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逸叹道:“是啊,李老前辈确乃神人也!”陆霜道:“那李老前辈修复好了那本《广寒秘籍》之后呢?”唐逸叹道:“李老前辈修好那三卷残缺不全的经书后,感念彭老前辈的心血,于是将那本修复好的三卷经书连同彭老前辈的骨灰一起带回了中原袁州,按照彭老前辈的遗愿,李老前辈将彭老前辈的骨灰葬在了袁州,李老前辈本想安葬好彭老前辈的骨灰后,找个地方将那三卷经书藏起来,但彭老前辈临死的遗愿是让他为那三卷经书找到一个合适的传人,将这三卷武学发扬光大!”我暗自一叹道:“其实这三卷经书最好的传人就是李老前辈了,彭老前辈的这三卷经书包罗万象,深奥难懂,不是聪明绝顶之人想学到万分之一都难啊?”这时陆霜问道:“那李老前辈找到了吗?”唐逸脸露笑意道:“找到了!”陆霜一听找到了,脸上异常喜悦。唐逸继续道:“李老前辈在安葬好彭老前辈的骨灰后,身上带着那三卷经书在袁州游历了数月,在这数月之中,他一直往南巡,经过市镇之时,他便挂着一面旗做了起了一名游方的俗家僧人,靠替人算命测字填饱果腹,他胸中所学甚多,加之人生起伏过大,早已看破了世人的名利钱财,故而算得极其准确,这样一来,虽游方数月,到也没饿着他。如此这般,一日,他出得袁州来到了江西鄱阳湖的庐山,这庐山自古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他望着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心中颇为感慨,忍不住站在巍巍峨峨庐山绝地之上,大声吟唱道:“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注1)
忽听一个声音大声道:“好词,好词,不仅文章写得那么有气势,就连读的人也那么有英雄气概!”李老前辈顺着声音望了过去,只见绝顶之上,一个白衣少年笑吟吟的走了过来,李如龙斜眼望去,见人品秀雅,丰神俊朗,端是一副美男子。李如龙心下暗道:“世间还有这般俊美的男子?”就在李老前辈发呆之际,那美少年笑吟吟的走将过来,道:“不知老前辈刚才所念的文章为何名,在下心中甚是佩服,想铭记在心!”少年的话刚落,李老前辈的脸立马变得通红!”陆霜似乎不解,道:“为什么李老前辈的脸会红?”我暗笑道:“当然会红了,因为是人家写的吗?”只听唐逸笑道:“李老前辈所念的那首文章,乃当年大英雄文天祥文丞相所写,李老前辈一时感慨情不自禁的念了出来,没想到那个俊美的少年看做了是李老前辈所写!”陆霜盈盈笑道:“原来是这样啊,那照这般看来,那个少年也只是长得好看而已,胸中所学也甚少,连鼎鼎大名的文天祥文丞相的文章都不曾知晓,我看这人啊,也是一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罢了!”我在树上点头表示同意。谁知唐逸笑了笑,不置可否,继续说道:“那美少年见李老前辈满脸通红,心中登时明白此词不是眼前人所作,当下连忙躬身道:“在下冒昧唐突,扫了前辈雅兴,实属罪该万死。”陆霜冷哼了一声道:”这人还算是一个礼仪之士,要不然李老前辈一定不会放过他!”唐逸再次笑了笑,道:“李老前辈见这少年彬彬有礼,心中对这少年颇有好感,连忙回礼道:“公子不必多理,是乃鄙人盗用前人的文章而已,公子并没有错!”那美少年见李老前辈说话彬彬有礼,不像外表看起来那般颓废,心中也颇有好感,当下便邀请府上一坐!”陆霜急道:“那李老前辈去了吗?”唐逸笑着点了点头道:“李老前辈见那美少年说话彬彬有礼,不似坏人,有意将胸中所藏的三卷经书传入他,只是不知心底如何,眼下见这美少年邀请去府上一聚,正好借这个机会观察观察,倘若是心底善良之辈,将胸中所藏三卷经书倾囊相授,如若不然,三卷经书在自家身上到也不如何惧怕!“
【注1:《满江红》宋文天祥。这是宋端宗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三月发生的事,这个美貌女子是宋度宗的昭仪王清惠。这首题于汴梁夷山驿站的《满江红太液芙蓉》,“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 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龙虎散,风云灭。 千古恨,凭谁说? 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驿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辗关山月。
问姮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因其真挚的哀伤、悲痛之情,唱出了亡国士人的心声,引起大家共鸣,很快唱遍中原。端宗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三月,文天祥也听到了这首《满江红》,大为赞叹,但是,“问姮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他听着听着,突然觉得有些别扭,不禁叹息道:“王夫人,您是后宫娘娘,国家败亡之际,怎么可以这样颓废、消极?您当勇敢自勉,纵然一死,也要坚贞不屈才行啊!”他越想越不行,终于按耐不住,和了这一首词注2: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又有号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