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逸道:“每个人都离不开生老病死,那澎莹玉虽为一代世外高人,却也躲不开一个死字!”陆霜奇道:“他是怎么死的?”唐逸道:“澎莹玉在李如龙走后不久,便一病不起,很快就离开了人世,不过他在将要离开人世之时,给李如龙留下了一封信!”陆霜道:“一封信,一封什么信,难道他早已料到李如龙还会去塞北之地找他?”唐逸道:“不错,李如龙历经千辛万苦到了三十五年前陪伴澎莹玉的那栋雪窝前,雪窝柴门紧锁,雪窝前的一切如斯。当时他心中着是高兴,站在雪窝前,高兴的大声暗叫澎莹玉的名字,但茫茫塞北除了他自己的回音在回答他以外,根本没有任何声音。他见喊了半天没有人,心中十分诧异,带着满心的疑虑,推开了柴门,进得雪窝内,雪窝不大,屋内摆设如三十五年前一般无二,他双眼如电般的将雪窝的每一个角落扫射了一遍,忽然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具骷髅上,骷髅身上的衣服尚未烂尽,看的出事一具男尸!”陆霜似感害怕,轻轻的‘啊’一声。道:“那具骷髅就是澎莹玉吗?”唐逸点了点头,继续道:“李如龙慢慢的一步一步的朝骷髅走了过去,只见那具骷髅一手拿着一块丝绸,因年月过长,丝绸上已经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灰尘。丝绸一掉在了地上,丝绸之上写着红色的正楷字,李如龙有些好奇的捡起那块丝绸,红色的正楷字散发出阵阵的血腥味,显然是用鲜血所写,看来这丝绸上的正楷字是这人临死之时咬破手中用自己的鲜血所写。只是由于肉身已腐烂,看不出来是手指而已。李如龙有些好奇,轻轻的抖落了丝绸上的灰烬,只见丝绸上写道: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陆霜叹了气道:“想不到彭老前辈还是一个精忠报国之人,临死之际仍不忘报国,可惜上天没给他这个机会,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唐逸没有理会陆霜的感慨,叹了口气继续道:“李如龙读罢这几句诗词,一怔之下,立即想起了澎莹玉曾经说过他这一生最敬佩之人乃是精忠报国的岳飞岳王爷,最喜欢的就是岳王爷那首《满江红》。难道这个就是他吗?他有些不敢相信,接着朝骷髅跟前走了几步,见已化成骷髅的怀中,藏着一块似皮非皮的东西,他好奇的伸出右手在那具骷髅的胸前将那块皮革掏了出来,只见,一面甚是光滑,一名却带着零心的毛发,拿捏在手中甚是舒服,李如龙有些好奇,朝骷髅微微鞠了一躬,默默的叨念道:“一定不会是他,可心中有不禁自问道:”不是他那这具骷髅又是谁呢?他这样反复在心中问了几遍,才抽斗的双手将那块皮革展开了,只见皮革首行写着“如龙小弟轻启”六个正楷红色大字。由于年月已久,红色的正楷字开始霉烂,那“如龙小弟亲启”六个正楷字也已腐蚀的笔画残缺,但依稀可以看得见。陡见这六个正楷大字,李如龙一时不敢相信,呆在原地喃喃自语道:“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他怎么会死的呢,不会的,他不会死的!就这样,也不知说了多久,直到天黑,李如龙才恍然不知所措,伏在骷髅前呜呜呜的痛哭了起来,也不知哭了多久,哭声才慢慢的消失!”
【注1:《满江红》宋。岳飞。绍兴四年(1134)秋,岳飞第一次北伐大获全胜。八月下旬,宋廷擢升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当旌节发到鄂州(今武昌)时,全军将士欢欣鼓舞。一天,雨歇云散,江山明丽,岳飞凭栏远眺,感慨万千,吟咏了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