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国栋微微笑了笑,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是的春芳,每一个孩子都应当拥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虽然我们现在面临不少困难,但这样的机会值得我们去争取。”
王春芳点点头,心中升起一股暖流,“我听说今天会议上,张文雄对项目一点面子都没给,真是让人心寒。”
余国栋叹了口气,“是啊,不过可能他也有难处吧。我们得多努努力,把事情做到没人能挑剔,那样总会有人支持我们的。”
脚下的道路渐渐延伸,两人继续轻声交谈,仿佛一切困扰都化作这悠悠小道上的漫漫长风。
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打破了田间的宁静。
转头一看,是王彪气喘吁吁地跑上来。
“余先生,王春芳,你们再等会,我有些事情想和你们聊聊。”
他停下来稍作喘息,眼神中透着些许紧张。
王春芳好奇地望向余国栋,只见他轻轻颔首,示意等王彪稍缓过来再说。
片刻之后,王彪抿了抿干涩的嘴唇,说道:“我知道张文雄的态度让你们很失望,其实他和市里有些瓜葛,也难怪他不敢轻易表态。”
余国栋皱了皱眉,若有所思,“这么说来,这事儿确实有些棘手。不过,王彪兄,您的慷慨相助倒让我意外惊喜,您一直支持我们,让我很受启发。”
王彪挥了挥手,“哪里哪里,我也是希望村子能越来越好罢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没什么是做不到的。”
他瞥了瞥远处的夕阳,似乎对这一片村落有着深深的眷恋。
随着夜色渐渐降临,稻田间的小道愈显昏暗,三人步履缓慢,心头却无比明亮。
他们知道,前方的挑战犹如夜色般不可避免,但正如这日落月升的自然更替,坚持下去,总能看到曙光。
不久后,他们三人道别离开。
余国栋站在路口目送王春芳和王彪的背影消失在村庄的树影中,微风轻轻拂过,他背起手,胸中涌起一阵舒畅的感动。
这一刻,他更加确认,自己的选择从未出错。
他抬起头,仰望繁星点点的夜空,心中萌生出新的计划。
村子、教育、还有未来,都在等待他去一一实现。
不远处,月光静静洒下,村庄安详宁静,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希望和奋斗的故事。
余国栋深吸一口气,转身踏上归途,心中已然明朗。
这条通向世界首富的路,或许并不遥远。
次日清晨,余国栋穿上整洁的衬衫,捧着一份小礼物,走在去往小学的乡间小路上。
清新的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芬芳,朝阳洒在他的肩上,温暖而宁静。
这条路,他曾经无数次地走过,如今却是另一番心境。
经过片片稻田,余国栋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充满朝气的少年,为了梦想奔跑的身影。
当他再次站在那简朴的小学门口时,记忆的洪流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
他深吸一口气,踏入校园,环顾四周,只见几名老师正忙于布置教室,为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做准备。
余国栋心里默念着:“今天,不仅仅是为了感谢。”
终于,他看到了王彪,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正低头整理着文件。
尽管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痕迹,但那双坚定的眼睛依旧明亮。
余国栋轻轻走过去,微笑道:“王老师,好久不见。”
王彪抬起头,瞬间露出惊喜的神情,“国栋!你怎么有空回来看看我?”
他们在办公室坐下,聊起多年未见的变化与感慨。
余国栋将礼物递给王彪,说:“王老师,这是一点小心意,过去的帮助我一直记在心里。”
王彪摆摆手,沉声道:“你能常回来看看,我就很高兴了。”
谈话中,余国栋得知王彪如今正为职称申请的事情困扰。
王彪叹了口气,“唉,年纪大了,也想在退休前再拼一拼,只是这学术上的事,一直没什么进展。”
余国栋安慰道:“王老师,我理解您的心情,我一定会尽力帮您,从其他渠道看看有没有能帮得上忙的。”
气氛渐渐轻松下来,他们分享起对未来的憧憬。
余国栋提到村里的教育计划,王彪感慨地点头:“能在年轻一代身上下功夫,这是大善事啊。你这份心,我非常赞赏。”
余国栋回答:“这正是老师您当年的言传身教,让我意识到教育的重要。”
临别时,余国栋站在校门口,望着这片承载希望的土地,心中感慨良多。
王彪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记住,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没有终点的努力,总会有收获。”
走出校园,余国栋一路回溯着记忆中的情节施展着新想法。
他明白,这次探望不仅加深了他与恩师的情谊,也让他在未来的路上多了一份精神上的支撑。
大步迈向未来,余国栋心里更加坚定,无论多么艰难,坚持和努力都是成功的基石。
余国栋回到家中,雨后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泥土的清香。
他甫进家门,便看见哥哥余国庆正坐在客厅里,略显焦急地等待着。
见弟弟进来,余国庆迎了上去,关切地问道:“国栋,去看王老师了吗?怎么样,他还好吗?”
余国栋点了点头,眉宇间夹杂着几分思索,“王老师身体还好,就是职称申请上有些烦恼。我想着我们得帮帮他。”
余国庆眉头微皱,随即舒展开来,“没问题,这可是你恩师。幸好我还认识几个在大学教书的朋友,或许他们能提供一点意见。”
“太好了,哥,果然得靠你这条人脉啊!”
余国栋感慨道,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温暖。
两兄弟在房间里坐下,仔细地讨论起具体的方案来。
不一会儿,关键的细节和步骤已经写在了一张纸上,余国栋心里松了口气。
与此同时,余国栋愈发关注村里的教育情况。
他趁着回家的机会与村长进行了一次认真而深入的交谈。
在村长院子里,尽管日光在斑驳的树影间摇曳着,余国栋的语气却异常坚定:“村里孩子的未来是奠基在教育上的,我设计了一个方案,逐步改善大家的学习环境,希望能获得村民的支持。”
村长点头表示认可,有些迟疑地说:“这件事情不容易,需要村民的广泛接受和配合。”
余国栋早已有所准备,“我会逐家逐户地解释这个方案,让大家明白其价值。”
果然,不日之间,得知消息的村民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纷纷表示支持愿意让孩子参与。
这样的结果超出了村长的预期,让他不禁对余国栋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