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几盏马灯投下的昏黄光团,柳丹青等军官们济济一堂,与游少卿探讨当前国际形势。

游少卿说:“前不久我看到一个内部资料,自‘七七’事变以来,中国抗战所需的各种战略和民用物资:汽油、煤油、柴油、橡胶、汽车配件的100%,药品、钢材、棉纱、白糖、纸张的90%,都必须从西方进口。”

柳丹青道:“如果日军切断滇缅公路,断绝中国同外部世界的一切联系,中国军民无异于困守孤城,坐以待毙了。”

杨万里说:“国内的各种战略物资储存最多只够维持3个月,保持滇缅公路的畅通,迫在眉睫啊。”

游少卿愤愤地说:“可是,英国人从来没有忘记中国在历史上与缅甸曾保持过的宗藩关系——即使将缅甸丢给日本人,将来打完仗还能收复,可是如果中国人赖在那里不走,岂不是给大英帝国造成一个难以解决的隐患?”

3营营长张琦说:“难怪,我们中国3个军囤在中缅边境线上这么多日子了,英国人就硬是不同意我们开进去。”

柳丹青道:“中国军事委员会未雨绸缪,很早就开始了入缅作战的准备。在贵州的第5军、第6军已经调至云南昆明一带防务,还新组建了我们第66军,以备先行入缅,昆明也设立了以军令部次长林蔚将军挂帅的军事委员会驻滇参谋团,积极筹划入缅和负责协调中英作战等事宜。可是英国人却有自己的盘算和顾虑。”

张琦问:“难道我们就这样等下去?”

柳丹青道:“不,只要英国人吃够了日本人的苦头,他们就会求我们开进缅甸的。只不过,兵贵神速,我担心那样一来,最好的战机就给错过了。”

英国人在东南亚的军队没能阻挡住日军的进攻。经历过一段充满灾难和耻辱的日子,直至3月8日仰光落入日军之手,一直不同意中国派兵进入缅甸的英国驻缅甸总督韦维尔上将才被迫放下身段,通过美国人出面转圜,紧急要求中国政府兵发缅甸。

蒋介石在自己的官邸尧庐外厅接受中外记者访问。

美国记者:“我是美联社记者白司脱克。请问委员长如何看待战争前景?据我所知,目前形势对中国相当不利。万一缅甸不守,滇缅公路被日军截断,请问中国政府有能力应付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困难局面吗?”

蒋介石答:“目前日寇气焰虽盛,但毕竟乃一区区岛国,英美军队虽连遭挫折,但只要齐心,将战略中心转移到亚洲战场,破敌指日可待,诸位先生对战局大可不必如此悲观。我愿意借此机会向大家透露一个消息。鉴于亚洲乃至我国的局势日趋严重,我国政府已作出决定:不日将出兵缅甸,与日寇决一死战。”

记者席中响起一片议论声。

一名记者惊讶不已:“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重大新闻!”

苏联记者:“我是塔斯社记者罗斯托夫。请问委员长先生,中国出兵有必胜的把握吗?”

蒋介石慨然答道:“日寇虽然气焰嚣张,逞凶一时,但事关我中华民族之存亡绝续,我军乃堂堂正义之师,与日军不共戴天,此次入缅作战,我军必然人人奋勇杀敌,置之死地而后生。”

英国记者:“我是《泰晤士报》记者汉斯,请问中国出兵还有其他背景吗?”

蒋介石答:“绝非本人危言耸听,此番日军倘若吞并缅甸,不日必然大举入侵印度,进军中东,一旦日德两凶在埃及、伊拉克会师,世界从此就再无宁日,盟军也将陷入绝境。当前缅甸不保,印度也危在旦夕。因此中国军队入缅,其目的不仅保障滇缅交通线,更为保障盟军统一战线之大业也!”

大街上响起了报童尖脆的叫喊声:“号外,号外,中国远征军兵发缅甸!”

