那么一回事,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随着家博大哥到他家做客,结果那天却是不欢而散。

程家父母对家博大哥带他回家做客的事十分不高兴,那天一直都阴阳怪气地没给好脸,别说招待了,一直抱怨家里没有多余的粮食给外人吃,话里话外的让他赶紧回家,搞得他很尴尬,家博大哥更是难堪。

他们去的时候可没有空着手,买了不少东西带过去,虽然早就知道家博大哥的家里人待他不怎么样,却也没想到凉薄至此,这是全然没有考虑过他的处境和心情。

后来他们实在待不下去,家博大哥是带着他到一位孙姓大娘家坐了一会儿,那位孙大娘待他们倒是比程家父母还热情,还给他们端了绿豆汤。

想起来的秦虎看孙大娘觉得亲切起来,笑道:“原来是那位热心的孙大娘,是我的不是,竟没认出来。”

孙大娘摆了摆手,笑呵呵的,“也就只见过一面,我要是没听到你的名字,也认不出来哩。”

又一脸感叹道:“说来时间过得可真是快,那时你和家博还都是个毛头小子,转眼你都成家了,而家博……唉,世事无常啊!”

说到这个,秦虎的眼神也暗了暗,家博大哥是个好人,摊上那样一对父母,又英年早逝,真是老天不公。

眼见着气氛低沉下来,郭喜安连忙转移话题,“我瞧着秦虎兄弟你送来的东西里面还有两袋棉花,你们家还种了棉花啊?”

这个时候,还有许多人家饭都吃不饱的,很少有人浪费土地去种棉花,向阳村就没见有人种的,郭喜安确实也是好奇。

一直没说话的何珍回答道:“我们今年也是头一回种,先前都是种的粮食,去年我们在镇上开了间米粮杂货铺,生意一般,便寻思着增添些新货来卖,这附近村子里很少有卖棉花的,我们便想着种来试试。”

郭喜安惊讶:“你们在镇上开了店?”她去了镇上那么多回怎么都没有碰见过。

“在北街的十里巷靠里的位置,地点有些偏,嫂子可能没往那里去过。”

北街十里巷?郭喜安想了想,她还真是没有去过。

说到这里秦虎又说了今天来这的另一件事:“是了,嫂子,我们来也是想问问你,你要有需要售卖的粮食,可以放到我们店里寄卖,虽然价格高不了太多,也比一般的收购价能多卖些。”

村里人收获了粮食,要么自家背到镇上摆摊售卖,卖不卖得出去,卖多卖少全靠运气。

要么就是一些米粮商人会来村里收购,以往村里这米粮商人都是找里正找来的,收购价都是统一的,因为是大批量收购,这价格上比市面店铺的卖价自然要低上一些。

孙大娘婆媳听到这里可都是羡慕了,他们家今年收的粮食也不少,售卖的粮食便是托付赵里正找收粮商收购的,虽然这样一下都卖完了,这价格便只是一般般的收购价,要是能放到店里卖,那可要多挣不少。

可惜虽然有这样的好事,郭喜安也享受不到,家里地少,产出来的粮食也只够自家吃的,原本倒是能把玉米卖掉一些。

可郭喜安又一想马上就要到冬天了,要是下雪怕是割草什么的就不方便,家里还养着驴,这玉米还是得留着,给皮蛋做口粮。

这样一来,家里就没有余粮能卖了。

秦虎听了也就点点头,没说什么。

孙大娘婆媳又坐了一会儿就回家去了,没多久秦虎夫妻也要告辞。

郭喜安原本要留他们吃晚饭,可他们却表示要回铺子里整理货物,她也不好再留,硬是给他们装上两筐子胡芋和变蛋,才送走他们。

……

随着巨鹿书院秋招的时间越来越近,郭喜安这几日每天都要抽查一下几个孩子背书的情况。

书院秋招要考的《九九歌》和《百家姓》,向佑向泽已经是背得滚瓜烂熟,郭喜安相当满意。

到了九月中旬,巨鹿书院秋招这天,一家人早早地起了床,郭喜安给小哥俩换上新衣新裤,把他们收拾得精精神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