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被绿树环绕的大明宫遗址公园,看着那微缩了的大明宫城,不是那雍容的建筑布局让人振奋,也没兴趣追寻哪座宫殿的坎坷,却不知怎么总会想起那位浪漫而又可爱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来,常常会随着诗人的吟诵而使历史在眼帘演绎开来。

那位天才的诗人是在天宝年间走进恢宏的大明宫的,是被唐玄宗一纸圣旨召进了宫内翰林院。当时的李白梦想入宫施展抱负的愿望十分强烈,当他接到进宫任职的诏书时,曾经高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其得意之态跃然纸上。史传那唐明皇闻听李白前来觐见,曾“下辇恭迎”,真是一种高规格的礼遇。后来还同进午餐,

兴庆宫沉香亭

唐明皇甚至亲自为这位浪迹天涯的诗人调羹递碗,能得到这般尊宠几乎是前所未闻的。而这个极为夸张的待遇反映了唐玄宗爱惜人才的胸襟,也是李白的诗篇在朝野引起轰动的延伸 ,当时一定引起了不知多少羡慕嫉妒了。

昔日的大明宫红墙高耸,只有鸟儿可以飞进飞出,而今的大明宫遗址公园却仅仅模仿着几座大殿曾经的巍峨,满眼望去也只有大树小树和草坪了。那李白一步步走进这座梦寐中的宫殿是要压抑着心房跳动的,多年的梦想哗啦一下拉开了帷幕,让诗人有些目不暇接,但他坚信自己的路走对了。当初他本是有能力参加科举求取功名的,那会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是大才子注定要有别于平庸,他走的是皇亲举荐的道路,似乎有点今天拜山头找门路的味道,其实这也正是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表达。后来诗人跑到在秦岭脚下出家的玄宗妹妹门下攀附了两年,当然也算是自我举荐了。

终于在十年后,唐玄宗坐稳了江山,竭力要搜遍天下英才齐聚大明宫,以昭示本朝的开明豁达,李白便在这种背景下幸运接诏了。不过,唐玄宗对诗人的热情依然是居高临下的,那天饭后就派李白到翰林院就职了,也只给了区区一个“待诏”的职衔,听其名就明白是一个时刻等待皇上召见的闲差。而且翰林院里的“待诏”尽是英才,许多盛名天下的诗人、画家、歌者都汇集到这里,全是为皇上才情勃发时助兴衬托的。所以有传闻李白入宫后,朝廷曾让诗人写过一篇给吐蕃王的信函,估计也是后人善良的愿望。

大诗人步入朝堂开始了一个春天里的童话。

我盯着那大明宫庞大的“沙盘”,鳞次栉比,疏密有致,问及翰林院的位置,却是久久没有定论。但我想那翰林院应该在大明宫哪个角落的,否则当年唐玄宗与杨贵妃在隔街相望的兴庆宫里赏花言欢,忽然感觉那李龟年率领的梨园弟子的说唱缺少新意,便遣人去找李白来唱和一曲,如果距离很远诗人是不会马上出现的。那块牡丹烂漫的宝地,曾是李隆基登基前的府邸。当年唐玄宗本不是太子,但父亲却把皇位传给他了,有情有义的李三郎登基后,仍不忘太子禅让之情,时常回到兴庆宫与兄宴饮,共赏花开,共枕同眠。时有晚会也热闹空前,常常会点燃上千灯笼,数百宫娥欢笑嬉闹,花容月貌,灯红月圆,且把大唐的繁盛演绎到无以复加了。那天大概就是这样的场景,都传那酩酊大醉的李白很快被宫人用蒲团抬了进来,显然诗人饮酒过量已入梦乡,可到了皇上面前慌忙抖擞精神,借着酒劲大叫宰相快快研墨端笔,还伸出长腿让权倾一朝的高力士脱靴侍候,现场人都惊得目瞪口呆了。而如此的“豪爽”却让皇上感到幽默与惬意,然后半醉半醒的大诗人在人们满怀期待的目光中,提笔蘸墨,在金花笺上挥毫写下了惊艳的《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实当年站在大明宫最高的麟德殿上,是可以望见兴庆宫的花萼相辉楼的。那座阁楼曾是大唐的四大名楼之一,绝不似今天复建的这般猥琐狭促。当天若是欢闹够了,唐玄宗还是要回到大明宫的,那紫宸殿里堆积的奏本还在等待批阅。但这首《清平调》一经诵出,便将花与人浑融一体,描绘出人花交映的迷离景象,把贵妃的美艳和娇柔形容到极致了。唐玄宗听闻艳诗早已忘掉了一切,不由得连连击掌叫绝,杨贵妃也禁不住长袖起舞。这首乐府词似乎也是李白进宫以来最为醉人的华章,诗人进宫两年写过许多诗作,但大多是些附和皇威的应景作品,都没有这首乐府绝妙动人。