路人纷纷争购报纸。

马达轰鸣,车轮滚滚,新38师113团官兵军容整齐,斗志昂扬,作为全师前锋,沿公路浩浩****一路进发,直奔国门而去。

与缅甸一河之隔的九谷桥头,民众搭起了一座高大绚烂的彩门,悬挂着“驱逐倭寇,收复缅甸”的巨幅标语。

身高1.85米,长相英俊,神情刚毅且一脸英气的孙立人将军身着一袭短风衣,额头上架着一副野战眼镜,与面相忠厚的齐学启副师长同坐一辆敞篷吉普车,穿行在人巷之中。

柳丹青团长的座车以及警卫车紧随其后。

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遍地招展,鞭炮声不绝于耳,各族民众送粮送蛋欢送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

花鼓队红绸队扭着秧歌,唱着特意为远征军送行而用云南花灯调填词的歌子:

吹起那军号打起鼓,

我们的蒋委员长调队伍,

人强马壮真威武,

要打倒日本鬼子收国土。

桃呀桃花红,李呀李花白,

要打倒日本鬼子收国土。

郭廷亮、毛卿才等官兵们激动得眼泪直淌。

孙立人虎地站起,手扶关挡风玻璃向着浩浩****的队伍大吼:“113团的弟兄们,好好看看眼前这情景吧,你们作为我新38师的绝对主力,全师开进缅甸的先遣部队,到了缅甸不把日本鬼子狠狠收拾一顿,对得起我们的老百姓吗?”

长长的车队驰过九谷桥后,孙立人、柳丹青的座车与警卫车停在了桥头上。

孙立人、齐学启,以及后面车上的柳丹青与游少卿、福灵安、毛卿才均从车上下来。

警卫车上的郭廷亮、欧弟也下来了。

所有官兵的目光全都隔河注视着小河对面的祖国土地,以及欢送远征军的人群。

游少卿嚷道:“弟兄们,大家现在体会到身处异国他乡的滋味了吗?”

毛卿才说:“真是的,过了九谷桥,这就已经出国了啊?我咋一点也没有出国的感觉呢?”

游少卿说:“你们闻闻空气中有股什么味道?”

欧弟抽着鼻子,努力闻着。

孙立人问:“闻到了吗?”

欧弟回道:“好像有一股臭烘烘的牛粪味儿。”

柳丹青大笑:“我这个警卫员是个赳赳武夫,实在是没文化。”

孙立人笑道:“欧弟说得没错,这的确是一股子牛粪味儿,不过,这是一股充满了历史积淀,日积月累起来的牛粪味儿。这种很淡很淡绝不让人恶心的清幽幽的臭味,在文化人口中和笔下,就通常被美化成了让人依恋的泥土的芳香。”

欧弟不解:“明明就是臭嘛,文化人的鼻子不同啊?咋就能闻出它的香啊?”

众人大笑起来。

齐学启亲切地拍拍欧弟的肩膀说:“欧弟,多读几本书,牛粪也能变出香味来。尤其到了异国他乡浴血沙场,我相信要不了多久,你一定会闻到牛粪里的香味的。”

孙立人率领的车队奔驰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车队从一座小镇中间穿过,不太多的民众聚集在两侧,挥动着各色小纸旗,举着标语欢迎中国远征军的到来。一束束缅甸特有的鲜花,一包包小巧精致的糖果,一盒盒印着缅文的香烟抛洒到战士们手上和车上。有的民众还用不太纯正的汉语喊出“热烈欢迎中国远征军到缅甸打日本鬼子”的口号。

孙立人与中国官兵们纷纷向着两侧欢迎者挥手致意。

车队驰离小镇,毛卿才感慨地说:“没想到缅甸的老百姓这样支持我们。”

游少卿道:“你别睁起眼睛做美梦了,这可不是什么缅甸的老百姓,欢迎我们的全都是生活在缅甸的华侨。在真正的缅甸人眼里,我们中国军队是英国人请来镇压和统治他们的帮凶,只有日本皇军才是他们的大救星。”

迷蒙的天光中,113团官兵在站台上列队领取馒头咸菜,登上专列。

专列均由闷罐车厢和敞篷车厢组成,官兵们坐闷罐车,敞篷车装马匹物资和各种重装备。

孙立人与师部幕僚,柳丹青与团部机关人员也驱车来到月台上,络绎登上列车。

顶在火车头前面的两节敞篷车上四周垒起了沙袋,架着火炮与轻重机关枪,还有铁道兵的各种机械与重装备,以及抢修铁路用的枕木和钢轨。

列车鸣响汽笛,“咣当咣当”响着缓缓驰离站台,中国官兵乘坐的军列奔驰在异国陌生的土地上。

烈日当空,呆在闷罐车厢里的游少卿大汗淋漓,热得实在受不了。

游少卿说:“呆在这闷罐车里就像呆在上了汽的蒸笼里一样。”

郭廷亮说:“谁不热啊?再这么下去,没准会虚脱的。”

游少卿说:“不行,得想想办法。”

毛卿才赶紧问:“大记者,有啥办法?”

