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写的揭露各种骗局的报告文学系列作品的其中的一部,主要写了各种形形色色的情感骗局。这部作品完成后,我还想写一些文字作为本书的后记,主要是觉得还有一些想法需要向读者作一必要的交代。
1996 年7 月,我进入首都检察机关工作,一直在法制宣传岗位上工作。
由于工作的关系,十余年来采访、调查了大量的案件——从普通的刑事案件到重大刑事案件,从一般的职务犯罪案件到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对于我来说,接触每一起案件,采访每一名罪犯,心情都是沉重的。
当然,也写了出色办理这些案件的检察官,例如“全国公正执法的楷模”——方工,信守“人在做,天在看”的优秀反贪侦查员黄招娣,被犯罪分子称为“恶人”的主诉检察官张荣革……这些第一手的采访、调查给了我很多触动,使我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思索人生、社会的诸多问题,并努力尝试用各种文体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从抨击时弊的杂文、时评,到漫谈法律文化的随笔,到各类新闻通讯、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中长篇小说、学术论文,到专题片、影视作品。几乎所有可以尝试的文体,我都努力尝试过。之所以这么做,是想探索表达自己观点、倾向和认识的最佳方式,是想尝试用一种较合适的方式告诉读者我眼睛里看到的世界。作为一名学者、作家和司法工作人员,因为多重角色的关系,我对社会的看法和圈外的学者、作家是有着明显不同的。
一直以来,我觉得各种文体的区别只是形式上的区别,有很多时候,文采、形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作者的思想——通过各种文体(载体),通过或平实或尖锐的叙述表达一个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知识分子对于特定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和司法案件的独特看法。
或许是受系统的学院派教育影响,在视角上,我愿意从宏阔的视角、从现象和理论分析的结合点上,理性地剖析特定的个案。在文笔、文风上,努力追求大气、朴实和照顾受过一定高等教育读者的阅读诉求。
从宪法和法律上说,作为读者和共和国的普通公民,都有努力知晓个案、事件真相的诉求,回应这些诉求是我们的义务。
真相永远在表象的背后。而探究真相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犯罪事件,可说是一个社会整体价值观及人群活动的一个映照。当前中国城市社会在犯罪情境下人性的爱恨癫痴,还是得透过媒体的努力予以展现。
正如媒体报道的,案件每天在发生,作为公民和媒体的受众,他们有权利追问:这起案件的真相是什么?谁该对这起案件的发生负责?到底这些领域还有多少案件亟待揭开?如何才能阻止此类案件频频发生……所有的困惑来自表象,而对表象的探究、追问,都将不可避免地指向体制和机制,指向各类犯罪案件发生的环境和土壤……而体制和机制的建立、健全和完善以及有效地发挥作用需要时间。这意味着,如果不加速完善体制、机制,我们的社会将继续付出更大的成本。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还不能把所有的真相还给民众,但是,民众对真相的诉求不会停止。我也注意到,一些媒体积极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使命,努力引导受众者理性地观察、思考,并从中确立自己的判断。
无疑,主流媒体应该做到对重大案件报道及时、态度严肃,内容兼顾各个层面受众的需求。
回到这部作品的写作上,我也注意到自己写作在文体、内容上存在一些缺憾,特别是对一些个案的分析有表面化的趋向,及时性有余而深度不足;在案件报道的角度上,对检察官查办、公诉案件的智慧、付出表现还存在不足;案件报道、分析的新闻性、思想性、可读性还有待提升……具体到本书的完成,尽管在扉页上已经对那些提供支持、帮助的领导、朋友予以致谢,但是关注本书出版,并提供意见、建议的朋友还有很多,对于你们给予的帮助我衷心地感谢。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本书中的被害人、单位等均采取了化名。我的公检法司的朋友提供了相关案件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写到这里,我要感谢读者——如果这本书对于你有些触动,能对你追求和实现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有所帮助,我是非常开心的。
海剑
2018 年6 月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