只是当年大明宫里的道路应不似这样曲曲弯弯,前往含元殿上朝议事,一定笔直得让人心颤,且只听步履匆匆,只见曙光初现,只盼能在朝堂展露风采。但那位天才诗人却没有这种经历,他的思维与宫闱礼仪有着天壤之别。诗人本来也梦想通过朝臣之位实现 “兼济天下”的宏愿,但是进了宫墙坐上交椅,才知道翰林待诏只是个难进朝堂的闲吏。所以,生性豪迈的李白为排遣忧虑,只能整天把酒壶当成宝贝,不喝不醉不罢休。岂知这更是官场大忌了,那位对李白情有独钟的杜甫听到诗人的醉态,忍不住写下这样一段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活脱脱一个酒鬼的形象。而这样的形象想躲在大明宫里混饭是难上加难的。果然,很快有人谗言他的《清平调》有讥讽杨贵妃之意,好多文章都认为这是牵强附会的污言,是想挑拨诗人和皇上的关系,而我咀嚼再三,觉得诗里还真有那么点味道的。诗人进宫了,本以为胸怀良策可经世治国的,却没想到整日伴驾左右,尽是些阿谀奉承的活动,这让生性洒脱放浪的诗人“借酒浇愁愁更愁”,在酒精作用下禁不住流露出了真性情。请看: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感觉被人讥讽龙颜必会大怒的,但唐玄宗毕竟是一代旷世圣皇,对李白的**有独到认识,最终反而满足了诗人的愿望,赐金放逐,任游四方。显然,李白兴冲冲进宫求达功名的梦幻就此破碎了。可想诗人离开大明宫翰林院的那一天,心情一定五味杂陈,一定会到长安街

大明宫遗址丹凤门

头找一家酒肆,直喝得昏天黑地,多年的努力从此归零了。但卸掉了套在身上的羁绊,又可以随心所欲地写诗了,从此诗人又开始了浪迹天涯的行旅,大江南北步履所至又飘来了篇篇佳作。

我注意到那微缩的沙盘里,大明宫里的道路尽管繁杂,却都是曲径通达的,无论在哪个角落都可以抵达皇宫大殿。但现实生活就不总是如此了,谁也没想到独步朝堂的梦想始终在影响着诗人的行为。似乎机会又来了,安史之乱,天下哗变,李白不识时务地参加了小皇子李璘的队伍,没想到这支队伍成了朝廷平叛的对象,且草率成军不堪一击,李白也锒铛入狱,要不是众多好友鼎力相助,诗人的后半生可能就会是另一种悲惨模样了。

但是,我们用不着为诗人的命运唏嘘,也用不着为李白的前程遗憾,人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那李白出宫后写的诗更加绚美灿烂,遭难后写的诗更加隽永朴原。那篇《蜀道难》,可能就是他对仕途命运的总结;那篇《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他的抱负难以施展的感叹。

精彩的千古绝唱迷醉了大江南北!

今日我站在大明宫遗址,看到建设者为再现历史所做的付出,浩繁瑰丽,郁郁葱葱,不由得想起李白那首乐府诗,想起天才坎坷的命运。但我们似乎大可不必怅然若失,诗人就是诗人,李白就是李白,正是命运的坎坷,正是他在大明宫里的碰壁与放浪,上天才可能赐予他更加卓越的才情,才可能成全他之后的浪漫华章,这对诗人来说就算是成功了。可谓,大唐少了一个无聊的官吏,诞生了一个永远的诗仙。

呵呵,让我们为李白的磨难干杯吧!

发表于 2016年第 9期《中国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