游少卿道:“到前面敞篷车厢里去,有风吹着,总会好受得多。”

列车在一个小站停下来加水时,许多官兵跳下车去解手。

游少卿嚷道:“弟兄们,快走啊。”

游少卿与毛卿才、郭廷亮、李冬青、福灵安,以及潘蛮牛毛狗子全都跳下车,向着火车头前面的敞篷车厢跑去。

福灵安欲往车厢里爬,却被车上的士兵拦住了。

一当官的喝道:“这是我们铁道兵呆的地方,都回到自己车厢里去。”

李冬青赶紧掏出香烟不断地往车上的人扔去,口中还嚷:“弟兄们,给个方便,让我们也上来凉快凉快。闷罐车里太热了,等到了曼德勒,恐怕我们都像馒头一样被蒸熟了。”

当官的一把抓住飞来的香烟:“上来吧。”

大伙儿争先恐后地爬上车。

专列重新出发。充当工事的麻袋成了游少卿等人舒适的座椅。

郭廷亮靠在麻袋上,掏出口琴,吹奏起《松花江上》。

游少卿迎着火车前进的方向,夸张地张开双臂,随着曲调高声唱了起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疾猛的风迎面扑来,卷起他满头长发。

毛卿才等官兵也全都跟着唱,歌声飘**在缅北空旷的原野上。

列车飞驰,婆娑的椰树、槟榔树逐次掠过,气势非凡的佛塔与流光溢彩的缅寺在蓝天下大放异彩,高脚木屋隐约在绿树丛中。

游少卿对郭廷亮道:“郭排长,你的口琴吹得相当不错呀。”

郭廷亮得意地说:“游记者过奖了,雕虫小技,业余爱好,自娱自乐罢了。”

游少卿说:“新38师是著名的湘军,听口音郭排长不像是湖南人啊?”

郭廷亮说:“我是云南昆明人,在云南大学读到3年级时参的军。”

游少卿说:“我听说新38除了师长孙立人是安徽人,其余的将官差不多都是湖南人。”

郭廷亮说:“的确是这样的,这支部队的兵员素质在国军里是相当突出的,他们在湖南长沙招的新兵基本上都是初中文化水平以上。单单是在著名的湘雅中学,一次就招了400多名学生入伍,像毛卿才、李冬青他们都是。”

游少卿说:“这就应了强将手下无弱兵这样一句老话。”

郭廷亮说:“是嘛,你想想,我们的师长孙立人毕业于清华,又到美国普渡大学留学,再入弗吉尼亚军校深造。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齐学启与孙立人是清华和普渡大学的同学,后入美国诺维琪军校专攻军事。”

游少卿说:“你们的孙师长的确有点玉树临风,鹤立鸡群的神态啊!”

曼德勒越来越近,铁道两边,密密的树林与片片平坦的原野交替出现。很少看见人影,荒芜的土地上布满了深深浅浅大大小小的炸弹坑。村庄变成了废墟,就连树林也是一派狼藉,有的被拦腰劈断,有的被连根掀翻,有的一大片一大片被火焚烧,遗下无数焦黑的树干,光秃秃刺入天空。

战争野兽的啸吼声,已隐约可闻。

中国军人的一颗颗心充满恐惧,充满迷惘,沉甸甸向着冰窖中坠落。

紧急刹车!

车轮与铁轨发出的摩擦声惊心动魄。官兵们前仰后合,有的被摔倒在车厢板上。

郭廷亮爬起来大吼:“毛狗子,快去前面看看,出啥事了?”

