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妄》,《序卦》:“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复者反于道也,既复于道,则合正理而无妄,故复之后受之以无妄也。为卦,乾上震下。震,动也,动以天为无妄,动以人欲则妄矣。无妄之义大矣哉!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无妄者至诚也,至诚者天之道也。天之化育万物,生生不穷,各正其性命,乃无妄也。人能合无妄之道,则所谓与天地合其德也。无妄有大亨之理,君子行无妄之道,则可以致大亨矣。无妄,天之道也,卦言人由无妄之道也。利贞:法无妄之道,利在贞正,失贞正则妄也。虽无邪心,苟不合正理,则妄也乃邪心也,故有匪正则为过誉。既已无妄,不宜有往,往则妄也。

《象》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

谓初九也。坤初爻变而为震,刚自外而来也。震以初爻为主,成卦由之,故初为无妄之主。动以天为无妄,动而以天,动为主也。以刚变柔,为以正去妄之象。又刚正为主于内,无妄之义也。九居初,正也。

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

下动而上健,是其动刚健也。刚健,无妄之体也。刚中而应:五以刚居中正,二复以中正相应,是顺理而不妄也。故其道大亨通而贞正,乃天之命也。天命谓天道也,所谓无妄也。

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所谓无妄,正而已。小失于正,则为有过,乃妄也,所谓匪正,盖由有往。若无妄而不往,何由有匪正乎?无妄者,理之正也。更有往,将何之矣?乃入于妄也。往则悖于天理,天道所不祐,可行乎哉?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雷行于天下,阴阳交和,相薄而成声,于是惊蛰藏,振萌芽,发生万物,其所赋与,洪纤高下,各正其性命,无有差妄,物与无妄也。先王观天下雷行发生赋与之象,而以茂对天时,养育万物,使各得其宜,如天与之无妄也。茂,盛也。茂对之为言,犹盛行永言之比。对时,谓顺合天时。天道生万物,各正其性命而不妄;王者体天之道,养育人民,以至昆虫草木,使各得其宜,乃对时育物之道也。

初九,无妄,往吉。

九以阳刚为主于内,无妄之象,以刚实变柔而居内,中诚不妄者也。以无妄而往,何所不吉?卦辞言不利有攸往,谓既无妄,不可复有往也,过则妄矣。爻言往吉,谓以无妄之道而行,则吉也。

《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以无妄而往,无不得其志也。盖诚之于物,无不能动,以之修身则身正,以之治事则事得其理,以之临人则人感而化,无所往而不得其志也。

六二,不耕获,不菑畲,则利有攸往。

凡理之所然者非妄也,人所欲为者乃妄也,故以耕获、菑畲譬之。六二居中得正,又应五之中正,居动体而柔顺,为动能顺乎中正,乃无妄者也,故极言无妄之义。耕,农之始,获,其成终也。田一岁曰菑,三岁曰畲。不耕而获,不菑而畲,谓不首造其事,因其事理所当然也。首造其事,则是人心所作为,乃妄也。因事之当然,则是顺理应物,非妄也,获与畲是也。盖耕则必有获,菑则必有畲,是事理之固然,非心意之所造作也。如是则为无妄,不妄则所往利而无害也。或曰:圣人制作以利天下者,皆造端也,岂非妄乎?曰:圣人随时制作,合乎风气之宜,未尝先时而开之也。若不待时,则一圣人足以尽为矣,岂待累圣继作也?时乃事之端,圣人随时而为也。

《象》曰:不耕获,未富也。

未者,非必之辞,临卦曰未顺命是也。不耕而获,不菑而畲,因其事之当然,既耕则必有获,既菑则必成畲,非必以获畲之富而为也。其始耕菑,乃设心在于求获畲,是以其富也,心有欲而为者则妄也。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三以阴柔而不中正,是为妄者也;又志应于上,欲也,亦妄也;在无妄之道,为灾害也。人之妄动,由有欲也。妄动而得,亦必有失,虽使得其所利,其动而妄,失已大矣,况复凶悔随之乎?知者见妄之得,则知其失必与称也。故圣人因六三有妄之象,而发明其理云: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言如三之为妄,乃无妄之灾害也,设如有得,其失随至。如或系之牛,或谓设或也,或系得牛,行人得之以为有得,邑人失牛乃是灾也。借使邑人系得马,则行人失马,乃是灾也。言有得则有失,不足以为得也。行人邑人,但言有得则有失,非以为彼己也。妄得之福,灾亦随之,妄得之得,失亦称之,固不足以为得也。人能知此,则不为妄动矣。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行人得牛,乃邑人之灾也。有得则有失,何足以为得乎?

九四,可贞,无咎。

四刚阳而居乾体,复无应与,无妄者也。刚而无私,岂有妄乎?可贞固守此,自无咎也。九居阴,得为正乎?曰:以阳居乾体,若复处刚,则为过矣,过则妄也。居四,无尚刚之志也。可贞与利贞不同。可贞谓其所处可贞固守之,利贞谓利于贞也。

《象》曰:可贞无咎,固有之也。

贞固守之,则无咎也。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九以中正当尊位,下复以中正顺应之,可谓无妄之至者也,其道无以加矣。疾,为之病者也。以九五之无妄,如其有疾,勿以药治,则有喜也。人之有疾,则以药石攻去其邪,以养其正。若气体平和,本无疾病而攻治之,则反害其正矣,故勿药则有喜也。有喜谓疾自亡也。无妄之所谓疾者,谓若治之而不治,率之而不从,化之而不革,以妄而为无妄之疾,舜之有苗,周公之管、蔡,孔子之叔孙武叔是也。既已无妄,而有疾之者,则当自如无妄之疾,不足患也。若遂自攻治,乃是渝其无妄而迁于妄也。五既处无妄之极,故惟戒在动,动则妄矣。

《象》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人之有妄,理必修改。既无妄矣,复药以治之,是反为妄也,其可用乎?故云不可试也。试,暂用也,犹曰少尝之也。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上九居卦之终,无妄之极者也。极而复行,过于理也,过于理则妄也。故上九而行,则有过誉,而无所利矣。

《象》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无妄既极,而复加进,乃为妄矣,是穷极而为灾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