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宾雪松把话说完,客厅里的电话急促地响个不停。苏壁月跑过去接电话后大声喊:“爸,你的电话。”

宾雪松过去拿起话筒:“喂……什么?流量计不显示……我立刻赶去。”

“加注出问题了。”宾雪松把剩下的半碗饭一撂就走了。

宾雪松还是太过于自信了。他让司机加速前进,不一会就赶到加注指挥控制间。发射测试站长卜溪望对他说:“燃烧剂加注顺利。氧化剂加注时,助推器Ⅱ、助推器Ⅲ的流量计不计数。”

宾雪松问他们打算怎么办。卜溪望说想更换流量计,彻底排除故障,向弓司令汇报了,弓司令说等你来再决定。宾雪松看看表,心想如此一来起码得推迟两个小时,后面的程序就乱了。宾雪松问卜溪望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卜溪望说还有另外一个预案,但没有演练过。说完示意一旁的宾戈明详细汇报。

宾戈明说:“可以利用二级加注管路进行迂回加注。”接着,他走到加注流程显示板,指着图板具体说明了操作流程。

宾雪松沉思片刻,认为可行。他对一直守候在控制室的弓司令报告说:“利用二级加注管路进行迂回加注的办法可行。”

弓司令拍板说:“同意。继续加注。”

接到用应急预案加注的命令后,加注指挥员吕为昌在调度电话中作了详细布置,讲清状态转换的每个动作和注意事项,然后沉着果断地下达口令,指挥库房、火箭上的操作手和1号操作手准确无误完成了准备工作。

听到各号报告准备完毕后,吕为昌下达口令:“启动2号泵,一级加注。”

10月14日晚上8时整,随着一声口令下达,氧化剂通过二级管路哗哗地注入火箭助推器贮箱,流量计准确地计量了加注到助推器Ⅱ、助推器Ⅲ的加注量。之后恢复到原状态,继续加注,直至完毕。

听到吕为昌下达“加注完毕”的口令,宾雪松终于松了口气。他走出加注控制间,信步来到发射场坪。此时的发射场灯火辉煌,108盏聚光灯把整个发射场照得如同白昼。发射塔上各层的加注人员,穿着防护服,正在撤收管路。负责塔架操作的操作手有条不紊地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忽然,从垂直总装测试厂房方向开过来五辆中轿,在距离发射场坪100米处停下,然后下来一群人。宾雪松定眼一看,中央领导同志在弓司令和田政委的陪同下,正向发射场场坪走来。宾雪松正待闪开,却被田政委叫住,并给他使了个眼神。宾雪松心领神会,跑步到中央领导跟前敬礼报告。领导人亲切和宾雪松握手之后,弓司令介绍说:“这是基地的发射专家、基地副司令员宾雪松同志。宾副司令,你给首长介绍一下情况。”

待领导一行停下来,宾雪松把发射场的功能构成和最后发射程序作了简要介绍。领导随后问起发射设施使用情况。宾雪松说:“发射场的所有设施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论证、自己设计、自己生产、自己安装、自己调试、自己操作的,具有世界一流的先进技术水平。使用5年来,性能稳定,我们对这套设施掌握得非常熟练。”

此时,一位首长提了一个问题:“宾副司令,明天发射有把握吗?”宾雪松一看,觉得该首长很面熟。

宾雪松大声回答说:“非常有把握。在全世界所有航天发射场中,我们东风发射场的发射成功率是最高的。明天一定成功!”

随后,弓司令请各位首长照相留念。照相空隙,宾雪松问田政委:“中央领导什么时候到的?”

“中央领导今天下午在北京主持开会,会后连晚饭都没顾得上吃,就率人乘坐三架专机直飞过来。”说完,悄悄对他说,“要不要去和领导合个影?”

“算了。”宾雪松当然想,但他不想抢镜头。突然想到刚才提问的人,“刚才问我问题的那位是谁?好面熟哇。”

田政委说:“钟外长呀,经常在电视上露面,当然面熟了。这次来的部长不少,有国防部长、中联部长、发改委主任、财政部长、民政部长、交通部长、铁道部长等,20多个,我没记住,有个名单。”

临走前,钟外长走到宾雪松跟前,动情地说:“我到过世界不少国家,但到你们发射基地还是第一次。刚才听了你的介绍,很受鼓舞。中国外交人员在联合国里说话为什么有人听,就是因为中国有‘两弹一星’。马上中国人就要上天了,我们腰杆子就更粗更硬了,在联合国讲话也更有份量了。谢谢你!”说完,从包里拿出一本《自选诗集》,握着宾雪松的手说,“这是我业余时间写的一本诗集,送给你做个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