毛狗子跳下车,向前车跑去。

毛卿才说:“不用看,肯定又是缅奸破坏。从腊戍出来,这都停三次了。”

呆在敞篷车厢里,头顶着炎炎烈日,游少卿等人一会儿更热得受不了,们全都脱下上衣,**开了上身。

游少卿说:“车开起来风吹着还好受一点,一停下来就不得了,身上就像洗热水澡一样,头昏脑胀,真是要命。”

郭廷亮在脸上抹了一把,顺手一甩,居然听到滋的一声响,晃着手指头惊呼:“这哪是汗水啊,稠稠的,还粘手,明明是被烤出来的人油嘛。”

英国人在城里曼德勒闹市街头的台子上举行宣传活动。台前的横幅上写着“曼德勒商会劳军捐款”。

西装革履、满头银发但身体强健的曼德勒商会会长鲁斯顿先生正在讲话:“日本人攻占了仰光,马上就要打到同古,我们的英缅军团正从马奎往曼德勒撤退。每一个曼德勒市民,都要捐出1天的收入,由我们英国商会购买慰问品送往前线劳军……”

突然间枪声大作,混在老百姓中间的缅甸独立军掏出枪来,向着台上的英国人猛烈射击。

鲁斯顿机灵地扑倒在地,躲过了一劫。几名站在鲁斯顿身后的英国人、缅甸人纷纷中弹倒下。

一名提着短枪的缅人在台下大吼:“我们是昂山将军领导的缅甸独立军,专杀英国人和死心塌地帮助英国人干坏事的缅奸,不扰老百姓!”

老百姓撒腿便跑,街上顿时大乱。

一队缠着包头帕蓄着大胡子的印度巡捕狂鸣着警笛提着枪冲了过来,与独立军展开枪战。

当满载着113团官兵的军列抵达曼德勒火车站时,从南面逃来的英缅溃兵和难民如潮水一般涌过广场。一眼望不到头的公路上,到处都是英国人丢弃的武器和装备,还有许多汽车翻倒在河沟里。

柳丹青拦住一辆后撤的吉普车,吩咐福灵安:“翻译官,问问他们,日本人还有多远?他们是什么部队的?从什么地方撤下来,准备撤到哪里去?”

谁知福灵安的口语水平过不了关,翻得来结结巴巴。

游少卿也不客气,来了个越俎代庖,弄得福灵安很没面子。

惊魂未定的英国军官匆匆告诉中国盟军:“日军的机械化部队正在我们后面拼命追来,离曼德勒已经不过三四十公里了。另有一支摩托化部队已向西面包抄过来了,你们也快撤下去吧。”

柳丹青厉声喝道:“我们是奉命赶上来阻击日本人的,怎么能撤下去?”

开车的军官沮丧地叫道:“上帝啊,日本人简直就是地狱里放出来的魔鬼,中国人,这下可轮到你们受罪了!”不待柳丹青多问,他一踩油门,跑了。

保卫曼德勒火车站的英军炮兵连长赖特中尉不失军人的严谨本色,精明、板直,还有两撇神气活现的髭须。

当柳丹青的中国军队刚刚赶到英军炮兵阵地上,赖特中尉便豪爽地命令他的副手:“桑德福少尉,快去给中国友军送些吃的。”

桑德福赶紧招呼炮手们拿来食物:饼干、泡菜、苏打水,还有涂上厚厚的黄油夹着上等牛肉的面包。乐得中国士兵差点发疯,接过食物大吃大喝起来。

但接下来,这种友好的气氛便**然无存了。

赖特中尉突然跑到柳丹青跟前,大声嚷道:“上校先生,我已接到命令,立即后撤到育瓦谢。能让你的士兵帮帮忙,把我们的6门大炮从阵地上拉下来,系在炮车上吗?”

柳丹青赶紧叫游少卿来翻译,当他一弄明白英国人的意思,顿时怒火冲天吼道:“去他妈的蛋!我们中国人风风火火地赶上来帮他们打仗,他们反倒要丢下我们往后方跑,这成个啥理?游记者,你告诉他,一个兵,一门炮都不准跑,老子死活也得把英国人和我们捆在一起!”

游少卿赶紧道:“团长,对友军动粗,这会惹出大麻烦来的。”

柳丹青和缓了语气道:“你对他们说,我们的重装备还在腊戍,暂时还来不及运上来。这6门大炮对我们很重要,让他们暂时等一下,日本人要攻上来了由我们出面去挡着。只要我们的大炮一运到,我马上就让他们撤下去。”

游少卿把柳丹青的意思告诉了英国人。

岂料赖特中尉用手指戳着游少卿的鼻子大叫大嚷起来:“混蛋,你们有什么权力对我们英国人发号施令?我们现在就必须撤下去!”

