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夫兹博里关于人性论与美学思想的主张,一经问世,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在英国的荷兰医生曼德维尔。这位在思想上接近霍布斯的反对者,提出了一套骇人听闻的论调,在英国乃至欧洲引起不小的轰动。当然,有反对者,就有支持者。支持夏夫兹博里的人愤然而起,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辩论,其中之一便是夏夫兹博里的学生哈奇生。

哈奇生,18世纪初期英国的道德学家和美学家,曾经师从夏夫兹博里。作为门徒,可以说哈奇生真正继承了夏夫兹博里的衣钵。与夏夫兹博里一致,哈奇生也主张美感与道德感是相互贯通的,并且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

他认为,审美活动具有直接性,并且当美感产生的时候,直接作用在感觉器官上。对于人们来说,有些事物只要映入眼帘,立刻就会让人感觉到美,所以适合感觉到这种美的感官,被称为内在感官。这种内在感官与外在感官,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不同之处在于,外在的感官,比如眼睛、耳朵,只能接受简单的观念,产生极其微弱的快感。然而,对于复杂的观念,以及较为强大的快感,就需要内在感官了。

不过,就相似性而言,内在感官和外在感官还是存在一致的地方。根据这一特点,哈奇生将审美能力称为一种独立的感官。他说,这种较为高级的能力,可以接受简单的、复杂的观念,将其称为“感官”再合理不过了。这是因为美的观念通过它们,很快在人们的心中唤起,而不是借助有关对象的原则、原因或者知识产生美感。

尽管哈奇生的思想紧紧跟随老师夏夫兹博里的步伐,但仍有一些地方两人的观点是不同的,这尤其表现在审美能力的培养方面。在这一点上,夏夫兹博里强调文化修养有助于审美能力的提升,而哈奇生则极为重视个人的天资和禀赋。他认为,审美的内在感官既然是与生俱来的,就用不着进行后天的教育或培训。然而,当他谈到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审美趣味时,又将这种区别归因于人们的不同联想。事实上,联想并不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而是人们后天的经历以及长期教育所得来的结果。承认联想的作用,就等于否认了内在感官的直接性。可见,在这一问题上,哈奇生的说法是自相矛盾的。

与其他美学家一样,哈奇生也试图给美分类。他把美分为本真的美和比较的美两种。从单一的对象就可看出的美,是本真的美;而如果需要其他对象与之相比才能看出的美,是比较的美。

有意思的是,哈奇生认为,科学定理也是美的,而且这种美是本真的美。在他看来,科学定理的发明和揭示,一定会让人们感到狂热的欣喜。从根本上来说,这种欣喜的心理是一种感觉,这与对科学定理本身的纯粹认识并没有多大关系。当然,科学定理的发现,也遵循着在杂多纷乱中见出统一,这就意味着,虽然科学定理在数量上是一条,但它可以涵盖很多现实中的例子。

比较的美主要是指模仿性的艺术美。这种美是以蓝本与摹本的相似和符合为基础的,所以,逼真成为这种美的最大特点。但是,虽然要求逼真,却并不意味着比较美就是自然。摹本的美与蓝本的美,并不一定存在对等的相应关系。换句话说,蓝本本身没有的美,摹本的美可以拥有。蓝本虽然不完美,但不影响摹本的美。

不仅模仿性的艺术有比较美,自然中也有比较的美。哈奇生强调,自然中之所以有比较的美,全在于自然事物可以象征人的心情。由于人们存在一种奇怪的倾向,那就是喜欢相同或者相似的东西。因此,在某种场景或者境况下,人们喜欢用大自然中的某种事物来表现另外一种事物。这里,哈奇生已经开始涉及美学中的移情理论。除此之外,哈奇生还认为对于某些面貌、姿势、笑容、神态等,它们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美,就是因为它们在人们心中唤起了一种普遍性的良好感受。