柳丹青一见他那副模样就恼了,没等游少卿翻译,勃然变脸,厉声喝道:“弟兄们,把他们的枪全下了!”

郭廷亮、毛卿才等中国士兵们一拥而上,缴了英国人的枪。

柳丹青对赖特喝道:“大敌当前临阵脱逃,老子没突突了你们这帮狗日的就算发了善心!你竖起耳朵给我听明白了,你和你的兵就在这阵地上呆着,我们的大炮几时运到,我几时放你们走!要想逃跑,老子的枪子儿可认不得你是啥英国人!”

桑德福少尉却比他的长官显得更加有勇气,大胆说道:“连长,中国人说得不错,我认为应该帮助他们。”

赖特中尉气急败坏地大喝道:“住口,马上滚回你的炮位上去!”

日机突至,对几里外的曼德勒城区狂轰滥炸。

孙立人大吼:“快,赶快进城,灭火救人!”

中国官兵向着城区狂奔而去。

趁全城大乱之际,一彪独立军冲进曼德勒监狱,向着看守射击砍杀,砸开监狱,将犯人放出。

独立军一边追杀看守,一边冲着奔涌狂蹿的犯人大呼:

“我们是昂山领导的缅甸独立军!”

“拿起武器,参加缅甸独立军!”

“为了缅甸人的子孙后代,和日本人一起战斗,把英国人赶出缅甸!”

几名独立军将英国典狱长从屋里拖上坝子。

头目用日语发出口令:“杀死他!”

众人一拥而上,将典狱长乱刀砍死。

随即,独立军又纵火烧毁监狱。

孙立人率领部队冲进满街碎瓦,漫天大火,遍地死尸的城区。

中国官兵立即分散行动,有的扑灭大火,有的救治伤员,有的将财产从屋中抢出。

正在街头纵火的小股独立军遭到中国军队的追击。

大火终于扑灭,中国士兵们忙着在飘散着袅袅青烟的废墟中清除瓦砾,掩埋尸体。

柳丹青大步跑到孙立人跟前:“师长,快去看看吧,英国佬过的什么日子……人间天堂啊!”

孙立人道:“曼德勒现在如同地狱,哪儿来的人间天堂?”

柳丹青说:“你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

孙立人与师部幕僚们跟着柳丹青走进英军兵营大门,顿时全被惊呆了——青山碧水,掩映着幢幢精致的楼堂馆所。

柳丹青说:“我已经打听了,这里战前是曼德勒的公园,战时作了英国人的兵营,现在曼德勒的英国兵都逃到印度去了,这下该我们的弟兄开洋荤了。”

众人跟随着柳丹青逐一看去,英国人丢下的兵营让中国官兵大开眼界。

英兵宿舍里,众人看见所有的床铺上都挂满了尼龙蚊帐。

孙立人伸手按下墙上的开关,悬在当空的几把吊扇立即发出嗡嗡的声响,旋转起来。

毛狗子惊奇地:“嘿,嘿,这东西会转哩!哎呀,还有风,好凉快啊!”

孙立人:“傻瓜,这叫电扇。”

众人走进军官俱乐部,毛卿才打开冰箱门,看见里面放满了罐头、饮料:“这橱柜里放这么多的好东西啊?”

游少卿说:“这可不是什么橱柜,这叫冰箱。”

毛卿才不解:“冰箱?”

孙立人解释道:“冰箱里的温度高低是可以调整的。夏天食物不是容易坏吗?把它们放在这冰箱里,就坏不了。”伸手从里面拿出一听饮料,“叭”的一声拧开盖便喝,“冰镇过的,喝起来透心儿凉,舒服极了,大家都尝尝。”

游少卿把饮料全拿出来分发给众人。

郭廷亮尝了一大口:“到底是老牌帝国主义,真他妈会享受啊!”

游少卿推开旁边的一扇小门,拉亮电灯,惊喜地大叫起来:“哈哈,这里居然是一个贮藏室!面包、罐头、香槟,香烟、糖果堆了这么多,我们可是随心所欲,食之不尽了!”

孙立人喜不自禁:“柳丹青,把113团团部就设在这里。”

柳丹青说:“团部设在这样好的地方,那你的师部呢?”

孙立人道:“你不仅要灭火救人,同时还要抓紧肃奸,维护全城的治安,不呆在城里怎么指挥?我住到城郊的缅甸古皇宫里去。”

齐学启说:“我刚才在楼顶上用望远镜观察了,古皇宫没有遭到轰炸,保存得相当完好。”

柳丹青道:“112团和114团什么时候能赶到?”

孙立人说:“半小时前我接到报告,112和114团已经到了腊戍,最迟明后天就能跟上来。”

柳丹青说:“英国在缅甸全面败退的狂潮对曼德勒的英国军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已经使他们彻底丧失了与日军作战的勇气。”

杨万里道:“眼下每一个英国军人唯一考虑的,就是当日军追来时怎样比平民百姓逃得更快一些。”

孙立人说:“我们对英国人已经不能抱有任何希望,戴安澜的200师已经到了前面的同古,正在构筑工事,准备阻截南进日军。我新38师的任务是尽快把曼德勒稳定下来,为200师形成一个坚固的后方。”

齐学启说:“你们113团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发动民众,迅速清除道路污垢瓦砾,掩埋尸体,控制瘟疫发生。并对返城开店营业的商铺给予现金奖励,使城中秩序尽快得以恢复。另外,缅奸活动很猖獗,我们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要对付缅奸,还得依靠曼德勒的华侨。我有个想法,马上着手成立一个华侨抗日义勇队……”

罗德辉副官一头闯入吼道:“师长,英缅军团从马奎退到了曼德勒,斯利姆军团长把司令部设在了曼德勒市政厅里。”

孙立人说:“按照中英政府的协议,入缅中国军队要接受英国人的指挥,既然斯利姆军团长到了曼德勒,按照礼节,中国远征军的主官总得主动前去拜望拜望才是。柳丹青,你就辛苦苦一趟,替我代劳了吧,我得留下来抓紧安营扎寨。”

曼德勒城中的一个集市上小摊云集,熙熙攘攘。4个没带武器的英兵蹲在一个摆着各种精美玉器的小摊前。

一名英兵看中了一个白玉观音,双手拿在手中,和摊主讨价还价。

离得不远的地方,出现了头扎盘头帕,身穿“笼基”,双手抄在一起的独立军小头目。

小头目的眼光从英兵身移开,警惕地环顾了一下四周,用日语对身边一名手下低语了几句,手下即刻转身离去,钻进了旁边的一条小巷。

少顷,10来名“中国远征军”士兵排成单人纵队,从小巷出来,也来到了集市上。

独立军小头目来到英军士兵身后,凑到了正在和摊主讲价钱的英兵旁边,猛地一拐子撞去,白玉观音“嗒”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英兵猛地回头,怒气冲冲地一把抓住对方衣领大叫:“你……是你摔坏的!”

小头目迎面给了英兵重重一拳,英兵猝不及防,仰面朝天地倒在了玉器摊上,“唏哩哗啦”弄出一片脆响。

另外3个英兵一拥而上,揪住小头目便揍。

集市上顿时大呼小叫,一片混乱。“中国远征军”战士快步赶上,两三人揪住一个英军士兵便打。有的边打还边用中国话大呼反英口号。

四名英军士兵拼死反抗,可寡不敌众,很快就被打得来头碰血流。

几分钟后,“中国远征军”扬长而去,地上丢下了几名被打得遍体鳞伤的英军士兵和满地的玉器碎片。

喇叭长鸣,行人纷纷避让,郭廷亮率领两辆满载士兵的军车掠过大街,冲进了集市。

郭廷亮跳下车,扶起一位受伤的英军士兵,问道:“怎么回事?谁打的?”

英军士兵用力把郭廷亮的手摔开,摇摇晃晃地扑上前去,双手揪住郭廷亮的衣领大骂:“我要向卫戍司令部控告你们,你们这些卑鄙的中国佬!”话音刚落,英兵已经昏迷过去。

其余的3名英兵也跌跌撞撞地扑上前来,怒吼着要打郭廷亮。

战士们一拥而上,将受伤英兵架住。

郭廷亮大喝道:“快,快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